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相形見絀

東京,貢院。

一個月前,這裡還是三千士子會考的文氣璀璨之地,一個月後,卻冷清得過分,新增的一批守衛,更給着科舉聖地添加了少許肅殺之氣。

武濟川與徐士廉這二人, 便被暫時羈押於此,數來數去,也就這貢院相對合適了。

簽押房前,侍衛肅立,房內,太子劉暘端坐着,臉色平靜而淡然,慕容德豐陪同在側。沒有等多久, 在兩名衛士相挾下,武濟川走了進來。

這個人,給人第一印象便格外深刻。不是氣質出衆,玉樹臨風,而是容貌氣質過於粗陋。身材短小,脖短背駝,長相猥瑣,也難怪爲人所鄙棄。

哪怕劉暘自認不以貌取人,也忍不住將注意力多投了幾分在武濟川的樣貌上,當然,也算見怪不怪,畢竟更醜的也見過,比如潘佑。

但也由此可以想象得到, 爲什麼會有人對武濟川被錄取持懷疑態度,有些偏見固然可笑, 但卻根植於人們心底,哪怕是那些博學多識的文化人, 文人相輕的情況則更濃。而劉暘心裡則更加偏向相信李昉, 完全沒有必要,太惹眼了。

武濟川儼然一副遭受了重大挫折的模樣,衣着還算乾淨,但氣質分外狼狽,一臉的失意之態,甚至有些魂不守舍。

“武濟川,見到太子殿下,還不行禮!”慕容德豐出聲喝道。

大概是被驚回了魂,擡眼大膽地看了看年輕卻不失威嚴的太子,迷茫的雙眼終於有了些波瀾,兩腿一軟,下拜:“學,學生,叩見殿下!”

這磕磕絆絆、畏畏縮縮的表現,顯然不能令人滿意,也容易引起人的質疑。劉暘沒有作話,而是交由慕容德豐詢問:“武濟川,我來問你,你可知爲何身處此間?”

“知, 知道!”武濟川擡了下眼,又迅速垂下去, 已然給人一種心虛的感覺了。

“你與知貢舉、內閣大學士李昉乃是同鄉,可曾相熟?”

“並不相識!”武濟川連連擺頭。

“這可就令人意外了!今科進士考生中,你是李大學士唯一的同鄉,怎能不相識?”慕容德豐逼問道。

“學生當真不認識李公!”武濟川哭喪着臉。

“大膽武濟川,太子殿下當前,還敢謊言欺瞞?”慕容德豐語氣陡然轉厲。

“學生萬萬不敢啊!”武濟川神色驚惶,語帶哭腔,磕頭泣聲道:“李公離鄉甚早,二十餘年未曾返回,學生雖聞其名,實素未謀面啊!還望殿下明鑑!”

急切之下,武濟川終於說出了一點有用的話。慕容德豐則追問道:“對於所有士子而言,這份同鄉之誼都屬難得,李大學士又是主考,來京參考之前,就沒有登門拜訪過?可是有人在傳,開考之前,你曾攜禮去過李府。”

武濟川踟躕幾許,聲音低了下去,道:“有同科如此建議,學生也有所意動,在集市買了些瓜果,然至府門外,自覺才淺貌醜,無地自容,未敢扣門而返回!”

“不對吧!有不少人都指證,你可是空手而還!”慕容德豐質疑道。

聞問,武濟川臉臊得通紅,埋頭道:“爲免人恥笑,學生將瓜果吃完之後才返回宿處。”

“如此說來,你與李大學士,確實未嘗往來?”慕容德豐淡淡道。

武濟川有些激動:“是極!是極!還望明鑑,學生斷然不敢扯謊啊!”

慕容德豐問話期間,劉暘一直默不作聲,只是目光平靜觀察着武濟川,他的一舉一動,一眼一色,都盡收眼底。

終於,劉暘開口了:“你參考時的策論,還記得吧!”

“記得!”武濟川不假思索點頭。

劉暘:“背誦一段!”

“是!”

提及自己的文章,武濟川似乎冷靜了下來,都不需醞釀,加以思索,一開口,也不磕巴了,十分流暢的將自己作文章唸了出來。

不是一段,而是通篇,八百餘字,侃侃而談,毫無滯澀,抑揚頓挫,眉眼之間還帶有與其氣質不相符的雀躍飛揚。

今科策論的題目,就一項:乾祐開寶之治。武濟川的文章,辭藻很華麗,文筆講究,最主要的,立意明確,通篇充滿了對劉皇帝功業成績的吹捧,突出一個“舔”字。

從這篇文章來看,也就可以理解了,爲什麼他能夠被錄取,僅從文章而言,實在太符合考官們的口味了。只要其他答題不太差,那麼被取列前茅,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了。

微微頷首,看着淚眼婆娑的武濟川,劉暘沉吟幾許,擺擺手衝衛士吩咐道:“帶他下去吧!這是朝廷的士子,不是囚犯,好生照料,不要失了禮!”

太子殿下這平和的話語入耳,便迅速化爲一股暖流涌向武濟川心頭,彷彿看到了希望一般激動,張口難言,只是不住地叩拜之後,方纔腳步亂顫地離去。

這模樣,也確實讓人覺得可憐。

不過,劉暘面上倒是一副不爲所動的樣子,想了想,偏頭問慕容德豐:“日新,你以爲如何?”

