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捷報

因爲將伐蜀的時間延緩,多出足足一年的空餘,使得大漢的備戰,有了足夠的緩衝。自乾祐九年至十年,大漢無災無難,平穩度過,是故當皇帝再度下達伐蜀的詔書之時,東京臣民沒有任何人感到訝異,似乎理所當然一般。

歷史洪流,浩浩湯湯,滾滾向前。天下大勢,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已然十分明朗了,大漢的戰略也不再韜晦遮掩,皇帝劉承祐也是大大方方地表示他吞吐天下之心,平日與臣工交談,提及此,都是豪言共勉。

到如今,即便東京的市井小民,都能就大漢一統天下,再造太平,發表一番看法。伐蜀詔命下達之後,市井如常,朝野依舊,沒有任何人表示異議,諸部司穩定運轉,只是相關衙署與官員緊張了些,積極爲伐蜀大軍服務。

漢中距離開封,山高路遠,遙遙兩千裡,爲及時瞭解前方軍情,在原本的驛道基礎上,朝廷專門增設了一條軍情驛傳,悉良馬,皆健卒。不過,即便所謂六百里加急,前線第一手的戰報,要送抵開封,也需要十來日的時間。

驛騎東來,背插小旗,直接放入城中,馳騁入道,直趨宮闕,沿路高呼,三泉大捷。對於很多人而言,都不知道三泉是什麼地方,距離開封有多遠,驛騎經過的地方,觀聞的士民都知道,伐蜀大軍打勝仗了。

東京士民,平日裡絕不會表示對大漢朝廷有多忠誠,對劉家天子有多愛戴,但聽得前方將士打了勝仗,仍舊不免心生自豪。經過常年的宣傳洗腦,百姓對於朝廷、對於大漢的認可,已然達到一定的程度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在開封臣民被東來的捷報撩動心絃之時,漢宮之中,皇帝劉承祐正待在春蘭殿,看望他的小皇子。在去歲冬,小符惠妃成功誕下一麟兒,取名劉曕。

“這孩子很聰明,渴了,餓了,不舒服了,就會翻騰哭喊,以作提醒!”看着殿中僕婦給小皇子換上尿綢,小符的紅潤的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給劉承祐一種自賣自誇的感覺。

小符身上婦人的韻味,越發濃厚了,產下皇子之後,就像放下了胸中的積石一般,整個人都放鬆了,明媚多姿,十分誘人。

因爲有人侍候,從沒有帶孩子的苦惱,劉承祐從來都是懷中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看望,逗弄。目光在小符娘子撩人的身姿上流連了一會兒,劉承祐輕笑道:“我的兒子,有哪個不聰明?”

“那自然是,官家天資英奇,孩子們能繼承其中一二,就受用終生了!”小符言笑晏晏,溫柔地恭維道。

聞言,劉承祐探手,在小符的朱脣上輕輕一點,道:“你這小嘴,是要甜死我嗎?”

帶着點挑逗的動作與言語,讓少婦不由得紅了玉頰,美眸之中,泛起秋波,卻帶有春意,明亮而動人。

心頭一熱,將美人攬入懷中,正欲好好撫慰一番,被人打擾了。

“啓稟官家,崇政殿來報,樞密使柴榮求見!”

聞言,劉承祐不由鬆開小符,雖有些掃興,但還分得清輕重。見她一臉不樂意的樣子,在她緊緻的翹臀上拍了一下,道:“柴榮此來,必然是前方軍情有變。”

“我先回殿了,下次再來看你們母子,天涼了,注意保暖,勿要着涼!”

小符娘子還沉浸在那“啪”的一聲的餘韻之中,面色越加紅潤,聞言,輕輕地應了聲:“送官家!”

崇政殿,一張被放大的川蜀地圖,掛在大漢輿圖之策,有些泛黃顯舊,這張地圖已被劉承祐及臣屬翻看了不知多少回了,黃舊都是被燭火煙氣給薰的。

這就是一份軍事地圖,入川的路線、棧道、河流、渡口,以及蜀軍諸城關、山砦的守將、兵力佈置等等信息,都標註其上。

這是在當年趙普使蜀的基礎上,再加多年以來蜀中暗間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秘密繪製而成。崇政殿有一份,向訓那邊也有一份,當然還有諸多輔圖、細圖,此乃大漢爲伐蜀大計所做的最重要的準備。

殿內,幾名大臣陪着劉承祐一道,站在地圖下,共議軍情。柴榮覲見,劉承祐將魏仁溥與李谷二相喚來了,政事堂的幾名相公之中,就屬於魏、李二人通兵事,尤其是李谷,是能帶兵的。

