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

高順帶人突襲耶路撒冷城,擊敗羅馬帝國在此駐紮的軍團,倖存者逃亡大裂谷以東地區。

不過高順沒有繼續追擊,而是在戰領戈蘭高地之後,先控制耶路撒冷城和馬薩達要塞,完善防禦體系。

將巴勒斯坦行省改爲海東郡,任命太守和都尉,並在馬薩達要塞駐三千高級步兵,又令秦關率領兩萬高級騎兵和一萬高級步兵在此駐守。

秦關非常小心,大軍皆駐紮在裂谷以西的耶路撒冷城,但是斥候卻派到了亞巴琳山脈以東地區。

高順則帶領部隊前往亞歷山大港;高偉把艦隊交給一高級水軍武官率領,他已前往埃及了,將在亞歷山大港與高順會面。

此時馬貴早已輕鬆擊敗在埃及行省的羅馬軍團,戰領了羅馬行省,並派出曹山和向榮率領一萬五千騎兵和五千高級步兵繼續西征,趙雄率領一萬騎兵和五千步兵沿尼羅河向南,準備接收上埃及以及沿途各城堡。

高順到達之後,先把任埃及行省劃分爲三個郡,分爲河東郡、河西郡和河中郡;河西郡的郡治在後世的達曼胡爾;河東郡的郡治設在後世的曼索拉;河中郡的郡治設在後世的坦塔。

並任命太守和都尉,又向西鄰的克雷塔和昔蘭尼加行省派遣無了太守和都尉,每個行省佈置五千高級步兵和三千高級騎兵。

隨後,高順花大代價建設亞歷山大城,並修築沿海軍港,這裡將成爲皇帝直轄城,也是暫時的都城,改名爲舊城。

接着,組建了龐大的艦隊。

首先從系統內購買了十艘三千噸級的戰船,高順命名爲神龍戰船。

放出系統後,讓高順等人震驚不已,體積太大了,船有五層,高高的桅杆,巨大的風帆,前有鋒利的撞角,前後左右設有六具拍竿,並裝備有一百牀弩。

衆人不由感嘆,真是戰爭利器。

高偉非常高興,對這麼大的戰船喜歡的不得了。

其次放出五十艘兩千噸級的戰船,作爲神龍戰船的護衛。

又放出兩百艘艨衝、四百艘赤馬舟以及其它大小輔助船隻百艘。

裝備完畢,高偉大喜,立即與各司馬協商戰術,開始訓練水兵,熟練掌握戰船,並派出船隻巡邏周邊海域,所遇到的商船皆擊沉或者俘虜。

不僅如此,其它海盜也是船隊打擊的對象,既能繳獲物資,又能鍛鍊水兵的實戰經驗。

高順目前沒有往地中海派遣商船,所遇到的所有商船皆爲敵人所有,打擊或者俘虜敵人的商船便是削弱敵人的戰爭潛力。

又過了半年的時間,向榮等人才傳回消息,已戰領地中海南岸所有的羅馬行省。

高順大喜,向沿岸各郡派遣去了太守和都尉以及其它各級官員,並安排了相應數量的軍隊保衛地方。

待向榮等人返回之後,高順爲馬貴的次子舉辦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宣佈建立埃及帝國。

高順在這段時間內,在上下埃及之間的位置建立了一座巨大的新城爲首都,只是皇宮還沒有建設好,所以登基儀式是在舊城舉行。

首都的位置在後世開羅所在地。

高順將之命名爲貴都;城池邊長爲七裡,高爲五丈五尺,並修築了寬闊的護城河。

之所以將都城建設在內陸,主要是便於防守,同時加強對內陸地區的影響力。在此地之南的地區暫沒有設郡,只是設縣城,皆歸貴都太守直接管轄。

在這期間,所俘虜的羅馬帝國軍團的官兵以及各行省的官員和俘虜的輔助軍團的官兵,皆被貶爲奴隸,負責修築環地中海南岸到東岸的馳道、修築連接各縣的道理,整修河道和灌溉系統等基礎工作。

