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下]

“那倒也不是,不過,多少可以參考一下……”

張家勢力再大,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建堅城要塞,那不等黃巾之亂,大漢官軍就先殺過來了。而張涵說的參考也是胡扯,待天書出來,張園已經建完了,馬後炮如何參考?所以,他越說聲音越小,歸根到底,他就是覺得不安全,不願意家人搬過來。

“好吧!過一陣兒,再在張園修個內塢。把賓客都安排在莊中居住,親朋好友才安排在外塢,這總行了吧?”

張昭也知道孫子的心意,再者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就順勢鬆了口。

“嗯,嗯,全聽祖父的安排……”

“哼!是聽你的安排,還差不多。”

“孫兒可不敢當,不過是關心家裡的安全而已。”

張涵可不怕祖父,笑嘻嘻的應了句。說了幾句閒話,張涵重新回到正題上來。

“太平道的事,說難辦是難辦,說好辦也好辦。

張家的攤子鋪的很大,根基卻在魯國。只要魯國穩定,張家就不會有大事……”

張昭點點頭,這話是對的,回頭給丁跬買個魯國相,應該就可以了。張涵不知祖父是怎麼想的,但見他點頭,就知道他有了主意,便不多說。

“剩下的,就是張家內部事務了。這個不難,宗教給人的好處都是虛的,張家掌握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張家趕走幾個信黃天泰平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放棄。可慮的是,只怕有人暗地裡與人通消息……”

張家見不得光的事情不在少數,這話一說,幾人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當然,魯北(鋼鐵)、卞東(琉璃)、卞南(小作坊)、海曲(鹽、船)、海東(蔗糖)、博東(瓷器)和牟中(蒲陶酒),還有幾個養馬的莊子,都很重要。不過,農莊裡大多數日常用品都能自給自足,在商隊成立以後,這些莊子與外界基本就隔絕了往來,外面有家兵把守,往來的自己人也很少能直接接觸到莊戶,應該不會有事。

其它莊子,出了問題,也不會是大問題。

但說到底,堵不如疏。家裡的下人們,總要給他們找些事情纔好。

涵兒有個想法,不知合不合適?

……”

張涵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把家裡的下人都分成級別,待遇福利都與級別掛鉤,有心思的,讓他們都用在這上,以免想這想那的。

“具體說來,涵兒把級別分爲十五級,也可以說十六級。每五級一個臺階,一到五級的,是普通下人;六到十級的算是管事,這個管事指的是管事級待遇,並不是說,一定得是管事;十一到十五級,則是管家。

凡是管家這一級的,家中子弟都可以進入族學學習。而管事這一級別,只有做出特殊貢獻的,纔會獎勵他自選一名子弟入學。普通下人就沒有這個權利了。然而,從事危險行業的例外。比如說,外出航海的,若不幸身死,張家不僅撫養其子女,還可以在其家中選一名子弟入學。

普通下人也不是最低等的。最低級的,是剛到張家的,他們沒有級別可言,待遇也是最差的。他們不慮挨餓受凍,但只能吃糠咽菜、穿粗麻布衣服,子弟也不能參加奴婢的選拔……

這一級別是最好升級的,只要不犯錯誤,期滿一年,即可升爲一級。就算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只要不被趕出張家,在這一級別最多也不能超過兩年時間。類似採礦和船隊等危險艱苦的工作,待遇也要特殊照顧,可以不經歷這一級。

而且,在所有的待遇中,醫療要例外。家裡凡是生病了的,無論哪兒一級別,還是沒有級別的,大夫都要盡力醫治,不可以不管。一方面,防疫是個大事;另一方面,黃天泰平以此傳教,這裡不能給他們留下口子。

這樣一來,大夫肯定就不夠用了,需要訓練一批。另外,我對家裡大夫的醫療水平不放心,是否應該從族學選幾個聰明伶俐的少年,甘辭厚幣送到各地名醫那裡,好好的學習一下?

還說級別。級別間的待遇要拉開,如,一級爲一,二級是一點二五,……,五級爲二;六級爲四,七級爲五,……,十級爲八;十一級爲十六,十二級爲十八,……,十五級爲三十二。並按從事的勞動不同,再給予不同的報酬。具體可以分爲:級別待遇、崗位待遇和獎勵待遇等若干種。當然,這些只是個假設,是否真如此,落實中還須細化。

大致說來,家中絕大部分人的待遇是不變的,不能改過以後,生活不如以前了,應該依然維持原樣。工匠的待遇要好些兒,那就從二級,或者三級開始,學徒另算。還有船隊的,也是如此……

升級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能力,另一種是肯幹活的,前者升級肯定會快些兒,後者沒有其他升級辦法,但不犯錯誤,也可以靠年限升級,服務年限越多,待遇越好……

等級不可繼承,但是,家生下人一開始就是一級的,管事級子弟可以提升一級,即從二級開始,管家級子弟則可以提升兩級……”

張涵說起這個來,有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新中國實行這個等級制度源遠流長,他還是滿熟悉的。

張王氏越聽眉頭蹙的越緊。大夫的事她自不反對,越多越好,自家人也能用上。分等級這事她也不陌生,家裡的下人也是有着嚴格等級的,不同等級的下人,月例錢也不一樣,待遇自然也不一樣。張涵現在的辦法,只是把等級分得更細了,並降低了初入張家下人的待遇,這也沒什麼,反正張家收的都是流民,再怎麼樣也要比以前的日子強百倍,不會有怨言的。加上族學的誘惑,也可以部分解決船隊的人員缺口。

“不過,家裡原先不就是這麼安排的嘛?再製訂這個標準做什麼?

