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陳登做媒

陶應從小錦衣玉食,生長在富貴人家,何時受過掌摑,不禁氣得七竅生煙,暴跳如雷,捂着紅腫的左頰,怒喝道:“他孃的!誰敢打我!”等他回過頭來,看清楚打他的是一盛裝婦人,頓時萎靡了下來,懦懦地喊了一聲:“娘……”

甘夫人此時氣得面色慘白,渾身哆嗦,點指着他罵道:“你這個混帳東西!竟敢非禮你的姨娘,亂倫背德,厚顏無恥!我這麼就生了你這麼個東西!”

“娘,你聽我解釋——”

“你還要解釋什麼?我看得清清楚楚,怪不得把你父親氣得都病倒了,你——你給我滾!再看到你來這個園子,我非打斷你的腿不可!”甘夫人餘怒未消。

陶應捂着腫得老高的臉,狼狽而走。

甘夫人走到甘萍,滿含歉意地道:“妹妹,對不起。”

“姊姊……”甘萍伏在甘夫人的肩頭,委屈至極,嚶嚶地哭了起來。

甘夫人好言勸慰道:“妹妹,讓你受委屈了。這個不成器的應兒,就是讓我慣壞了,胡作非爲,哎,放心吧,我已經斥責過他了,不許他再來這裡,想必他也不敢再輕薄於你了。”

姐妹倆在曲廊邊坐了下來,說了些貼己的話,甘萍也就停止哭泣,慢慢地平靜下來。

甘夫人軟語溫言地道:“萍妹,你也不小了,我和你姊夫商量着給你許一門親事……”

甘萍心裡咯蹬一下,難道陶應方纔說的是真的?她不禁臉色煞白。

甘夫人也感覺到了甘萍的異樣。問道:“是不是方纔應兒說了什麼?”

甘萍喃喃地道:“他說……他說……要把我送給別人當小妾……”

“這個應兒!哎——”甘夫人氣憤不已,輕嘆一聲道:“萍妹,你可知道,這次拯救徐州的是何人嗎?”

甘萍輕輕點點頭,溫聲道:“我聽府裡的下人們說了,是平原郡的太守劉潤德。”

“說起這個劉潤德,他可是徐州的大救星,大英雄,沒有他,恐怕徐州城所的人都被曹賊殺光了。你姊夫知道你兩個外甥不成器。擔不了大任。故而決定將徐州牧讓給劉潤德來做,更想和他結個姻親,以後陶劉兩家也好有個照應。所以啊,我和你姊夫商議。把你許給劉澤。只可惜劉澤已經有了妻室。只能委屈你做側室了。但劉潤德將來身爲一州之牧,而且人品相貌樣樣俱佳,也不算辱沒於你。何況有陶家的家世背景。劉家也得看三分薄面,你當如夫人別人也得敬你三分,倘若劉澤有負於你,姊姊我第一個爲你討回公道。”

甘萍與甘夫人年紀差了許多,甘萍是甘公最小的女兒,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雙亡,一直寄養在陶府,與其說她和甘夫人是姐妹之情,還不如說有母女之誼,何況長姊如母,甘萍的婚姻大事自然由甘夫人來做主。甘萍性格溫婉,素來聽姐姐的,當下也就低頭不勝嬌羞地應了:“但憑姊姊安排。”

“好,既然你答應了,我這就回去讓你姊夫安排人去說親。”甘夫人高興不已,回去稟告了陶謙。

陶謙點頭稱好,過了幾天,命人把陳登召來。

自從大宴之上陳登公開表示支持陶謙讓徐州以來,陳登感覺到同僚們都和他疏遠了,甚至隱隱地感覺到了敵意的目光。有人在背後竊竊私語,說大堂上公然支持劉澤上位的陳登和孫乾肯定要倒大黴了,陶使君讓徐州不過是做做樣子,目的就是想看看徐州的官吏對他的忠心程度,有人急不可耐地跳出來不正中陶使君的下懷,忠臣自然要獎賞,這奸臣肯定要受罰,甚至要掉腦袋。

陳登也有一絲的懊悔,自己太急於求成鋒芒畢露了,早知道劉澤不會接受州牧的位子,自己就應該收斂一點,把真實的想法隱藏在內心之中,自己當時太沖動了,覆水難收。倘若陶謙真只是做做樣子的話,那可就真的糟了。陶謙是何等人,陳登最爲清楚,外表溫良敦厚,內在卻是狠辣果決,在處理闕宣的事上,陶謙先是虛以委蛇,博取信任之後,出其不意,一舉拿下,可見陶謙的手段如何了。

就在陳登惴惴不安之時,忽然接到了陶謙召見的口諭。陳登不禁有些慌了神,第一個念頭就是跑,但轉念一想,徐州城裡裡外外,都是陶謙的勢力範圍,自已就算想跑,還沒等出城腦袋恐怕就已經搬家了。想到此節,他便一橫心,一咬牙,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徑直去見陶謙。

陶謙正在批閱公文,看到陳登進來,只瞥了一眼,隨口說了聲:“坐。”等他閱完這一篇,才發現陳登依然恭恭敬敬地侍立在堂下,不禁詫異地道:“時已暮秋,元龍緣何還是滿頭大汗?”

