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冶鑄精用

沈哲子本身並不是什麼技術性的人才,也沒有太多時間親自去工坊車間指導工匠生產,但他卻有足夠的資源去供那些工匠嘗試,偶爾還會提供幾個外門夾生思路,給工匠們提供一個嘗試方向。

位於烏江封地的冶鑄工坊,除了維持住產能之外,其中也有近百名技藝精湛的工匠一直在嘗試主流之外的冶鑄方法,並且俱都薄有成效。

時下比較主流的冶鑄方法便是炒鋼,烏江封地不獨高爐興建,本身又有水力鼓風的地理優勢,將原料提煉爲生鐵,而後再將生鐵熔成液態,通過鼓風和添加精礦粉等反應劑促進雜質氧化,便可以得到可鍛可鑄的材料。

百鍊鋼就是基於炒鋼的基礎,對材料繼續進行深煅加工,從而得到品質較高的鋼鐵。決定鋼鐵硬度的乃是當中的含碳量,而炒鋼一般獲取到的材料都是含碳量偏低的熟鐵或是低碳鋼。所以在鍛造的過程中不獨獨只是頻繁的鍛打,還要關注含碳量的高低。含碳過高,硬度是有了,但韌度不足。而含碳過低,則就容易柔軟變形,硬度不夠。

時下工藝自然沒有什麼含碳量的概念,最終成品如何,全憑工匠經驗作準。而且也絕非鍛造次數越多,成品品質便越高。所以限制百鍊鋼產量的,除了繁瑣的工序之外,還有就是工藝合格的工匠實在不多。

烏江基地雖然如今從事冶鑄工匠已經達到萬數以上,但如果依照百鍊鋼的標準去生產可稱上等的兵器,產量同樣會低到令人髮指,根本不能提供什麼實質性的助益。想要提高產量,只能降低標準。

沈哲子雖然並不親自坐鎮烏江,但是卻有書吏人員常駐烏江,將烏江的工藝流程以及改進日常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便彙報一次。

烏江基地雖然不能說是畢集江東冶鑄精華,但技藝精湛的工匠也委實不在小數目,像是原料選取、鍛造工序以及淬火冷卻之類的小技巧嘗試暫且不提,單單幾個大的工藝門類也都不乏嘗試。

比如古法塊煉,塊煉法一直到了後世都還有存,但也只是當作一種古法傳承,不足言其先進,反而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冶鑄方法。所謂塊煉便是將礦石與燃料直接堆疊煉取,對於爐溫的要求都不算太高,所能得到的海綿鐵雜質太多,必須要經過深煅才能獲得到成品,甚至不能鑄造。而這個鍛造的過程,較之百鍊鋼還要繁瑣。

而且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塊煉對於礦石原料的品質要求極高,如果礦石品質太低,那麼所得的鐵雜質更多,甚至連繼續鍛造加工的價值都沒有。烏江基地因爲地近大江,所以能夠多取各地礦石來作比較,能夠合用的實在不多,並不足以大規模生產以裝備軍隊。

沈哲子展示給郗鑑的這柄戰刀,材料所用之法便是灌鋼法,或可稱爲宿鐵刀。

灌鋼法的工藝,核心就在於用生鐵和熟鐵兩種材料進行冶煉,其中生鐵可以從礦石直接冶煉出來,而熟鐵則是炒鋼的產品,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含碳量的高低,通過彼此中和冶煉,便可以直接得到品質不低的鋼,兼具二者的硬度和韌度。雖然具體的操作方法不盡相同,但原理也都相仿。

跟舊有的炒鋼法相比,灌鋼法可以直接得到品質不低的鋼,省卻了極爲繁瑣、耗時耗力的復鍛復打,整個工藝流程都得以極大縮短。雖然跟百鍊精品相比,灌鋼法最終成品品質是要略遜,但是勝在產量提升。而且由於鋼材本身品質便比炒鋼要高,所以在後續的鍛造兵器過程中,對工藝的要求也不太高,只需要熟練工操作,便可以獲得合格的刀劍器具。

比如郗鑑眼下手中所持刀具,如果用舊法百鍊打造,想要達到相等的質量,需要工藝精良的匠人最起碼數月之功。可是用灌鋼法的話,普通匠人旬日完成。當然如果還要追求更高品質,那麼耗時肯定會有所延長,性價比實在不高,畢竟又不是打造什麼稀世神兵,而是能夠大量武裝軍隊的制式兵器。

