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 臨海水土誌

且不說沈哲子人心不足的不滿,在座其他官員們聽到庾條所彙報的這一數字,俱都激動難耐。甚至就連何充都隱有變色,臉色變得潮紅不定。

他們這些行政官員,雖然沒有武將們殺敵奪陣的威猛軍功,但也並非沒有確切的政治目標可供追求,而籍民的消漲就是衡量盡職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

中興建制以來,江東執政班底換了幾輪,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遠遠不如行臺來得輝煌。雖然這主要還是歸功軍事上的勇猛闊進以及大將軍的英明主持,但他們在座之衆也都深感與有榮焉。

除了人口的增長之外,行臺在財政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極爲輝煌。幾座比較大的倉儲,如餘杭倉、京府倉、都南倉、壽春倉、黎陽倉以及洛中倉,這幾個倉邸比較集中的區域,儲糧俱都達於百萬斛以上,次一級的豫章、湓口、濡須、盱眙、淮陰等地,儲糧也都在三到五十萬斛不等。

“中興以來,倉儲之豐無過今時!”

庾條講到這裡的時候,語調也都充滿了振奮。早在十幾年之前,他與大將軍籌劃隱爵開始,他便一直專注於貨殖之術,從最開始私肥庭門之內衣食用度,到如今已是泛及南北、貨通東西,以此物用均輸而達於經世治國的高度,心中之自豪簡直不能言表。

一番慷慨陳詞雖然冗長,但相對整體而言也只是陳述大概。不過眼下也不方便讓庾條詳述所有,否則今天這場會議將成了民部一家之說。

所以在庾條大體陳述一番後,沈哲子便表態可以,剩下更詳細的內容他將擇一時間專門聽取民部官員的彙報。

其實到了此刻,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不過沈哲子並沒有散會的意思,而其他官員們也都沉浸在此前庾條彙報所帶來的巨大震撼中。於是沈哲子便又繼續示意早已經躍躍欲試的紀友繼續發言。

紀友監督主持漕陸運輸,之所以要掛職一個雜號將軍,也是因爲時下的物流仰仗人力諸多,雖然也有一部分舟車勞役,但絕大多數工作還是由大量的罪戶苦役並軍府籍兵完成。

相對於庾條冗長的陳述,紀友的發言就簡短得多,但給人帶來的震撼之大卻不遑多讓。物流最核心一點在於量大快捷,目下行臺物運主要方式還是河運,但是運載量更大的海運和不受集結約束的陸運也都發展迅猛。

海運方面目下主要有三條航線,最南面的晉安到臨海,中間的舟山到淮陰,還有更往北的青州北海直抵遼東。這三條線路,可以說是將北及遼地、南抵夷洲一體串聯起來。

當世人對垂懸海外的夷洲是怎樣看法,老實說沈哲子並不怎麼清楚,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夷洲加以重視。

就算不考慮來自後世的知識儲備,單單他家先人沈瑩、即就是早年被迷信成武康山神的那一位,沈瑩曾經編寫過一部《臨海水土誌》,可以說是他們這個武宗門戶絕無僅有的文事豐碑,沈哲子對夷洲這個地方就絕對不會加以忽略。

他甚至假公濟私,將《臨海水土誌》這一描寫夷洲風物環境的著作列爲馨士館必讀典籍之一,並且擔心時人理解不了而常年懸賞批註。而且早年老爹治理東揚州時,也多有掃蕩周邊蠻夷部落,所得俘虜除了安置在舟山之外,也往夷洲發送許多。

單就目前而言,馨士館這些學生們對夷洲的瞭解,簡直比夷洲那些本島土著還要全面得多。甚至沈哲子還打算近年裡組織一次由馨士館學生爲主體,遠向夷洲的實體考察,以更加充實《臨海水土誌》的各種記載。

當然,若是捫心自問的話,他可不是爲了煞費苦心壯大他家在文教事業上這一株孤苗的貢獻,而是爲了更早的向世人揭示大海的魅力。由此也可見,沈大將軍爲了豐富這些馨士館學子們的知識構成是怎樣的殫精竭慮。

海運、哪怕僅僅只是沿陸近海的航行,在時下而言也是風險多多,所以眼下基本上還是由行臺統籌運營,民資涉入者則不多。而擁有了這一低成本的運輸方式後,無論當下商事怎麼繁榮,行臺哪怕不以政令打壓約束,在其中也能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不過海運也如內河航運一樣,受到季節的約束,甚至這約束還要更大一些。

所以陸路運輸也是蓬勃發展,尤其早前老爹沈充將沈家大量產業變現,修築了一條江北直通壽春的馳道,道路變得更加通暢,自建康渡江上岸一路馳行,兩個晝夜內便可抵達。即便不考慮其他,純商事以論,更快的速度便意味着更豐厚的利潤。

有了這一條馳道作爲標杆,其他各方也都豔羨不已,甚至不乏實力強大的商賈表態,願意捐輸承擔一部分錢糧的消耗,用以修築同規格河洛向外界的馳道。

對於這一點,沈哲子眼下還在考慮中,雖然在主要城池之間修築馳道是他本來就有的計劃之一,但類似的大計劃實在是太多了,可是眼下人力卻支持不了如此大規模的深度役用。

隋煬帝故事雖然殷鑑在後,但沈哲子也擔心若再無節制的大興土木基建會提前上演。所以儘管各方鼓譟之聲熱烈,沈哲子還是沒有點頭應允。不過待到滅亡羯趙,攻入羯族老巢後,這件事倒是值得考慮,但那都是後話了。