後來想了想,作爲首宰的範質不在,有些不合適,於是乾脆把三司使薛居正一併喚來了,樞密院那邊叫來樞密副使慕容延釗及承旨李處耘,再加上趙普,一場高級御前會議就組成了。

三泉首戰告捷,固然足喜,但對於皇帝與朝中諸卿而言,還不至於爲之過於興奮。劉承祐需要的,是決定性的勝利,以及吞併兩川的結果。

在天子與朝中大佬們的注視下,李處耘幹練地講述着北路的軍情戰況:“我軍於本月十五日,攻克三泉,基本全殲守卒,克城之後,即遣一師快速南進追敵,搶佔棧道、路途。逢北上支援的蜀軍,敗其一部,不過仍被其損毀一部分棧道,略斷我直進之途。

蜀軍在利州、劍州一線守備兵力約以五萬人,以綿谷、劍閣、葭萌爲基,構築防線。綿谷防禦,以其北漫天嶺爲根據,立大小漫天寨。漫天嶺地形一如其名,山勢回遠,南北相連,控扼要隘,當我軍進擊路途,小滿天寨狹固,大漫天寨危峻,如欲取利州,必攻此嶺南。

又有金山寨前出在北,當棧道出口。三泉之戰後,蜀軍必然加強諸寨駐守,依靠漫天之險,將我軍阻於利州之北。”

對於利州的山川地形,雖未親眼目睹,但至少在輿圖上,劉承祐已是爛熟於心,是故,李處耘一說,腦中就自動浮現出了一個個畫面。對其分析,也表示認可,換他去守,基本也是這種安排,據險要,設固寨,足兵足糧足械,此乃正策。

宰相們多多少少有些瞭解,範質疑問道:“蜀軍既據其險,又毀棧道,向都帥打算如何應對?”

李處耘說道:“向都帥暫於三泉休整,轉屯糧草軍械,並以懷德軍向南修築棧道,加固擴寬,以打通南進道路!”

“即便如此,又如何突破漫天嶺?”範質還是充滿疑問。

其側,面態清癯的李谷琢磨了一會兒,捋着長鬚,說:“向都帥只怕另有考量吧!”

“李相果然智略過人,一言中的。”柴榮開口了,他與李谷有過交往,對其智計見識,素來欽佩,主動說道:“入川之途,既險且阻,蜀軍據險而守,正面突擊,以我軍的實力,也能戰而勝之,但傷亡必大,不足取。蜀軍雖據利州幹道,但周圍山道、狹徑,同樣不少,這些年,軍情司也在周邊探出了幾條小徑,用以繞襲,避實就虛,出其不意!

向都帥以中軍駐三泉,修棧道,通路途,吸引蜀軍注意,另遣高都監,領偏師,自綿谷東南嘉川縣,走羅川狹徑,迂迴南進,從側後方,繞過漫天北嶺,兩面夾擊其防線!”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仁溥頷首說了一句。

劉承祐也道:“此爲兩路並舉,正奇相合,前後夾擊!如何破蜀防禦,取利州,朕與柴榮、向訓,都已琢磨了些年頭了,川蜀道路崎嶇險峻,但終究不是絕道、死路,只要有路可走,我軍必能翻山越嶺,以征服之!”

“不知繞行距離多遠,若是爲蜀軍察覺,設阻埋伏,該當如何?”薛居正開口道,似乎有些擔心。

“走羅川狹徑,約繞行三百里,趁這段時間,北面道路的開通,正可與之同步進展!蜀中小徑頗多,羅川徑並不顯眼,路線早已走通,嚮導充足,偏師將士都是經過山地行軍作戰訓練的精銳。蜀軍的注意都在北面,初時發覺的可能並不大,而待其反應過來,只要過了嘉川,便可化虛爲實,從容夾擊!”柴榮解釋道。

“陛下與將帥料敵於先,運籌至此,蜀軍豈能抵擋王師,此番伐蜀,必然功成!”薛居正露出一抹笑意,誇讚道。

劉承祐的心情不錯,看了看在場的公卿大臣們,道:“前方將士作戰,還需衆卿支持啊!”

“此爲臣等應盡之責!”

柴榮繼續,語氣自信道:“根據時間,迂迴繞行之計,當已功成,如無意外,漫天嶺寨戰端已起,本月以前,我軍可盡奪利州!”

第133章 面聖第176章 去鄴都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45章 治安第103章 郭王會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73章 解決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88章 後續第95章 效果已顯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85章 浮雕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章 何謂開寶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421章 樑孝王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34章 回府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61章 北使南歸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95章 楊邠案(3)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9章 寫得不錯!第119章 難審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94章 汝公出山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0章 威臨荊南第53章 交代後事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108章 井陘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29章 叔父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41章 向錢看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46章 糧與錢第41章 探監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720章 靜默第321章 瑤女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2章 “鄭州站”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章 分食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