慕容德豐也正在思忖中,聞問,又斟酌了下,拱手道:“不似作假,臣料此人,文章才情應當是有的。只是或因材質粗陋,自卑自薄,不敢正眼看人。適才臣問對,都應對匆忙,陛下是何等威勢,他豈能自如?

他談及的細節,也經得起推敲,或許原本就是這麼簡單。只是,落到有心人眼中,就成了李公徇私的證據。

如有錯,或許就錯在是李公的同鄉,錯在樣貌醜陋,錯在偏聽虛榮。攜禮拜訪而不入,最終自食禮品,這樣的做法,傳出去恐怕都惹人嘲笑......”

慕容德豐的分析,還是比較合劉暘看法,不過,劉暘並沒有表態,揮了揮手:“帶徐士廉!”

很快,徐士廉走了進來,與武濟川相比,那大概只能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來形容了。

皇帝都見過了,還有所表現,再面對太子,徐士廉的舉止便更顯從容,雖然恭敬態十足,但並不見慌張,冷靜地行禮。

就衝這兩者風度表現上的差距,一箇中第,一個落榜,換誰都要心存不服了。還是慕容德豐問話:“徐士廉,你何以篤定李大學士取士用情,因私廢公?”

徐士廉也不慌不忙,直接拿武濟川來說事。聞之,慕容德豐將武濟川的陳情講述一番,看其反應。

而徐士廉也不由眉頭微蹙,道:“這只是他一面之詞,如今事發,爲脫罪責,而謊稱無辜罷了!”

“然,就本官所知,你所言的隱情,也屬個人揣測,並無實證。朝廷斷事,也不是憑一家之言,要有確鑿證據!你有嗎?”慕容德豐淡淡反問。

對此,徐士廉有些激動,聲音都高了幾分:“同科的士子,都知道武濟川與李大學士的關係,人人豔羨,此前,他也從未否認過,反以此爲憑。如今,卻託詞否認,誰能相信?”

“除了那些似是而非的流言,你還有什麼證據?”慕容德豐淡淡一笑,繼續問,語氣也給人一種壓迫感。

徐士廉一時沒有作聲,略作思考,眼神遊移,從慕容德豐轉到劉暘身上,躬身一拜:“太子殿下,學生雖則見識淺陋,卻也粗知,李大學士曾爲太傅。您若因師生之誼,而罔顧徇私,爲老師脫責,那麼學生也無話可說。只是,天下士子,心寒矣!”

“放肆!”聽其狂言,慕容德豐忍不住斥道:“徐士廉,這是你狂言造次的地方嗎?你能代表天下士子嗎?本官看你代表的,是那些才學不著的落榜失意者吧!”

不得不說,這徐士廉還是挺會挑動人情緒的。見慕容德豐被撩撥地發怒,劉暘伸手止住他,打量着這個大膽自信的士子,心中則暗歎,果然,從自己插手此事開始,在很多人眼中,就免不了徇私的嫌疑了,這個徐士廉有此想法,也不足爲怪。

並沒有生氣怪罪的意思,劉暘輕輕一笑,態度溫和地說道:“你能告訴我,爲何會選擇去闖宮門,登聞上告嗎?”

面對太子的和風細雨,已經做好被責難的徐士廉也不由一呆,愣了愣神,答道:“陛下設登聞鼓,不就爲了給天下蒙受奇冤者,一個直達天聽的機會嗎?朝廷取士不公,又涉及當朝大學士,學生無處伸冤,心懷激憤,採取此道,有何不可?”

“你名落榜單,就是朝廷取士不公!”大概見不得此人驕狂自負的模樣,慕容德豐語氣中露出少許譏諷之意:“朝廷開科取士,海納天下士子賢才,莫非是專爲你徐士廉而設?”

徐士廉深吸一口氣,拱手道:“學生不才,自認比之武濟川者,能多出兩鬥!”

“不盡然吧!”慕容德豐道:“以我看來,論機狡舌辯、伶牙俐齒,武濟川確實不如你,若論文章實才,未必可知!”

看了慕容德豐一眼,陸士廉又回了一個無話可說,差點又讓慕容德豐失態。

“是誰給你的建議,登聞上告,攻訐主考?”劉暘又突兀地問了句,語氣嚴厲。

徐士廉兩眼中疑色一閃,擰着眉,恭身道:“學生實不明殿下何意,一舉一動,皆發乎義憤!”

“你退下吧!”又觀察了此人一會兒,劉暘擺擺手,又朝衛士做了與武濟川同樣的吩咐。

第126章 問罪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6章 名將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775章 調整第115章 冬月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59章 明貶實升第362章 分封?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82章 瓦橋關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15章 冬月第76章 太子還京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08章 井陘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387章 就國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1707章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336章 怪圈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0章 潞州三傑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36章 迎奉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27章 派系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32章 進宮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720章 靜默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43章 “梳理”、“優化”第218章 走私第167章 請辭第269章 愛將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5章 室韋覆滅第297章 新山陽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06章 誘惑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22章 睡仙第87章 亦有其憂第381章 功臣閣第345章 剝削者第308章 新貴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