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隴西

鑑於前幾次出兵隴西失敗,楚王李智雲聽取了薛萬鈞的建議之,穩紮穩打,在慢慢兵出蕭關,並在沿途設置了哨樓,以防隋軍截斷歸路。

唐軍兵出蕭關之後,李智雲派出了一支兩千人的部隊,朝着平涼郡奔去。這支兩千餘人的部隊一路上大張旗鼓,裝着一副支援武威郡的態勢。而他親自率領大部隊,直奔天水,不過兩日,就抵達了天水郡清水縣。

清水縣西靠隴山,東邊是大震關,牛頭河繞城西而過,對於唐軍來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能奪下此地,南可以威脅天水,東可以兵逼大震關,如果奪下了大震關,唐軍在扶風郡的兩萬士兵就能解放出來,投入到隴西戰役。

唐軍剛剛抵達清水縣,清水縣縣令立刻選擇了投降。李智雲處於謹慎,不敢進入城中,而是命令清水縣縣令趙道興出城。趙道興身負全城百姓安危,也不懼怕,孤身出城進入唐營。薛萬鈞得到消息,立刻對李智雲一番吩咐。

趙道興在大帳外等待了許久,這纔得到李智雲的召見。趙道才整理了一番容儀之後,邁步進入了大帳之中,只見大帳內,兩排刀斧手橫在左右,一副虎視眈眈的模樣。趙道興心中冷笑一聲,邁步走上前去,看見李智雲,拱拱手,道:“趙道興見過楚王。”

李智雲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趙道興,他已經從薛萬鈞那裡得到了趙道興的消息,知道他是舊隋右候衛大將軍趙才之子。趙纔是楊廣還是晉王時的藩邸之臣,異常忠心。楊侑在荊襄大破宇文化及,將他們救了出來,事後,趙纔在成都養老,趙道興被委於重任,經營清水縣這個異常重要的縣治。

按照常理來說,趙道興不應該有反叛之心,但是如此,他未經任何抵抗,就選擇了投降,顯然不符合常理。

李智雲眯着眼睛,冷冷地道:“趙道興,你的父親趙纔是大隋重臣,至今仍在成都,你卻選擇了投降,這豈不是置你家中老父安危於不顧?”李智雲悠悠地說着,似乎想要看趙道興的好戲。

趙道興咳嗽一聲,不卑不亢地拱拱手,道:“楚王殿下,我並未是降唐,而是如今局勢對清水縣不利,根本擋不住楚王大軍,因此我選擇了投降。我一死不要緊,只盼楚王能興仁義之師,放過城中無辜的百姓。”

薛萬鈞站在李智雲身後,不斷注視着趙道興的眼睛,希望能從他的眼中,看出端倪,但他發現趙道興的眼睛非常清澈,看不出有任何詭計的模樣。李智雲微微咳嗽一聲,在徵求着薛萬鈞的意見。

薛萬鈞身子微微前傾,低聲說着什麼,李智雲連連點頭,半響後,道:“這麼說,你是爲了百姓降唐,而不是你真心降唐?!”

趙道興擡着頭,簡單地說了兩個字:“不錯!”

李智雲猛地站了起來,目光冷冷地看着趙道興,伸手一拍身前的案几,喝道:“你如此說,就不怕孤殺了你嗎?”

“哈哈!”趙道興哈哈大笑,笑聲充盈在大帳內,李智雲看見他哈哈大笑,臉色微變,忍不住一拍案几,喝道:“將他拖出去,砍了!”

“我本一心求死,死又有何懼?”趙道興笑的十分坦然,不等帳中甲士催促,他立刻邁步朝着帳外走去。

李智雲眼中帶着濃濃的殺意,喝道:“殺了他,殺了他!”

薛萬鈞急忙上前一步,道:“慢!”