陳登略有些尷尬地道:“聞使君召喚,屬下一路小跑而來,故而出汗。”

陶謙笑道:“此時別無旁人,元龍不必拘束,請坐。”

“謝使君坐。”陳登跪坐在左首席上,心中還是忐忑不安。

陶謙道:“這次召元龍過來,是想派你去小沛一趟——”

陳登聞言大駭,陶謙要派自己去小沛,分明認定自己與劉澤合謀,這還得了,一但被主公認定有貳心臣子,下場註定很慘,他慌忙伏首而拜道:“屬下對主公忠心耿耿,絕無二心,請使君明鑑。”

陶謙奇道:“我深知元龍忠直,又最瞭解本公的心思,所以才決定派你去小沛跟劉澤說親。”

“說親?”陳登爲之一怔。

陶謙微笑道:“是這樣,我有一妻妹,年方二十,頗有姿色,想許配給潤德公做側室,所以就得勞煩元龍去跑一趟。”

陳登恍然而悟,敢情陶謙並不是要治他的罪,而是要讓他去保媒。

陶謙活了六十多,一輩子閱人無數,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沒有這點識人的本事,他早就死在亂世當中了。陳登急於想讓劉澤上位,固然與他懷才不遇有關,更多的是爲了家族的利益,至於曹豹糜竺等人反對自己讓位,就能表示出他們的忠心了嗎?陶謙嗤之以鼻,他們也只是顧及自己的利益而已,根本就沒看清徐州的大局走向。相反陳登卻能審時度勢,明白徐州面臨的困境和做出最佳的選擇,如果是早些年陳登這樣跳出來,或許早就人頭不保了,但今時今日,陶謙只有讚歎,陳登的確有戰略眼光。

“元龍啊,這滿州文武,竟然沒有人能看出本公的用心良苦,都以爲本公是惺惺作態,裝腔作勢,只有你,能看懂本公的心思。徐州存亡只在本公的一念之間,本公老矣,時日無多,二子不肖,不足以擔州郡之事,若依曹豹糜竺他們,徐州必將萬劫不復,本公一家死不足惜,若累及徐州百萬黎庶,本公之罪重矣。平原劉公,仁德君子,勇略兼備,徐州若得其執領,必可保無虞。本公兩讓徐州,潤德固辭不受,本公無奈,只有等百年之後再付州事。元龍,你年紀輕輕,便有與本公一般的眼光,我心甚慰,以前算是本公怠慢了你,請你多多包涵,希望你將來在劉公麾下,一展所長,造福徐州百姓。”

陳登伏首而泣道:“主公栽培之恩,登永世不忘,登有生之日,定要報答陶家恩德。”

陶謙微微一笑,他等的就是這一句話,將來陳登在劉澤手下必得重用,現在好言籠絡,就是力求陳登念在昔日之恩上,對沒落的陶家給些照顧,陳登也是心有靈犀,一點就透,倒讓陶謙很是欣慰。

“元龍,本公亦知你難言善辨,此次委以去小沛說媒,希望盡力說動潤德公。”

陳登領命道:“登必盡全力玉成此事。”

卻說那日劉澤兵抵小沛之後,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眼前的一片荒蕪所震驚了,小沛城斷壁殘垣,滿目瘡痍,十室九空,了無人煙,這那裡還算得上是一座郡城。

“我說大哥也真是,放在徐州的富庶繁華不要,憑生要跑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遭罪,也不知道你咋想的?”張飛連聲地抱怨着。

劉澤卻很坦然,什麼樣的苦日子沒過過,現在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三弟,別抱怨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現在雖然困難一點,但大家齊心協力,定能夠渡過這個難關。”

隨即立即下令進駐小沛,全軍一齊動身,整修營房,修繕城垣,同時貼出安民告示,賑災濟難,招募勞工幫助修理城牆和城內房舍。

沛國地處豫徐兗三州交界之地,黃巾動亂之時,黃患肆虐,民多疾苦,此番曹操南下徐州,沛國又是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曹操禍害了,城破垣殘,殺戮無數,倖存的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深山僻壤以避難。

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230章 驚見石油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78章 廖化歸降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41章 奇才馬鈞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71章 粗茶淡飯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3章 力撥頭籌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18章 生意本錢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589章 郭嘉殞命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43章 力撥頭籌第30章 桃園結義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78章 廖化歸降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94章 呂氏春秋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19章 初入洛陽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305章 火燒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