史載北齊綦毋懷文以灌鋼法而作宿鐵刀,可斬甲三十紮。烏江工坊所產或許沒有那麼高的品質,但是如果從大規模軍隊裝備來看,在此世絕對名列前茅,少有可及。

毫無疑問,灌鋼法這種工藝才最符合沈哲子的價值觀,任何一種工藝,在他看來,如果不具備可操作的普及性,哪怕技術含量再高,不過是華而不實的屠龍術。或可出於匠心情懷去追究更高技藝,但實用性實在不高。

此時郗鑑手捧這一柄刀具,心情可謂糾結。他倒是分辨不出這一柄刀究竟使用何種技藝打造出來,但既然沈哲子敢於這麼說,可見應是掌握了一些有別於舊法的鍛造工藝,能夠大量生產這種品質的兵器。

這當中意義之大,哪怕不經深思也能明白,此時在郗鑑心目中對此自然充滿了好奇,相對於刀具本身,他自然更希望能夠得到這一鍛造新法。不過看到沈哲子站在那裡笑而不語的模樣,他也知自己這念頭只是妄想,但還是忍不住說道:“莫非維周已得鑄此精兵良法?若真如此,實在是社稷大幸,假使能夠推及廣知,未來王師用兵中原無疑更增把握!”

沈哲子聞言後又是呵呵一笑:“雖然古賢有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又有社稷之固,在德而不在險。羣賢立朝,教化當先,也是事半功倍,不可窮逐械用之利反懈於教化德育。區區匠法,不值一提。”

郗鑑聽到這話,也覺幾分尷尬。如果他面對的是其他人,自然不至於如此爲難,但如果想對沈哲子用強逼迫,如今的江東只怕沒人敢這麼做。而且利械也僅僅只是強軍的一部分,也難恃此便天下無敵,因此而交惡於沈家,實在得不償失。

“維周所語,誠是嘉言。譬如此前壯聲,雄心不死,雖凡鐵亦可開天。強逐物用,實在是有些捨本逐末。王業復興,尤賴衆志奮進,是不能獨仰一物。”

講到這裡,郗鑑便擺出一副淡然狀,揮了揮那柄戰刀語作尋常道:“不過如今徐鎮甲用卻是匱乏,故以厚顏求補,不知維周你能相助幾何?”

老狐狸也實在是心思多,沈哲子暗暗腹誹一聲,繼而嘆息道:“其實徐鎮所困,淮南又何嘗不是如此。如今羯賊內亂,故國士庶俱都渴於王道庇護,緩進一分便是一分的焦灼,真要言道困擾,我與郗公都是同唸啊。”

你再耍小聰明,我反而不賣了!

郗鑑聞言後,面色不禁一滯,他是知道沈哲子有多難纏,但也沒打算沾多大便宜,但他好歹也是邊鎮方伯之尊,難道真要跟個商賈一樣在這裡討價還價,斤斤計較?

彼此都不願先透口風,局面就這麼僵持着,到最後還是郗鑑忍耐不住,終於開口道:“若淮南所供械用,都是此類品格,那我要採三千甲士之用,維周可否應允?”

說完這話後,郗鑑兩眼灼灼望着沈哲子,希望能通過其神情變化來窺探出些許內情,從而衡量這些械用真實價值。

然而他註定是失望了,沈哲子聽到這話後只是隨意頷首,而後說道:“此一類事,自有掾屬處理。郗公遠來,若是不能款待,實在是我這地主失禮。”

說着,他又請郗鑑上車,同返內史府。

如此模棱兩可回答,更讓郗鑑心情糾結,在歸途中忍不住又說道:“如今徐鎮也是諸用告急,維周可否告知,若是採用三千,該要籌物多少?我也好歸鎮早作籌措。”

“彼此都爲王事,這都是小事。我倒是想問郗公一句,三千之數夠不夠?”

沈哲子仍不正面回答,反問郗鑑一句。其實如果郗鑑能夠在徐鎮達到說一不二的地位,彼此交流起來反而不用這麼費勁,正因爲徐州局勢複雜,他才需要多抻一下,才能獲得更大主動權。

郗鑑聽到這話之後,眉梢又是驀地一顫,更加看不出沈哲子的深淺,一時間也不知該要如何作答。

“其實冶鑄軍用,俱爲社稷助力,又怎麼敢以牟利。但實在冶煉鑄鍛,都是深耗,我居任淮南,也實在不忍窮勞一地生民,大損一地材用。太多困擾,想必郗公也能有所體會。”

無論殺生還是殺熟,沈哲子都無太大心理壓力,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他才道出自己真正意圖:“來日鎮中將在洛澗廣營冶鑄以造軍用,但眼下仍是困於人用物用,若得郗公相助做成此事,屆時兩鎮都得此利,這也是助益社稷的善功啊!”

