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6 北廷國相

趙王府,威嚴壯麗的正門前,伴着沉悶的聲響,厚重的大門被緩緩開啓,北廷王劉文共走了出來,豔陽的照耀下,讓人看不清其面容,但從其回首的動作,能夠感受到一抹惆悵與眷戀。

作爲趙王劉昉的長子,劉文共也是最類其父的人了,至少從樣貌上看來是這樣的,爲王多年養成的那股氣度,也格外不凡。

歲月催人老,不知覺間,劉文共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兩鬢的髮絲也染上了幾縷白霜。而此番他親自東來漢都,除了參加宗王大會之外,就是做最後一次努力,希望能把老父接回北廷,一家團聚,共享天倫。然從其表現來看,顯然失敗了。

王府大門的關閉聲把劉文共從沉浸的思緒中拉了回來,再擡眼時,紫紅色的門面已然徹底合上,那股子送客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門前,王駕、僚屬及衛隊靜靜地等候着,一名頷銜長鬚、眉帶傲意的中年官員快步走上前來,躬身一禮:「大王!」

看着其人,劉文共深吸了一口氣,方纔輕輕搖頭,沉聲道:「北廷,還是隻能靠我們自己!」

聞言,中年人看起來也不是很意外,只是以一種可惜的語氣,應了聲:「是!」

實事求是地講,雖然是親生父子,劉文共也素來對劉昉抱以崇敬之情,但兩者之間,終究是二十來年不曾見面了,在時光的偉力作用之下,那份感情還剩下幾分,是要打個折扣的。

何況,兩者之間並不只是父子親情那麼簡單的關係,還有國家與王權,而一旦牽扯到權力,那事情往往都會變得複雜。

而劉文共意圖請劉昉這尊大佛回北廷,更重要的用心,顯然是爲了再借用老父在大漢帝國內部的影響力,畢竟,劉昉已是七十高齡,時間不多了,說不準哪天就沒了......

Wωω ¤т tκa n ¤¢ O

事實上,劉文共有時也不免對劉昉這個父親生出些怨氣,明明在帝國擁有那般高的權勢與威望,也知道北廷在中亞三國中的弱勢與落後,長久以來,卻始終不願主動爲北廷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早年安西都督府分家之時,北廷就是比較吃虧的,其國能有今日相對興旺之氣象,那也是劉文共三十年間辛苦經營發展所得。

對劉文共來說,此行只要把劉昉請回北廷,只需包裝宣傳一番,別的地方不敢說,至少在帝國西北,能夠引起不俗反響。看看兩年前康王叔是怎麼做的吧,而趙王這杆大旗,豈不比康王要吸人眼球的多,足以給北廷再引一波人口、人才過去。

但劉昉人雖老,但心不昏,劉文共的用意他是一眼看出,也果斷拒絕。對於大漢帝國,趙王堅持並堅守了一輩子,幾成執念,愈到晚年,其志愈堅,可不是劉文共與北廷國能夠動搖的。

爲了斷了劉文共的念想,劉昉甚至讓他以後不要再來趙王府,逢年過節也不需遣使來,只需好生爲臣藩屬,專心經營國家即可......

趙王父子倆,是完全不同兩個時代的人,經歷也大有不同,尤其在建制稱國以及經受了ysl聖戰的洗禮之後,劉文共就更難理解劉昉對帝國那種深入骨髓的不可動搖的感情。

因此,面對老父的堅定拒絕,他除了失望之外,也只剩下唏噓了。登王駕返回時,按下心頭那怏怏波動,劉文共低頭看着侍候在側的中年人,以一口嚴肅的語氣吩咐道:「子覆,就按照你的策略,徂徠堂全力開動,延攬四方,功名利祿、錢糧田宅,無有不捨,只要人來!」

「臣謹遵王命!」中年人聞言,精神大振,恭拜道。

中年人本名張寒,字子覆,關內華州華陰人,因生於開寶二十七年(989年)寒月,故名之。張寒其人,打小不事生產,以俠氣聞名鄉里,個儻多智,及長,敏而求學,學有所成,也曾參加州考,屢試

