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6 敗亡未遠

兩軍對峙自然難有和氣,彼此攻殺侵擾之餘,言辭互相構陷羞辱也都是常事。類似的手段,此前雙方都不乏使用,不要說羞辱主將,就連雙方各自君上都被對方彼此指名道姓的辱罵。

不過今次淮南軍別出心裁,佐以道具,直指奴軍糧患,力度之大超出了以往。對陣奴軍之將在稍有錯愕之後,才忙不迭指令近畔奴兵們擂鼓叫嚷以掩蓋淮南軍叫囂之聲,又派舟船衝出水柵,沿江阻截那些飄來的浮板木桶。

利箭鑿穿木桶,白花花的米羹泄流入江水中,江面上不乏游魚攢動啄食米粒。近岸處奴兵們看到這一幕,不乏人心內大感可惜,頻頻有吞嚥的動作。

軍中缺糧乃是一個事實,不獨輔兵役力們供給受到了嚴格的控制,就連他們這些第一線的戰卒,每日所得飲食供應也是日有削減,小鬥授食。到如今,裁食、賞食已經成了行伍中最爲重要的獎懲手段。

類似今次被淮南軍直接衝入營線前挑釁的舉動,不用想也知他們入夜一餐又沒有了着落。奴軍防線收縮,根本就沒有在淮水上阻截淮南軍舟師的佈置,也控制不了其軍進退,但是那些司掌軍法的將官們卻不跟他們講這些,只會蠻橫的計錯以罰。

淮南軍的叫囂聲,很快就傳回了後鎮土城大帳中,負責彙報的兵卒雖然已經極力注意措辭,但大概的意思還是不敢扭曲,其人傳聲還未過半,席中齊王石邃已經拔刀而起,一副怒不可遏的姿態,要將這兵卒斬於刀下。那兵卒已是驚得魂不附體,癱軟於地一灘爛泥一般。

“賊子自逞口舌之利,無罪於本部勇士。那貉兒沈維周貪我頭頸大功,也要有膽量涉水來取才能償願。有此妄念者何止貉兒一人,來日勇戰,執之拔舌自吞懲此言罪。”

石虎今次表現較之此前暴躁卻有不同,擺手喝止了暴怒的兒子,繼而便對在席衆將冷笑說道。其實近來他的性情已經多有收斂,已經少有暴怒而無節制的情況,許多以往令他惱怒的人或事,如今俱都轉爲怨恨而收埋心底。

之所以會有此類變化,乃是有感於當下諸多不利、前途未卜的處境,擔心盛怒之下會影響他對人事的判斷從而做出錯誤決定。如今的他,可是經不起任性和挫敗。

諸將對於中山王的變化尚有幾分無所適從,因而對其人心意也都無從猜度,所以近來只是躬身受命,少有發言表態,更不敢像齊王一樣易怒失儀,聞言後俱都只是稍作附和,很快便就收聲住嘴。

石虎一副大度姿態,稍作吩咐安排手段以迴應反擊淮南軍的挑釁舉動,轉而又開始與衆將商議起針對大軍所做出的一些調整。

近來奴軍看似向外沒有什麼大動作,但對內卻是動作頻頻。

南下以來大軍的編制從屬,早在穎口一敗便已經被嚴重摧毀,旗號軍令俱都混亂不堪,這對於大軍的掌控調度以及戰鬥力的發揮有着極爲致命的惡劣影響。此前因無強阻而順利拿下了渦口,但是因爲舟船乏用而令得大軍裹足不前,與南人又陷入了僵持中。

石虎近來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對大軍的整編上,主要便體現在了對親信衆將的大舉提拔。此前穎口部衆分崩離析的張豺,也終於得償所願,再次重掌兵衆,此前奉命收撿淮上的徐州敗軍,已經又拉起了五千餘人的隊伍。

而類似麻秋、張雄、石閔等新進之將,雖然此前自潁上而下攻打肥口的作戰表現實在欠佳,但是如今也都被委以重任。單單獲得獨立領軍資格的親信將領,便達七人之多,分掌三萬餘衆。

這些將領所分掌的人馬,已經不再單單只是原本石虎的私兵義從。事實上經過幾場大戰後,石虎的義從軍隊傷損頗多,已經遠不及此數。不過近

來他大肆整編,原本譙郡人馬、包括諸胡義從,加上原本的私兵敗衆,還有徐州方面接收的那些敗軍,俱都挑選精卒充入中軍,交付軍中宿將並親信諸將統率,整個中軍的規模再次擴大到五萬人之多。

