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滏陽之捷

在劉知遠琢磨着將劉承祐與龍棲軍召還之時,劉承祐在磁州,取得了他東出太行的後第一場軍事勝利,還是一場大勝。

因安陽之屠,龍棲全軍將士,同仇敵愾,成哀兵之勢。舉行完那場公祭活動後,對安陽進行了簡單的善後工作,劉承祐便率着滿懷復仇焰火的龍棲軍北上,“追擊”契丹大軍。

耶律德光雖然不怎麼忌憚龍棲軍,甚至有點不將劉承祐放在眼裡的意思,但終究不可能毫無防備。在其率大部北上之時,還是在背後留下了策應之軍。

原本在相磁交界的鄴縣留下了一支兵馬,想要埋伏龍棲軍,結果劉承祐穩如老狗,不上套。等耶律德光大隊過磁州之後,留耶律解裡領軍駐於邯鄲,又降高唐英爲磁州防禦使,率本部兵馬駐滏陽,共扼磁州。

至於原本的磁州刺史李轂,因爲襄助磁州賊樑暉作亂的事情被人舉報了,爲契丹人所執拷問,正在遼營中當囚犯。

劉承祐領軍北上前,早就探明瞭磁州的情況,以迅雷之勢圍了滏陽,高唐英兵少,不敢出擊,只在劉承祐兵臨之前,派人去邯鄲求援,爾後龜縮待援。

劉承祐的目標,當然不只在滏陽,從一開始就存着圍點打援之心。安營紮寨,佔盡好周邊地利之後,就等着北邊遼軍的反應。

而邯鄲那邊,耶律解裡收到求援信,則喜笑顏開,幾乎是不假思索,率領一萬步騎,徑直南下,直趨滏陽,有意將龍棲軍殲滅於城下。

耶律解裡的做法十分地託大,沒有仔細偵查龍棲軍的情況,進軍也沒做充分的準備,更沒詳思過戰術變化,就那麼一路來。

從頭到尾,耶律解裡似乎都沒有重視過劉承祐,他是思想完全沒有轉過彎來,還沉浸在去歲南下滅晉的所向披靡中,彷彿沒有察覺到時局變化一般。

事實上,哪怕到北撤的地步,半載以來,在與漢兵的交鋒中,契丹軍隊還沒有遭受什麼大的挫折。至於諸州連叛,前後遭受的中原、河北百姓的衝擊,雖然讓他們疲於奔命,心力交瘁,卻還沒有感受到徹骨之痛。

結果證明,小看劉承祐,是會付出代價的。

時下的龍棲軍,可謂英才集聚,兵力雖顯薄弱,卻硬是有一口吞下邯鄲遼軍之心。在滏水之陽,龍棲馬步諸軍以逸待勞,力抵滏陽城的同時,與南來的耶律解裡軍進行了一次會戰。

同之前與耿崇美軍一戰相類,劉承祐完全放權,由下屬諸軍將領按照既定作戰方針發揮。不同的是,劉承祐此次親自坐鎮中軍,統籌全局,由張彥威、郭榮、向訓三人幫襯着臨機應變調整。同時,還親自擂鼓,鼓舞了一番士氣。

這一場戰役,是龍棲軍將自己的戰鬥力完全爆發出來的一次,以弱勢兵力,同契丹步騎大軍進行正面對戰,比拼硬實力。

南靠滏水,東依滏陽,本有種背水一戰,置之死地的意思。再加龍棲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戰前準備充分,從對陣開始,便一直佔有上風。

交鋒之後,鏖兵小半日,攻陣不下,一波反衝鋒,耶律解裡所率契丹步騎便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龍棲軍士氣旺盛,越戰越勇,將戰線反推兩裡地有餘。

等耶律解裡好不容易穩住陣腳,劉承祐事先安排好的一營騎兵在韓通的統率下自後襲,直接將契丹軍隊擊潰,大勝!

原本,耶律解裡也存着有意同滏陽城來一次內外夾擊,殲滅龍棲軍。可惜,一直到戰敗,滏陽城中的高唐英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讓劉承祐都頗感意外,最後他都沒將那支用來對付滏陽守軍的後手動用上。

追亡逐北三十餘里,劉承祐方纔收兵,戰果頗豐。耶律解裡所率步騎大軍,能北歸者,絕對不足半數,餘者,非死即俘。

滏陽之北有臺城鎮,附近有廉頗、藺相如墓,劉承祐鳴金於此。

“殿下,耶律解裡那胡酋逃得快,沒能生擒他!”在鎮旁瞻仰了一番廉頗祠,追擊諸軍陸續歸還,張彥威帶頭,朝劉承祐稟報道。

“敗軍之將,不足言勇,一個耶律解裡,逃了就逃了吧。”劉承祐揹着手,掃視着有點破敗的祠廟,隨口問道:“戰果如何?”

“雖未有詳報,但可作大概估計,城下交鋒與追擊戰鬥,前後殺傷敵軍有三千餘人。另外,各軍俘虜總計有一千多人。敵潰敗逸散者,不可勝數。”郭榮向劉承祐稟道。

“命騎兵北上,繼續追擊,繼續偵察契丹北歸大軍情況!”頷首,劉承祐下令:“其餘各軍,打掃戰場,還滏陽休整!”

“是!”

“殿下,那些俘虜,如何處置!”這個時候,張彥威突然發問。

回首轉身,劉承祐看向張彥威,只見他臉上立戾色很重。迎着劉承祐的目光,張彥威臉上的橫肉似乎都透着兇殘,冷冷地說:“這些俘虜,基本都是契丹人!”

眉頭輕微地蹙了蹙,劉承祐輕聲問道:“你們覺得,如何處置?”

“殺!”張彥威毫不猶豫地答道,殺氣騰騰的:“爲安陽的百姓報仇!”

劉承祐看向郭榮,郭榮面色如常,並沒有如張彥威那般帶有情緒,只是平靜地說道:“殿下,我們並無多餘兵力看管這些俘虜,也沒有多餘的糧食......”

劉承祐當然聽懂了郭榮的意思,擺了擺手,淡漠道:“那就殺吧!”

同意殺俘,劉承祐或許有排解一下麾下將士的報復情緒的意思,但他真正考慮的,還是此時所處的環境,根本無餘力顧及這些契丹人,更不可能直接放掉。何況,契丹人不比此前的燕人!

有違天和,不利和諧的事,就不細述了。

一路南返,歸滏陽城,收拾善後,得勝之師,以更加磅礴無敵的氣勢壓迫向這磁州州城。劉承祐明顯地感覺到了,經過滏陽與契丹兵馬這一仗下來,龍棲全軍已然進入一種蓬勃的自信狀態,士氣極其旺盛。

至城下,正打算一併將滏陽解決了,進城休整,劉承祐便收到了麾下的稟報:“殿下,城中派人傳信欲降!”

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91章 暗箭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195章 楊邠案(3)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93章 完了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34章 東路軍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48章 耿崇美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0章 威臨荊南第33章 豪強第31章 功成第1章 乾祐滅佛第136章 趙都帥第481章 行宮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5章 王樸走了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9章 公府密議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3章 真正目的第98章 追捕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70章 立場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48章 老皇帝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53章 有詩云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25章 冬至宴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6章 名將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751章 結束了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45章 中秋第482章 李氏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9章 鳳翔戰況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90章 安全脫身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75章 西北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