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分兵

聽得孫堅發問,獨自思索着事情的呂布回過神來,“我在想一件事情。”

“哦?何事?”孫堅一聽,頓時生出幾分興趣,有些好奇的問了起來。

呂布未作隱瞞,低聲同孫堅說着:“羌人作戰勇猛,且不懼死。可今天交手的時候,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好像他們是在出拳不出力,彷彿爲了故意輸給我們一樣。”

在呂布看來,羌人的實力完全不下於鮮卑。先前能夠打得漢軍節節敗退,再不濟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一觸即潰。

事反常態必有妖。

將軍們依舊在喋喋不休,未發一言的董卓忽地站起身來,宛如黑熊的眸孔裡噴射出噬人的目光,那些被掃視到的將軍們立馬噤若寒蟬,不敢再爭。

嘈雜的帳營,很快安靜下來。

“羌人愚笨駑鈍,只知逞匹夫之勇,其特點是擅長在野外正面衝殺作戰。但如果他們退居一城,就等於放棄了戰馬所帶來的巨大優勢,這於我們而言,是最佳的時機!”

董卓的聲音宏達,在氣勢上穩穩壓制住了所有的將軍。

“仲穎的意思是要強攻?”主帥張溫試探性的問道,即便不懂打仗,他也知道叛軍人數不下十萬,攻城肯定沒有說的那麼簡單。

萬一沒能攻取陳倉,損兵折將大敗而歸,他可背不起這罪名。

“車騎將軍如果怕死,就給我兩萬兵馬,某願爲先鋒,替你們拿下陳倉。”

董卓這番話使得許多在場的將軍紛紛刮目相看,去年叛軍來襲的時候,董卓連吃了好幾場敗仗,對叛軍的態度是能不打就不打。

怎麼如今換了個統帥,就改了性子?

諸將心中猜不透董卓,卻也沒人出來同他相爭。

張溫見董卓態度強勢,也終於下定決心:“好,既然仲穎有此志氣,那本帥就予你兩萬兵馬,準汝爲先鋒,進兵陳倉。”

董卓上前接過將令,隨後拱手抱了個拳,轉身直接出了營帳。

皇甫嵩在的時候,還能稍稍約束董卓。如今換了個文縐的司空,董卓根本沒將他放在眼裡,渾然有一種軍中數他爲雄的姿態。

董卓當天就率軍去往陳倉,並在這裡同叛軍交戰將近半月,終於不負衆望的奪取了這個威脅關中的咽喉之地。

張溫得獲捷報,自是喜出望外。這場仗不單單只是一場小小的勝利,更是自羌人反叛以來,官軍獲得的第一場反擊勝利。

當天下午,張溫寫好奏報,令人加急送往洛陽,以呈天子。

三輔地區的危機解除,也就意味着洛陽得到了徹底的安全。

天子閱覽完奏簡,心情大好之下,大手一揮,封了董卓鰲鄉侯,封邑一千戶。

頒賞的詔書傳至陳倉,張溫領着將軍們垂聽完聖詔,叩謝皇恩。

毫無疑問,這一次董卓成了最大贏家。一幫子將軍眼紅的同時,也都紛紛上前恭賀道喜。

而呂布,除了在來的那一天,連挑六名敵將,便再無任何值得品頭論足的地方。

不過他本人對此倒是看得挺開,似乎一切都已經司空見慣。

張讓這老閹宦,敢扣他第一次軍功,就肯定敢扣第二次。

大漢朝按功封賞,而呂布又同皇帝最爲親信的十常侍勢同水火。所以就算他肯賣力殺敵,到時候張讓伸手一抹,依舊傳不到天子耳中,殺再多叛將也是白搭。

故而呂布也沒指望此番平叛,能夠封功進爵。

呂布的心態平和,其他人可就未必。

董卓的封侯,無疑給那些沒有撈着賞賜的將軍們,打了一劑亢奮的雞血。

叛軍從陳倉退走,卻並未就此消散,而轉回了涼州,繼續興風作浪。

將軍們一致要求乘勝追擊,張溫則垂詢董卓意見。

封了候的董卓對此胸有成竹,輕蔑不屑道:“羌人的老手段了,他們見到我方聚集了十萬雄師大軍,心存畏懼,就想着避開我們,回老家肆掠涼州。”

