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

樂進聽到曹仁的話,知道事情是不會再有任何轉機了,如今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守!哪怕是這些人都戰死,也要保衛洛陽的安全!洛陽一旦失去,中原便是是坦途,漢王之兵可以長驅直入!甚至危及到

河北。

曹仁、樂進、曹洪,三人駐足伊闕山上,一直眺望着遠方,良久都沒有說話。跟在後面的司馬懿已經感覺到了極大的危機,這危機不是因爲兵少,而是因爲眼前這些主事的將軍們已經走入了死衚衕。

“仲達在想什麼?”曹仁見司馬懿一直沒有說話,於是問道。

司馬懿淡淡笑了笑,對曹仁說道:“將軍立意死守,不知可曾想過如何破敵?”

司馬懿正點中的要害!往往在這種時候,人最容陷入迷思當中。因爲要不斷的抵禦對方的進攻,久而久之,腦子裡面想到的都只是如何防守!

但是,用兵之法,本該攻守兼備!即便是再危險的情況下,也永遠不要忘了還有伸出拳頭打人的可能!如果忘卻這一點,便等於自斷一臂!

而現在,曹仁等人便正是陷入了這個思維定式之中,只想着如何不被攻破城關,卻沒有想過如何退敵!這便是思維的“死衚衕”!

司馬懿思維比較另類,想到了曹仁等人沒有想到的地方。

見司馬懿出言怪異,曹洪不禁冷笑道:“敢問中郎將有何破敵良策?”

曹洪不比曹仁,司馬懿不過一介區區中郎將,初來乍到,便大言不慚,曹洪自然不賣司馬懿面子,當即便出言駁問。司馬懿知道曹洪本事稀鬆平常,雖然還算是忠勇,但見識實在是一般,在曹氏諸將裡面,曹洪算是末流人物!只是因爲其曾救過曹操的命,加上資歷深,因此纔得到了重用。若是光憑本事,恐怕不過一裨

將資質。

“破敵良策談不上,只是不解爲何諸位將軍都將伊闕關視同生死之地,難道沒了伊闕關就真的萬事皆休嗎?”司馬懿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個問題令曹仁、樂進感到很是奇怪,曹洪聽了則是火冒三丈。

“你這是什麼話!伊闕乃爲洛陽門戶之地!門戶既失,豈不萬事皆休?”

曹洪似乎對司馬懿驚人的言論很是不滿!

曹仁雖然也對司馬懿的言論感到奇怪,但卻並沒有出言斥責,只是問道:“仲達到底何意?不妨明說!”司馬懿想了想,於是說道:“在下以爲,戰者,在我而不在敵!若處處受制於敵,則將陷於無計可施之地!若以我爲主,或可出奇制勝!伊闕險塞,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然既喪門戶,未必不可戰於城下!

更何況京畿尚有伊洛爲屏,足可滯敵!萬不可輕言生死於伊闕!今者,漢王大軍東出有日,其勢雖大而不能久!久必有變!將軍何妨多想一想拖延戰事以待變?”司馬懿的核心論點便是一個,不能將賭注都押在伊闕關上!對於目前的處境來將,這將會是下下之策!因爲伊闕關遲早是保不住的,若是再將兵力全部在此耗盡,一旦關破之後,洛陽就完全陷入了無兵可

守之地!那樣的話,漢王得到伊闕關就如同得到洛陽!

而司馬懿的建議就是要曹仁將伊闕關與洛陽分別開來,即便是失去了伊闕關,也可以退回洛陽,依據伊水、雒水屏障,阻滯漢王進軍速度!以此拖延時日,觀時待變!曹洪對此卻是不以爲然,不禁哼笑道:“中郎將認得趙括嗎?紙上談兵,空口白牙,你以爲這兩軍對陣是你三言兩語就能改變態勢?禦敵於外方纔是上策!漢王擁兵數十萬,一旦伊闕失守,便是縱虎下山,

洛陽必然無救!看你似飽學之士,或許讀過幾篇兵法,若論用兵,你上過陣嗎?”

曹洪的話十分刺耳,絲毫不給司馬懿留情面!司馬懿的確是沒有親自帶兵上過陣,這一點確是實情。曹洪以此來貶低司馬懿,司馬懿也無話可說。

對牛不可彈琴,夏蟲不可語冰,曹洪一輩子敗仗比勝仗多,他怎會知道自己短處在哪裡?若是知道,當年也不會被劉徵戲弄於芒碭山,也不會被羞辱於彭城!

可是曹洪畢竟是曹洪,這可是曹氏親將!曹操的堂弟!國明亭侯,位列左將軍!

司馬懿不過是一區區中郎將,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還大了這麼多級!

不過問題也在司馬懿沒有提出實質的計策,只是說了些理論性的東西,這令曹仁也難以相信他。

“子廉住口!仲達是大哥派來相助你我,即便言語有差,也不該受你譏諷!”

這一句話說出來,立刻便顯出曹仁與曹洪二人的高下!

不過司馬懿聽了,心裡卻依舊是不滿意。什麼叫“言語有差”,搞的好像是他說了胡話一樣!看來曹仁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得,又白說了!此前正有漢王贈金一事,令曹仁對司馬懿心生防範,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司馬懿也不好在多說什麼,只能是沉默無言。

不過一旁的樂進倒是聽進去了!囿於曹仁、曹洪二人,樂進不得言語,只好心中記下。

回到營地之後,樂進將司馬懿請至自己帳中,想要問個明白。

司馬懿起初很是謹慎,不想赴會,不過樂進再三派人相請,司馬懿只好隻身來到了樂進帳中。

看到司馬懿進來,樂進主動起身上前相迎,態度十分謙虛,二人各自落座,司馬懿拱手問道:“右將軍召在下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樂進也不遮掩,直接拱手問道:“正想細聽仲達高見!如何才能使漢王退兵!”

司馬懿完全沒有料到,兩個曹氏將軍,無一人聽進自己的話,而一向喜歡衝殺在前的樂進卻來詢問自己。

司馬懿不禁讚道:“世人皆以將軍爲先登之將,未審將軍竟也心細如髮!難能可貴是,將軍胸襟寬廣,竟能察納在下孤陋之言!”

終於有人願意聽自己的話,司馬懿不由得對樂進一番恭維!樂進不姓曹,自然也沒有曹氏孤傲的資本,他現在的地位,那可都是憑藉自己的真刀真槍拼殺而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八十五章 高順滅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請罪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留後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九十二章 照夜玉獅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四百五十二章 蜀中四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五百八十章 漆縣先潰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肅毒計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吳下阿蒙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宣室問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