而這時,羅馬帝國內部已亂,失去了埃及糧倉,他們實力更是大損。還要應付北方的蠻夷部落,皇帝每年都在換,政局極度不穩,元老院對此也無能爲力。

而敘利亞周邊幾行省,還駐紮有三個羅馬軍團,不過他們已意識到漢人軍隊的強大實力,且有秦關在那裡駐紮,已佔據優勢地形,他們根本不敢來攻。

況且,現在埃及帝國已建立了強大的水軍,地中海東部海域成了漢人水軍的天下,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停止,這對羅馬人的打擊更大。

現在元老院和非常爲難,他們沒想到漢人的攻勢如此猛烈,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已失去了近十個行省,若要奪回失去的地盤,就算傾全羅馬帝國之力,也不一定能戰勝強大的漢人,且還有漢人建立的安息帝國在東部虎視眈眈,隨時都有進攻亞細亞諸省和敘利亞諸省的企圖。

羅馬帝國各行省中,繁榮程度沒有一省能超過敘利亞行省,早在圖拉真時代(98-117)敘利亞已有1000萬人口,而後世截至1984年,此地人口不過1031萬,而且生活困難。

當時,敘利亞行省有50座城市,都能享受到清潔的飲用水、公共浴堂、地下排水系統、乾淨的市場、體育館與體育場、講演與音樂、學校以及藝術博物館等服務,繁榮程度可想而知。

後世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是此地最古老的城市,它四周爲沙漠環境,許多重要的商道會聚與此。在大馬士革的集市上,人們可以見到琳琅滿目的來自亞非歐三大洲的物品,中國的絲綢正是通過此地繁榮的市場銷往歐洲的

對於羅馬帝國來說散佈在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小亞西亞、埃及、敘利亞、北非諸行省等地富庶的核心農業區能讓帝國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都能徵集到足以反擊的財富與軍力。

現在埃及以及周邊行省皆已失去,若是發動戰爭,再失去敘利亞諸行省和亞細亞諸行省,則周邊各行省和北部野蠻民族會趁虛而入,迅速滅亡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元老院最終決定,要與漢人進行談判,否則,漢人的進攻還會繼續,必須先用談判穩住漢人,待羅馬帝國穩定內部,並打退蠻族之後,再與漢人進行最終決戰。

畢竟漢人來自遙遠的東方,派來的官兵只是少數,且氣候、環境、風俗習慣等皆不同於東方,後勤輜重也很難保證,遠離故土也會影響漢人官兵的戰鬥力,所以羅馬人估計,只要他們集結兵力,定當輕鬆將漢人驅逐出去。

第264章閃擊鮮卑第210章斬殺難樓第107章烏桓使者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210章斬殺難樓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76章平定青州第516章裝備連弩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98章文丑出兵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583章取消封國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48章馬騰投靠第534章佔領荊北第83章王允籌劃第228章暴亂四起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182章三郡烏桓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6章首次出塞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501章佔領CD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613章建設晉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39章兩人拜主第433章公孫家族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599章衆人反應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133章拜見刺史第18章縣長來訪第36章嚴陣以待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572章出擊漠北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70章屠殺俘虜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6章葫蘆谷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18章高手史阿第486章黃巾再起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577章呂布逃跑第90章馬貴彙報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159章意外之喜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358章討要賈詡第16章技驚四座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77章天使到來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312章和連斃命第485章高順南下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60章登記戶籍第363章聯盟解散第205章超級忽悠第98章安排就緒第254章戰後獎賞第326章沮授出兵第506章秘密協議第440章趙雲選兵第53章再次升級第184章戰爭爆發第618章戰爭再起429李儒的規劃(下)第4章規劃未來第109章難樓狂喜第583章取消封國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242章幽州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