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

視線回到廣陽城內,張純這些天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常常會在噩夢中驚醒,然後摸着脖頸上的腦袋。

腦袋還在,他便重重舒上一口氣。

距離呂布所說的十日之約,只剩三天不到。

期間,漢軍也的確按照約定,沒有再來搦戰。

自那日夜襲失敗之後,回來的烏桓士卒們在私底下傳播着呂布的意思,使得整座城內人心惶惶,鬥志全無。

他們倒也聰明,回來的途中一合計,覺得說被俘放回來很丟臉,就謊稱是突圍而出。

至於武豪黎,人頭在第二天就被送到了城外。

張純心中壓抑,再也沒了往日的無憂風光,甚至連士卒們圍在一起說話,他都覺得是在謀劃想要割取自己頭顱。

那些烏桓將軍們似乎也轉了性子,閉口不談進攻漢軍的事情。每當張純問起,都是答非所問,亦或是緘默不言。

張純知道,他們都有退路,唯獨自己沒有。

漢軍攻城在即,要麼死守,要麼棄城。

只有這兩條路,別無他選。

可人心都散了,又該怎麼守?

更何況來者不是平凡之輩,乃是克敵無數的飛將呂布。光他往城下一站,隨便高呼一聲,估計到時就會有無數的人爲之倒戈相向。

那種場景,張純不願細想。

他寫了信令人飛馬去右北平報與張舉,告訴他呂布來勢洶洶,自個兒抵擋不住,還請早做打算。

信簡寫完,張純便下了決策,他決定撤離廣陽郡,暫避鋒芒,把這座郡城池拱手相讓。

撤離之前,張純下了狠手,堅壁清野。

城中近十萬的窮苦百姓被他無情拋棄,儲存的糧食全部搜刮帶走。不僅如此,連帶城池周圍以及撤走途中所有的麥田穀地,也全都踐踏乾淨,不給漢軍留有絲毫。

如此一來,即便漢軍拿下廣陽城,也得頭疼好一陣子。要麼眼睜睜的看着這些百姓餓死,要麼就發糧救濟百姓。只是這樣一來,呂布的行軍勢必會受到影響,爲之緩慢,想再來進攻漁陽,就得重新籌備計劃了。

事實也確如張純所想,呂布在約定的時日,統率大軍而來。

被張純留守城中的將領根本沒作任何抵抗,直接高掛白旗,讓人打開城門迎呂布入城。

呂布入城之後,迎接他的是一羣面黃肌瘦的襤褸百姓。他們餓了兩天,向呂布投來無辜和祈求的眼神,眼巴巴的望着。

張純撤離之時,恐百姓暴動,便哄他們說呂布仁慈,只要等到呂布入城,肯定會給他們發放食物,絕不會見死不救。

沒被逼到絕境,百姓們心中就存有希望,告訴自己,忍一忍,等到漢軍入城就好了。

面對這樣的爛攤子,呂布也是頗爲惆悵。殺異族人他可以罔顧一切,心狠手辣,但要眼睜睜的看着數萬漢民死在自己眼前,呂布如何也狠不下心。

無奈之下,只好撥出部分軍糧,暫緩燃眉之急。

隨後,呂布派人速去涿郡飛報劉虞,問他這些百姓如何安處。

劉虞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刺史,在幽州廣具威望。他自是不會見死不救,但眼下的幽州已經籌措不出這麼多的糧食賑濟,於是便向冀、青兩州的刺史寫了書信,請他們撥些糧草過來。

冀、青兩州刺史收到書信,礙於劉虞是皇室宗親的緣故,多少也得賣他些面子,合計撥了五萬石糧食運往幽州。

劉虞收到回信,親自去了趟廣陽,安撫郡內百姓。

冀、青兩地距此距離遙遠,糧食還得好一陣子才能運到,呂布也只能暫時將隊伍駐在廣陽,等糧草到了之後,再做打算。

逃亡漁陽的張純也因此得以喘息。

…………

幷州,五原郡。

自鮮卑人南下高闕以來,戰火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蔓延了三月有餘。

鮮、匈聯軍在廣牧會師之後,往東開進,猛攻五原郡的門戶西安陽。

這一打,就是三個月光陰過去。

西安陽北靠陰山,南臨濁河,城塞地勢極爲險要,在加上之前的修築,其防禦能力早已非尋常城牆可比。

儘管軻比能學得漢人技術,造出了雲梯和攻城錘,人數上也佔有絕對優勢,然則強攻數日之後,也依舊沒能攻克。

幾番攻殺下來,雙方俱是傷亡無數。

鎮守西安陽的乃是度遼將軍嚴義,別看他平日裡生性莽直缺心眼兒,但骨子裡卻是粗中有細。他曾在涼州與羌人作戰,熟悉這些馬背上民族的強弱。

野外騎戰,是他們的強項,攻城攀牆,則是他們的弱點。

如果他的重裝甲騎還在,嚴義肯定會出去浪他一波,可惜已經在西涼全軍覆沒。

以後有空了得和四弟商量,重新弄支重裝甲騎出來,雖然耗錢,但殺傷力強啊!