不第,就甭提更高級別科考了。

根本原因在於,帝國上層階級日益固化的大環境下,似張寒這樣一無出身,二無師門,三無靠山的純純庶民,是很難出頭的。再加上,張寒其人,自負才氣,出身卑微,但腰桿很硬,不肯折節下人,尤其是那些他眼裡「尸位素餐」之輩。

同時,朝廷在對中高級人才的選拔培養上,是更注重實務能力,不單以文章優劣論長短,但在基層,在更爲廣泛基礎領域,也更加側重基本學識素養的考覈,而在這一方面,張寒又不是個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人。

端拱元年,是張寒最後一次參加州考,若是通過了,就有機會到洛陽去參加端拱二年春闈,像他這樣的人,只有在更高更大的舞臺,纔可能將自己的本色才智展現出來,才更有被賞識提拔的可能,然而,他還是被刷下來了,當時的張寒,已經二十六歲了。

從那之後,張寒就徹底放棄了科考入仕,選擇走「吏—官」這條上限很低的路,憑着早年在鄉里積攢的聲望,再兼讀過書,考過舉,又通算術,謀得了一個華陰縣南渭鄉稅吏的職位。

嚴格來說,帝國的體制,並未徹底對張寒關上大門,鄉鎮稅吏的職位,雖然卑微,但在地方基層,也算一個有身份、有地位、有權力的職位。

只不過,張寒自負蛟龍,只能遊於淺談,而區區一個稅吏,也根本無法施展其才長之百一。同時,張寒個性十足,任稅吏期間,好打抱不平,給人寫狀紙,辨獄案,當着稅吏的職,辦着判官的差。

在稅務收取上,又喜歡嚴格按照稅法來,時不時的,還有些體恤貧民的舉動,這自然不爲上司、上官所喜。再加上,在爲民請命的事情上,得罪了當地鄉紳。

不出意外的,張寒的稅吏只當了四個月不到,便被罷免了,甚至於被知縣拿到縣衙,責以「稅務不清,有私昧之嫌」,打了十板子。這十板子,也徹底把張寒對大漢帝國的效忠之心給打掉了。

當然,對於一個處在強盛期的統一帝國而言,像張寒這樣的落魄書生,其個人際遇與意志,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孤傲如張寒,也苦悶了很長一段時間。

只不過,他是個懂得變通的人,朝廷正道走不通,自然尋求另闢蹊徑。改變的機會,在端拱二年秋降臨到張寒的頭上,他結識了一個人,北廷國崇儀使下屬典客朱燾。

這個朱燾就是華陰當地人,其父曾在縣衙爲吏,三十來年前,作爲「援西吏」被調赴安西,都督府分家,拆爲三國,歸屬於北廷,其後便「世居」長明城(初爲黑汗國乙寄烏骨城,黑汗滅國後,改爲楊城,以紀念楊延昭之功,更名楊城,北廷建國後,又被劉文共更名長明城,作爲王城)。

有這層經歷在,朱燾雖生於華陰,卻是地地道道長於長明城的北廷人,人比較爭氣,在其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從一個西遷的小士族,成功進入到北廷國的核心統治階層中,靠着不錯的學問、見識與辯才,經劉文共考覈後,授予典客之職。

這個典客,在北廷的國體系內,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職權以及所能調用的資源也非同一般,它最主要的職責,就是爲北廷延攬人才、招募人口。

大漢帝國的諸多封國中,「漢人口」都是各國十分重視的問題,但各國國情與實力不同,也導致各國在這方面的政策有所差距。

而第一個將人口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高度的,也正是北廷國,從ysl二次東征大戰結束之後,十餘年間,北廷國更加大了在這方面的投入。

劉文共設崇儀使,以心腹大臣充任,活動於帝國京畿,總理此事,負責打通維持上層關係,其下設典客數名,負責具體的延攬招募事宜。

在最近的十五六年間,通過「崇儀—典客」兩級幹臣的活動,

再加劉文共不遺餘力的支持,北廷國從漢地招攬了超過8萬的人口,再加自然增長以及其他渠道來人,北廷國的核心人口也終於在建隆二年圖突破了二十五萬人。

很難想象,這是前前後後差不多三十年時間的成果,開拓之艱,可想而知。同時,由於陸上交通不便,以及北廷國吸引力的問題,在這方面北廷國投入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劉文共幾乎是空竭其力,以徠人口。

