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第711章 門戶

北方刀兵對峙,南方亦是風起雲涌。

樑國退兵之後,危機解除,但內部問題卻沒有解決。

晉主司馬丕撐了大半年之後,終於沒能扛過這個寒冬,一命嗚呼。

但朝堂上,推立誰爲新主,仍懸而未決。

以褚太后、王彪之、謝安爲首的江東士族擁立司馬奕,桓溫極力推舉司馬昱,雙方僵持不下,鬧的江東雞犬不寧。

WWW ¸тTk án ¸c o

沒有桓溫的點頭,江東士族說了不算。

沒有褚太后的印璽,司馬昱也上不去。

“哼,真以爲吾不敢動手嗎?”桓溫一臉慍怒。

荊襄丟了,桓氏實力大損。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桓溫手上我這三四萬大軍,佔據武昌、濡須等要地,依舊能夠威脅建康。

而且桓溫推許庚戌土斷,培養了大量親信和故舊。

真打起來,建康肯定不是對手。

“朝堂不是爭誰爲君,而是藉此壓制大司馬,趁機奪權。”郗超拱手道。

這個關口,桓溫後退一步,江東士族就會進一步,那些曾經依附於桓氏的人,就會掉頭投入江東士族、

桓家會萬劫不復。

所以這是江東士族向桓溫發動的一次反擊。

“奪權?他們除了玄談服藥,有何本事?這些年不是我推行庚戌土斷,江東早就亡了,本司馬對付不了樑國,還對付不了他們?爲爾寂寂,必將爲文景所笑!”桓溫越說越氣。

文,乃晉文帝司馬昭,景,乃晉景帝司馬師。

司馬家這兩兄弟對付曹魏一個比一個狠。

說出這番話,桓溫已經準備徹底撕破臉皮了。

郗超道:“大司馬既然決心已定,就不可再猶豫,當水路並進,直入建康,刀兵之下,江東士族必會俯首帖耳。”

曹魏頒佈九品官人法,一再給士族門閥好處,司馬家的屠刀之下,竟無一家爲曹氏盡忠。

郗超早就看穿了這幫士族的本質。

皆爲門戶計,誰強他們就會依附誰,絕不會魚死網破。

桓溫這些年沒少捧他們,試圖爭取他們的支持,卻一直被排斥在外。

幾年前桓溫江北遊獵,遇見王蒙、劉惔等名士,劉惔見桓溫一身戎裝,直接當面喝罵:“老賊欲持此何作?”

一點面子都沒給。

虧得桓溫脾氣好,一句“我若不爲此,卿輩那得坐談?”輕輕揭過。

從此事就能看出江東士族對桓溫的態度。

一味迎合他們沒用,所以後來桓溫直接衝庾氏、殷氏動手,江東士族才面子上恭順起來。

“卿言是也,傳令,盡起武昌諸軍,兵發建康,爲陛下弔喪!”桓溫一臉堅決。

江東最危險的一刻到來。

只要桓溫進入建康,江東就要改朝換代。

此刻建康城中也焦頭爛額起來,誰也沒想到桓溫竟然玩真的。

長江水面上,戰船密集,旌旗蔽日,鼓聲、喊聲震動長江以南,沿岸百姓紛紛南逃,沿江城池,無一人敢抵禦,皆打開城門,如同迎接王師。

桓溫長驅直入,江東人心惶惶,褚太后、司馬昱六神無主。

這一舉動也引來了江北樑軍的窺探,樑嘯、鄧遐三萬大軍集結於合肥,坐觀江東之亂。

建康城中早已戒嚴,家家戶戶大門緊閉。

城牆上的守軍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桓賊到了何處?”王彪之火急火燎。

“已至濡須,與桓雲合軍,五萬人馬向石頭城而來。”“這可如何是好?”司馬昱再也坐不住了。

建康朝廷掌握的唯一能戰的北府軍,一部分正在公安、夷道、樂鄉駐防,一部分在廣陵駐紮。

肯定擋不住桓溫的五萬大軍。

江東最能戰的大軍都在他手上。

“安石,可有禦敵之策?”王彪之望向謝安。

當初提出穩定長江防線之策,是他提出來了,如今火燒眉毛,能想到的,也只有謝安。

而且謝安一向跟桓溫關係不錯。

謝安還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架勢,“大司馬非敵也,江東不可內亂。”

“不可內亂,難道就眼睜睜看着桓溫行僭越之事?”王彪之道。

謝安掃了司馬昱一眼,“敢問諸位,建康能擋住大司馬五萬大軍否?”

