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

許三葵在場下打得虎虎生風,韓秀峰看得眼花繚亂。許財主擔心他這個來自四川的文官看不出門道,竟站起來跑到公案邊眉飛色舞地講解起來。

“韓老爺,這通臂拳以雙臂相通的通臂勁兒而著稱。這臂得由鬆肩發出,通過裹肘,以成通臂之勢!您看,前手尖、前腳尖、鼻子尖,須對正在一條豎直線上,正所謂三尖正……”

“哎呦,原來竟有這麼多講究!”

“韓老爺,要是論講究那這通臂拳的講究多了。許某年少時也曾習練過,依稀記得拳譜上有‘冷彈脆快硬,沉長活柔巧,重猛輕靈抖,涵虛粘連隨”之二十字要訣,只是許某愚鈍,又吃不得苦,雖練過兩年卻始終沒領會其要領。”

韓秀峰心想你搖頭晃腦說得頭頭是道,場下許三葵的拳打得有模有樣,可這拳打得再好也只能強身健體。現而今打仗不但靠武勇更靠火器,拳打得再好,刀槍棍棒耍得再花俏,也擋住鳥槍射出的鉛子,但仍裝出一副驚詫地樣子嘆道:“沒想到您老也習練過,沒想到您也是位老拳師,失敬失敬!”

“慚愧慚愧。”

正說着,許三葵一套拳正好打完了,在一陣雷鳴般地喝彩聲中先拜涼棚裡的官老爺和涼棚下的一幫士紳,然後又抱拳給喝彩的衆人作了一圈揖。

人家都喝彩,韓秀峰自然不能說這拳打得不好,擡頭笑道:“打得好,這套拳打得不錯。”

許財主樂得心花怒放,立馬從錢袋中摸出一把銅板,意氣風發地說:“三葵,好樣兒的,沒給我南二堡丟臉,連韓老爺都說這趟拳打得好!”

“謝韓老爺,謝三爺。”許三葵急忙跑到涼棚下跪謝。

“這是賞錢,拿着。今後你就是河營的兵,就是韓老爺的屬下,給爺好好當差,好好給韓老爺效力,不許丟我南二堡的臉。”

“小的遵命。”

南二堡的許財主這一搞,固安本地的士紳坐不住了,賀老爺子立馬站了起來,先躬身給韓秀峰等官老爺行了一禮,旋即點名讓他們賀家營的兩個後生上來露兩手,要是能讓韓老爺法眼,一樣有賞!

這個頭一開,校場上更熱鬧了。

前頭打得令人眼花繚亂,後頭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圍觀的百姓不斷喝彩,比趕大集還要熱鬧。儘管很清楚拳打得再好,刀槍棍棒耍得再花俏也沒用,但韓秀峰依然覺得這沒什麼不好,至少不像河營原來的那幫兵勇死氣沉沉,至少有一股精氣神。

正看得入神,蘇覺明從人羣裡擠了涼棚邊,順手提起正架在一個小爐子上燒的茶壺,走到公案前一邊裝作虛茶,一邊緊張地說:“四爺,京裡的貴客到了。”

韓秀峰心中一凜,端起茶杯不動聲色問:“來得這麼快,到哪兒了?”

蘇覺明背對着校場,苦笑道:“剛到不大會兒,一共來了二十多號人,全是騎快馬來的。有四五個沒穿官服,這會兒正在校場西南角的那棵大槐樹下看着您,隨行的那些八旗兵全在村外歇腳。”

韓秀峰下意識往老槐樹方向看去,一是有點遠,二來看熱鬧的百姓太多了,連樹梢上都是人影,又不能盯着那邊仔細看,一時間竟沒看清。

“這是打算微服私訪。”韓秀峰沉吟道。

“現在怎麼辦?”

“人家沒亮身份,沒差人來命我去恭迎,那就裝作啥也不知道。”

“好,我先下去了。”

“去吧,盯緊點。”

“明白。”

韓秀峰雖打定主意裝糊塗,但心裡還是有那麼點緊張,畢竟這個肅順也太特立獨行了,不但說來就來,而且來這麼快,甚至都已經到了卻躲在角落裡觀察,一點也不像聖眷正濃的宗室,搞不好比徐瀛和楊能格都難對付。

