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 斬草除根

中庶子李顏接受太子石邃的指令之後,當即便挑選一批隨員,籌措一批物貨,以犒軍爲名,出城前往迎接石宣。

其實就連這一批犒勞物資,石邃都不打算出的,在他看來,雙方之後必有生死決戰,無謂臨戰之前再有資敵舉動。

對於這位太子的小氣慳吝,李顏只能報以苦笑,繼續再作力勸,言是若無此類藉口,他只怕連靠近石宣軍伍的機會都無,更加沒有入內細窺的可能。

如此石邃才稍稍鬆口,但也只是給了李顏一份手令,讓他往領軍府去支取錢糧,至於他這裡,則是確定了一毛不拔。

如是一番周折,當李顏率衆離城的時候,天色已經到了黃昏。

領軍將軍王朗倒是未作刁難,他其實更相信石宣一些,覺得天王已經南下在即,石宣哪怕膽量再大,也不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興兵向內。況且就算石宣有這樣的想法,難道河南的晉軍就允許他輕易抽調大軍內返?

可見必然南面戰況有了極大變數發生,才讓石宣這個此次南征的前鋒督將都不得不內縮回國中。

可是石邃成見已深,兼之對王朗這個代表其父留守襄國的武將也非常的看不順眼,自然不會搭理王朗看法如何。甚至暗地裡,石邃已經派遣一部分兇徒隱隱監控住王朗等當下城內重臣的府邸家眷,以便於在緊要關頭以此脅迫他們順從自己。

襄國犒軍使者與石宣遭遇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而石宣所部距離襄國城也已經極近,就駐紮在了石邃擴建澧水宮而形成的那大片河澤邊緣地帶。

石宣雖然並不久在都中,對此中人事不乏陌生,但也清楚李顏乃是石邃的心腹。

接見其人的時候,他也並未刻意掩飾,命人將之引到他面前來,神態冷漠道:“太子其人,慣會異想天開,想來應是覺得我今次歸國,是將要對他不利罷?”

聽到石宣言辭這麼直接,李顏一時間也是尷尬,額頭上也是涌現細密冷汗,忙不迭跪拜在地顫聲道:“殿下誤會了……太子殿下得知平原公歸國襄助,確是不乏詫異,但也確有幾分欣喜,特此命我犒勞遠來勞師,並着我請問平原公,冀南戰局是優是劣?何以平原公要……”

“閒話不必多說,犒資交付即可。至於你這賤奴,也不必再費心試探,我就即刻明告你,冀南戰況不利,我家蠢物禦敵不利,致使晉軍反攻入境,更有一路部伍莫測之衆,趁我郡境防虛之際遊蕩及深。太子久養國中,軍務早已疏遠,我恐他無力抗拒,纔不得不率衆奔援歸國。”

雖然是決意要示敵以弱,但石宣也拉不下臉面實情盡告,當然這也是因爲襄國目下雖然仍是國都,但誰也清楚眼下已經不再是軍國樞機所在,就算有什麼及時信報傳達,也都要先送往信都。正是因爲消息的滯後,石宣眼下還能保存些許體面。

說話間,他用馬鞭敲敲李顏肩膀,示意其人跟上自己,指着周遭那些戎袍、軍姿俱是散漫的軍伍對李顏說道:“你歸告太子,不要以爲只是南人一部遊蕩之師便有輕敵之念。我之前援救心切,無暇仔細準備,只引一路常師便匆匆奔援,途中與敵交戰幾陣,不乏敗績,便是你當下所見這一副悽慘模樣。若是還在冀南,身畔雄軍爲用,我也無懼這一路敵軍。但眼下虛弱之襄國,太子也不是邊鎮將才,也不必懷抱獨抗賊軍猛攻的愚蠢之想。”

