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突襲

青風嶺渡口,一排火把星星點點,依稀可見巡來回巡邏的士兵,而渡口北面高地上的兩個裡坊,卻是一片寂靜,院子裡還可以看到一些散亂放置的兵器。

月色下,一條黑色長龍迅速靠近,在快要靠近東面裡坊時又倏然分開,化作三條小龍,直奔三個目標。

正月的夜寂靜而寒冷,連蟲鳴聲都沒有,只有寒風陣陣刺骨,天空中那輪明月悄然看着下面發生的一切,光華依舊是那麼柔和,卻不會有任何提醒和警示。

在左慈精準的情報下,又有張遼精密的部署,加之東西兩個裡坊守兵的麻痹大意,毫無防備的沉浸在睡夢中,三千兵馬毫無阻礙的各自到位,無聲無息,一切都很順利。

咚!咚!咚咚!……

隨着高順一聲令下,渡口的鼓聲陡然響起,瞬間便震碎了這寧靜的夜晚。

“敵襲!”

青風嶺渡口傳來淒厲的慘叫聲,但爲時已晚,除了渡口那巡邏的五十個士兵外,其餘七百多士兵都在沉睡之中。

高順本就是呂布手下最擅長練兵和作戰之人,此時雖然還沒有訓練出陷陣營,但手下五百士兵的戰鬥力已經是不容小覷。何況此次還佔了先機,高順在擂鼓之前,早就將手下士兵都佈置在了最有利位置,將那一片營房牢牢圍困。

營房西面是山崖,高順五百人負責東面和北面,趙武二百人負責南面,郭成則暗藏在一旁,準備伏擊渡口巡邏的士兵。

鼓聲一起,高順和趙武手下士兵瞬間就發動了最猛烈的攻擊!

士兵們一邊大吼着“河陽城破,王匡已死,速速投降”,一邊手持武器迅速衝入營房,每什一組,衝進去後,其中三人迅速搶走擱置的兵器,其餘七人控場,膽敢反抗的格殺勿論!

青風嶺渡口的守兵雖然都是枕戈披甲而臥,但以無備應有備,大多人還睡的迷迷糊糊,驚醒過來就看到冰冷的刀戟頂着喉嚨,哪有反抗的機會!再聽到河陽已破,王匡已死的消息,更是士氣全無!

有心掙扎想要反抗的直接被戟刃穿透喉嚨!

其餘守軍看到這一幕,立刻都老實了下來,接受了俘虜的命運。

青風嶺渡口的防線全在南面大河之畔,哪能防到張遼從背後突襲,加上張遼突襲的太快,原本分佈在東西里坊的兩千守軍只是白天剛剛趕到這裡,絲毫沒有進入戰鬥狀態,疏忽大意,以致品字形的防禦體系絲毫沒有發揮出作用。

渡口戰鬥開始的最早,當鼓聲震天響起、穿透夜空之時,距離渡口裡許之外的兩處守軍還在呼呼大睡。

西面的裡坊之外,數十具百姓的屍體丟在牆外,裡坊之內還散落着一些女人的屍體。

樊稠帶着九百羌胡兵就靜悄悄的潛伏在裡坊之內,樊稠選擇的潛伏地點是裡坊最中間最高大的那處宅院,這一千守軍的將領八成就住在這裡,其他羌胡兵則散佈在裡坊之內近百戶房屋之間,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出擊。

沉悶的鼓聲傳到了這裡只是隱隱作響,那些守軍還在屋裡沉睡着,絲毫沒有反應,但外面早已等的不耐煩的樊稠等人卻聽到了。

“殺!”

樊稠一聲大喝,鼓手立時狠狠擂鼓。

咚!咚!咚!

隨着鼓聲響徹裡坊,早已迫不及待的羌胡兵嗷嗷咆哮着,衝入各處院子和房屋,更有火把四面拋灑。

“什麼人?啊!”

“敵襲!敵……啊!”

“饒命!饒命!呃……”

屋子裡淒厲的慘叫聲霎時間密集的響起,充斥了整個裡坊!

羌胡兵向來兇殘,對待尋常百姓尚且肆意劫掠,對待敵人就更是從來沒有手軟的時候。

一千多守軍轉眼間就幾乎死了一半,沒有死在衝鋒的路上,而是死在牀榻上。

裡坊裡有三個將領,一個校尉,兩個司馬,都住在最中央的大院子裡,三人昨晚與一衆親衛搶了幾個民女,玩的都累了,睡得很沉。

當樊稠衝進屋裡連殺幾個護衛的時候,那個校尉還在不耐煩的詢問:“何人在外面喧譁?”

話音未落,樊稠便一腳將他踹下牀榻,命親衛直接捆了起來。至於那兩個司馬,直接被樊稠梟了腦袋,當做軍功。

此時張遼沒有看到西面裡坊內慘烈的一幕,但他能猜個大概,因爲這本就是他間接下的黑手!

當他聽左慈說整個裡坊內外死了不少百姓和女人時,雖然沒說什麼,心中卻對這裡的駐兵極爲厭惡,因此下達軍令時直接將樊稠的羌胡兵派過來,以惡制惡!

西面的裡坊內充斥着殺戮,東面的裡坊內卻有點喜劇的意味了。

東面進攻的是宋超、蔣奇、楊漢、薛明四個軍侯,其中蔣奇與楊漢都是河內人,四個軍侯帶着八百新兵衝進去,高喊着“河陽已破,王匡已死,速速投降”的口號,先擒拿了領軍校尉和一個司馬,又斬了一個司馬,利用那個校尉迅速控制住了場面,一千守軍除了剛開始斬殺的數十人,餘下的基本全部被俘虜,足有九百多人。

喜劇的是,那些俘虜中居然有不少人認得楊漢和蔣奇,更有人當初本就去向招兵的張遼投軍,只是名額有限,被刷了下來,沒想到如今卻被張遼的手下俘虜了,這恐怕是張遼部署戰鬥之前也沒料到的。

而且楊漢等軍侯從這些俘虜口中打探得知,青風嶺渡口駐紮的三支人馬成分各不相同。

西面裡坊內駐紮的一千兵馬據說是王匡剛從白騎塢借來不久。白騎塢楊漢和蔣奇自然知道,是赫赫有名的黑山賊張白騎的老巢,張白騎寇略河內諸縣,手下更是一幫賊寇,極爲兇殘,沒想到王匡居然暗中與張白騎聯合了。

東面的裡坊,也就是被俘虜的這一千人,是王匡剛從河內郡各縣招募的新兵,比楊漢他們還要新,所以戰鬥才能如此輕而易舉。

至於渡口駐紮的八百士兵,卻是河內本郡最精銳的老兵,由太守府從事韓浩率領。楊漢一聽在渡口鎮守的居然是韓浩時,不由擔憂起來。

韓浩是河內有名的豪傑之士,曾帶領百姓青屢屢壯擊退賊寇,保護鄉縣,在河內郡威望不小,王匡當了河內太守,聽聞他的名聲,便召他爲從事。

如今韓浩鎮守渡口,怕是渡口之戰會有變故。

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章 形勢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