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迂迴川東

靖軍的人馬是李嚴軍隊的兩倍有餘,擔任主攻的更是第一騎兵師的弓騎兵,管亥一騎當先,率領着弓騎兵對川軍的側翼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輕易地就撕裂了川軍的防線,如劈波斬浪一般,勢不可擋。

李嚴抵敵不住,棄了陳到,撥馬便走,眼看着靖軍攻勢如潮,李嚴無力抵擋,只好率殘兵撤出玉屏山,向涪水江邊退卻,希望能得到劉璝的救援。

涪水東岸搞出如此大的動靜,西岸齊頭並進的劉璝如何能不聞,劉璝看到李嚴遭到靖軍的大舉圍攻,情勢危急,立即下令自己所屬的部隊渡河救援。

原本兩路軍各自悶頭北進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渡河會是一件困難的事,雖然說涪水現在濁浪滔天,但比起寬闊的長江來,涪水顯然很是微不足道,沒渡河之前,誰也認爲這不是個事,但此時真正想渡河時,才發現困難重重。

首先是渡河工具,涪水現在洪水氾濫,水流甚急,武裝泅渡顯然是不可能的,所幸川中地區遍生竹子,劉璝下令軍士砍竹造筏,雖然費了少許工夫,但好歹人多力量大,很快地就建造好了數百隻竹筏。

但等他們下水之時,才發現水流太急,就算是乘竹筏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湍急的河水將竹筏直接就衝向下游,直線渡河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迂迴前進,順流而下,先慢慢地靠近河心,再一點點地向對岸靠過去。就是這樣的操作也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竹筏就會傾覆,將一船的士兵直接扣進湍流之中。

但對面的戰況甚急,李嚴根本就抵敵不住數倍的靖軍圍攻。再不派兵相救的話,李嚴很可能會全軍覆滅,劉璝顧不得困難。下令一面多造竹筏,一面強渡涪水。

川軍拼盡全力。總算才靠近了東岸,就在他們以爲能登上勝利的彼岸之時,東岸突然地涌起無數的靖軍弓弩手,看着寒光閃閃的箭頭,渡河的川軍頓時便絕望了。

原來劉澤早想到西岸的劉璝會派兵渡河東援,在攻擊李嚴的同時,劉澤命令卓膺率兩千弓弩手暗伏在涪水東岸阻遏,待到川軍半渡之時。伏兵盡起,迎頭痛擊,亂箭如蝗,竹筏上的川軍根本就沒有閃避的空間,紛紛被射死在江裡。

波濤洶涌的涪水此刻成爲了川軍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劉璝立在江邊,眼睜睜地看着李嚴的軍隊被靖軍一點點地分割包圍,然後被蠶食掉,可他卻只能是無能爲力地看着,一點辦法也沒有。

李嚴拼死力戰。卻始終也等不來劉璝的援兵,最後李嚴也只得冒死突圍,在亂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率着幾千殘兵敗將向巴郡方向逃去。

是役劉澤一共殲滅李嚴所部一萬二千多人,徹底地粉碎了川軍東路的進攻。玉屏山之戰結險關束之後,劉澤沒有對李嚴殘部窮追猛打,只是簡單地清理了一下戰場,迅速地向東轉移而走。

張任對着懊惱至極的劉璝道:“李將軍戰敗,東路已無兵可御,劉澤定然會東進白帝,想打通夷陵入川之路,一旦白帝失守。夷陵大軍入川,益州必大勢去矣。當務之急。我軍應該立即橫渡涪水,增援白帝。阻止劉澤的企圖。”

雖然劉璝還有些遲疑,但自開戰以來,張任每料必中,劉璝就算是再庸碌無能,也對張任的話比較看重了。而且此次德陽失守,李嚴所部遭到重創,整個川東地區幾乎沒有多少禦敵之兵了,雖然白帝城尚有嚴顏的四萬多軍隊,雖然白帝城重關險隘,但如果靖軍裡應外合的話,也很是難保不會失陷的。白帝城扼守着川東門戶,是從荊襄入川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對益州而言,那絕對是不可承受之重。

沒有了靖軍的弓弩手,川軍的渡河顯然就簡單多了,雖然涪江水依舊是那麼兇猛,但經過兩天的搶渡,劉璝的大軍依然還是全數渡過了涪水,可這個時候,再想找到靖軍的蹤跡卻也是變得很難。

靖軍反斥侯行動讓川軍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的斥侯兵,沒有了斥侯兵來打探消息,劉璝的五萬大軍就如同是聾子是瞎子,跟個無頭蒼蠅似地亂竄亂蹦,如果分兵進剿的話,劉璝又擔心中了劉澤的詭計,畢竟李嚴的前車之鑑還擺在那兒。

張任建議,派出數支百人隊的輕騎來探聽靖軍的動向,輕騎速度快,百騎結夥而行的話,也可以避免斥侯兵單獨行動被狙殺的下場,就算是被敵包圍襲擊,損失掉的不過僅僅是百十來人而已,不至於傷筋動骨,何況就算靖軍吃掉這百騎隊,同樣也就暴露出靖軍主力的位置。

