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第653章 年號

李躍原本還想加封左右大將軍,不過除了王猛,其他人的功績還是差了一些。

歷史上唐朝冊封的左右大將軍,大部分都有滅國之功。

現在就給他們封大將軍,以後收復西域,踏平漠北,剿滅高句麗,平定江東就不太好封了。

封無可封,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

諸事已定,也到了年底。

李儉開年之後便要跟着王猛督鎮關中,這一去,至少半年或者或者更久,李躍這幾天身邊都帶着他。

“東漢魏晉三朝,皆亡在士族豪強手上,治理國家,實際上就是如何壓制地方上的士族豪強,避免他們兼併土地圈禁人口,士族豪強一旦崛起,就會左右朝廷,你看江東便是如此,皇帝被王謝桓幾家捏在手裡,隨意廢立。”

李儉聚精會神的聽着,過完年,就又長了一歲。

幾個兒子中,李躍對他投入的心思最大。

“但凡事皆有兩面,永嘉之亂後,正是這些士族豪強的存在,延續了華夏的香火,不至於泯滅在胡人屠刀之下,士族豪強中亦有爲國爲民之人,身爲君主,當知曉權衡利弊。”

“敢問父皇,如何權衡?”李儉問道。

李躍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解釋,有些東西是要靠領悟或者經歷過才知道。

“你看長江水清,大河水濁,長江在流,大河也在流。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州之田地,大河之水也灌溉了數州兩岸之田地,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濁而偏廢,士族豪強亦是如此,一旦有氾濫趨勢,便要治理,不能讓他們成爲災患。”

李躍想起後世經典臺詞,略加修改,直接拿出來用。

“兒臣明白了,士族豪強可以用,但不能讓他們氾濫成災。”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想要徹底斷絕士族豪強根本不可能。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舊的去了,新的又會長出來,或者換個名字,換個方式。

“去了關中,多看多學多想多問,少指手畫腳,影響王都督。”

“父皇多慮了,兒臣豈敢?”李儉性子還算穩重。

“陛下,尚書檯議定的年號出來了。”盧青捧着紅帖而來。

李躍點點頭,卻並沒有多少打開的興趣,端起茶杯啜一口。

倒是李儉接過,打開,“洪興,好年號!”

“噗——”李躍進嘴的一口茶全都噴出去了。

第一個年號叫洪武,第二個叫正興,尚書檯的人一合計,去掉武和正,來了一個洪興……

“父皇?”李儉一臉疑惑。

李躍揮揮手,“沒事,沒事。”

“這年號是常令君與六部官員一起商定的,洪者,洚水、蓬勃之意,旱災方息,正需洚水,意在大梁蓬勃興盛……”盧青解釋道。

“原來是常令君取的,難怪意義如此深遠。”李儉拱手道。

李躍心中一陣膈應,這年號弄得大梁就像堂口一樣。

不過轉念一想,似乎並無多大區別,這天下不就是一刀一斧砍出來的嗎?李躍也不是什麼矯情的人,一個年號而已。

真不喜歡,過幾年再改便是,沒必要因爲這種事拂了常煒面子。

皇帝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被下面的人無限放大,有心人會看成某種信號。

“洪興就洪興,罷了。”李躍甩甩手。

蓬勃興盛,倒也切合時勢,而且朗朗上口……新的一年在大雪中緩緩而來,祭拜天地之後,正式改元洪興,大赦天下,減免雍秦涼漢四州賦稅一年。

正月一過,李躍令竇封率三千黑雲軍護送李儉入關中。

隨行的還有伴讀苻丕、孟廣。

崔言思哭哭啼啼,捨不得她的兒子走遠,反而是李儉安慰起她來,“兒臣去跟王都督學些本事,長則一年,短則半年,母后不必擔憂。”

李躍拉着崔言思,“好了,不是什麼壞事,他是太子,將來是要擔當重任的。”

