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

雙方就這樣互相炮擊了大約30分鐘,日軍纔開始發出地面進攻。不過在接近人民軍的防線約600米的地方,首先是人民軍的迫擊炮展開了轟擊,接着就是機槍和擲彈筒,然後是步槍,分三層火力,向日軍展開了猛烈的打擊,火力密集,而且層次分明,似乎剛纔日軍的炮擊對人民軍幾乎沒有造成一點影響。

不過到了這一步,山本權之助也知道不能退縮,只能咬牙頂着人民軍的打擊,因此仍然下令部隊,對人民軍的陣地進行強攻。

應該說日軍的士氣相當高昂,而旦進攻也打得十分堅決,幾乎無人退縮,往往派上去一箇中隊、一個大隊,全員都倒在進攻的途中,那怕是隻剩下了最後十幾個人,也沒有後退,仍然是義無返顧的向前衝鋒,直到全部都倒下爲此。

但高昂的士氣也無法幫助日軍突破人民軍的防線,而且作用還恰恰相反,給日軍帶來了重大的傷亡,畢竟到了這個時代,陣地進攻是有相當講究的戰術配合與技術,並不是無腦一般的蜂涌豬突,這一點在日俄戰爭中己經得到了充份的證實,只可惜日軍並沒有從日俄戰爭中吸取到足夠的教訓。

當然也不能說日本人愚蠢或是智商低下,其他國家的情況實際也和日本差不多,都沒有從日俄戰爭中充份的得到學習,習慣性的思維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以至於在舊時空裡的10年之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各國面對敵軍佈置防禦工事的陣地,基本除了用人墊之外,都沒有太多的好辦法,結果只能打出一個又一個絞肉機式的戰役,一直到一戰後期,同盟國方面英國在戰場上使用了坦克,而協約國方面,則有德國推出的胡蒂爾戰術,纔有了一點新戰術的意思,不過由於己到了世界大戰的後期,這兩種新戰術都只是剛剛冒頭,還沒有得到充份的發展與完善,戰爭就已結束,因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些新戰術才真正結出了碩果。

苛求日軍現在就做出顛覆性的戰術變革,也並不現實,但直接的後果就是日軍付出重大的傷亡代價,雖然有兩次終於靠近了人民軍的陣地,但卻仍然沒能取得相應的戰果,而僅僅只是上午的進攻,22師團就傷亡達5000餘人,並足足打光了1個大隊,4箇中隊,因此石本新六也不得不在下午,用28師團替下22師團,繼續進攻。

但28師團的表現也並不比22師團好到那裡去,相反是22師團重大的傷亡損失令28師團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打得有些縮手縮腳,進攻也不夠堅決,稍有受挫,就立刻立刻後撤。令師團長石井義一大爲震怒,當場槍斃了2名進攻不力的大隊長,纔算是震攝了全軍,進攻纔有些起色。但再怎麼起色,對人民軍陣地的進攻都毫無改變,最終日軍在付出了大約3500人的傷亡損失之後,只能停止進攻。

第三天,日軍又進攻了一天,傷亡達7000餘人,仍然是無法突破人民軍的防線。

三天的進攻,日軍共計傷亡22000餘人,其中陣亡人數達7800餘人,這樣重大的傷亡損失,也讓不少日本軍隊想起了旅順攻守戰,在日本本土,竟然要再次上演這場絞肉機式的戰爭嗎?

幸好是這時石本新六保持着清醒的頭腦,知道繼續進攻下去,只能讓日軍徒增傷亡而己,想要攻破人民軍的防線,一味的強攻是不行的,需要更爲強大的火力才行,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火炮。

收到了石本新六的報告之後,日本陸軍部也相當重視,畢競3天傷亡2.2萬兵力,雖然比不上旅順攻防戰一天傷亡1.6萬的驚人記錄,但也是十分可怕的損失了。而且石本新六的要求也不算過份,5個師團參戰,只有200餘門火炮,也確實是太少了一點。

好在是陸軍部一開始也沒有寄希望5個師團就能攻破人民軍的陣地,因此早就定下了邊打邊集結兵力的計劃,雖然人民軍的防禦力超出了陸軍部的預想,但總來看還在計劃之內,當然如果要攻破人民軍的防線,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火炮才行。於是陸軍部也下令,命石本新六暫時停止進攻,同時抓緊時間,調兵遣將。