待到紀友陳述完畢,其他一些部曹也都略作陳述,但所涉及便就少有大的命題,都是一些零碎的事務。

整場會議結束的時候,早已經到了夜中時分。

往常行臺倒也勤勉,但也不至於通宵達旦,否則一些身體弱得根本受不了,就連現在都有幾人有些支撐不住,只是看到大將軍都是精神奕奕,也都不敢顯露疲態,擱在案下的手幾乎將大腿都給掐青,一個個睜大雙眼瞪起血絲暗結的眼珠。

今天會議這麼冗長也是一個特例,乃是關乎整整一個年度的陳述總結。會上討論諸多事務,除了筆錄傳抄發放各部曹之外,還要節錄刊印邸報告示於外。

最後,作爲行臺總管的杜赫起身稍作陳詞總結,而後便宣告會議結束。會議結束之後,在場官員們便也獲得一個比較長的休假,從臘月中旬一直持續到元宵之後,當然各部曹也都需要人員留守,但那都是部曹官長們具體安排,就不在會上細作佈置了。

結束了會議後,沈哲子也不想再回府邸打擾家人休息,便直接住在了行臺。

第二天,由於節假的緣故,整個行臺都稍顯冷清。沈哲子日升而起,又召集一些部曹官員詢問昨日陳述不清的細務,待到家人三番來請,待到傍晚時分才離開行臺返家。

位於宣仁城的大將軍府外,自清晨開始便車馬雲集,等待恭迎沈大將軍凱旋者幾乎排出了坊外。

雖然沈大將軍這兩個多月的出征大半時間都留在了弘農,也沒有什麼高烈度的戰鬥發生,但是華陰並武關兩處戰鬥在洛陽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也成目下時流熱議焦點。

那些人也不知是真的親眼見過還是全憑臆想,俱都描述的繪聲繪色,壯言王師英武,彷彿這樣誇讚一番,也能讓他們感覺與有榮焉。

當沈哲子將近家門時,看到這一番迎接陣仗,反而覺得有些難爲情起來,自覺今次出征雖然收復三郡之地,但也還遠遠配不上這一番熱度。

家門之外,沈氏一衆家人、妻兒之類早已經等候在此,沈哲子遠遠便看到被家人環繞呵護的小兒阿秀。那小兒渾身穿戴着紙漿糊成,造型誇張的鎧甲,遠遠看到自家父親,便拍着手掌大笑行來。

如此待遇於沈哲子尚是第一次,眼見小兒活潑,他心中也覺喜悅,踢腿下馬彎腰抱起兒子將他按在自己坐騎馬鞍上,並將腰畔佩刀解下塞入其懷內,親自牽馬於庭前繞行一週,見那小兒抱着刀開心得咯咯笑,周遭又是一片不知因何而起的喝彩聲。

待到小兒盡興,沈哲子纔將他抱下馬來牽住小手直往庭內行去。周遭那些前來迎接的親友之類,也都被沈家家人引領入宴饗食。

沈哲子直往內庭拜見老爹,沈充又拉着他的手仔細詢問西征戰事種種。因爲老爹今年要留在洛陽,所以遠在江東的一些家人也都遠上洛陽來團聚,其中就包括早年間老爹老樹開花給他添的弟、妹。

沈充早年熱衷於作亂,在沈哲子之前原本還有兄弟只是未曾長成便夭折了,直到沈哲子的到來且表現神異,才讓沈充安於家室之內、有了造人的興趣。

沈哲子兩個庶弟,各自名爲沈玖、沈屹,如今已經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郎。

看到這兩個將要成人的少年並行上前見禮,沈哲子也是略覺恍惚,原來不知不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

0862 棄王從霸0931 不足與謀0025 剛愎自用0442 血濺殿堂0790 合城歡騰0918 城下之盟0946 短利迷心1144 門祭滅絕1274 初心固守0099 論避諱禮疏0892 天譴滅胡1128 決不姑息0949 河洛之險0576 豫州新貌1072 雲陽物勝0286 溫公有疾0127 情不知所起0863 顏即正義0460 苑中來訪0104 宣城難任0616 高升在即推幾本書1461 茶藝玄技0675 分功飲勝0304 不義之戰0810 喜樂同行1323 慎獨克己0181 兩敗俱傷0273 中書得志0878 鄉土榮幸1123 鷹犬過江0121 潛流1288 推心置腹0614 衰德門敗0113 吳人袒右0308 誰的大局1399 目無奸邪1174 將主輪調0722 金玉滿艙1048 陷君悖禮0620 羽衣公卿0470 元子途窮1394 壯心不已0677 功業之基1428 傾軋無度無標題1219 蒲氏入叩1119 私情不敘1198 家門珠玉遼東篇21470 祖郎意堅0448 賢者不隱0051 士族爲家之道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1107 至死不悟0757 傾營出動0498 人形獸態0257 南苑兌票0104 宣城難任1424 襄國在望0323 陶公家事1093 臺苑驚魂0581 同刑同辱0686 府中養寇1215 郊野獵騎0308 誰的大局1167 行臺四軍0152 大而無當0849 兵入豫南0745 軍心動盪1433 奸惡伏誅1193 厚禮酬賢1185 籍戶激增1397 徒河慘敗0722 金玉滿艙1199 景略論兵1150 館院英才1278 天中啓智0184 丹陽公主1230 京西戰事0334 良將可憫0106 老賊陷我1258 青勝於藍1493 三辭五讓0502 南塘可耕0612 王舒之亡1325 患難太子0496 名父之子0304 不義之戰0130 良人非我0550 王郎囊澀0124 山行受阻1076 後繼有人0348 面君1292 烈火烹油0599 除其爪牙0470 元子途窮0400 沈郎威武1013 遂古之道0928 奔襲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