正盤算着等肅順亮明身份之後該怎麼應付,宛平的陳老爺子領着二十個青壯到了,一擠進校場就小跑着上來告罪。

人家把莊子裡最精幹的後生都送來了,韓秀峰豈能怪罪於他,還是跟之前那般以禮相待,等陳老爺子坐下便給陳崇砥使了個眼色。

陳崇砥反應過來,立馬命保正找來的那幾個祖家場村的百姓鳴鑼,永祥也意識到該辦正事了,立即帶着楊德彪、大頭、關鵬程和吉大吉二等武官走到校場中央,一邊呵斥着一邊命士紳們送來的四百多青壯列隊。

道署兵房的書吏和陳崇砥崔浩手下的那幫書辦,拿着士紳們帶來的名冊也跟了上去,挨個兒點名覈對,確認跟名冊上無誤纔跟在永祥等人回到涼棚下。

陳崇砥從書吏們手中接過名冊,先躬身一拜,旋即翻開名冊道:“稟韓老爺,固安縣趙家莊、翟村、百堤、東湖、西湖、賀家營、解家務;永清縣大麻子莊、養馬莊、南二堡、彩木營、管家務;宛平縣八角村、東新莊、朝郭莊……楊大城、楊百盛、江二寶等四百一十來名青壯均已到齊,請韓老爺檢閱!”

原本頭一批只招三百八十人,因爲吉雲飛的舉人學生雲啓俊不請自到,還帶來二十多個青壯,加上之前拜訪的那些士紳又比約定的多送來了幾個,導致比預計多了三十幾個兵。

韓秀峰心想多就多吧,反正早晚要接着招,就這麼站起身走到公案前,臉色一正,環視着校場中的四百多青壯,吼道:“你們中大多人見過本官,聽說過本官的一些事,也有不少人沒見過本官,沒聽說過本官的事。沒見過沒聽說過沒關係,現在可以告訴你們,本官便是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韓秀峰,也是河營的營官!”

同知老爺訓話,誰也不敢吱聲,那些圍觀的百姓擔心娃不懂事衝撞了韓老爺,甚至把娃的嘴給捂住了。剛纔熱鬧非凡的校場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連遠在校場西南角的肅順都能聽見韓四的話。

其實肅順剛纔真有些失望,畢竟招兵不是一件小事,而韓四竟把河營的校場搞得像天橋,任由那些個青壯跟賣藝似的耍拳弄棍,甚至任由那些個青壯東倒西歪地坐在校場上嬉笑打鬧。

正尋思萬福橋大捷究竟是不是虛報戰功,正尋思韓四是不是徒有虛名,韓秀峰接着道:“本官剛剛見識了你們的拳腳功夫,見識了你們耍的刀槍棍棒,也曉得你們不但習過武而且來前大多是鄉勇,自認爲保過境安過民,來河營一樣混得開。”

之前打過一套通臂拳的許三葵暗想難道不是嗎,心想又不是沒見識過河營原來的那些兵,真要是動起手,大麻子莊的團練用不着一炷香功夫就能把河營殺個落花流水。

剛剛耍過刀的楊大城也有些不服氣,因爲來前他不但是莊裡團練的教習也是副團正,平日裡領着四十多號鄉勇,暗想老子河營怎麼就混不開。

……

韓秀峰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接着道:“本官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之前,曾查緝過私梟,殺過長毛,也見識過迄今依然沒能剿滅的天地會亂黨,不敢說身經百戰,但也不是個不知兵。在本官看來,你們就是一幫烏合之衆,真要是上了戰陣,別說殺賊,恐怕四百多號人能活着回來四十個就不錯了!”

青壯們沒想到同知老爺會這麼說,再想到來前士紳們說過的韓老爺的那些事,雖然還有些不服氣,但一個個卻不敢吱聲,畢竟他們確實沒上過戰陣。

“俗話說皇上不差餓兵,但皇上一樣也不養百無一用的酒囊飯袋!想來我河營效力的,待會兒便可以領號帽號褂和兵器,但換上戴上號帽穿上號褂還算不上我河營的兵,還算不得本官的部下。因爲接下來要操練一個月,在操練時偷奸耍滑或觸犯營規的,不但會按營規責罰,還會被逐出河營!”

“不過能熬過這一個月的依然算不得我河營的兵,依然算不得本官的部下,因爲一個月後就得去靜海平亂。是騾子是馬,是英雄是慫包,戰陣上見分曉!能活着回來的纔是我河營的兵勇,能殺賊建功的那就厲害,本官會陳請道署校拔,能校拔上外委、把總甚至千總的那就是朝廷命官!”

