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

八角臺距離瀋陽大約100多公里,張作霖一行人只帶了20名士兵,經過2天的行程,在瀋陽城的外圍,撞見了人民軍巡邏的小隊,由張四飛向巡邏的小隊說明來意之後。於是這支巡邏小隊將張作霖一行人帶到瀋陽城外10公里距離左右的一個據點裡休息,然後派人進城去通報。

不過雖然人民軍對張作霖一行人的檢查十分嚴格,但在言語之間卻十分客氣,而且檢查完張作霖一行人攜帶的槍支、彈藥、物品之後,又都全部還給他們。張作霖有意將自己帶的幾十兩白銀一齊遞過去,但檢查的戰士接過之後只看了幾眼,然後原封不動的還給張作霖。

湯玉麟、張四飛回來,曾告訴張作霖,人民軍的軍紀嚴格,絕不收取分文財物,張作霖還有些半信半疑,在他看來軍隊能做到不擾民就己經是不錯了,吃拿卡要是再所難免,只要是不太過份也就算了,人民軍又能強到那裡去,但現在看來,到是真有其事。

兩個小時之後,瀋陽指揮部裡派出一隊士兵到據點來接張作霖一行人進城。張作霖等人這才重新上路,沿路也看到不少人民軍的部隊,或是整隊行軍,或是原地列隊,或是操演戰術,果然是軍容整肅,鬥志昂揚,每個士兵的精神抖擻,虎虎生風。又走了大約1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瀋陽城。

瀋陽是清廷入關之前的舊都,號稱盛京,現在還保留着當年清廷的皇宮,也是東北地區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張作霖過去是在新民府駐紮,距離瀋陽城只有60公里,因此他們也都是經常來瀋陽,對這裡並不陌生,不過這次來到瀋陽卻是滿目的瘡痍之色,城牆被炸開了十餘個大小缺口,進城城門的城樓被炸塌了一大塊,而進城之後,則盡是殘垣斷壁,有好幾處以前他們熟悉的酒樓、茶館都己不見了,只剩下一片空地或是廢覷瓦礫。

自從日俄戰爭以來,瀋陽是己三易主,並且在這至發生了兩次大戰,由其是人民軍攻克瀋陽的戰爭,由於發生了激烈的城市巷戰,人民軍甚致在城內使用了105亳米口徑的火炮,也給瀋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僅是死於戰爭的平民就達6000餘人,另有1.5萬餘人受傷,被炮火摧毀的房屋達300餘座,受損的也達了700餘座。無家可歸的人員有5000餘人。

人民軍佔領瀋陽之後,也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救助瀋陽的平民,收集死難者的屍體,醫治受傷的平民,將收容家宅被毀的居民,並散發了一批糧食物資,同時又清理房屋被毀的殘垣斷壁等等。這時人民軍攻佔瀋陽才6天時間,雖然還不及完全修復戰爭留下的傷損,但也基本恢復了瀋陽城中的秩序,並且也贏得了一些人心歸附,因此張作霖等人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瀋陽城。

不過瀋陽城雖然頗爲破敗,但秩序卻是完全恢復,街道上的行人到有不少,買賣商鋪也大多都開門營業,而且秩序井然,僅管還不及平時,但也決不算是蕭條,而且雖然城中有大量的軍隊來往,但平民和軍隊相處十分融洽,相安無事。

孫烈臣道:“久聞海外華人治軍有方,治理有法,今天一日,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張作霖也點了點頭,道:“是啊,人民軍果然是有兩下子。”

說話之間,一行人員來到人民軍設在瀋陽城裡的指揮部,雖然房宅有些破漏,但張作霖等人還是認得出來,這裡就是以前的盛京將軍府。

不過到了這裡,能夠進去和人民軍會面的只能有張作霖、孫烈臣、湯玉麟、張四飛四人,其餘的人被安排到傍邊的休息室裡等候。

接待張作霖等人的,還是邱亞輝,這時第3軍己開拔去了哈爾濱,而*也按照青島的命令,將總司令部設在哈爾濱,因此也隨第3軍一起出行,而第4軍則也開始押送俄軍俘虜撤回山東,現在瀋陽的最高官員就是邱亞輝。

雙方見面之後,互相介紹引見一番,邱亞輝見張作霖的年齡並不大,也就在30歲左右,和自己差不多,身高約在1.6米上下,並不算高大,而且眉宇之間頗有幾分清秀,到真不像是個土匪,這到是和歷史傳聞相符,不過雙目有神,面透精明之色,也有幾分梟雄的氣概。

落座之後,張作霖首先道:“恭喜人民軍,也是恭喜邱司令,成功攻佔瀋陽,全殲了俄軍,人民軍英勇善戰,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邱亞輝笑道:“張隊長太客氣了。”

