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

嗷嗚!嗚!城外的羌胡騎兵怪叫着。

自羌胡兵渡過潁水攻打陽翟城,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西斜的陽光照在陽翟城上,到處都是血跡、箭矢與屍體。

潁川太守李旻站在城樓上,面色鐵青的看着城下再次攻來的胡兵。

此番幸虧有人秘密報信,李旻才早早安排士兵在城外挖掘了陷馬坑,打了木樁,設了拒馬,更在潁水橋頭佈置了兩千精銳,本以爲能阻擋胡騎,但現實是殘酷的。

兇悍的胡騎衝不過狹窄的石橋,卻繞道潁水寬淺處,直接趟水而過,迂迴夾擊,令李旻佈置在橋頭的兩千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李旻又派出一千五百士兵出城相救,但帶隊的司馬卻被那個兇悍的敵將一刀斬殺,失去指揮的士兵再次被羌胡兵衝散,肆意斬殺,潰不成軍!

此時,那些羌胡兵正嗷嗷叫着,縱騎驅趕着李旻手下的潰兵,還有一些哭喊的百姓,朝城門衝來。

城門上,李旻握緊腰間長劍,咬牙切齒,他不過一介文士,哪懂得領兵,手下任命的將領也都是平日結交的豪傑,沒想到上了戰場如此不堪。

他本來在陽翟聚集了六千兵馬,但錯誤的添油戰術,導致損失慘重,如今城內已不足兩千五百兵馬,其中一千五百還守在城南,而兇殘的羌胡騎兵,還有不小一千三四百,尤其是那個兇悍的胡兵頭領,自己手下的將領幾乎全部都是被他斬殺的。

看着叫囂着逼近的羌胡兵,驅趕着自己手下士兵和陽翟附近的百姓,拔除一根根木樁,一步步逼近,他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打開城門,放前面手下士兵和百姓入城,那胡騎必然會直衝而入,那時候陽翟該是怎樣的慘象,他不敢想象!

可是不打開城門,難道就放任手下士兵和那些百姓慘死?他看到了城樓上的士兵的沮喪和彷徨。

“使君,眼下該如何是好?”李旻身邊,他的好友張安大聲問道。

李旻握緊了長劍,嘶聲道:“打開城門,衝出去,與他們決一死戰!”

張安大聲道:“好!殺盡這些殘暴的胡賊!”

……

陽翟城西,數裡外的一處堡塢裡,高順一動不動的站在堡塢門樓上,看着遠處縱橫馳騁的胡騎,慘烈的戰況,握緊長槍,手臂微微顫抖。

“高司馬!速速出擊吧。”他身邊的唐翔頓足道:“再遲陽翟城就要破了,滿城百姓可要遭殃了。”

高順沉默不語,前日暗影消息傳來後,他便將唐婉、蘇嫿和唐家都接到了這個堡塢裡,以便於保護,又警示了李旻,沒想到李旻調了八千人,分兩道防線守衛陽翟和密縣,還是如此不堪一擊。如此戰鬥力,出乎了他的意料。

唐翔見高順沉默,不由大怒,喝道:“文遠留你在這裡何用?爲何見死不救!”

高順默然片刻,道:“某的職責是保護主母與唐家,容不得疏忽。”

“唐家不用爾保護!”唐翔怒斥。

高順沒有生氣,道:“我們已經提早發出警示,李旻六千士兵守不住一千胡騎攻擊,沒料到。某麾下也只有八百人,護不得滿城百姓。”

“吾以文遠之名,命汝速速出擊!”唐翔大喝。

高順不理會他,唐翔氣的拂袖就走:“吾親自出堡去救。”

就在這時,一身男裝的唐婉在蘇嫿和幾個胡姬的陪伴下,手提長劍,疾步上了堡塢門樓。

看着遠處慘烈的戰況,唐婉不由神情焦慮,看向高順,咬牙道:“高大哥,陷陣營可打得過那些胡賊麼?”

高順向側身唐婉一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唐婉看高順有必勝信心,不由鬆了口氣,當即便道:“既是能打得過,還請高大哥帶着陷陣營殺過去,滅了那些胡賊,不然他們攻入城中,不知有多少百姓和女子要……”

高順沉聲道:“末將的職責是保護主母與唐家,主母與唐家的安危重於一切!陷陣營雖不懼胡騎,但機動不如胡騎,唯恐胡騎不與我戰,繞道來攻堡塢,陷主母於險境,則末將九泉之下也難向主公交代!”

“妾身代夫君謝過高大哥的一腔忠義,”唐婉屈身向高順一禮,認真的道:“但妾身只知道夫君素來愛護百姓,如果他遇到如此情形,必然會捨身殺賊,妾身既爲張家之人,豈能弱了夫君名聲,高大哥擔憂胡賊偷襲堡塢危及妾身性命,那妾身便隨高大哥一道出擊,反而可保安全。”

高順身軀一震,失聲道:“這怎麼行?”

唐婉堅定的道:“既有殺賊之力,若見死不救,妾身無顏做張家之人。請高大哥拋卻顧忌,斬殺賊人!”

高順看着唐婉堅定的神情,深吸了口氣,躬身道:“主母有主公之風,如此,便戰!”

唐婉不由面露喜色:“妾身也學過武藝,足以自保。”

高順沉聲道:“主母但在陣中便是,不過一千胡騎,末將自可保護主母安全。只是如今胡騎未入城,若是他們敵不過,必然逃散,禍害鄉里,我等難以追擊,因而,我們要等胡騎攻入城中,失去機動,纔可盡滅之!”

“若是入城,豈非禍害極大?”唐翔不由皺眉。

唐婉卻斷然道:“就依高大哥所言!只有盡滅胡賊,才能避免更大的禍亂。”

就在這時,高順遠遠看到陽翟北門似乎大開,城內士兵反衝了出來,那邊戰場陡然激烈起來,不由色變,轉頭命令道:“陷陣營!準備出擊!”

“是!”堡塢裡早已列陣的陷陣營連同四百弓箭兵齊聲領命。

……

斜陽西下,陽翟城西面十幾裡的陽關之外,張遼帶着典韋和猛虎營向東疾行。

張遼能躲過陽城守兵走到這裡並不容易,他不能大搖大擺衝出軒轅關,一來容易陷入與陽城六千多兵馬的苦戰之中難以脫身,二來自己在這個時候出兵也怕引起董卓的注意。

因而他們只能潛行出軒轅關,但軒轅關與陽城之間佈滿了潁川兵的耳目,大規模行軍根本不可能。

還是郭嘉提了個建議,不管有沒有收到胡軫南下的消息,他們先帶着猛虎營趁夜裡潛出軒轅關,沿着斥候探明的安全路線,進入潁川境內的山中隱蔽。

等到斥候轉來胡騎南下潁川的消息後,他們便直接從潁川境內的山中出發,輕易躲過了陽城的數千駐軍。

不過從軒轅關到陽翟城,足有一百五六十里,張遼他們到了山中的第二日便收到華雄南下的消息,當即便急忙趕往陽翟城,但沿途山路崎嶇不易行進,他們直到黃昏時才接近陽翟。

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五十章 不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十八章 風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十一章 堅定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十九章 橫衝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張遼論袁紹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八十章 奔襲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