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

劉備退駐猇亭,開始結寨自保,劉徵這邊暫時也不便行動。

霍峻被劉徵葬於夷陵附近一處風景絕佳的山上,並樹霍將軍冢,另在其側分立向充、向平二人之墓。

至此之後,劉徵找來沮授,對其問道:“我意趁劉備立足未穩,進軍荊南,公與先生以爲如何?”

劉徵的語氣其實並非商量的語氣,沮授聽得出來劉徵心裡的迫不及待。

沮授沉吟良久,而後才拱手對劉徵說道:“漢王可還記得早先定下的荊州對策?”

在荊州動亂開始之前,劉徵還在成都便定下的應對荊州亂局的策略,那就是作壁上觀,不宜牽扯過深。後來劉徵親自到了魚復,議定的決策也只是拿下荊西三縣,爲將來大舉進入荊州做提前準備。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實際上劉徵已經完滿的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巫縣、秭歸、夷陵三縣已經俱入劉徵之手。而且還收得了黃忠、鄧方、馮習、向寵四將,以及向朗、向條、金禕等治郡縣之吏。收穫甚至已

經超出了原定的預期。

從整個大局來看,實際上現在荊州還是個紛亂的局面,四家分荊,孫權、劉備這邊互相提防猜忌,襄陽周瑜與曹操戰事一觸即發。最關鍵的是劉徵剛剛經歷完關右大戰,主力部隊都安駐在關中、漢中進行修養。而且這數月的征戰消耗不是個小數目,劉徵如果想要對荊州用兵,要麼一舉掃平,如果是個半吊子的局面,那就必然要面對

曹、孫、劉三家之敵,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劉備就在眼前,劉徵只要一想到劉備,就會想到華陰,就會想到自己慘死的妻兒!

“大耳賊就在眼前,公與先生是想要本王忍氣吞聲,無動於衷麼!”劉徵越想越來氣,語氣也不禁嚴厲起來。沮授一見漢王起了怒意,趕緊回話道:“臣不敢!只是若要深入荊州,以目前兵力尚顯不足,還需再調兵馬糧草纔是!夷陵近於荊襄,而遠隔川蜀,其中轉道一二千里,大舉伐荊,必先調運兵員糧輜,未可

操之過急。”劉徵深吸了一口氣,咬了咬牙,隨即對沮授道:“既然如此,即刻傳本王軍令!調江州趙雲、張郃所部兩萬人馬前來相助,並令成都徐晃引兵三萬來援!限六十日到達!秭歸張任稍作休整之後,亦前來夷陵

相會!至於糧資一事,相信文若會爲本王辦好。”

沮授被劉徵這一道命令給驚住了,這是要齊集十萬兵馬伐荊啊!

見沮授有些遲疑不回話,劉徵問道:“先生還有什麼疑慮麼?”

“哦,沒,沒有!我這就去辦!”沮授說罷便拱手退了出去。

劉徵準備調集大軍討伐荊州的消息一傳出,夷陵衆將各有不同反應。黃忠、鄧方等人是鬥志高昂,迫不及待,沮授這邊卻是憂心忡忡。

“參軍爲何面有憂色?”右護軍楊任撞見行色匆匆的沮授,不禁問道。

沮授嘆了一口氣,將楊任拉到了偏僻處道:“漢王下令調集川蜀兵馬,準備大舉入荊,可……哎!”

沮授欲言又止,他雖然想勸劉徵,但眼下對面是劉備,從劉徵下令時的神情來看,是一定要將劉備置於死地,不可能就這樣白白放過的。

當然,以劉徵目前的實力,也不是說就一定不能滅劉備,但滅了劉備之後,恐怕會遇上更大的麻煩。

見沮授欲言先嘆,楊任有些不解的問道:“眼下荊州四分,漢王出兵荊州難道不是好事嗎?監軍爲何如此憂慮啊?”“楊護軍此言差矣!此戰若是有備而來,還則罷了!然漢王先前定下的決議只是取下荊西三縣,並未有大舉進軍的打算。六十日之內倉促集兵,且不說一應糧資是否供應的上。單說這千里跋涉,便足以令將

士疲睏!即算六十日內,大軍集結,寒冬亦將至!劉備是固守本營,我軍乃跋山涉水,其間利弊計較,楊護軍豈不知之?”

沮授這麼一說,楊任恍然大悟,繼而又問道:“以漢王之睿智,監軍能想到,漢王亦當知之呀!”

“壞就壞在這一點!如此倉促用兵,漢王豈能不知其弊?然眼下劉備駐軍猇亭,是令漢王仇憤填膺,方纔有此舉動。吾恐漢王此役無功,徒耗國力,是以憂心啊!”沮授嘆着氣說道。

楊任也聽明白了,心下震動,急忙說道:“既如此,我等當力諫漢王止兵纔是!”

沮授擺擺手道:“不可!仇憤當頭,我等若如此,漢王必更孤行!是亂軍心也!未戰而亂,更使我軍不利!”

“這可怎麼辦?文和先生遠在關中,徐參軍尚未歸營,若二人在此,必有辦法諫阻漢王!”楊任也開始有些心急。

沮授見楊任如此,於是湊近小聲說道:“我手下斥候營皆在漢王視下,一舉一動皆須經漢王。此處有書信一封,楊護軍若能遣人送往成都尚書檯,此事當可化解!”

楊任一聽此言,當既驚詫道:“監軍這是……如若漢王知曉,你我可都是要掉腦袋!”

繞開漢王暗中通信“密謀”,這當然是死罪。沮授、楊任還好,畢竟是爲了漢王,若是別有用心之人,此舉等同謀反!

沮授也知道這件事情很爲難,但還是咬牙道:“我等俱受漢王厚祿,若爲漢王所謀,死亦得所!漢王最放心、最敬重之人,無出荀令君者,且動川蜀之兵,必經荀令君。以令君之重,必可阻漢王!”劉徵南征北戰,荀彧都是坐鎮後方。雖然當年在長安有華陰之事,但那是因爲當時的荀彧並沒有掌控整個長安,實際上也是因爲當時的劉徵不願意走董卓驕縱跋扈的老路,因此才放出了部分權利給公卿大

臣,以至於種拂、朱符、劉備暗中勾結。

現在劉徵出征在外,後方一切事務都必經荀彧之手,這幾年來,劉徵從未曾擔心過後方之事,這就足見荀彧在劉徵心中地位。雖然看起來並不顯眼,但荀彧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楊任長吁了一口氣,接過沮授的書信藏進懷中,而後抱拳道:“監軍放心,此事就交給末將吧!”

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吾非董卓第八百六十五章 有何妙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九百七十章 英雄無意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線追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東兵威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合肥解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