張作霖道:“上次我派湯玉麟、張四飛兩人來見邱司令,曾向邱司令說明,我張某人願意率領隊伍,投奔人民軍,當時邱司令讓他們兩人給我帶話,我親自來面談。我本當立刻就來,但那時人民軍正在進攻瀋陽,我怕耽誤了邱司令的公事,故此纔沒有前來,現在人民軍己經取勝,因此張某立刻就趕來,一則是恭喜人民軍獲勝;二則也是和邱司令協商我們的投靠事宜。”

邱亞輝點了點頭,道:“我們來東北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聽說過不少張隊長的事情,聽說張隊長當年曾從軍入伍,參加過甲午戰爭,而且作戰英勇。退伍之後,組建保險隊,護境安民,守得一方靜土,到是很有一番作爲,新民府一帶的居民對張隊長可是稱讚有嘉啊。”

張作霖忙道:“那裡、那裡,當年的事情實在不值一提,不過我張某人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鄉親們捧我,而我也原爲鄉親們盡一些微之力,讓他們能在這亂世當中,過得安穩一些。但和人民軍相比,確實是不足一論。現在我只希望人民軍能夠接納我們歸附。”

邱亞輝道:“張隊長願意加入我們,我們當然是歡迎之及。不知道張隊長手下有多少人?”

張作霖忙道:“有2000多弟兄。” 其實現在張作霖手下有大約2700餘人,差不多接近1個團的編制,不過現在張作霖的官職是管帶,相當於營長,而且對人民軍也不敢完全信任,自然也要留一手,因此只報了2000人。

邱亞輝到沒有在意,道:“按照我們的制度,張隊長加入我們之後,應該是對張隊長的軍隊按照我們的編制方式進行整編,不過現在戰爭還沒有結束,日本、俄國雖然被我們擊敗,但英法兩國又準備參戰,我們雖然不怕英法兩國參戰,但英法兩國總歸也是世界強國,我們總也要花些精神來對付他們,因此也不使整編張隊長的軍隊,先就暫時不動,一切照舊。等戰爭結束以後再說。”

張作霖聽了,心裡也頗爲竊喜,這一次來瀋陽,他最擔心是人民軍會不會藉機除去自己,現在看來這個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了,但張作霖還有一個擔心,就是人民軍會不會借編制軍隊之名,把自己的軍隊打散,將自已或自己手下的干將一一調離,這樣將自己的軍隊分化,但現在人民軍顯然是沒有這樣的打算,自己的隊伍還一切保持原樣,雖然只是暫時的,但對張作霖來說,也是先過一時是一時。因此道:“一切都聽邱司令的。”

邱亞輝道:“不過我們現在沒有那麼多軍服,必須要從青島發送過來,只等軍服一到,我就會立刻派人送去。”

張作霖也點了點頭,道:“有勞。”

邱亞輝又道:“但我們也有一項任務,需張隊長完成。”

張作霖趕忙道:“請邱司令儘管吩咐,作霖就是赴湯蹈火,也再所不惜。”

邱亞輝笑了一笑,道:“沒有那麼嚴重,我們要你做的事很簡單,就是繳匪,你明白嗎?”

其實張作霖也猜到了幾分,畢競人民軍要打日軍、俄軍根本用不上自己,反到是隻有在繳匪這件事上,自己纔有用武之地,土匪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熟悉地形,並不好對付,而人民軍畢竟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征剿土匪當然是不及自己的隊伍有力。當然這也是張作霖表現的機會,立刻道:“請邱司令儘管放心,作霖保證將東北土匪盡數繳滅。”

邱亞輝道:“很好,不過即然你們己經加入了人民軍,也不能讓你們白乾,我打算先給你們500支步槍,以加強你的實力,並且會拔調一個連,配合你們作戰,順便也由他們教導你們人民軍的紀律、訓練、戰術。雖然你們沒有經過整編,但即然己經加入了人民軍,就要尊守人民軍的紀律。”

張作霖心裡又驚又喜,因爲對他來說,500支步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他手下雖有近3000人,但真正配了槍支的,還不到一半,其餘的人只能用冷兵器,而且既使是有槍的人,槍也是五花八門,老式的燧發槍、單發步槍都有,而現在流行的拉栓式連發步槍只有600多支,其中還有差不多有一半是日本資助的。其實也不僅是張作霖,其他的土匪或保險隊,如馮麟閣、杜立三等的情況也都差不多,畢競要買到最新式的拉栓式連發步槍並不容易,因此有了這500支步槍,確實能讓張作霖的實力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四章 會議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四九九章 輿論再變(二)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三三九章 李鴻章來訪(十六)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十六章 接管濟南(九)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四四八章 遼陽之戰(十)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二八三章 旅順口作戰(三)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第六三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二)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