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第563章 定遼

慕容家人丁興旺,斬盡殺絕是不可能的,還是有不少人躲過了一劫。

慕容德、慕容楷領着十幾個慕容子弟,率三四千騎突圍而出,向北竄入草原之中。

黑雲大軍不滿五萬,圍城都勉勉強強,城中如此混亂,不可能面面俱到。

此次清洗之後,慕容氏人丁凋零,除了慕容垂一系,其他幾家從此沒落下去。

逃入草原的慕容德、慕容楷也掀不起什麼大浪。

攻破龍城,徒河的陽騖立即投降,李躍廢爲庶人,罰沒全族,遷陽氏全族入鄴中安置,楊略沒讓逄約滅其滿門,已經是最大的賞賜。

以前對士族能懷柔就懷柔,如今燕國滅亡,天下大勢已定,必須展現鐵血手腕來。

兩三日後,抄沒的錢財糧食堆積如山,僅龍城周邊清理出隱蔽的人口就多達十餘萬。

以前估算燕國人口百萬左右,如今看來至少翻一倍。

慕容家子嗣昌盛,人人都是公侯,都是將軍城主,可想而知侵佔了多少。

這種局面別說悅綰和慕容恪,就算是商鞅、吳起來了也沒用。

除非把燕國上上下下犁一遍,但慕容恪沒有如此魄力,更沒有這種鐵血手段。

慕容俊剛準備來一個“校閱見丁,精覆隱漏”,就不明不白的“英年早逝”了。

“傳令,封逄約爲揚威將軍,平州刺史,賈堅爲遼州刺史,崔瑾爲鎮東將軍,護東夷中郎將,持節都督平遼二州事。”

龍城破了,遼東歸樑,雖然還有一些城池在抵抗,但影響不了大局。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逄約快刀斬亂麻,主動背起黑鍋,李躍自然不吝賞賜。

“遼東既平,當遷百姓填河北,增強國力,與秦國決戰。”崔宏拱手道。

“不然,遼東百姓不可動,只遷遼東士族豪酋即可,遼東空虛,河北不穩,別忘了高句麗還在海東虎視眈眈。”李躍反對。

當年司馬懿從遼東遷走二十萬百姓,造成遼東空虛,高句麗、宇文、段氏、慕容填補空白。

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河北百姓爲躲避戰亂逃入遼東。

算是補充了不少人口。

李躍再遷回去,豈不是重蹈司馬懿覆轍?

“然則經營此地,非一朝一夕之功。”崔宏屬於傳統士人,並無國界的觀念。

沒有價值的土地能放棄就放棄,集中精力經營中原,然後羈糜外圍。

從秦始皇時代便按這套規則行事。

不能說崔宏想法錯了,畢竟樑國最大的威脅是秦、晉,集中力量對付他們是對的。

不過李躍想的更遠一些,“現在遷百姓填充河北,以後再想經營遼東就沒那麼容易了,適應了中原,誰還願意來這苦寒之地?至於秦、晉,不差這兩百萬人,遼東經營好了,以後也是大梁的糧倉和牧場。傳詔,凡我華夏百姓,一律歸爲庶民,免賦三年!”

李躍讓賈堅、逄約、崔瑾鎮守遼東,是想遷一些忠於大梁的河北士族豪強來此地。

一則抑制內地豪強,二則借豪強之力,守住這塊地。

全靠普通百姓,很難抵擋遼東諸族的滲透和擠壓,而士族豪強對土地的狂熱不在大梁朝廷之下。

“陛下此詔一下,遼東鮮卑、烏桓豈不濫竽充數?”盧青拱手道。

李躍哈哈一笑,“只要他們承認,那便是華夏百姓!“

慕容家推行了幾十年的漢化,鮮卑人跟中原人差距並不大。習俗、衣飾都差不多,連語言都改成了漢言。

從歷史軌跡上看,什麼拓跋慕容宇文,最終不都融入華夏?

“陛下英明。”崔宏拱手一禮。

“中原有的,這裡都有,戰馬、鐵器、糧草……應有盡有,中原沒有的,這裡也有,遼東安,河北安,河北安則中原安!”