李智雲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薛萬鈞,在詢問他,這是爲何?倉促之間,薛萬鈞也沒有時間解釋,只得低聲道:“楚王,先暫時將他關押,餘下的,卑職稍後解釋。”

李智雲頷首,衝着甲士擺擺手,道:“將他先押下去。”

薛萬鈞這才解釋,道:“趙道興之父趙才,是舊隋右候衛大將軍,深得先帝寵信。自從楊侑登基,從宇文化及手中將趙才救了出來之後,趙才頗爲得到信任。由於趙纔是張掖郡酒泉人,楊侑這才讓趙道興經營隴西,恐怕是爲日後圖謀張掖等郡做準備。”

“楚王,卑職認爲,鑑於趙道興之父趙纔在大隋的特殊地位,還請楚王不要殺他,而是將他留下。一旦楊侑得知趙道興‘投靠’了大唐,勢必會遷怒於趙才,引起大隋朝中的動盪。”薛萬鈞給出了一個頗爲可行的建議。

李智雲踱步沉吟,如今的他,已經不是那個半點不知道世故的少年,在衆人的耳濡目染下,李智雲也明白了許多道理。薛萬鈞的這個計謀,有一定道理,想到此,李智雲便認真地看着他,道:“既然是如此,趙道興如何處置?”

“趙道興主動投降,雖然他是爲了城中百姓,但在外人看來,卻不知道他的原因。殿下不妨依舊任命他爲清水縣縣令,然後派一名副將鎮守清水縣便可。”薛萬鈞獻策。

“嗯!”李智雲慢慢在大帳裡踱步,思考着薛萬鈞的話,攻佔清水縣,只是第一個小目標,接下來,該怎麼辦?他緩緩開口,道:“如今清水縣已經被攻下,接下來,是要攻佔大震關還是天水?”

薛萬鈞拱拱手,道:“大震關雖然處於隴山要隘,但兵馬不多,糧草一旦沒有了清水縣供應,就成了無根之水,並不難破。倒是天水,是屈突通的老巢,這幾年一直在苦心經營,糧草充足,城池高大,比較難以攻取。卑職以爲,攻取天水當儘快,不然一旦消息泄露,鎮守天水的薛仁越得到消息,恐怕就極爲不妙了。”

薛萬鈞的這句話很長,但李智雲聽明白了,薛萬鈞的意思是要先攻打天水,一旦天水奪下,大震關就不攻而下。大唐得到了天水郡,就可趁機奪取隴西郡、金城郡等地,屈突通的三萬大軍沒有了糧食,就只能等待着滅亡。

李智雲想通了這一節,頓時興奮了起來,他哈哈一笑,道:“就按如此行事。”

趙道興立刻被放了出來,依舊管理清水縣,李智雲派了一名校尉領兵三千,鎮守清水縣。唐軍奔波一日,在清水縣停留了一日,準備來日南下。

武威北方是連綿千里的沙漠,屬於突厥的勢力範圍,而在西北,則是張掖郡,東面則是靈武郡、會寧郡。此地是關攏與西域的相接之地,南來北往的商隊大多在武威郡郡治姑臧中轉。大唐在奪取了原本屬於李軌的涼州舊地之後,對武威頗爲重視。又更因爲缺乏錢帛,李淵鼓勵經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通商,非常頻繁。即使屈突通多次派騎兵從金城出發,奪取商人的錢帛貨物,依舊不能影響武威郡如火如荼的交易。

此時已經是六月,天氣已經變暖。武威郡姑臧縣由於有馬城河的滋潤,氣候還算不錯,而在此地北方五十多裡處,便是沙漠地帶,是生命禁區,平素沒有人敢靠近。姑臧由於是貿易城市,雖然農業不發達,但這裡的百姓生活還算富裕。百姓對過往此地的商人都十分感激。

這個時節,本來是貿易開始興起的時候,從西域趕來中原經商的慄特人、伊吾人、突厥人本該是絡繹不絕,而從關中趕去西域的商人也本該不少,官道上,姑臧縣內,應該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可是這一切,由於屈突通的殺來,變得門可羅雀。

雖然姑臧城中的唐軍不少,可是李神通面對的是大隋成名已久的名將屈突通,即使是守城,他覺得沒有勝算。李神通底氣不足是有原因的,自從他帶兵之後,多次都是戰敗,幾乎沒有勝利的時候。這對於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如今的李神通,對自己有多大能耐,已經有了清楚的認識。