劉璝採納了張任的建議,連續的派出了數支百人偵騎隊,顯然這個方法還是很奏效,百人騎隊戰力較強,靖軍的反斥侯行動隊沒有這麼大的胃口,無法吃掉這些偵騎。通過偵騎的大範圍搜索,終於發現了靖軍的主力正在向宕渠方向移動,似乎有向白帝城突襲的可能。劉璝立即向宕渠方向追擊,同時將戰況報於成都的劉璋。

接到德陽失守李嚴軍遭到重創的消息,劉璋大爲震怒,僅僅是一支靖軍部隊,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居然把蜀中大地給攪了個天翻地覆,現如今劉澤的軍隊已經流竄到了川東地區,那肯定是要攻打白帝城,來打通夷陵要道,這個圖謀萬萬不能讓劉澤實現,否則益州可就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劉璋一面給劉璝下令,要他積極地追趕擊劉澤,一定要在劉澤攻打白帝之前截住他,一面又給嚴顏傳書,要他不光密切注意夷陵方向靖軍的動向,而且要注意川東靖軍的流竄方向,力保白帝城不失,同時劉璋在給李嚴的書信中則是沒有太多的責備,要他整飭兵馬,繼續對靖軍進行圍追堵截。

主薄黃權給劉璋出謀道:“涪水兵敗,完全是各軍自行其事,纔給了劉澤可趁之機,如今川東局勢危矣,主公若不再整合各部兵馬,統一指揮的話,只怕白帝城也守不住。唯今之計,主公得派一要員,前往川東主持大局,協調各部人馬,方可保白帝不失。”

劉璋也很清楚益州政壇派系林立,相互掣肘之事時有發生,而這種派系之爭無疑也擴散到了軍隊之中,涪水兵敗,未嘗不是派系相爭的惡果,黃權說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的話,整個川軍都有被劉澤各個擊破的危險,可派誰去擔當這一要職呢?劉璋有些犯愁,這個人必須要威望足夠,否則不可能鎮懾得住各路將軍,同時這個人又必須是劉璋的親信,這麼大的權力集中到一個人的手中,難保不會變生肘腋,如果再出一個趙韙一般的人,在這個非常時期,劉璋可要走不了兜着走了。

“下官舉薦一人,中郎將吳壹可擔此任。”黃權說道。

吳壹是陳留人,是做爲劉焉的從事官隨同劉焉一起入蜀的,算得上是蜀中舊臣,吳壹雖然不是能力最出衆的,但卻是極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無論是東州派來是益州派,對吳壹都不排斥,如果由他來擔任川東諸軍的統帥,顯然可以很好地協調各方的關係,更重要的一點是,吳壹的妹妹嫁給了劉璋的兄長劉瑁,吳壹和劉璋又着姻親的關係,任用吳壹當主帥統領川東兵,劉璋是比較放心的。

黃權推薦吳壹,也正合劉璋的心思,於是劉璋任命吳壹爲中都護,節制川東諸路人馬,另外從成都僅剩的兩萬人馬之中,再行調撥給吳壹一萬人馬,剋日出發,前往川東。

吳壹領命,不過他對再次抽調成都的守軍表示擔憂,成都只剩下一萬的守軍,如果敵兵來犯的,如何能應付得了。

劉璋倒是沒有擔心,呵呵一笑道:“劉澤遠在川東,子遠此去,定然可以圍殲其於白帝城下,成都安穩如山,就算萬一有事,還有資中之險可以阻擋,子遠就放心去吧,回師之日,我在成都置宴爲你慶功。”

吳壹領兵離了成都,望川東行去。可惜他還沒有走到川東,卻傳來了驚天動地的消息。

在川東的羣山之中繞了大半個月,劉澤差點把劉璝給繞暈了,好象這裡不是劉璋的地盤,反倒成了劉澤的主場一般,劉澤充分發揮了靖軍機動性好的特點,迂迴穿插,往來奔襲,接連攻克安漢、宕渠、宣漢等幾座縣城,克而不守,先攻後棄,讓每每聞訊而來的劉璝所部撲了一個空。劉璝幾次尋機想和靖軍的主力決戰,劉澤偏不與他接觸,讓劉璝渾身是力,卻有勁使不上,被劉澤牽着鼻子走,每每讓他氣惱不己。

劉澤根本就沒有與他決戰的意思,打那幾座縣城,也是爲了籌措糧草,解決一下靖軍的口糧問題,至於靖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劉澤早已是胸有成竹。

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83章 噩耗傳來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59章 匈奴來襲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89章 重返芒碭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684章 水淹樊城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444章 江東孫策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688章 許都之戰(上)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319章 曹操退兵第32章 販煤進京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42章 地獄之旅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3章 重見人煙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118章 刀聖揚威第84章 守孝百日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13章 返回故里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69章 黑臉周倉第58章 收服大宛第48章 汗血寶馬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332章 三讓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