這個問題讓衆人一愣。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誰也沒有這個自信,更沒有這個本事。

桓溫手上是貨真價實的精銳,雖說屢戰屢敗,但放在江東仍舊是無敵的存在。

北府軍被分散了兵力,僅憑廣陵不到一萬的兵力,實在沒多少勝算。

而且,江東士族豪強抵抗之心並不堅決。

桓溫一旦兵臨建康城下,弄不好就有人裡應外合。

當年這些士族沒有爲曹魏盡忠,如今更不可能爲司馬家盡忠。

見無人吱聲,謝安道:“琅琊王德高望重,素有人望,理應爲君,大司馬勞苦功高,當進楚公之位。”

“這……”司馬昱一臉冷汗。

當年讓他督鎮荊襄,他都死活不願去,如今登基爲帝,更是不想當。

司馬丕爲何瘋狂嗑藥以求長生?

還不是爛透了,皇帝除了在女人身上花心思,也就只能幹這個。

司馬昱歷經五朝,早就看穿了,皇帝只是一個傀儡,一道擋箭牌,權力都在幾大士族手上,誰上去,誰就活不長。

這次壓下去了,不等於就能安撫住桓溫,遲早還有下一次。

桓溫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謝安衝司馬昱拱手,“國家危亡在即,非琅琊王不能力挽狂瀾,還望以大局爲重。”

司馬昱登基,江東半壁至少還姓司馬。

丟了荊襄,江東名義上的疆域依舊不小,一個巴蜀,加上長江以南。

東吳沒有襄陽,不照樣抵抗魏晉幾十年?

幾十年的安逸,足夠了。

殿中衆人的目光轉向司馬昱。

此時此刻,司馬昱縱然千般不願意,也只能硬着頭皮上,好歹也是司馬家的子嗣,“先祖創業……艱難,子孫不孝,已經丟了北土,如今江南半壁,不容有失,既然諸位擡舉,本王……當順天意,應人心……”

“艱難”二字實在有些說不出口。

不過混了這麼多年,臉面一個比一個厚實。

“拜見陛下!”

堂中衆人盡皆拱手,江東士族不出意外的又一次妥協。

“新君已立,臣當速往石頭城,遊說大司馬。”謝安爲了晉室操碎了心。

當然,也是爲謝家計。

這幾年隨着謝安的經營,謝家越來越顯貴,隱隱有江左第一高門的架勢,謝氏子弟不是太守,就是督鎮一方的將軍……

525.第523章 契機第86章 添花521.第519章 跪求第236章 質子第5章 脫困第213章 亂年573.第571章 五路第179章 慎690.第688章 盟誓第409章 離間第232章 果實第225章 攔擊500.第498章 名士第302章 結盟第261章 枋頭603.第601章 討價第369章 東風676.第674章 議戰第449章 降將第261章 枋頭第774章 交易第280章 追殺718.第716章 重刑722.第720章 乞和654.第652章 封賞472.第471章 進貢第204章 子弟582.第580章 請退第114章 不敵560.第558章 磐石518.第516章 冉府665.第663章 仁義679.第677章 威612.第610章 挑戰686.第684章 征服561.第559章 圖謀第181章 赤旗541.第539章 明珠第378章 援軍626.第624章 旱611.第609章 君臣759.第757章 配合第158章 擴軍742.第740章 小戰623.第621章 遷第322章 動搖590.第588章 謀第38章 夜第270章 降將562.第560章 討價第28章 山第441章 陷阱712.第710章 世子491.第489章 遼東第302章 結盟648.第646章 西東第107章 虎毒第404章 減賦607.第605章 旱災674.第672章 運河507.第505章 遇豬第387章 白波谷第208章 圖謀549.第547章 準備第390章 恐懼660.第658章 冊封481.第479章 心思第20章 援兵502.第500章 挽留第209章 弒第350章 逝第394章 滾刀肉668.第666章 商議697.第695章 封國675.第673章 監國第129章 圍獵第377章 城在600.第598章 水火第321章 義兒軍第361章 劫掠623.第621章 遷第155章 風起第223章 軍師第77章 身世第280章 追殺547.第545章 海第92章 來使第51章 對峙663.第661章 教誨657.第655章 亂632.第630章 退役624.第622章 分裂647.第645章 鼠輩第137章 先攻746.第744章 亂軍717.第715章 佛門第21章 退第264章 立威675.第673章 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