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

回到旗昌洋行後面的公館,韓秀峰像絲毫不在意一般擬了封信函,將晚上經歷的一切事無鉅細地寫下來,讓丁貴連夜帶回去向楊能格稟報。

第二天一早,正打算讓小伍子去前面洋行問問有沒有“賣雞爽”的消息,“賣雞爽”的幕友黃芸生不但從江南大營回來了,還帶來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熟人。

“韓老弟,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泰州一別這才幾天,你竟又升官了!要不是看過制臺衙門給江南大營的移文,光聽姓黃的一面之詞,打死我都不會相信。”周興遠這是頭一次來上海,之前從未見過洋人,更沒住過洋房,邊說邊摁屁股下的椅子,似乎對很好奇洋人坐的椅子爲何那麼軟。

他鄉遇故知,韓秀峰也很高興,一邊招呼他喝茶一邊好奇地問:“周兄容光煥發,一定有好事,能不能先說來聽聽,讓我也幫你高興高興。”

周興遠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禁拱手笑道:“託老弟的福,得向帥提攜,謀了個開復。但與老弟相比,我這點好事真算不上什麼。”

“這麼說官復原職了?”

“官復原職哪有這麼容易,就現在這剛署理上的上海縣丞,還是向帥看在老弟你的面子上幫着求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周興遠原本是被革職永不敘用之人,能謀到個開復,還能有個缺,實屬不易。”

“這倒是,畢竟最難的就是開復。”韓秀峰笑了笑,又好奇地問:“周兄,向帥那邊正是用人之際,他老人家讓你來上海,不只是署理縣丞這麼簡單吧?”

“就曉得瞞不過老弟。”周興遠回頭看看身後,見書房門是關着的,再想到小伍子這會兒應該守在外頭,這才憂心忡忡地說:“長毛分兵西犯,朝廷不但頻頻從江南大營抽兵,還三天兩頭下諭催向帥攻城。可向帥不但兵力吃緊,糧餉吃緊,連槍炮都沒長毛犀利,你說說這城讓向帥怎麼攻,這仗讓向帥怎麼打?”

想到許乃釗又把薛煥、劉存厚、虎嵩林和秦如海既他們手下的兵勇,從江南大營調到上海來平亂,韓秀峰意識到江南大營現在估計只剩下了幾千兵,向帥現而今只能唱“空營計”,不但沒餘力去攻城,甚至連能不能堵住長毛、保住蘇州、杭州等財賦之地都危險。

“周兄,這麼說向帥是讓你來上海籌餉辦槍的?”

“正是。”

“辦槍倒好說,有吳健彰在,只要有銀子,別說洋槍洋炮,就是洋船洋兵都能僱到,只是銀子從哪兒來?”韓秀峰摸着嘴角,接着道:“向帥讓你來署理縣丞,但縣丞要聽知縣的!新任上海知縣孫豐倒不是個難打交道的,只是現而今他這個縣太爺說了不算,身邊不但有吳煦盯着,事事還得向新任蘇鬆太道楊能格稟報。不是說喪氣話,向帥交給你的這個差事不太好辦。”

周興遠並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問道:“韓老弟,吳煦是許乃釗的人吧?”

“你連這都曉得!”

“要是不打探清楚,要是沒點準備,我也不敢來。”

“周兄,這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要曉得現而今的上海不是一個月前的上海。許乃釗要就地籌糧籌餉,楊能格一樣在變着法兒就地籌錢籌糧。百姓能有幾個錢,百姓要是有錢也不至於抗糧甚至跟着亂黨造反。這麼說吧,現而今個個盯着我這個有名無實的江海關監督,還有那些個從縣城裡逃到租界的士紳商賈。”

“老弟大可放心,我不會打你的主意。”

“那你打算怎麼籌銀?”

周興遠不爲得意地從懷裡掏出一個信袋,韓秀峰接過信袋抽出來一看,原來是一份江南大營總糧臺彭玉雯頒的公文,居然是命周興遠來上海開辦厘金的。

“周兄,這麼說你身兼兩職,既是上海縣丞也是直接聽命於總糧臺的絲茶局總辦!”

“名不正則言不順,要是不做這個縣丞就不太方便設卡專收絲茶兩項釐捐。”周興遠放下茶杯,又胸有成竹地笑道:“來上海開辦釐捐,是向帥效江北大營例求朝廷恩准的,別說他楊能格,就算許乃釗和吉爾杭阿也別想插手。”

韓秀峰沒想到朝廷居然會同意江南大營跟江北大營一樣開辦釐捐,再想到總糧臺依然是彭玉雯,禁不住笑問道:“這麼說要準備兩本賬?”

“等收到厘金,多多少少要上繳一點給彭大人,剩下的全用來辦槍。”

“周兄,你覺得彭大人就這麼放心你,就不會差人來盯着?”

“彭大人乃三朝老臣,朝廷委以重任,讓他出任江南大營總糧臺,他豈能不曉得朝廷的良苦用心,不但不放心我周興遠,一樣不放心向帥。只是他老人家年邁體衰,精力不濟,說着話都能打瞌睡,哪顧得上這些。”

看着韓秀峰若有所思的樣子,周興遠又說道:“而且向帥只是讓我來開辦上海一地的絲茶兩項理捐,又不是讓我來辦整個松江府的釐捐,更不是見着什麼商貨都抽釐,這就跟從他老人家手縫裡撿漏差不多。”

洋人往中國賣鴉片和賣洋布等洋貨,中國能賣給洋人的貨物主要是絲茶兩項。而上海又是大碼頭,不但蘇鬆太等府,就是浙江各地的絲茶也大多運到上海與洋人交易。換言之,周興遠接下來要收的可不只是上海一地的絲茶厘金,而是整個江南的絲茶厘金。

想到他要是一開張就會財源滾滾,韓秀峰笑看着他問:“周兄,來上海開辦絲茶兩項釐捐的主意是你給向帥出的吧?”

“又被老弟猜中了,不過老弟大可放心,周某雖愛財,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所以出這個主意,之所以主動請纓來上海,真是爲了報向帥的提攜之恩!”

周興遠一臉誠懇,一番話說得鏗鏘有力。

韓秀峰相信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對他究竟能不能做到公正廉潔實在不敢相信,畢竟千里爲官只爲財。可想到向帥要是換個人來,別說不一定能在許乃釗、吉爾杭阿和楊能格眼皮底下設卡抽釐,就算能辦到也不一定會比眼前這位曾經的“銅天王”更廉潔。

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