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第628章 出

大半年沒見,太子李儉長大不少,人也沉穩多了。

跟着常煒在後方輸送糧草,鎮撫國內,學到了不少東西。

“國家運行的根本不是弓馬刀矛,而是錢糧,如何從地方徵收錢糧,運抵前線,是一門大學問。”李躍抽出時間專門爲李儉講解。

“很多王朝表面亡於敵國之手,實則都是亡於內部,士族豪強想盡各種辦法逃稅,賦稅便全部轉向貧苦百姓,他們賣兒賣女,依舊無法維持,只能揭竿而起。”

“兒臣知道,這便是大漢覆滅的原由所在,漢靈帝賣官鬻爵,就是因爲朝廷稅賦崩壞,只能靠此換錢延續。”李儉舉一反三道。

“不錯!”李躍哈哈一笑,“皇帝的利益是跟百姓一樣的,如果不一樣,下場會很慘,你看石虎窮奢極欲,舉國供養一家,所以舉家死無葬身之地,這便是因果報應。”

本質上,一個王朝的覆滅都是經濟先出了問題,然後導致各種政治問題。

當然,石虎這種禽獸王朝另當別論,它壓根兒就不是正常國家。

“兒臣知道了!”李儉認真的點點頭。

“儉兒還不到十歲,陛下跟他講這些大道理做什麼?”一旁的崔言思埋怨道。

“你懂什麼,朕教的都是屠龍之術,他若能記住一二,大梁的江山便穩如泰山。”

“對對對,陛下說什麼都對。”崔言思敷衍道,上前就拉住李儉的手,一臉寵溺。

李儉則不好意思的退開,“母后——父皇還要考校兒臣武藝和兵法。”

慈母多敗兒。

不過一個和睦的家庭,也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陛下,高將軍奏表至。”黃門在遠處喊道。

“今日到此爲止,你多陪陪伱母后,明日再考。”

有崔言思在場,什麼都辦不成。

李儉平日住在尚武堂,李躍西征後,跟在常煒身邊,與崔言思親近的時間不多。

李躍拿過奏表,看完之後一愣。

是避禍到燕山以北的流民在草原上殺人放火無法無天之事,鬧的挺大的。

幽州公孫、田氏、牽氏與其他豪族、流民,從盧龍道北上,進入草原,襲擊草原部落,搶奪女人、奴隸、牲畜、財物,還在當地建造村寨和塢堡……

這年頭爲了生存,什麼事都幹得出。

李躍當年在黑雲山也是如此。

幽州胡夏雜居,民風剽悍,說是避難,實則是一個宗族的人提着弓刀出去謀生,中土兩三百年的亂世,讓他們養成了殺人放火的習慣。

平時在中土就是半民半匪,在中土之外,沒有官府限制,更加肆無忌憚,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他們在烏候秦水、樂水建立村寨,驅趕當地的契丹、庫莫奚部族,佔領他們的草場。

讀着讀着,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自己一直在思索如何徹底解決草原問題,靈感不就來了麼?

漢匈大戰,轟轟烈烈,擊敗匈奴,又出現鮮卑,而歷史上鮮卑融入中原後,又出現柔然、突厥、回鶻、契丹、蒙古……

朝廷出兵再多次都沒用,打贏了也佔不住。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這些流民順着河流往北殺,給李躍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草原雖然廣闊,但其命脈卻是河流。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水草。

只要以塢堡佔據草原上的主要河流,就等於掐住了草原的命脈,遊牧部族永無翻身之地。

果然,羣衆的創造力是無限的。

旱災極大的影響了中原河北,百姓紛紛前往遼東和漠南避難,使得樑國對燕山以北以東區域的控制進一步增強。

從地域上,草原可以分爲五部分,東部大鮮卑山,中部沙漠戈壁,南部漠南,西部金山,北部爲漠北,縱橫萬里,疆域遼闊。

除了中部不適宜遊牧,其他區域都是水草豐茂之地,還盛產金礦。

金山山脈崛起了突厥,漠北崛起了柔然、高車、丁零等部落,漠南從爲匈奴人牧場。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鮮卑山區域,也就是後世的大興安嶺,鮮卑、契丹、蒙古等草原部族都在這片區域崛起。

一個優秀的將領必然精通地理,同樣,一個優秀的皇帝,對地緣有極深刻的認知。

無論古今,地緣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爲什麼拓跋什翼健能像狗皮膏藥一樣貼着樑國?就是因爲他們掌握了大鮮卑山西面的草原。