“那依你之見,是追還是不追?”張溫又問。

董卓未答,起身走至懸掛的地形圖前,抽出一枚令箭在圖上比劃起來:“叛軍新敗,應該未走許遠,照我對叛軍的瞭解,他們會在武都、漢陽、隴縣這三個地方,呈犄角之勢駐紮,互爲照應。”

董卓說着,將令箭的位置移至漢陽,又接着說了起來:“武都和隴縣淪落已久,只有漢陽的地方軍隊還在勉強支撐,不過也是岌岌可危。”

“眼下之勢,唯有分兵三路,同時牽制掣肘,方能破獲其功。”董卓給出了最後的總結意見。

將軍們聽完,雙目放光,早已是躍躍欲試。

張溫也覺得董卓說得極爲在理,正當他準備宣佈作戰方案時,孫堅站起身來,表示反對。

他朝張溫抱拳說着:“將軍三思,涼州以南的地形複雜多變,山脈丘林居多。我軍遠來,不熟悉地形就冒然追擊,恐反遭叛軍伏擊,此其一也。”

“其二,漢陽、武都等地離陳倉相距甚遠,驟然分兵,必會導致實力大減,孤軍深入乃是兵家大忌。”

“其三,去往涼州的路途遙遠顛簸,後勤糧草運輸不便,萬一被叛軍截了糧道,我等豈非要活活餓死!”

“其四,將士……”

“小題大做,婦孺之見!”

董卓冷哼一聲,打斷孫堅的話語,臉上充滿鄙夷之色:“還未開打,就言諸多敗事,真是瘟晦不吉。當初我說打陳倉,有的人就畏首畏尾。如今大好時機擺在眼前,又前懼狼後怕虎,此般慫樣,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得了,省得在這裡丟人現眼。”

鏘!

一聲清脆的鳴音響起,孫堅的暴脾氣上來,雙目幾欲噴火,當場拔出腰間佩劍,怒指董卓。

帳內的將軍們愕然,沒想到商討個進軍方略,兩人居然會鬧到這般地步。

董卓瞥了眼泛着寒光的銅劍邊刃,臉上絲毫不懼,反而大喝一聲:“小小別部司馬,還敢衝本將軍拔劍,來啊,給我拿下!”

守在帳外的士卒立馬衝入營帳,上前準備擒拿孫堅。

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一一一四章 驚蟄第九章 人心第一四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九五章 馬超初戰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第二一一章 虎牢之下聞金戈第六八三章 傾城之姿——貂蟬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三八八章 偷雞不成第四三八章 兄弟第六零九章 序幕拉開第二五七章 宿命中的際遇第四四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二九七章 認輸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七一零章 命運不同的兩兄弟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六一一章 陳留張邈第六三五章 拖下去,斬了第八九五章 合謀第四三四章 呂布的命門第五零五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二零七章 呂家有女名綺玲第四三四章 呂布的命門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鈴鐺第五二一章 張魯來投第五六五章 願天下學子,人人得以金榜題名第五六四章 我這一生,獨鍾情你一人!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三一五章 好生招待一番第七一二章 出兵兗州第五十一章 新兵和老兵第一一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七二章 陷陣之志第七四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六零章 岳父看女婿第二零七章 呂家有女名綺玲第六四八章 破敵之策第三十七章 叫一聲將軍第二三五章 血戰第六二六章 戰書第二五七章 宿命中的際遇第七零一章 虎威江東與勇冠西涼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二九六章 將軍,請指教第三六零章 羣星耀於洛陽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四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八章 願率百人破營第三零八章 點兵點將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六十三章 變異的黑虎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一零五章 下馬威第七八三章 河北麴義第三九六章 須卜骨都侯,死於此處第四四八章 只俱一人第五一一章 倉嶺關第一七六章 激鬥第七十七章 世之虓虎與亂世之梟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五五一章 聽說你有個女兒,頗有姿色第三二七章 嚴禮第二二五章 引誘第一六二章 楊家第三九八章 用人當疑第二章 記憶第三五六章 熊是怎麼死的第九十五章 老丈人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第一八一章 來使第五三二章 董卓與曹操的相逢第七六三章 不要亂立Flag(4000字)第六三七章 及早除之第六十四章 只恨虎父生犬女第七三零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七八三章 河北麴義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五四零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三零五章 所謀者,天下耳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七零八章 呂字旗下,所向披靡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十八章 讀書人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四九四章 布生平不好鬥,唯好解鬥第三九五章 追擊第四一七章 大風起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第二五八章 昔日恩怨第六一三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四章 好想大聲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