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美甲

在一根胡蘿蔔誘惑下,蘿蔔被任弘牽到兩根柱子框架中間,繮繩拴在橫木上,任弘用粗麻繩繞纏幾圈馬身,連四肢都固定好,期間儘量別讓它看到自己藏着的刀子!

任弘手握馬右後腿,小心翼翼將蘿蔔的三寸金蓮曲起,使其翻轉朝上,放在一個胡凳上。

蘿蔔忍住撅蹄的衝動,它知道,又到修掌的日子了。

或者用任弘的話,稱之爲:

“美甲。”

馬兒喜好奔跑,一來是它們生性好動,而是一天不跑腳就發癢,一個月不跑,四蹄上的角質層便能長到可怖的長度,需要靠四蹄與地面的親密接觸來將其磨去。

但對蘿蔔而言,從元鳳五年三月份,跟着任弘護送烏孫使團起,它蹄子上的角質磨損的速度,便超過了生長。

草原、砂礫、岩石、溪流、高山、雪峰,只要是能想到的地形,西域都有。任弘來回數千裡跋涉,士卒身心俱疲,馬兒也在苦苦支撐,它的蹄子磨損嚴重,柔軟的肉都快露出來了。

與它同行的許多同類,便是因蹄上角質磨盡,被木刺石子傷了腳,變得一瘸一拐,最後臥着動彈不得,只能被其主人結束了性命。

它不知道,數十年漢匈決戰,當時官府和私人馬匹共十四萬匹,而當他們勝利回師的時候,剩下的戰馬已經不滿三萬匹了。

徵大宛亦然,三萬匹馬出去,回來的只有千餘,還多是在大宛補充的。

戰馬和士兵一樣,都是消耗品。戰場上馬匹的死亡,五成是疾病,四成是蹄子磨損導致的受傷,只有一成是死於刀兵箭雨。

蘿蔔是幸運的,任弘在使團停下休憩時,便會按照漢人的習慣,以葛編蹄,或者爲它製作革鞮,儘量減少蹄子的磨損,沒事就爲它清理蹄子上的污垢。

等到了長安有了條件,更是請最好的鐵匠,爲其量身打製了大漢朝第一套馬蹄鐵。鍛打後的鐵條形爲U狀,着蹄下。又以子鐵如蓮子狀,高凸尖底、每蹄釘着八顆釘子,好似給蘿蔔穿上了四隻鐵靴。

最初它還不太適應,擡蹄總覺得笨重了許多,在長安城裡行走時踩得石子路也啪嗒啪嗒脆響,頻頻引來回首。但從此以後不管怎樣的地形,蘿蔔都如履平地,任爸爸再不用擔心它磨傷。

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將馬蹄鐵換下來修掌,爲此任弘來金城任職時,特地要了兩個會打鐵的軍士隨行,也暗暗盤算着在邊軍推廣此物。

在確定蘿蔔不會一撅蹄子將鐵匠踢死,任弘才招呼道:“上罷!”

鐵匠走了過來,穿着一條被火星燒得大眼小窟的皮革圍裙,緘默地鉚下蘿蔔的馬蹄鐵後,任弘親自手持小刀,將它那些長得飛快的角質老繭削去,又清理掉鏽鐵和雜質。

蘿蔔似是很享受,打了打鼻息,晃了晃滿頭馬鬃,時值嚴冬,鬃毛也故意養長了些,馬蝨亦在其內滋生,它這是在暗示主人:“該給你馬梳梳了。”

“你這畜生。”任弘捧着蘿蔔臭腳笑罵道:“我堂堂大漢列侯,還要給你梳毛修甲,瑤光都沒這般待遇。”

沒辦法啊,這馬性子烈,上次任弘太過忙碌,讓馬童代勞,那可憐的少年差點被蘿蔔踢死。

不過話說回來,就任弘所見,以那張要離爲首,護羌校尉府的騎從們,對馬兒確實比對自己還好,每月必爲馬匹修掌,削了又磨,生怕騎着騎着這畜生便給自己一個大驚喜,那可是要命的。

可他們自己那又長又髒的指甲呢,卻是直接用牙齒啃掉。

鐵匠那邊,按照任弘的吩咐,冬日用的抓掌也早就準備好了,在平掌蹄鐵的基礎上,加上三角形的小鐵尖。

U形的鑌鐵按照蘿蔔的蹄子大小,打製成合適的形狀,在爐火裡燒得通紅,用火鉗夾起按在馬蹄上,頓時冒出黑煙,散發出一股焦味。

雖然隔着角質層,但蘿蔔似乎還是被燙了一下,昂首嘶叫,用蹄刨地,塵土濺人一身。

任弘連忙安撫它:“蘿蔔啊蘿蔔,有了這抓掌後,你雖行冰上,着冰不滑,最適合在河湟這種冬日山地戰場用,等上陣時可要踩穩些,別馬失前蹄將我甩了下來。”

馬掌焊實後,鐵匠將馬蹄放進桶裡的冷水中去冷卻,提起來用自己的圍裙拭乾,最後拿出小鐵釘,再一次提起馬蹄,舉起小釘錘,開始釘馬掌。

釘好之後,放下馬蹄,試試馬掌落地是否平伏,如高低不平,還得將以上步驟重來一遍。

忙活完後,一刻鐘已過,等任弘將蘿蔔牽走後,鐵匠也不休息,擦了擦汗,看向後面牽着馬排隊的護羌校尉騎從們:“下一個!”

馬蹄鐵雖是羅馬的黑科技,但雙方尚未接觸,更別說科技交流,如今倒成了任弘的發明。

對西安侯這種給馬穿鐵靴的舉動,令居也經常跟馬打交道,沒少爲馬的蹄子操心,見後都恍然大悟,一拍腦袋道:“吾等怎麼沒想到呢!”

