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

中華三年,黃忠平定平州蠻夷,將邊境向北擴展千里,向東擴展八百里,刻石勒功而回。

鮮卑部落被徹底殲滅,融入夫餘人之中;夫餘人退至黑龍江以北,高句麗人向東北方向逃出千里以上。

高順加封黃忠,食邑增加千戶,與郭嘉同。

次年,黃忠救治無效,病逝於任上;其子黃敘遷中郎將,兼任遼東郡太守。

該年,呂布獻兩千一百鮮卑俘虜於洛陽。

通過服飾和髮辮等,以及略懂鮮卑語的人介紹,高順估計,這可能是拓跋部落,心中大安,又減少了他的一塊心病。

斬首鮮卑首領,餘衆賣爲奴婢。

厚賞呂布,加食邑五百戶;封戰死的魏續爲列侯,其子獲食邑五百戶。

高順道:“奉先,現在這個年齡了,奉先該退休歇息了吧。”

呂布道:“陛下,臣現在這幾年,才感覺活的舒心,怎能退休?臣要世代爲朝廷鎮守邊郡。”

高順繼續勸道:“邊郡寒苦,該讓年輕人去接受鍛鍊;奉先奔波半生,也該至內地,安享晚年了。”

“哈哈,臣不老,再守二十年邊疆也無問題,再說了,臣走了,還有我兒,定爲陛下守護好北方;臣長於邊郡,在那裡生活的才自由,這內地啊,好是好,規矩太多了。”

高順審查其子的屬性,武力值91,智力56,大喜,這在後輩人中,已是難度的將才了;而呂布此時已六十多歲了,已無威脅了,於是冊封呂布爲五原侯,鎮守邊郡。

該年,韓遂死於任上。

於是,高順急忙任命楊弘爲交州刺史,把馬騰調回,避免其死於任上。

此時,高順在南部沿海地區所設的港城,已發展的非常繁榮,全都連成了片,中間修築了三丈寬的大路。

同時,將陳宮、陳羣等人從西域調回,任班智爲西域大都護。

這時,西域三十多個國家完全臣服於朝廷,國王、世子、王后等的冊封,皆需經過朝廷,僅需班智在西域維護商路便可。

新設南中州,原益州郡改爲雲南郡,任黃權爲南中州刺史,李嚴爲南中州中郎將。

此時的南中地區已逐漸納入管轄範圍,三丈寬的馳道直達永昌郡,益州郡滇池縣已成繁華的交易中心和政治中心,所有的太守和縣令、長等皆爲朝廷任命,對當地土人,實行都司管理模式,每縣都有一世襲的都司,專管當地土人,而轄區卻大大減小,僅相當於一鄉。