這一次整頓軍伍,石虎手段可謂強硬,藉着諸軍集防的時刻,甚至就連原本主力的羯國老中軍都不能倖免,凡年齡超過三十五歲、又或身體有明顯殘疾的中軍老卒,俱都裁汰出去,只保留下精壯士卒整編入伍。

對於裁汰出中軍的那些士卒,石虎已經近乎半放棄的狀態,配發的軍械俱都收繳入內,以充中軍之用,至於食糧供給,也都少之又少,只是吊着一口氣不至於恐慌潰散。大軍看似仍然維持着十幾萬的規模,但是那些被排斥在外的兵卒們,已經不再具備多強的戰鬥力。

對於那些雜胡義從們,石虎也都鼓勵那些強部兼併弱小,甚至於自己就在那麼做。

今次隨軍出征的雜胡丁零,共有將近四千人在其首領句町王翟斌率領下參與此戰,原本也是諸胡義從中頗爲強大一股力量。結果穎口潰敗的時候,翟斌死在了亂軍之中,部衆多有離散,只剩兩千餘衆。今次石虎整軍,便順勢將丁零人這兩千餘衆再吞沒千人併入中軍,至於剩下的那些,便也都被實力尚存的屠各、林胡並鮮卑各部哄搶一空。

正是由於石虎與雜胡強部聯手劃分人衆,大軍中那些弱小力量被蠶食一空,令得原本鬆散混亂的建制復又變得清晰明確起來。如今石虎親領中軍八護軍部,合計人馬兩萬四千,乃是大軍精選出來的精銳悍卒,除了匈奴屠各部劉顯所率領的屠各義從之外,餘者俱是他的親信部將中提拔出來的將領。

至於中軍其餘各軍,包括那些徵召來的徐州敗軍,則交給了他的兒子石邃等人執掌。如今長子石邃在軍中爲他臂助,另一個兒子石宣則已經入駐彭城。石堪歸國明顯是在針對他,所以石虎對石堪所留下的這些力量也不會客氣,徐州境內凡不受命者,俱都強悍出擊殲滅。

算起來他在渦口這段時間,用兵淮北的次數和人衆,明顯要高過了用兵淮南。眼見如此形勢,已經不需要再明言,衆將也都清楚,中山王已經沒有了再向南作戰的意圖,之所以眼下還留守於此,只是沒有等到合適的機會和藉口,加之南軍實在咬得太緊,讓大軍不能從容撤離。

渦口前線水面上,淮南軍示威挑釁的大船尚未退回,奴軍這裡便有了反擊的舉動。十數名晉人俘虜被從後營拎到前線來,口角俱被器物撐開,竹鬥盛着穀米滾滾灌入,哪怕已經吞嚥不下,都被木杖用力杵入,旁邊自有奴兵叫囂:“貉奴不知中國物博,大軍積穀三年無匱。來日貉將沈維周受擒,中山王自有穀米盛賜!”

類似的舉動以反擊淮南軍所言糧盡,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但岸上奴兵們在看到這一幕,仍然不顧飢腸轆轆,揮舞着刀兵叫嚷不休。至於那十幾個受此虐待的俘虜,很快便就氣絕,屍體都被拋扔在了江中,腹部鼓脹,觸目驚心!

沈哲子如今正身在長安大艦上,眼見奴軍如此兇殘一幕,已是激怒難耐,當即便命兵衆棹夫駕船直往渦口衝去。

眼下共在船上的,還有收復淮陰之後自盱眙轉來相見的郗鑑,眼見大船直接向渦口衝去,心內已是一驚,忙不迭起身勸阻:“兩軍交戰互辱,手段自有卑劣極端,維周可不要激怒任性,身入險境爲其所害啊!”

沈哲子聞言後,指着江岸奴軍營壘冷笑道:“奴兒已無戰心,正要陳兵其門戶之前,迫其自望膽怯胸懷!”