再看蘿蔔健步如飛,幾乎沒受影響,連趙甲都拍着自己的老馬,很是羨慕:“金城諺雲,多走高山傷駿馬,如此一來勿論冬夏,以鐵着蹄,雖涉遠道馬不傷足也。”

只可惜鐵匠不多,每匹馬的蹄子大小不一,得臨時鍛打,給馬上蹄鐵的速度很慢。從去年底開始,花了好幾天功夫,才讓護羌校尉手下兩百親衛騎從完成換裝,成了一支真正的“鐵騎”。

任弘還想讓新募的民兵們也體驗體驗,令居縣令卻對他叫起苦來。

“光爲了打製一千隻馬蹄鐵,可將令居小鐵官存着的鐵全耗盡了,再尋不出更多來。”

令居縣令富昌很是心疼,漢制,凡產鐵的郡裡均設置鐵官,全國共有鐵官48個。即便不產鐵的郡,也要在縣一級設置小鐵官。鐵的冶煉和鐵器的製作與銷售,一律由鐵官負責,是妥妥的國營單位。

他們金城郡也不產鐵,整個涼州較大的鐵工坊,唯獨隴西郡有,所以邊塞不缺馬也不缺鹽,偏偏銅鐵稀少,隴西每個月纔給金城送一千斤來,作打製修補兵器、農具之用,如今庫存全給任弘清空了。

這也是任弘不搞馬鐙馬鞍,害怕其流傳到周邊弊大於利,對馬蹄鐵倒不擔心的緣故:匈奴雖然也產鐵,但卻比漢朝更不富裕,否則右部諸王也不會費盡心思從內地走私鐵了。

急也急不出鐵來,任弘只好先讓募兵裡的軍吏,那些昔日的里正、亭長們的馬釘上蹄鐵。他不指望募兵有多高的組織度,七八天時間也練不成一支強軍,只能靠現成的亭裡什伍制來約束,同裡同鄉歸一隊。

在令居訓練了幾日後,任弘便帶着騎從前往浩門縣駐紮,以提防對岸的煎鞏羌。

前線的戰報也陸續傳到他耳中,消息有好有壞。

先是他剛離開令居時聽到的消息:“先零羌擊安夷縣,辛都尉西出四望峽擊之,大敗羌虜,追至湟中,羌虜四散。”

聽上去是喜訊,辛慶忌很高興,但任弘心中卻暗道不妙。

“遭了,老辛還是衝動了。”

金城郡的地形,像一個十字,橫爲湟水谷地,豎爲大河、浩門水,除了這寥寥兩道河谷外,其餘皆是大山丘陵。

郡城之所以設在允吾縣,就是因爲它位於十字中央,四通八達。在這種情況下,允吾西邊的湟水邊處處是險塞,尤其是在三人合議時,要辛武賢親自帶兵駐紮的落都(青海樂都縣)四望峽,只要一千人守住隘口,以漢軍擅長的強弓勁弩射之,羌人便無能爲也。

但辛武賢不願放棄西邊安夷縣,堅持要到更遠的湟峽守,那倒不是不行,只是會造成一個問題:辛武賢和郡府太遠,出了事難以相互呼應。

更別說他一口氣打到了湟中,羌人這幾天裡,早就將部落轉移到黃河以南,打通湟水又有何用?撲了個空而已……

“等等,辛武賢莫非真要直接去打大小榆谷?”

一念至此,任弘冷汗直冒,總感覺劇本又在朝換家的方向走。

第232章 要離第128章 齎錢三百萬第552章 海軍馬鹿第385章 從此葡萄入漢家第538章 假虞滅虢第405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26章 強弓勁弩第348章 輩分不能亂第102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433章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466章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第376章 《都護王問經》第465章 阿賀第400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320章 日落第569章 天將雄師第33章 天黑了第148章 爲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第202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第457章 埋葬過去第387章 衆生皆苦第293章 我本漢家女第199章 黨同第269章 小馬車第548章 雖遠必誅(第九卷完)寫在故事開始之前第302章 先打孩子第264章 千里一線牽第527章 等價交換第353章 友邦驚詫第23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第275章 以善人則大臣安第309章 家園第277章 劉賀第508章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第143章 痛擊我的隊友(3000月票加更)第97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7章 卡脖子第530章 太白第437章 在滔滔的長河中第138章 不失封侯之位第147章 好男兒第187章 大秦威脅論第54章 斬首行動第303章 黃昏飲馬傍交河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240章 元霆元年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125章 成人禮第344章 七十二天的皇帝第321章 選擇希望第472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09章 任侯紙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76章 昌邑國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167章 朋友越來越多(5000月票)第199章 黨同第22章 破虜燧第492章 漢家多英傑第532章 遺言第109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455章 佳人再難得第387章 衆生皆苦第216章 熊出沒第431章 大漢明月第480章 持節雲中第562章 交易第498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98章 黑戈壁第525章 小心地滑第33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24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246章 重傷不治第415章 二進宮第6章 最第422章 父輩的旗幟第287章 騎都尉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第145章 長風幾萬裡第108章 東方未明第222章 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第538章 假虞滅虢寫在故事開始之前第408章 銅鑼灣只能有一個月氏!第80章 大風起兮!第259章 千奇百怪第185章 惠此中國第320章 日落第466章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87章 卡脖子第437章 在滔滔的長河中第274章 閒棋第199章 黨同第470章 戰忽第509章 天亮了(第八卷完)第156章 漢家千里駒第26章 強弓勁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