城樓上巡視的嚴義摸起下巴,眼中神采卓然,身旁是侯成、郝萌、管亥、胡車兒四人。

他曾放下狠話,要想入寇五原,得先從他屍體上踏過。這句話也激發出了漢軍將士們的血性,將軍不走,他們自當死戰。

這使得軻比能和須卜骨都侯俱是頭疼不已,沒想到南下的第一個關卡都打得這麼焦灼,真是扎手的硬茬。

軻比能甚至都有些懷疑,當年的步度根究竟是怎麼打到的雁門關去。滿懷信心的南下,卻在西安陽止步,這是軻比能所不能忍的。

但如果強行攻取,結合之前的數場廝殺來看,估計得把所有兵力全部推上戰場。只是那樣一來,即便拿下了西安陽,他們也同樣會死傷慘重。

這是軻比能不願見到的事情。

直走不通,那就只能換條路走了。

打開地圖,軻比能和須卜骨都侯一番研究之後,制定了新的路線。

從朔方往南渡過濁河,繞道攻取廣衍、美稷。

西河郡一帶正在鬧白波賊,郡北的廣衍、美稷這些縣城,肯定會疏於防範。拿下之後,可直接往北渡河攻入五原,來個前後夾擊。

到那時,嘿嘿,漢軍必敗!

制定好計劃,須卜骨都侯決定親自統兵前往。

至於爲什麼不是軻比能帶隊?

因爲南匈奴曾是寄居在大漢境內的番臣,對於幷州,他熟啊!

爲了防止漢軍發現他們的計劃,軻比能仍舊隔三差五的前去西安陽搦戰叫囂。

這天,南匈奴的先鋒官派出斥候,前去探路。

其中一隊斥候,在田野間撞見了七八個正蹲在地上,玩着水泥巴的粗布少年。斥候隊長掃視一圈四周,催馬上前,用流利的漢語詢問起來:“小鬼,這裡有漢軍嗎?”

第一六三章 何人可以爲帥第四七九章 疾如風,掠如火第三八四章 兩日之後,進軍廣陽第二八八章 往北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第二一一章 虎牢之下聞金戈第二九九章 事成第一三四章 城頭處,呂字旗,迎風獵獵第三六八章 策呂對第三零九章 球場如戰場第七五八章 我主袁紹不曾殺第七零五章 爹爹,有人欺負我!第八五九章 何爲英雄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六百章 放糧救民第八八八章 五禽戲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終)第七五五章 魏木生第七七八章 廝殺開始(第二更)第七五八章 我主袁紹不曾殺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五四七章 叔父,翁翁什麼時候來接我?第二八四章 吾輩往,雄天下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一二零章 活着的,死去的第三五六章 熊是怎麼死的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五七九章 司馬家第七零九章 幕後主使第八八三章 受死吧呂布!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下)第三九七章 略備薄禮,請將軍笑納第一零二章 願爲一農夫,春耕秋收第二九三章 坑爹的祭天禮第一一一三章 祭第二六一章 說客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五零章 高順的禮物第六三二章 呂布借絕影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七四九章 時光不會倒着走第四九六章 溫侯麾下,比馬超強者有幾何第二八三章 等一個人第一一一七章 這天下,沒什麼意思了第一七二章 陷陣之志第四八八章 梟雄之姿第四九二章 跳樑小醜第二七一章 遇襲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六一九章 使君,大事不好了第二五五章 未歸第二三零章 有趣的傢伙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四)第八六六章 南部羣賊第五三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八六章 白馬公孫第八八零章 無人能擋第五九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七零章 十日之後,出關東進第四五八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第二二三章 接風第七四六章 點撥第四三九章 此生,不彈琴了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一一七章 說段故事與你聽第二七六章 發芽第七六三章 不要亂立Flag(4000字)第三零八章 點兵點將第五一三章 隻身破關第七六三章 不要亂立Flag(4000字)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六四三章 魚餌第四一七章 大風起第三二四章 劫道第二九三章 坑爹的祭天禮第四四九章 劉玄德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六九三章 新的格局第六八九章 唯願你們,幸福白首第七九二章 我於世間無敵第三六三章 討好第一零五章 下馬威第八九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八九五章 合謀第二九二章 雞同鴨講第三三四章 蔡家小姐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一零一章 即將登場的陷陣營第五五二章 戲志才的終身大事第一零七章 廣衍城第一三零章 若有來生,還願爲將軍牽馬第三一三章 曲線救國第六二七章 老夥計,給你找個媳婦兒回來第四四八章 只俱一人第三九七章 略備薄禮,請將軍笑納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三六二章 洛陽新貴第六零三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