他知道,出城肯定沒有機會,所以只能困守,而且他還希望陛下能夠派兵支援,不然,他對守住姑臧沒有多大的信心。不過,屈突通抵達了姑臧之後,並沒有急着動兵,而是派兵四處攻伐,首先將姑臧城四周的堡壘全部給奪取了。

李神通知道不能讓隋軍將這些堡壘全部奪取,否則情況就更加危險。他一度派兵出城與隋軍鏖戰,可是,隋將之中,有一名叫做樑建方的小將非常厲害,殺死了他的許多部將,而另一位叫做席君買的小將更加厲害,他射出的箭羽居然是鐵箭,一箭就能將數人串成西域特有的羊肉串。

在兩名隋軍小將的打擊下,唐軍損失慘重,每一次出擊,幾乎都是全軍覆沒。這讓李神通認爲,絕對不能再出城與隋軍鏖戰了,不然,姑臧城中的這點兵馬,早晚要被樑建方和席君買殺死。

基於這個理由,李神通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隋軍在城外攻城略地,而他閉門不出。隋軍在城外奪取了數十個據點,在掌控了所有的通道之後,商人們都停止了前進,或是返回了關中,或是返回了張掖,以免被戰火燒身。

李神通面對這種狀況,只得無奈嘆息一聲,這對大唐的賦稅必將是致命的打擊,而且,這個時候,正是大唐特別急需錢帛的時候,打擊顯得更加致命。可是又能怎麼辦呢?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隋軍攻城略地。

這個時候,他只能希望援兵能儘快趕來,可是援兵又在何處呢?

第488章 利益第8章 測試(上)第450章 以毒攻毒第653章 人選第265章 岳丈,你好嗎?第209章 攻略(七)第223章 謀定而後動(上)第470章 臨死前的掙扎第334章 談判第38章 大捷(上)第24章 初戰第934章 挖肉補瘡第793章 夫妻重逢第609章 江淮軍的內患第332章 羅成論勢(下)第400章 水淹均陽(中)第374章 利益最重要第141章 穿越者山大王(上)第1013章 真真假假第587章 試探第72章 仇人相見(中)第838章 無奈撤兵第264章 天下第一第422章 兵臨武昌第312章 鏖戰唐述山(上)第844章 奇怪的楊侑第60章 夜戰鄠縣第192章 攻伐第174章 動亂第932章 奪關第738章 大夢成空第382章 殺意第191章 暗線第108章 李靖的詭計第80章 秋去冬來第683章 回馬槍第908章 左右爲難第285章 不費功夫第734章 從哪裡來?第241章 千鈞一髮第465章 乘勝追擊第992章 運糧第586章 故人相見第82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80章 生存的希望第376章 激戰姑射山(中)第385章 下一個目標第610章 沈法興的說客第472章 人性本善?第541章 挑戰第253章 反叛之心第41章 民心第530章 夜襲第19章 拋磚引玉第590章 心事第58章 大喜事第592章 楊侑的詭計第71章 午夜時分第329章 新的危機(下)第426章 火燒浮橋第563章 敢和我單挑嗎?第421章 西進的顧慮第280章 生存的希望第25章 各方反應(上)第218章 相見第718章 對英雄的敬意第843章 誘餌第76章 借汝人頭一用第815章 李淵的反應第990章 攻下潼關第899章 團聚第191章 暗線第404章 雨戰(上)第323章 交換人頭(上)第731章 憤怒的劉黑闥第901章 毫無線索第542章 噴香的誘餌第366章 奪位第649章 初戰浿水第33章 奇怪的舉動第132章 大興城守衛戰(上)第1000章 降不降?第1025章 決定勝負的關鍵第471章 沈光的死意第401章 水淹均陽(下)第279章 兵變第282章 黃雀在後第636章 求死之意第229章 出大事了第235章 擒獲第181章 內亂第554章 第一百三十四 不好的消息第63章 輔公祏第56章 江陵變故第73章 突如其來的大火第28章 信心膨脹的李淵第271章 說服第28章 信心膨脹的李淵第952章 趁勝追擊第305章 洞房與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