騎兵隨時南下,隨時撤走。

李躍派大軍去草原狩獵,鮮卑人拔腿就跑,這麼大的草原,樑軍騎兵很難尋到他們的蹤跡,找到了也是治標不治本。

“召常令君、崔宏、劉應太武殿議事。”李躍回頭看了一眼李儉,喊道,“儉兒隨朕一同商議國事。”

有些事還是早些培養爲好,耳濡目染,總會開竅的。

“唯!”李儉掙脫崔言思的手,趕緊跑向李躍。

“慢些,別摔着。”崔言思倒也識大體。

太武殿乃當年石虎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氣勢磅礴,極盡奢華之能事。

李躍不用白不用。

“豪強宗族爲非作歹……並非好事,臣建議嚴懲,殺一儆百,震懾國中不法之徒。”常煒是傳統士人,無法接受這種事情。

一旁的崔宏就聰明多了,若要殺一儆百,就不會大張旗鼓的召二人來商議。

“令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些人敢外出殺人放火,正說明他們極有開拓精神,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而且他們聚堡而居,控制水源,成爲抵擋草原部落的第一道屏障,非但不能殺他們,還應重賞!憑什麼草原就是他們的,寇可往,吾亦可往!”

古今中外,敢出去殺人放火的,都是這個民族的精英和狠人。

後世大航海時代,不就是這樣的人主導的麼?

幸虧這時代華夏的血性還沒丟失,幾百年的亂世,讓他們精神、武力都無比強悍。

強大的時候不殺出去,難道要等弱小的時候別人殺進來麼?

“臣附議,這羣暴……義民自己出去爭奪土地,攻打夷狄,皆忠義之輩,且不費朝廷一兵一卒一錢一粟,何樂而不爲?”崔宏順着李躍的心意道。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不費朝廷一兵一卒,就能開疆拓土,簡直是夢寐以求之事。

常煒斜了他一眼,“此例一開,只怕國中紛紛效仿。”

“效仿有何不可?有人出去,就一定有人留下,有實力出去爭搶之人,大多是豪強和宗族,他們出去了,大梁豈非更加太平?朕意已決,在烏候秦水、樂水設立臨潢府,朝廷直轄,塢堡封督將,村寨封都尉。”

這些人留在中土也許不會殺人放火,但會用另一種方式巧取豪奪。

李躍心中一動,這個思路也可以用在大海上。

第168章 虎死701.第699章 浪急第419章 奇兵587.第585章 將盡471.第470章 推行第194章 追殺707.第705章 北塵530.第528章 放歸第441章 陷阱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438章 進退第81章 戰626.第624章 旱第275章 亂戰461.第460章 忽變539.第537章 相殘661.第659章 地六百五十八章 時務489.第487章 耗第15章 狹路第777章 大結局第186章 飛蛾第274章 倉惶557.第555章 臨城465.第464章 水軍第238章 分歧第776章 天下662.第660章 牽連第196章 血雨第358章 妥協700.第698章 風起第324章 志大第1章 序章第180章 將亂749.第747章 封王第318章 聯姻第249章 轉折515.第513章 掠奪第289章 北渡第351章 上黨第5章 脫困第114章 不敵第105章 詰問第356章 辭官第457章 籌劃第204章 子弟第78章 來使第161章 推脫第193章 迎戰第310章 魯口第361章 劫掠第212章 鏡合509.第507章 伐心第399章 司隸第172章 撤軍第220章 妥協第407章 折戟第260章 糧食第30章 整合第8章 醫第355章 壓力第329章 暗流517.第515章 公道第191章 歸降680.第678章 西進546.第544章 冊封第40章 氣勢第3章 兄弟第70章 逃第152章 鼓動661.第659章 地六百五十八章 時務543.第541章 廢立第359章 讖言第421章 鬩牆第401章 病累第29章 英雄755.第753章 文采677.第675章 計第448章 虛實第247章 如晦503.第501章 權臣第176章 屯田713.第711章 門戶第401章 病累743.第741章 後勤第141章 夷狄753.第751章 封賞第61章 自力750.第748章 探索第68章 勇者581.第579章 東關第367章 疑雲第435章 迎戰(一)747.第745章 建康第194章 追殺第233章 人情605.第603章 暗鬥734.第732章 威第132章 廝殺第198章 豪強第419章 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