5天之後,日軍又增援了5個師團,500餘門火炮,其中152毫米的火炮有20門,另外還有8門280毫米口徑的臼炮。儘管這種臼炮的徑部距只有12倍,射程還不足10000米,但畢竟口徑大,因此是日本攻堅的王牌。在旅順攻防戰中,日軍最終取得勝利,攻佔旅順,一方面是攻佔了203高地這樣一個致高點,另一方面也是靠16門這種280毫米口徑臼炮,最終是在203高地上架起這16門火炮,對旅順城,及港口進行轟擊,才摧毀了俄軍最後的抵抗意志,向日軍投降,現在日軍終於又重新啓用這張王牌了。

不過遠東戰場的16門280毫米口徑臼炮要麼毀於戰火,要麼成了人民軍的戰利品;還有16門運需途中被俄國海參崴艦隊擊沉,現在日本本土只剩12門這種火炮,這次陸軍部一下子就拔出了2/3,也可見陸軍部對這一戰的重視程度。

這時日軍己集結了10師團的兵力,火炮數量也達到了700餘門,雖然按兵力的比例也並不算高,但己是日本目前大半的火炮了。

但就在這時,陸軍部連續接到了各地的緊急報告,原來人民軍分別在秋田、直江津、鳥取、出雲等地登陸上岸,進行掠劫、抓捕,對這些地方造成了重大的破壞,請陸軍部急速派遣軍隊進行抵禦。

原來日軍這一輪的進攻,給人民軍造成了大約1200餘人的傷亡,而在日軍停止進攻之後,羅嶽也估計到日軍在重新集結兵力,那麼日軍新一輪的進攻,規模肯定會更大。不過羅嶽對此到並不擔心,因爲人民軍的防線己經受住了考驗,而且在人民軍的防禦工事面前,日軍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沒有用,何況人民軍還有海軍的支援。

而羅嶽考慮的是,可以把俄國僱傭兵派出去進行破壞了。因爲一但日軍集結了大軍進攻人民軍的防線,就勢必造成其他地方的兵力空虛,正是派俄國僱傭兵出擊的最好時機。當然,日軍也有可能從能登半島分派兵力去各地攻擊登陸的俄國僱傭兵,因此羅嶽向國內要求,將留在國內等候的兩個陸軍師調來,一但日軍從戰線分兵,人民軍就在能登半島主動出擊,進攻日軍,讓日軍首尾難顧。

就在日軍的兵力集結完畢之後,人民軍的增援部隊也到達到能登半島,於是羅嶽下令,俄國僱傭兵出擊,這次一共出擊12個團,分別在4個地點登陸,每個登陸點3個僱傭兵團,加一個連的人民軍,並派了3名穿越戰士領隊,帶着2部電臺、3架無人機。這樣每個登陸地點的兵力爲7000人左右,足以對抗日軍的一個旅團。選擇登陸的地點是秋田、直江津、鳥取、出雲4處,全部都是沿海的城市。

果然,人民軍的登陸都非常成功,在登陸地點的守備都十分空虛,而人民軍登陸成功之後,立刻派出僱傭軍團,四處破壞劫掠。

而這一來確實給日本陸軍部造成了一個難題,現在到底是進攻能登半島,還是先消滅其他登陸的人民軍部隊。現在日本陸軍一共編制了16個師團,而進攻能登半島就用去了11個師團,而且在日本各地重要的地方如東京、大阪等地區還要保留一部份軍隊駐守,這至少需要3個師團,因此現在日本最多隻能派出2個師團,但分派到4個地方,那麼每個地方只能派遣一個旅團,這樣的兵力顯然是不夠的;但如果從進攻能登半島的部隊中抽調軍隊,又會削弱進攻能登半島的力量,說不定這正是人民軍的目地,現在日本陸軍部也十分爲難。

而陸軍部經過了討論之後,最終決定還是以進攻能登半島爲主,而對人民軍登陸的地點,各派遣一個旅團,目標只是牽制人民軍的登陸部隊,並不要求消滅或是擊退。因爲陸軍部認爲,盤據在能登半島的人民軍纔是主力,而其他登陸的部隊只是偏師,只是干擾日軍;只要能夠擊敗、甚致是殲滅能登半島的人民軍,那麼其他地方登陸的人民軍就會主動的退兵,因此進攻能登半島纔是目前的當務之急。當然這樣一來,在人民軍其他登陸的地方,必然會遭到重大的破壞,還會有不少日本人被掠走,但爲了大局,只能忍受必要的犧牲,而且陸軍部還是各地均派出了一個旅團,希望儘可能的降低各地的損失。

不過這樣一來,進攻能登半島也不能夠無限的拖下去,而且日本爲了這一戰,己經投入了重大的人力物力,因此陸軍部也給石井新六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在7天以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第四八一章 統一商界(三)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作者發言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五章 上岸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