再說了,僕婢可以分,那種地的勞力,作坊裡的工匠又怎麼分?

還有,……”

“人都有攀比心的,標準明確以後,所有人就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去努力,定了這個標準,就是爲了讓底下人知道,努力就會有成效,讓他們自動自覺多幹活。……”

這和網絡遊戲的升級差不多,很枯燥的遊戲,因爲努力就能看到成效,就有很多人去玩,標準實施勢必會提高勞動積極性。

“作坊裡的工匠其實也是有等級的,只是等級不明確而已。這個,就不多說了,說說種地的。

一個勞力種麥子的話,可以種二百畝地,畝產量平均爲五石,種子農具牲畜什麼的,都是張家的,他一般能得到十分之一,即一百石麥子(實際沒有這麼多,一般僅有十石而已),又不用交賦稅服勞役,吃飽穿暖基本不成問題,逢年過年還能吃頓肉,過上一兩年還能做件新衣服。

這是家裡一般下人的待遇。

但是,這個待遇其實人人都差不多的,乾的好的與乾的不差的,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地種的差不多就行,再好了跟他們也沒多少關係……”

張涵說着說着,忽然有種熟悉的感覺,似乎在改革開放的宣傳材料上看過,他不禁呆滯了下,難道要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他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實行等級以後,原來的工作方式不變,地種的好壞,按收成說話,一目瞭然,誰也騙不了誰。從一級升到二級,不出差錯,需要五年時間,假設有這麼個人,他的地種的就是比別人好,那他就可以提前升級,四年,甚至三年就可以升級。

在一級的時候,他可以得到自己收成的一成,二級就可以得到一成多一點兒,依此類推,誰幹的好,誰就得的多……”

張王氏點點頭,示意聽明白了,她不動聲色地算計了下,覺得張家不會吃虧,短期內增加的收成肯定要比張家支出的多。不過,時間長了會如何,張王氏還有些拿不準。

“更重要的是,這個標準是張家制訂的標準,有張家纔會有標準,纔會有這個待遇,家裡的下人經過努力後,取得了較好的待遇。與此同時,也就把他和他的家庭利益,與張家的興衰聯繫到了一起……

對了,還要在所有農莊裡提供日常用品指不能自己生產的那些,張家商隊不用白不用,這個不是爲了掙錢,質量一定要保證,價錢也不能貴了,我建議,定在市價的九成就可以了……”

在後世,張涵看多了一直與國企靠下去的職工,也僅僅是爲了企業的一點級別待遇什麼的,他們都捨不得放棄的話,難道大漢國的下人們會比他們還有眼力和覺悟?

如此這般,自然就把張家團結成一個整體了。張涵生爲地主,不能殺富濟貧,收買人心,把家中上下的利益綁在一起,總不會錯了。自然,張家下人的日子也比一般貧民好過,不愁吃穿,生病了還有大夫,這是要對比過去的生活(憶苦思甜),截斷了對外交流,再深入宣傳的,要令下人們都知道,是張家給了他們好日子,誰爲張家努力幹活,張家就不會忘了他。

張涵越說頗感到熟悉,有種在張家推行社會主義的感覺土地張家有,工礦業張家有,商業流通也被張家壟斷了……

張涵正說的興起,忽然聽見一個聲音。

“這事恐怕不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事或可行於一時,而不可行一世,時間長了,高等級的多了,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張涵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半晌合不上嘴,真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看項讓的話越來越少,幾乎年輩子也不說一句,還以爲他老糊塗,沒想到頭腦愈發犀利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管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對這眼光,張涵也只能說一聲‘變態!’

“項爺爺真是好眼光,可是,我們並不需要多長時間……”

張涵微微一笑,笑容中大是狡猾這政策他可是親身經歷過,缺點他清楚,卻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可以說,古往今來效率。

“哦……”

項讓點點頭,不再說話了。

熹平五年(176年)十一月,大漢國騶縣張家跑步進入社會主義。

【做人要厚道,看書要砸票】

PS:票啊

白竹豬大喊一聲,餘音繞樑,三日不絕,記住,以後三天都要把票票投過來(x)

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第二十一章 族學[上]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下]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十三章 亂起第四十一章 財源[上]第二十六章 學鄉[下]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二章 干謁[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章 張氏[上]第三章 張氏[下]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1)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欺騙[上]第四章 神童[下]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三十二章 屠殺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章 張氏[下]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新漢律》(3)第三十章 植物園[下]第十六章 蘿莉?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七章 青州[上]第三卷 第二十五章 回家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新漢律》(3)第二章 干謁[上]第十五章 餘波[下]第三十章 管亥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東歸[5](元宵節快樂)第十六章 蘿莉?第二十五章 勸學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北定遼東[2]第五章 要死了嗎?[下]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襲第九章 後路[上]第四十一章 財源[下]第二十六章 無題[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漢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第三卷 第二章 開始[下]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2)第三十八章 欺騙[下]第二章 干謁[上]第三十九章 婚禮[下]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風波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鍾情第三卷 第二十五章 回家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欺騙[上]第三章 東觀[下]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二章 幸福?[上]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第三十四章 家事[上]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新漢律》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蟲過境[上]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壽膏第三卷 第三十章 芥蒂第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五章 買官[上]第二十一章 志向第十四章 整軍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北定遼東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東歸[1]第十五章 預備第九章 努力[下]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卷 第五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卷 第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瑣事第三十章 植物園[上]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北定遼東第四卷 第一章第五章 要死了嗎?[上]第三章 東觀[下]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漢律》(2)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墾荒者(2)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漢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錢是什麼?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會戰[下]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