張寒落魄之時,擔任北廷典客的朱燾正好衣錦還鄉祭祖,無意中聽聞了張寒的事蹟,當時就動了心思,在從側面瞭解其背景經歷之後,備好禮物,親自登門拜訪。

一番交流下來,雖然同樣察覺了張寒的傲氣,但更爲其才情見識所吸引,在幾番交流之後,終於向其發出邀請。而張寒對朱燾的意圖,則早就窺破了,但哪怕是帝國體制的棄兒,張寒依舊傲氣地很,並沒有一口應允,只是答應去西域看看。

就在端拱二年秋,張寒與其好友胡冬(同爲落魄學子)一道,踏上了前往北廷國的旅途,一路,見識着河西走廊、西北風光,也觀察着朱燾這個北廷王座下的典客,更見證了一場辛苦而緩慢的數百移民的遷徙之旅。

別的不提,至少從朱燾身上,能夠感受到一股北廷君臣發展國家的志氣。當年冬季,至北廷,進長明城,張寒與胡冬二人好生參觀了一番這座西域荒蠻之土上拔地而起的「漢城」,即便隆冬臘月,即便天寒地凍,即便不那麼熱鬧,張寒也從內心產生了一種感動。

比起在華州以及關內道見識經歷的那一切,數千裡之外的異域發生着的一切,這裡的漢人展現的精神,那股閃耀着的獨屬於漢文明的光輝,是那樣的動人。

後在朱燾引薦下,張寒與胡冬得到了劉文共的親自接見,一番考察下來,劉文共大喜,他發現二人都是才士,尤其是張寒,劉文共多年以來接見過的漢地人才不少,其中不乏師出名門、望族之後,但沒有一個像張寒給他的感覺特殊,其人才思、急智、見識、學問,讓劉文共數遍北廷上下,一時間也找不出能夠比擬的。

沒有任何猶豫,劉文共請求張寒與胡冬能夠進入北廷政府爲官,輔助他,共同成就一番事業,並表示必將委以重任。然而,對劉文共的盛情邀請,張寒仍舊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受,胡冬倒是有些動心,不過見好友遲疑,他也就沒有表態。

事實上,對於自己的未來,張寒是有過一番考量,就是出仕西域三國,只不過,他的第一目標,乃是安西國。這也是許多往西域闖蕩的漢地人才的第一選擇,畢竟安西地方更好、國力更強、待遇也更好。

北廷國苦心孤詣,耗盡錢糧,招攬的人口,還不如安西正常的人口政策,這就是兩國的差距所在。面對劉文共,張寒也直白地表明瞭一點:北廷的廟太小,人口既寡,水土條件也一般,發展潛力有限,即便窮盡一生,也難有什麼成就。

對張寒的評價,劉文共很覺受傷,但又不得不承認所言有理,最後,甚至說不出什麼挽留之言了。對張寒,劉文共沒有強求,只是繼續展現着他的誠意,在張寒逗留長明城的那個冬季,屢次召他進王宮赴宴、問對,而每一次交流完,都是長長一聲嘆息,因爲張寒去意甚堅。

到端拱三年春,張寒向劉文共辭行,他表示,要繼續西行,也不掩飾目的地,說要去安西試試。劉文共雖然失望,仍沒強求,並且還親自送行,贈予馬匹、衣物、路費、官憑文書等。

臨別之際,劉文共向張寒表示,一棟房子能建多高,需看地基有多夯實,北廷發展固然有限,但他若還能活二十年,就爲北廷再夯二十年之基礎......

劉文共一番話,動情之餘,也算回答了張寒當初拒絕他的理由,但是,張寒仍舊不爲所動。不過,卻建議好友胡冬留下,讓劉

文共不至於一無所得。

張寒之去,劉文共很失望,甚至爲此臥病了幾天。而這個時候,反倒是新投效的胡冬,告訴他,張寒必定歸來......