歷史上,漠北對中原的威脅還沒有遼東大。

稍微有些能力的君主,都會積極出兵打擊漠北草原勢力,草原遊牧爲主,生產力低下,人口不足,在歷史上絕大多數時候,都被中原王朝按在地上。

唯獨遼東不一樣,從春秋戰國,便有華夏百姓遷入此地,建造城池,開墾田地。

一旦中原虛弱,此地就是華夏的最大威脅。

唐、明失去遼東,遼金清相繼興起,趁華夏虛弱,入主中原。

三年免賦的詔令一下,遼東基本穩了,剩下的一些負隅頑抗的城池,被崔瑾、賈堅、鹿勃早、段羆、李瀆諸將輕鬆掃平。

連北面的庫莫奚、契丹等部都紛紛南下,自稱商周遺裔,還取了不倫不類的漢名,多劉、蕭爲姓……

唯獨張蠔、劉牢之進攻玄菟郡有些不順利。

玄菟多山,騎兵難以施展,高句麗提前一步扼守形勝之地,黑雲軍一萬五千兵力就有些單薄了。

從地緣上看,玄菟相當於遼東的上黨。

佔領此地,向東可俯視海東,向南窺望半島,向西則威脅遼東。

前身爲戰國時燕國真番障塞,設立五百餘載,是漢四郡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遼山遼水皆從此地而出,當年公孫家佔據此地,壓着遼東諸國打。

歷史上大唐的安東都護府也是設在此地。

高句麗不放棄此地,等於不放棄侵佔遼東的野心。

“也罷,朕就給高句麗一個教訓!”

雖然從龍城到玄菟有些遠,將士們有些疲憊,但來都來了,乾脆把事情都辦了,若進展順利,李躍準備將高句麗順勢推平,一舉解決這個禍患。

“此去玄菟路途遙遠,數萬大軍勞民傷財,陛下不必心急,臣料數日之後,玄菟必有捷報傳回!”桓伊拱手道。

“哦?你何以知之?”李躍好奇起來。

“孝武皇帝時,玄菟郡有戶四萬五千零六家,人口二十二萬有餘,公孫康治遼東,有戶六萬餘,此地以華夏爲多,陛下免賦化民詔令傳開,必心向大梁,高句麗焉能久持?”桓伊一臉自信。

李躍踱了兩步,此戰滅了燕國已經是最大勝利,再勞師遠征,的確有些不妥。

現在是五月末,已經進入夏季,一去一回,少說三四個月,多則半年以上都有可能,到時進入冬季,情況就不妙了。

崔瑾、賈堅、鹿勃早諸部,加上降軍,十幾萬人馬,,後勤壓力更大……

楊廣真打不贏高句麗麼?還不是被後勤和氣候拖垮了。

關鍵西面還在跟氐秦交手,中原形勢瞬息萬變,出兵高句麗,本末倒置。

如今只要穩住就行了,高句麗翻不出手掌心。

第220章 妥協747.第745章 建康498.第496章 宿將第172章 撤軍第205章 軍功爵第457章 籌劃第322章 動搖第37章 聯手694.第692章 請辭600.第598章 水火732.第730章 渡683.第681章 乏第428章 將攻第236章 質子第182章 立場第377章 城在719.第717章 王氏第209章 弒第64章 兵變734.第732章 威第369章 東風第128章 疲軍695.第693章 新政第196章 血雨569.第567章 餌728.第726章 南征673.第671章 將伐671.第669章 破解608.第606章 癖好第61章 自力529.第527章 勾結第58章 乞活第367章 疑雲540.第538章 入鄴655.第653章 年號679.第677章 威第218章 黎陽第151章 背水613.第611章 窮途717.第715章 佛門641.第639章 聯姻第428章 將攻569.第567章 餌647.第645章 鼠輩第61章 自力640.第638章 不敵585.第583章 第五把八十一章 大才第187章 柳暗695.第693章 新政588.第586章 海鮮第29章 英雄589.第587章 略567.第565章 龍城第247章 如晦第61章 自力第286章 生擒第776章 天下561.第559章 圖謀683.第681章 乏第331章 常山549.第547章 準備第180章 將亂第95章 工匠第86章 添花第355章 壓力第149章 迎接第86章 添花634.第632章 謝氏第113章 買賣718.第716章 重刑第37章 聯手第243章 西歸第295章 兩難第354章 步卒635.第633章 交換第425章 鞭刑第8章 醫第426章 真容第267章 再勝第97章 春525.第523章 契機第773章 壓力第199章 文士668.第666章 商議491.第489章 遼東第297章 來往531.第529章 伐謀第255章 天象第148章 對策712.第710章 世子728.第726章 南征522.第520章 沙門第64章 兵變第282章 大戰第96章 授課736.第734章 家族551.第549章 病重第444章 天縱第398章 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