石宣眼中對太子石邃的蔑視,李顏當下不敢申辯,他只是順着石宣所指望去,見到那些軍容破敗將士們,臉色不禁變了一變。

李顏雖然不是什麼將曲良才,但是作爲常人基本眼光還是有。特別石宣這一路軍隊那種連戰連敗的挫敗氣息濃郁得根本無從掩飾,他自然能夠看得出來。

如是李顏心中不免一驚,也對之前太子與自己等一衆心腹所討論認定的所謂事實產生了懷疑。雖然石宣所言種種不可深信,但大軍破敗的這種氣象卻是一個事實,一望便可知是被強敵屢屢蹂躪的劫後之衆。

可是眼下襄國諸多佈置,那全都是爲了迎戰石宣而安排的,若果真有一路敵軍已經欺近到襄國周邊,這絕對是一樁大禍啊!

李顏雖然是石邃的心腹,但石宣過往多年所營造那種坐鎮冀南、獨抗強敵的形象也實在深入人心。若敵軍連石宣所統率的部隊都能肆意蹂躪至斯,那麼對太子石邃的統率能力,李顏還真的不敢報什麼信心。

想到這裡,李顏心情就變得忐忑起來,也不敢想象一旦襄國被敵軍進攻且防守不利,後果將會是怎樣惡劣。

太子石邃本就嗣位搖擺,久失主上歡欣,若再犯了這種大錯,主上將會如何震怒可想而知。就算主上還有骨肉傳承的羈絆,但他們這些太子的心腹之衆是別想有一個好下場!

恰逢軍資輸送完畢,李顏更加不願久留,要將自己所見詳告太子。

可是他正告辭之際,又被石宣喚住,正色叮囑他道:“我與太子,關係確有幾分不諧。但當下是敵國來侵,私怨自然要拋在一邊。若是因此誤事,太子難有幸免,而我身爲前鋒督將,必也遭受牽連。眼下我軍奔波勞累,亟待休整,你歸去後速速奏告太子,即刻安排我軍入城。待到休整恢復之後,我與太子協同守城。”

李顏心事重重,也不敢當面忤逆石宣的意思,當即便在隨員的簇擁下匆匆返回襄國。

被剝除了建德宮的宿衛職權後,石邃便索性直接搬出了宮苑,眼下他正留駐於自己在城北新建未完工的單于臺,身邊則是他自覺得忠誠無憂的東宮力士。

李顏在離開石宣軍伍之後,便匆匆往城北單于臺而來,將自己所見種種畢陳之後,才一臉憂心忡忡道:“殿下,若平原公所言無虛,眼下則絕非剷除內奸的良機,當務之急……啊!”

話講到一半,李顏突然捂住額頭慘叫一聲,原來是石邃抄起案上的擺件直接砸向了他的額頭。

“狗賊,你出城一遭,莫非是怯於賊子勇勢,居然敢歸返惑我!”

石邃認定一個事實,哪會輕易更改,此刻聽到李顏出城一遭回來之後已是口徑大變,非但沒有讓他心生警惕,反而懷疑李顏已經與石宣達成什麼陰謀,登時便破口大罵起來。

李顏額角淌血,這會兒卻不敢去處理,只是跪在石邃腳下連連叩頭,於是額頭上的血漬又塗抹一地:“微臣怎敢背棄殿下……常年以來,僕等久隨太子,不敢自比血肉親厚,但靴底雜塵、從貴則貴,遺野不過污泥……”

聽着李顏連表忠心,石邃臉色才漸漸有所緩和,但望向李顏的視線仍然不乏狐疑,又喝令他將所見種種詳細道來,不得有絲毫隱瞞。

待到再聽完一遍,石邃才冷笑道:“天色昏暗,我尚不能明識丈外之物,你匆匆出入,能保證覽盡他軍容如何?賊子若是以此詐你,我若鬆懈分毫,便將賊衆開門迎入!”

李顏聞言後張張嘴,但卻沒敢多說。他其實也不是沒有此類懷疑,但卻眼見軍中幾名就連他也曾見過幾面的大將都身負重傷,即便是用奸使詐,尋常伍卒可以僞裝,總犯不上連大將都要弄上一個斷腿折臂的重傷吧?