劉文共問爲何,胡冬表示,他很瞭解這個好友,人雖孤傲,志趣遠大,但並非不同情理之人,其人雖去,但心已經留下了。

對胡冬的勸說,劉文共只當是一種安慰,但在接下來的一年,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甚至專門遣人在伊麗河畔等待。

這一等,就又是一年多,在建隆元年初夏,西遊的張寒果如胡冬所言那般,返回了長明城,風塵僕僕、衣衫襤褸,但精神頭十分不錯。

劉文共自是大喜,見到張寒,抓住他的手,久久不語,甚至忍不住落了淚。對此,張寒表示到,他去年就打算留下的,但鑑於對西域的瞭解太少,他前往安西,也並非去投效,畢竟,那裡又有誰認識他?

張寒的目的,是對中亞的局勢與情況進行了一番調研瞭解,而經過一年多的走訪察看,他自覺能夠出仕北廷,爲劉文共出謀劃策了。

從建隆元年開始,張寒正式加入北廷國,起初被拜爲典史,爲北廷國的制度、法條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番全面的改革梳理,在「以漢爲綱」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入鄉隨俗的改變,以便更好地統合當地的部族與原住民。

同時,憑藉着敏銳的洞察力,幫助劉文共完善國家發展制度。在制度方面,如果僅說條文,帝國中央有的是借鑑之處,但是否適合北廷這個藩屬,如何執行落實,又能否起到預想的作用,這就沒那麼容易了,這方面的不足,也正是張寒到來之後,才真正開始完善。

到建隆二年秋,在肯定了張寒的「實操」能力之後,劉文共不顧議論,直接任命其爲北廷國相,由其秉政,治理國家,籌劃發展策略。

劉文共治北廷,軍事上的問題,張寒謹慎地沒有插手多嘴,但其他方面就不客氣,而最讓張寒肯定的,就是延攬人才、人口這一項政策了。

張寒在「崇儀—典客」制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項改革,「徂徠堂」就是在他的建議下組建的,這事實是北廷的一個針對安西、康居以及大漢的間諜機構,除了刺探各方面的情報之外,就是爲北廷國延攬各類人才。

同時,在漢地人口的充實方面,張寒也提出了新思路,從地域、目標、渠道、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與辦法,包括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張寒從一些漢商嘴裡聽說過的,人口貿易.

當年,鑑於ysl方向的作戰壓力,劉文共選擇從海東撤軍,將北廷的發展重心放到國內,變擴張方向爲北方。對此,張寒同樣表示支持,但支持之餘,也表示,北方苦寒,且開拓不易,但如欲長遠,北廷的未來還在安西、康居之地......

沒錯,張寒爲北廷國籌謀的發展大略的最終形態,是向安西、康居二兄弟之國動手,甚至於向東。當然,這需要等待,需要一個最恰當的時機,甚至只能期待後代子孫。

畢竟,當下的北廷國還很弱,周邊除了北方,沒有一個能扳手腕。但是,處在「兄弟們」的保護之中,也可安安穩穩地發展積蓄實力,中央帝國遲早會衰落,安西、康居二國面臨着ysl的壓力,未來時局變化如何,雖未可知,但可期待。

而從張寒提出這等「同室操戈」的戰略就可看出,他究竟是怎樣一種人了,甚至於,讓劉文共都感到在使用一柄雙刃劍。

但是,眼瞧着在張寒秉政之後,漸顯興旺之象的北廷國,他又只能按下心頭的那點驚悸。此番宗藩大會,張寒也得以隨劉文共進京,途徑華州時,大搖大擺地還鄉省親,當年杖責他的知縣還在,被張寒狠狠地奚落一頓,至於曾經得罪過的鄉紳,更是備好禮物,誠惶誠恐地前來

告罪、求饒。

至於大會達成的新約,在張寒看來,正可給北廷國的人口戰略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與便利......

第149章 降表第465章 “教匪”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78章 滄州府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50章 蜀亡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85章 浮雕第148章 還京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308章 新貴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84章 虛了第7章 風波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78章 火油彈第52章 聯姻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59章 亂情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408章 蠢兒子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章 田畔問對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99章 北巡結束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101章 大整軍第284章 影響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68章 二次北巡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273 王晏鎮洛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59章 還朝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85章 賜宴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40章 定論第75章 恩威齊下第308章 新貴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70章 立場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4章 君臣同心第185章 賜宴第1720章 靜默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14章 大論第153章 削藩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5章 襄陽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16章 尾聲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248章 西撤!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