女人總是這麼感性,明知道這是好事,臨分別時,還是依依不捨。

崔言擦了擦淚水,一起送李儉向西而去……

新年一開春,拓跋什翼健的騎兵又來了,無孔不入,劫掠並、代、幽等州,李躍不勝其煩。

派騎兵過去,這廝一溜煙沒影了。

騎兵一退,他又捲土重來,雖沒造成實質性的傷害,邊地百姓紛紛逃散,田地荒蕪。

朝堂上,有人建議修復長城,將拓跋什翼健擋在燕山、陰山以北。

直接被李躍否決了。

長城毀壞多年,重修不易,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有這些錢財,李躍還不如發動一場大戰。

不過,慕容令、苻丕去了遼東、關右半年,終於回返。

慕容令招募了兩千一百多鮮卑勇士,苻丕招募了一千六百餘氐人勇者。

實話實說,這年頭中原人身體素質遠遠強於其他族羣。

道理很簡單,耕種產出的糧食,肯定多於遊牧,誰吃的多,誰身體就壯一些。

雖然中原日子過得不怎麼樣,但草原只能更差,尋常牧民每日食物也就各種牲畜的奶製品而已,其他的則靠漁獵補充,飢一頓飽一頓,遇上天災人禍,餓死一大片……

而這幾年李躍放開山澤,鼓勵百姓漁獵採摘,蓄養家畜家禽,雖然仍舊貧苦,但至少能吃上飯了。

雖說二人招募來的人身體普遍瘦弱,但馬上功夫卻是一流。

“這些人全是臣精挑細選而來,身高體健反而加重了戰馬負擔,不利遠程奔襲!”慕容令解釋道。

李躍這才恍然大悟,太壯實的人披上盔甲,帶上武器,戰馬也受不了。

苻紹拱手道:“臣除了招募勇者,還在河西尋到一百匹種馬,極爲健壯,適合騎兵。”

漢朝便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之語。

漢武帝爲了汗血寶馬,不惜遠征蔥嶺之西的大宛。

“好!”李躍大喜,果然還是“一家人”肯賣力。

如今河套、河西、漠南皆在手中,有大片的優良草場,隨便一塊兒,養幾萬匹戰馬不難。

由此可見,草原也是大梁的核心利益所在。

修建長城,費力不討好,生生將草原從華夏剝離出去。

最好的防守永遠是進攻。

再說長城也未必能擋住草原部落南下。

第11章 圍山第76章 父子661.第659章 地六百五十八章 時務第300章 爭奪第359章 讖言554.第552章 勇烈615.第613章 崩塌581.第579章 東關第355章 壓力511.第509章 投敵第64章 兵變第352章 恭事668.第666章 商議第291章 樑公第121章 不利第116章 合兵第93章 計略第249章 轉折510.第508章 練兵626.第624章 旱683.第681章 乏第321章 義兒軍第130章 困獸741.第739章 不走616.第614章 擒殺630.第628章 出第771章 都護739.第737章 東風第197章 言和第428章 將攻622.第620章 三秦第320章 連環馬第284章 黃昏539.第537章 相殘第416章 風起第393章 拒戰第374章 譏諷第451章 山倒第50章 等級576.第574章 慕容第250章 反攻第428章 將攻554.第552章 勇烈第214章 太寧第265章 齟齬第254章 嚴峻第237章 西進第350章 逝728.第726章 南征第149章 迎接629.第627章 附674.第672章 運河683.第681章 乏第178章 借刀第321章 義兒軍第150章 渡河第167章 鄴使659.第657章 慎戰681.第679章 紐帶666.第664章 用兵第249章 轉折490.第488章 忠血第307章 父子674.第672章 運河754.第752章 敵來679.第677章 威第160章 門路第347章 猛虎第297章 來往667.第665章 自污第290章 入鄴第452章 手足第337章 灄頭第323章 生養第213章 亂年741.第739章 不走551.第549章 病重669.第667章 打壓第392章 白波谷578.第576章 秦晉第324章 志大第15章 狹路第57章 治第155章 風起664.第662章 禽獸第350章 逝719.第717章 王氏第136章 取捨593.第591章 洶涌第774章 交易466.第465章 火上烤487.第485章 合肥第435章 迎戰(一)第174章 雄傑557.第555章 臨城第271章 皆敵第406章 強攻第404章 減賦618.第616章 赤壁第331章 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