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鄴都城下

鄴都並不是古鄴縣(今臨漳),與兩漢、魏晉以來的鄴城不是一個地方,經過時代的變遷,已經不足以都一地。只是自漢末,曹操封魏王,都鄴之後,長期以來,魏與鄴同,屬同地異名。

這個時期的鄴都,城名元城,原屬魏州,今屬廣晉府。後唐同光年初,改魏州爲興唐府,建號東京,後又改鄴都。石晉時期,改興唐府爲廣晉府,仍稱鄴都。

秋日寂寥,此時的鄴都,已成愁城,籠罩在一片蕭索冷淡之中,寂然無聲,氣氛格外地壓抑,畢竟,圍城已有兩月。困城鏖兵,總歸是被圍的一方,壓力更大。尤其在這種孤城一座,內乏糧料,外絕援兵的情況下。

城外,是連綿的漢軍營壘,將元城死死地鎖住,扼得鄴兵動彈不得。

南城這邊,交戰的痕跡很重,此前的進攻,應該是漢軍的主攻方向。城垣後,爲數不多的鄴兵瑟縮着,蜷曲着身體,但涼風仍舊不住透過甲袍往身體裡鑽。

城上這些鄴兵,是安排在城牆上防備的,更多的人則躲在甕城之內。不過,看起來明顯不怎麼上心,自上次漢軍強攻被打退之後,又有十來日沒有動靜了。再加上,所有的城門都讓杜重威派人徹底堵死,鐵了心龜縮在城中。

圍城至今,鄴都的城池仍舊堅固,但是城內軍民的士氣已然低微到了極點。杜重威並不受軍隊愛戴,更別說民心了,再加兩次陸家店的損失,更受打擊。

能夠抗到如今,杜重威也是使盡了手段。一者,派人在城中宣揚,漢軍破城後欲屠城,恫嚇軍民吏員;二者,他組織了幾支督戰隊,輪番不捨晝夜巡察監督,以厲法約束;三者,城中尚有一支戰力強悍燕軍,爲其效力,甚至於,比那些鄴兵更受杜重威倚重;其四,便是大肆壓榨城中士民,搜掠其糧貨以供軍需,但是,他自己府宅之中屯有大量的錢糧,卻吝於周賞士卒......

敵情如此,沒能攻下,基本是漢軍本身的問題。當然,不只是將帥不合的問題,城下的漢軍,包括那些禁軍在內,都是大漢次一等的軍隊,戰力強不到那個份兒上,再加高行周的保守打法。

事實上,從圍城開始,除了前一次猛攻外,雙方並沒進行多少次交鋒,這場城池攻防戰,場面上看起來,並沒有那麼殘酷。

但戰爭的殘酷,並不僅止於戰場的直接體現。民事的破壞,纔是最嚴重的,城中除了僅剩的三萬餘鄴兵外,尚有超過十萬的百姓,這些人,成了杜重威盤剝的對象,且隨着戰局日蹙,已經視之爲累贅。

而魏博境內百姓的境遇,尤其是廣晉府內,也是一言難盡。前番,朝廷下詔,鄴都行營漢軍,因糧於州內。受令,漢軍也是這麼做的,趁着秋收,不斷派兵聯同地方官府下鄉徵糧。

名義上是徵借,實際上迅速地便演變爲搶,最開始只是搶糧食,後來幾乎是連人帶糧一起搶。前線的漢軍壘壁,可不能多浪費朝廷將士的體力去築造。到如今,鄴都城下,已聚集了平叛大軍十餘萬人,半數多都是就近徵調來的青壯。

結果便是,南城這邊,隨着時間的推移,高行周所搭設寨壘是穩步移築至城下,很近,只有兩箭不到的距離,基本上,只要漢軍出營,跑幾步,便能直接進入衝城階段......對於這等威脅,杜重威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幾乎是眼睜睜地看着朝廷兵馬的戰刀抵到他鼻子上。