聽到這裡,肅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韓秀峰看不清肅順這邊,也不知道肅順能不能聽到剛纔這番話,也顧不上肅順能不能聽到,就算能聽到會怎麼想,就這麼緊盯着場中的青壯,隨即話鋒一轉:“關鵬程聽令,宣營規!”

關鵬程嚇一跳,走上前忐忑不安地說:“韓老爺,卑職……卑職記不大清。”

韓秀峰心想你就是個混日子的,老子早算準了你不會去記這些,身爲千總不記營規也就罷了,可到任已經好幾天,竟然都沒來求着換個幫辦錢糧的差事。這麼混下去還得了,就這麼讓你領兵,到時候不曉得會被你害死多少人。

其它事可以忍,這件事不能忍,只能借你的屁股立個威!

“身爲營官,竟連營規都不曉得,你這個千總是怎麼做上的,你當我河營是什麼地方?”韓秀峰狠瞪了他一眼,隨即陰沉臉道:“吉大吉二聽令,將關鵬程拖到一邊打四十軍棍!”

“遵命!”

“韓老爺恕罪,韓老爺,您饒了卑職吧,卑職這就去看營規……”

“這就去看,晚了!”

吉大吉二哪裡曉得韓秀峰早想收拾尸位素餐的關鵬程,很直接地認爲關鵬程當着這麼多人面讓韓老爺下不了臺,甚至讓他們這些親隨都很沒面子,豈能饒過關鵬程,就這麼把關鵬程拖到一邊摁倒在地,當着那麼多青壯和圍觀的百姓脫下關鵬程的褲子,揮舞起板子對着白花花的屁股打了起來。

關鵬程疼的鬼狐狼嚎,一幫士紳和校場中的青壯們看的膽戰心驚,圍觀的百姓卻看得心潮澎湃,畢竟官老爺挨板子可不是每天都能見着的。

因爲被校場中的青壯們給擋住了,肅順看不清關鵬程被打成了什麼樣,只聽見關鵬程的嚎叫,沒覺得韓四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反而覺得該打。

這時候,前頭又傳來韓四的聲音。

“永祥聽令,宣營規!”

“得令!”永祥早瞧關鵬程不順眼,一樣覺得關鵬程該打,躬身行了一禮,隨即走到衆人面前吼道:“奉韓老爺命,宣營規,都給爺聽仔細了:兵丁在營內亂走,高聲說話,白天犯者,八旗兵鞭五十,綠營兵棍責四十;夜間犯者,若引起亂營,立即斬首;看守營門時,無故私放外人進入營地者,八旗兵鞭七十,綠營兵棍責六十。兵丁在營,敢在該營官面前妄行或動作驕慢無禮者,罰以插箭遊營,以示警示!

兵行各按隊伍依次而前,無論道路平坦窄狹,後隊不得越過前隊,違者,八旗兵鞭五十,綠營兵棍責四十,仍插箭遊營;官兵沿途欺壓民番,恃強買賣,掠財物、毀民房、淫污婦女者,斬!兵行遇有草地方,當陸續行走,如有不顧隊伍混行,致踐踏草者,八旗兵鞭一百,綠營兵棍責四十……”

不是棍責,便是斬首!

並且這不是說說而已,不然剛纔那個姓關的千總也不會就這麼被拖過去打板子。

站在最前頭的那些青壯,看着屁股已經被打得血肉模糊的關鵬程,嚇得大氣不敢喘,對前頭那位年輕的同知老爺再也不敢有半絲輕視之心。

韓秀峰要得就是讓這幫固安、宛平和永清三縣十幾位士紳精挑細選來的青壯怕,一邊示意宣完營規的永祥退下,一邊環視着衆人道:“你們都聽清了嗎,也都看到了嗎,我河營不是混日子的地方!我河營只要好漢不要慫包,想報效朝廷、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留下,貪生怕死的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事關家族臉面,許財主生怕莊裡子弟不爭氣,急忙拱手道:“韓老爺,我南二堡的子弟全是好漢,沒一個貪生怕死!”

“許老,這事您老說了不算,本官想聽聽他們咋說。”韓秀峰迴頭看了一眼許財主,隨即走到許三葵等人面前,笑看着他們問:“許三葵,給本官一句準話,你怕不怕?”

許三葵心想族老都說沒一個貪生怕死,真要是說怕不但我在南二堡擡不起頭,連全家老小都沒臉做人,甚至連地都沒得種了,只能硬着頭皮道:“稟韓老爺,小的不是慫包,小的不怕!”

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光明磊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