眼見長安大艦直往渦口衝來,岸上奴軍果然不乏惶恐。他們倒不是擔心淮南軍真的敢攻打上來,江面一艘大艦加上幾艘鬥艦,即便滿載不過幾千兵衆,他們渦口軍營本就有幾千人,加之後陣連營馳援,淮南軍若是攻來,是佔不了什麼便宜的。

真正讓他們感到擔心的,還是或被派遣出營阻截,若是江面作戰的話,面對淮南軍那碩大無比的長安大艦,沒有幾千人、數十舟船圍攻,他們真的是不敢近前。

不過幸在將領們也並沒有出營遠擊的打算,眼見淮南軍大艦逼近,連忙讓人放下水柵固防。兵衆俱都充入防事中,嚴陣以待。原本奴軍是不擅長這種臨水渡津防守的,不過因爲有了許多徐州敗軍的加入,這一方面的短板也得到了彌補,因而諸多防務工事還是修築的有模有樣。

很快長安大艦便逼近到了渦口,沈哲子親下甲板使人喊話:“中國誠是盛大,士庶何止億萬,王土廣及四夷。先人仁厚,納四夷瀕死之衆而養中原物華之國,全其性命。四夷雖有知恩義士,亦不乏屠各、羯賊醜類,貪我王土,虐我黎民,生民俱受所害,萬衆死於刀兵!醜類妄圖天命,奪人衣食,虐人性命,華夏仁義之國,絕非禽獸久據之土,豈容孽障長存!以小貪大,必遭橫死,屠各已受所害,羯賊敗亡未遠!”

“羯主窮勢虛焰,擄衆百萬,自以爲強,不敵王師三千之衆,屢挫於淮,此乃蒼天教化,仁義之衆,自有天助,惡逆之賊,天人共厭!今告北軍上下人衆,十日之內,必破羯賊!凡我晉祚鄉親,並及諸胡存義之士,勿爲羯賊虛態久惑迷用,父精母血,七尺之身,向義則生,從逆必亡!決戰之前,凡執一屠各、羯賊人首,以此自表擇於仁義,棄於惡逆,慨然涉水,必有王師遠迎,盛食以饗,相約殺賊!”

如此長篇大論,岸上奴兵們未必聽得明白。不過淮南軍大艦也並未遠離,而是停泊在此一次次的叫喊着,後續又有戰船載兵加入其中,聲浪彙集於一,更顯洪亮。

聽得次數多了,岸上奴兵們也漸漸把握住幾個重點,淮南軍是將屠各、羯賊這兩個有着僭制劣跡的胡衆視作生死大仇,恨不能除之以後快。至於晉人從軍,包括其餘雜胡義從,只要斬下一個羯胡和屠各首級,便能涉水投降,爲淮南軍所接納,並且供給餐食。

老實說淮南軍這些口號,並沒有在這些奴兵們心內激起多少的共鳴。畢竟眼下奴軍雖然有困頓,但在兵力上還佔據着絕對的優勢,而且雖然屢屢受挫於此,但在他們心目中南人仍是弱旅,並不怎麼值得投靠。所以並沒有多少人真的有想法,要斬下行伍中羯胡和屠各人首級去投敵。

但是淮南軍這些喊話,終究還是在奴軍心內激起一些波瀾,讓一些不屬於羯胡和匈奴屠各的兵衆們意識到,原來他們跟這兩部族衆有所不同,他們並不是南人心目中的仇寇與奸邪。因而此時沿岸各軍中也都不乏議論紛紛,在許多人心裡樹立起了分別心,乃至於此前兩軍對峙、你死我活那種壓迫感和緊張感都略有緩解。反正南人恨不能除之後快的並不是他們,那麼就算是大軍敗了,他們也是有活路的,不會被南人窮追猛殺。

此時沿河防守衆將在聽到淮南軍的叫喊之後,心情也是複雜,他們自然能夠意識到南人這些叫喊對軍心所能造成的惡劣影響,甚至就連這些兵長將領們自己本身都難免受到影響,鬥志爲之動搖。

就算是他們想要阻止,此時南人在渦口處除了原本的大艦之外,又聚集起了七八艘鬥艦,兵力已經不弱,單憑水營中的力量已經很難驅逐,還要向後方申請調用停泊在堰埭中的新造舟船纔敢出營作戰。

這一來一回,加之軍中決議,便需要不短的時間。而此時南人舟船仍在向此集結,爲了防備南人進攻,只能將更多軍力調來集中在岸上營防中。於是奴軍中便有更多的士卒聽到南人的這些喊叫聲,因此而生出的騷動議論便更加擴散開來。

長安大艦上,郗鑑聽到沈哲子讓人這番喊話,初時眸中也有異彩,但過不多久便覺出不妥,沈哲子這一番喊話誠然能夠攪亂奴軍人心,但審辨之下其實問題還是不小。

雖然不與劉、石苟合,乃是南渡以來中樞一直奉行的策略,但其實上升到軍事層面的針鋒相對,以及對於那些黨羽的態度,其實臺內還是有着爭執和分歧,並未形成明確的公論。沈哲子讓人這麼喊,其實已經算是逾越,雖然如今方伯權力極大,尤其是在戰時,但是這種上升到國策軍略的決定,絕對不是一地方伯能夠做出的!