城東南的一處山岡,原本是茂林一片,此時也只餘光禿禿一片,其間的樹木,都與砂石、泥土一道,化作城下的那一座座營寨。

鄴都之內寒寂壓抑,城外的漢軍實則也好不到哪兒,在兩軍相持的情況下,治軍尤其殘酷,這些日子以來,已經有不少士卒,因爲觸犯軍法,被斬殺。其中有些人,便是因爲無故喧譁而丟了性命。

所幸,比起城中的守軍,朝廷將士的日子要好過些,至少輜需基本沒有短缺過。吃或許談不上好,但足飽腹。天氣寒涼,朝廷又補充了許多秋冬被服,再加高行周拖着老軀,不斷巡視,安撫軍心。

相較之下,被擄召至軍前效力的那數萬百姓,則要悽慘得多,雖然沒有刻意去虐待,但在軍前幹苦力活,那日子,卻是人不如狗。

這段時間下來,倒在鄴都城下丁壯,前前後後有近兩千人了。累死的,病死的,爲軍法處置的,還有被守軍殺的。前段時間,突然降溫,一夜下來,足有四百餘人直接被凍死......

南大營中,寨壘後方,一片空地上,秋風卷地,枯草紛飛,徵集的工匠正集中打造攻城器械。都是些大傢伙,巢車雲梯、木幔臨衝,周遭來來往往是搬卸物料的民夫,敲敲打打的聲音響個不停,配合附近悽切的寒蟬鳴叫,顯得格外憂傷。

郭榮帶着一隊人,巡視而過,住腳觀察了一番,召來負責的器監,問了問進度。涼風颳在臉上,已有些疼意,郭榮苦着一張臉,四下瞧了瞧,叮囑一番,帶人往北邊去了。

南營寨前,一營的民夫,在軍監的指揮下,對最前沿的砦壘進行着加固修繕,態度強硬,見有偷懶者,便毫不留情地賞一鞭子。郭榮到時,就見着這副場面,並沒有正義感爆棚,上去說些什麼體面話,以表心中仁慈。

參與這次平叛戰爭,郭榮纔是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慈不掌兵。相較於此前在欒城破契丹,那時何等豪情踊躍,殺他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也不覺得什麼,反而大感快意。

然而面對這種內戰,大漢軍民殘酷廝殺,這讓郭榮更加觸動。如前言,雙方在攻防兩端上的血腥程度沒有太高,但是這城內外二十多萬人的鏖戰,影響之大,波及之廣,所帶來的後果之嚴重,更讓他倍感壓抑。

郭榮是知道民間疾苦的,也知道魏博乃至黃河南北的百姓爲這場平叛都付出了什麼。而他作爲朝廷的將軍,縱使心有不忍,卻不得不爲了戰爭的勝利,去勞役庶民。

郭榮注意到了修繕寨壘的那些民夫的眼神,麻木冷漠,看向監督軍士,目光中甚至帶着仇恨。

攀上營前的一座哨樓,郭榮朝元城望去,目光幾乎凝實,良久,方纔嘆了口氣,隨後冷硬的表情變得更加堅定:無論如何,這場戰事,必須得儘快結束!

“郭將軍!”一名傳令兵急匆匆地找到郭榮。

“何事?”

“天子御駕將至,都帥召您還中軍,準備迎接!”

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78章 召還二郎?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68章 機遇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16章 初夏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78章 滄州府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56章 遺澤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75章 軍略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34章 苦難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84章 夏州降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65章 選擇第353章 信使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1768章 崩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09章 衡釀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38章 破寨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417章 輕狂第98章 山道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383章 敞開談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480章 “新對策”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12章 整風第133章 面聖第38章 殿議第3章 新皇詔制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63章 朝廷應對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79章 勢孤危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49章 求援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21章 登乾元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37章 特權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44章 堂審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89章 談話第364章 漢宮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