儘管如此,但見石邃仍是固執己見,李顏也不敢再作力勸。

“既然賊子要入城,那我就讓他入城受死!即刻傳令下去,開放小漳城,他若不引部入駐,我即刻便出城攻殺賊子!”

石邃又惡狠狠說道,頓了一頓之後,他才又轉望向李顏問道:“王朗那個奸賊,可曾派人與你同往?”

李顏聞言後,忙不迭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王朗應該也知敵情確鑿了。他既然身爲領軍,國都遭受敵擾,他怎麼能不上陣?即刻傳令,讓他率領禁衛於城南列陣待敵,不得拖延!”

講到這裡,石邃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從石宣口中說出的話,他是一句也不信,就算石宣說主上是太子的親生父親,他說不定都要動念做一下滴血認親。

所謂敵蹤云云,如果說此前還有懷疑,那麼現在石邃是確定絕對子虛烏有。他所安排小漳城,乃是襄國城東一座衛城,往年還有犄角共守之勢,但是隨着城南漳水氾濫,已經與城池隔絕起來,且因地傍河澤,一旦他在西面掘開堤壩,小城便有水灌之危險。

至於將王朗指派出城,則是他打算順手接手了建德宮。建德宮中有一部分皇室家眷生活,其中就包括石宣的妻兒。

既然打算徹底撕破臉,石邃便要斬草除根,要讓石宣徹底絕後!此前由於建德宮禁衛指揮權不在自己手中,石邃就算有這個想法也無從實現。既然賊子賣力耍詐想要誘惑他,那麼他便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派出禁衛,將這歹念付諸現實!

石宣會不會入駐小漳城,石邃不敢確定,但他卻能確定王朗一定不敢違抗他這條命令。說到底還是石宣造的孽,狗崽子示敵以弱,大概想不到先一步將自己的妻兒推入了死地!

0856 片言折獄0506 探路0912 諸夏有幸1370 玉樹成蔭1002 苑中黯然0807 待歸之人1249 自取死路0014 龍溪卒0288 逃人1284 不負七尺身0975 郗公取捨1223 兵臨灞上0605 的盧鎮南0670 身陷絕地1212 刑令之威0560 冒進必殃0690 霸府雛形0248 危樓高百尺1251 隴胡代興0328 歷陽之急0777 季龍將逃1243 竇融可效0592 趁火打劫0925 弄巧成拙0756 脫困在即0621 少君之憂0949 河洛之險1501 張氏歸國0519 奸邪難誅1077 歷陽蓄甲0837 向險而行0398 疾趨行臺1263 以命搏寵0083 歡欣須歌1025 飲鴆止渴1418 乞活難謀1408 恥居人下0770 推食共享0658 廣陵難爲惑1090 青溪殺劫0516 庭戲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0722 金玉滿艙0709 以攻爲誘0380 將作大匠1164 亂世宿將0994 人事艱難0546 破虜參軍1410 當取則取1076 後繼有人0225 人心望北1355 城下之盟1240 強漢遺威成漢篇30822 一刀之烈0743 丹陽守國1372 行臺秘閣1018 慕容南行0481 苦命娘子1105 江北悉定0071 嗜賢如命0903 鬥智鬥勇1449 塔下藏藥0879 誅殺鄉賊0771 明堂驚魂0437 臺中紛爭0692 招募六軍1490 分陝歸洛0122 白龍魚服0477 吾道不孤0215 欺行霸市1410 當取則取1260 塞北胡蹤1312 西路無事0398 疾趨行臺0589 難邀衆歡0639 衝陣1220 先取長安1470 祖郎意堅0897 還能戰否0116 分宗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1404 英主賢臣0902 藏奸作祟1233 清河續嗣0061 子非桃源翁0635 苦心孤詣0874 徐鎮何屬1280 古韻難求0510 肆無忌憚0069 道途相爭0142 隱而待沽1319 巧於藏拙0976 雲泥之判0396 見宋禕0413 雲集景從0752 戰機來臨0583 勝負手1230 京西戰事1220 先取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