即便眼下臺內不追究,但到戰事結束,秋後算賬的話,一旦被有心人提起,這便是沈哲子的罪狀,會給他帶來極大的麻煩。

所以待到淮南軍喊過一遍後,郗鑑便連忙行至沈哲子面前,將這一隱憂道出,提醒沈哲子千萬不要過度專注於戰事而忽略了臺中的態度。而且如此激言,這是逼着石虎要提前決戰,抽掉他繼續引兵對峙的餘地。

沈哲子對此不置可否,他當然深知這一番宣言會給內外所造成的動盪影響,短期之內能夠離間奴軍軍心,中期之內會讓臺中對他更加不滿,而遠期則直接影響到日後過淮北伐的狀況。但他還是沒有停止讓士卒喊話,先是對郗鑑的提醒表示謝意,而後便拉着郗鑑討論起奴軍如果真的發動決戰,兩鎮該要如何配合迎戰。

淮南軍的這一番喊話,很快便傳到了後方土城中,聽完兵卒戰戰兢兢的彙報,石虎終於難再保持淡定,勃然怒起,一腳踢翻面前案几,怒吼道:“貉兒奸言禍心,難道真以爲我畏懼了他!集衆準備南攻,來日決戰必要生擒貉兒!我要親自臠割貉兒,與諸將分炙其肉!”

衆將見狀,俱都凜然,也不敢再自作聰明打聽大王是在作態還是真要發動決戰。畢竟他們衆將也都不乏外族,自己有沒有異心還是其次,關鍵是擔心中山王會因此而對他們產生什麼異念。於是俱都紛紛領命,各歸其部以整頓人馬。

接連幾日,淮南軍俱都乘着舟船出沒於渦口並周遭渡津,屢屢叫嚷這一份宣言。而奴軍中兵卒們人心如何暫且不論,整個奴營內外俱都是一副厲兵秣馬,緊張備戰的狀態。

就在奴軍內外凝重,氣氛繃緊的情況下,一支看似遠來、風塵僕僕的奴軍遊騎衝入了中軍大營所在的土城中。

1175 河東謀略0487 先生有教0346 宣陽門前0225 人心望北0017 幣重言甘0338 功成在即0651 載譽而歸0882 攔師於途0858 不忍思歸1266 小沈甘糖1233 清河續嗣1374 天中義骨1019 中外賢達0561 塵埃落定0860 荊徐之困0735 大勢強壓1158 壯居日久1110 太后歸天0766 人主之困0920 詐降專家0057 宅鬥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1294 安定河東1246 九錫之議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0146 重義輕財0969 沈氏阿秀1147 河東鄉困0135 肘腋生患0217 幸得良配0025 剛愎自用1450 燕王跋扈成漢篇10923 難食新稻0279 九卿之副1366 無懼胡酋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1463 大將歷成1491 人情悠長0440 本非弄潮兒1292 烈火烹油0921 強軍懾人1143 謀殺封氏0455 太康餘音1271 選賢關隴1502 邊事輕重0927 天助我也1431 宿敵爭勝0473 石賊隱患0242 摯友相陷0751 進退維谷0920 詐降專家1400 不求口惠0396 見宋禕0390 山水承歡1288 推心置腹0463 重整家業0651 載譽而歸1416 夜抵廣宗0750 石堪歸國1455 諸夏筋骨成漢篇21087 宜作自度0104 宣城難任1366 無懼胡酋0721 奴死江畔0655 樑郡大建0332 生者狡黠0360 用兵石頭1089 內外焦灼1500 貂指遼邊0422 治郡之選1241 復威隴上0563 倉立都南0515 門生長短0497 逸少雅聞1440 無人能免1009 百工南來0577 都中亂鬥1464 鄉愿必除0343 京畿大亂0742 季龍奴婢0234 高門泥胎今天暫時沒有更新,聊幾句閒話0905 敗走河南1117 抱薪燃膏1084 伐蜀可期0681 惡客招災0683 雄主老矣0042 冰釋前嫌0193 卻扇1066 止戈罷戎1471 巢中危卵1171 壯奪武關0077 奪命之樂1164 亂世宿將0079 定品0129 表裡不一0918 城下之盟1273 石城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