郗鑑聽到這話後,臉龐頓時一黑,他本來還以爲沈哲子之所以如此態度只是爲了多敲詐一些物貨,卻沒想到這小子乾脆就是在打他鎮中匠人物料的主意!這是打算釜底抽薪,要讓徐州軍械用日後俱都受制於淮南啊!

身爲方鎮首長,怎麼能將這麼重要的事情完全委於外人!所以郗鑑在聽到這一條件後,下意識便要拒絕,只是話到嘴邊還是改口道:“若能襄成盛事,自然大善。但此事幹系不小,還請容我歸鎮權衡幾日。”

他是想到此前沈哲子問那一句三千夠不夠,看起來淮南軍已經有了能夠大規模提供械用的能力,就算他這裡定力十足不爲所惑,但是難保鎮下那些軍頭們定力如何!若是淮南軍與那些人私下接觸,繼而開始私底下交易,那麼他這個刺史無疑會更被架空!

這麼大的事情,沈哲子也不奢望郗鑑能夠馬上答應,不過彼此相距反正也不遠,來日再多作溝通就是。其實烏江基地對於灌鋼法工藝也是剛剛摸索成熟,如今已經打造出的成品僅僅只有三百多具戰刀而已,他這裡完全就是在拿大話去詐郗鑑。

灌鋼法工藝就在於能夠簡化工藝,快速普及,如果抱在懷裡敝帚自珍,便等於放棄這一工藝的最大意義所在。沈哲子不能控制工藝流傳,但他卻能控制工匠人身。不獨徐州這裡,等到明年如果荊州軍抵達南陽,與淮南取得實際聯繫後,他也要將荊州的冶鑄工匠搜刮一番,在淮南建立起此世最爲龐大的軍工基地!

1286 雄大當國0149 義士報恩0962 百萬民食1399 目無奸邪0528 氣通神暢0029 惡客難逐0977 持刀以迫0612 王舒之亡1495 聖人萬歲0470 元子途窮0817 三吳第一門戶1060 潼關在望1405 相見恨晚1381 專制遼邊0994 人事艱難成漢篇40157 譙國桓溫1483 典午歸命0028 手撕墨寶1108 德不配位1490 分陝歸洛1400 不求口惠0921 強軍懾人1135 諸葛伏法0792 分道揚鑣1469 愁城難離0415 大壞風流1469 愁城難離0362 駙馬超凡1487 少年情愁0958 八關告破0296 兵臨城下0507 國鼎南北0724 老奴可厭0443 夜中喋血0812 王道光輝1105 江北悉定0779 大譽千秋0332 生者狡黠1484 勳業信託0570 舍家投獻0540 偷閒半日1004 稚恭智淺0844 樑郡新墾0427 前朝宗親0321 不爭即退1385 前程共勉0079 定品0951 虎牢關城0618 民心思戰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0181 兩敗俱傷0370 有罪當罰0433 春日明媚0430 都中米貴0816 樑郡公0001 江東之豪1085 隔江而峙0262 琅琊豪族1252 殺馬盟誓0985 名爵至極1373 稚子難謀0659 目若仇寇0169 婦人之見1380 東胡反覆0442 血濺殿堂0774 蓄勢待擊1426 雄陣萬變0663 江河水沸0240 臺中驚聞1125 千金途行0636 施口搶登0590 劣跡斑斑0528 氣通神暢遼東篇21458 後顧無憂0499 畜性張揚0025 剛愎自用1319 巧於藏拙0693 人多勢衆0798 弄巧成拙1364 不負義氣0170 波瀾再起1491 人情悠長0342 王師回攻1254 知足之樂0721 奴死江畔0801 一聲嘆息1120 祖宗失德1056 山河表裡1247 非禮勿論0868 亂世劫餘1334 破裂襄國0443 夜中喋血0441 臺中禁嚴0749 忠良遭辱1353 國爭兒戲0706 以攻代守1239 隴上風雲0974 河洛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