隨後,高順令太子監國,他則帶領水軍大都督東渡,分別戰領後世朝鮮半島的南部,在這裡放下五千對系統夫妻,並大肆向朝鮮半島移民,增加當地的人口。

又東渡日本,先戰領九州島,命名的新州島,後進攻本州。

此時,日本尚處於奴隸制度時期,爲倭人,大小國家有一百多個,相互戰亂不斷,但是實力皆非常弱小;通過殘酷的殺戮,統一本州島,廢除天皇制度。

隨後,高順在兩島各佈置系統夫妻萬對,也發動民間力量,向兩島移民,並冊封三個皇子,分別爲朝鮮王、新州王和本州王,使之成爲藩屬國。

中華五年,臺灣島上已發展到五座城池,高順又封一子爲臺灣王;在澎湖羣島設立港城,爲中轉站,加強臺灣與內地的聯繫和移民。

臺灣當地土著,被從平原地區驅離或者抓捕爲奴,平原肥沃地區漸成漢人耕作地區。

高順把四位皇子的智力皆提升到了95,絕對能稱霸一方而不會受到蠻夷的欺負。

大力發展造船業和航海業,廣州番禺漸成南部最繁華的貿易中心。

在江南地區,形成了以武昌、金陵、福州和番禺爲中心的四座大城;在江北建設了下邳和襄陽兩座與鄴城不相上下的大城。

經過幾年的運作,周邊已無威脅到魏國的勢力,高順開始爲交接權力而安排後事了,他準備,在太子四十歲時,便讓其登基。

而太子沒有經過他的提升,智力、政治和武力值皆已超過90,令高順非常高興,可以放心的把朝廷交給他了。

經過這次地盤的擴展,高順的系統又升一級,而下一級需要的地盤爲1500萬平方公里,而通過這次升級,高順對升級更是充滿了希望。

先是諮詢十位護衛和高偉的意見,僅有李強、馬貴、高偉、秦關和馮勇則願意跟隨離開,趙雄、周飛等人以年齡大爲由,不願意再出去了。

高順同意了他們的意見,高順估計,他們對升級的積極性已不大,或者不抱有多大的希望了。積極性最高的當屬李強和馬貴,繼續升級,對他們兩人的益處多多,而秦關和馮勇則感覺他們還年輕,還需拼搏一把。

李強興奮的問道:“陛下,你想去哪來呢?”

高順笑道:“貴霜帝國,那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非常適宜居住,我們必須要把那裡戰領,此後便是漢人的地盤了。”貴霜帝國就是後世的印度,高順估計,待他到達那裡的時候,貴霜帝國也過了頂峰時刻,便於他的征服。

根據從海路前來貿易的商人介紹,貴霜帝國有五百多萬的子民,幾十萬的軍隊,高順對此並未重視,準備把那些人全部納爲奴隸,幫助他建設龐大的帝國。

這次升級之後,系統贈送了印度洋的航海圖等,帆船也增加至一千五百噸的級別,特別適合航海,所以,高順準備沿海路征服全世界,在全世界都留下漢人文明,推廣漢人文化。

秦關道:“陛下,我無所求,希望幫助您鎮守貴霜帝國便可。”

李強笑道:“哈哈,你不跟隨陛下,可能會吃虧的。”

馮勇道:“陛下去哪來,勇就跟隨陛下去那裡。”

高順笑道:“好,你們儘快安排後事,一年後我們出發!”

“是,陛下!”

隨後,高順安排朝廷高官的職位,李強、馬貴等人皆辭去職務,在家養老。

高順也逐漸減少對朝廷的干涉,完全由太子處理朝政。

十二位皇子也都做出了相應的安排,除去冊封的朝鮮王等四位國王,另有六位皇子留在國內,成爲太子的幫手;僅有兩位剛滿十五歲的皇子願意跟隨高順外闖。

讓高順遺憾的是,即便年齡最小的貴嬪甄姬也滿五十歲了,已不能跟隨他外出征伐了;而高順雖說已滿六十歲,但是頭髮烏黑,面無皺紋,顯得非常年輕,這讓衆人稱奇。

而李強與高順類似,年齡比高順還大,也是不顯老;其次是馬貴,看上去僅有四十多歲的年紀;而秦關和馮勇則有些老了。

至於周飛、房良、趙雄等人更顯老,已全部退休,讓兒孫輩配合太子的工作,他們不願意影響到太子的工作,只願意默默的保護着後輩前行。

高順更感覺他應儘快離開,否則真被當成老妖怪了。

第222章寧城事務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599章衆人反應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82章武舉考試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80章完全歸心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572章出擊漠北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45章高順心思第576章李儒被殺第153章圍點打援第206章亂點鴛鴦第320章西園八校第56章接風洗塵第105章整頓軍隊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443章修築潼關第432章陳宮來訪第94章聖旨到達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110章軍戶編制第632章歐洲聯軍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600章益州暴亂第535章連弩發威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650章建設第4章規劃未來第170章強勢黃巾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42章縣長心思第41章杜邊出使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35章匈奴情報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609章再次升級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346章權傾朝野第296章房良改革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200章到達寧城第240章高順心思第342章何進斃命第99章杜邊歸來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259章低調過年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481章新設三郡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35章高順家宴第526章佔領洛陽第148章蘇雙拜主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275章黃忠拜主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145章喜獲兩郡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631章匈奴現身第307章引蛇出洞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22章寧城事務第531章配合默契第229章高順謀劃第295章臧霸請降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76章李儒被殺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86章高順陽謀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90章再佔兩郡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1章抓捕內奸第322章呂布出兵第422章接收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