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一一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

陰曆八月初一是徐燭的生日,徐府上下決定好好慶祝一下。

幾天前,徐燭就遍發請帖,河陽縣城裡的有頭有臉的人都接到了。徐燭現在是竹內眼前的紅人,而且和各個日軍頭目和僞軍頭目都很合得來,在河陽縣城,他頗有點翻雲覆雨的樣子。

自從徐明侯離開河陽縣城,整個徐府就是徐燭的天下了,他的保安隊就駐守在徐府內。

徐明侯幾代單傳,沒有特別近的同族,與徐燃和徐燭是最近的。他們是同一高祖父,屬於堂叔兄弟。徐明侯不在家,徐燭住在徐府其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得到入住徐府的手段卻是不太光彩,這是因爲巴結鬼子而得到的賞賜,得之非正。

逆取而順守——徐燭飽讀兵書,深知這個道理。自從他入住徐府以來,他並沒有露出一點小人得志的樣子,反而整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首先同徐府的僕人們處理好關係,對於僕人們的月例錢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翻了一番,僕人們請假一律照準,老僕的生日他都記着送上壽禮。很快,徐府的僕人們都接受了這個新主子,少數幾個人賭氣就是不買他的帳,他也客客氣氣地送上一筆錢財,讓他們回家。幾年來,徐家的僕人除了認爲徐燭當漢奸不對之外實在提不出別的毛病。

在後院穩定的同時,他很重視同同僚之間的交往。徐燭捨得花錢,徐家也有的是錢,不說別的,就是那些徐明侯來不及帶走和掩藏的古董、字畫也價值連城。松田在河陽的時候,徐燭送給他不少字畫,竹內駐守河陽的時候,他也送了不少。不但日本人從他那裡得到了好處,就是僞軍頭目們也獲惠甚豐。

楊斌全和歐陽賀同徐燭來往最爲密切。

楊斌全人稱“楊鬼子”,心眼太多。他本身聰明,且讀過大學,見過大世面,一般人他是瞧不大上眼的。此人深愛古董,他喜歡古董並不是爲了獲利,而是真心喜歡。每當得到一幅好字,他能把自己關在屋裡一天不出門,等到出門的時候,他寫出來的字能和得到的字魚目混珠、真假莫辨了。因爲懂行,所以一般的贗品是過不了他的眼的,他不但能看出贗品,有時候還能看得出這是何人所僞。

楊斌全是鬼子面前的第一紅人,不光是因爲他會日語、聰明,更重要的是他是隨着日軍入關的,是滿洲帝國派遣來的。這批僞軍最得日本人的信任,和日本人基本上穿一條褲子。

徐燭不得不用盡心機巴結楊斌全,經常送給他一些小玩意,雖不十分珍貴,但絕對是古物。

有一次,徐燭邀楊斌全過府飲酒,酒酣耳熱之際,徐燭拿出一副保存得闆闆整整的字畫。打開一看,是徐翻、徐羽合作的東郊春行圖。楊斌全的眼一下子睜大了,他細細地盯着這幅畫,眼睛裡滿是貪婪與不捨。

“楊兄,送給你了!”徐燭說道。

楊斌全以爲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句:“徐兄說什麼?”

“這幅畫,送給你了。”

楊斌全的臉色由白轉紅,很長時間沒有轉過本色來。等他安定下來之後,又把眼睛湊在離畫不到五公分的地方細細端詳着這幅幾乎是傳說中的名畫。很長時間之後,他從畫上摘下眼睛,高深莫測地對徐燭說道:“令祖名滿天下,仿品太多,防不勝防啊!”

徐燭彷彿早有準備,他淡淡一笑,說:“楊兄所言不錯,但是如果仿品出自徐明侯和藤原依依之手,您認爲怎樣呢?”

“那自然是奇貨可居。”楊斌全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他又一次細細地欣賞了這幅畫,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畫卷捲起來,用紅絲繩綁好,再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盛畫的木匣中。

楊斌全對着徐燭拱拱手說:“楊某無功受祿,慚愧慚愧啊!”

徐燭說:“楊兄是太君眼前的紅人,還請楊兄在太君面前多多美言。”

楊斌全聽後急忙擺擺手說道:“哪裡哪裡,還是徐兄會來事,我還得請徐兄在太君面前多多美言呢!”

徐燭說:“自古道先到爲君後到爲臣,皇軍還是最信得過您的。”

幾天後,河陽縣城裡的夜襲隊就歸徐燭的保安隊指揮了。

徐燭的生日,第一個前來賀壽的就是楊斌全,他不但自己帶來了相當看的過眼去的壽禮,而且還替竹內修臣捎來了賀禮。

一見到徐燭的面,楊斌全就對他說道:“徐兄,你的面子真夠大的,大佐去省城開會去了,也沒有忘記讓我替他捎來禮物。”

“那還不是託您的福嗎?”

徐燭親自陪着楊斌全喝茶,他一邊爲楊斌全斟茶,一邊不經意地問:“又要準備秋季掃蕩了?”

楊斌全說:“想必是,太平洋戰場一拉開,兵員捉襟見肘啊,你看看,這幾日來的兵都是些孩子兵和老頭兵。這樣下去撐不了幾年了。徐兄,要早找好退路啊!”

徐燭睜大了眼睛看着楊斌全,說:“哦,楊兄看來已經找好了退路了?還請爲我指點一二。”

楊斌全苦笑一聲說:“我們和日本人早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只有一條道跑到黑了,哪裡還有退路可言。不像張嘯天他們,是拿着*的委任狀來的。”

徐燭神色黯然,久久不語。

楊斌全湊近他的耳邊,低聲說道:“真到日本人不行了的那一天令兄徐明侯那裡會爲您開脫的,何必現在就垂頭喪氣呢?”他的話半是安慰、半是試探。

這次輪到徐燭苦笑了,他猛抽了幾口煙,說:“徐明侯?笑話!真到那一天的時候別人會放過我他也不會,再者說了,就是他放過我,我們徐家也饒不了我。現在就是我去投奔他,他都會把我立馬殺了您信不信?整個河陽城裡的人都可以向他投降,唯獨我不行。”

兩個人如坐愁城,長時間沒有說話,他們好像忘了今天本來是個大喜的日子!

徐府內外戒備森然,五步一哨十步一崗,怕的是有人藉機生事。今天來給徐燭祝壽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日軍裡面的頭目們也來了幾乎一半。

午時不到,前來祝壽的人就熙熙嚷嚷了。他們在偌大的徐府裡到處轉悠,看不完的直欄橫檻、峻宇雕牆。

徐府家菜名滿河陽,其菜餚以淮揚菜爲主。這是一個奇蹟!自從徐家的祖上遷到河陽以來已逾五百年,但是他們的飲食習慣仍然具有濃厚的老家風味。待客的菜餚大部是淮揚菜風格,少數是河陽當地的風格。

評價徐家的菜餚,兩個字最貼切:經典。淮揚菜選料嚴謹、製作講究、追求本味、清鮮平和,這似乎與徐家的家風大有淵源。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三套鴨、水晶餚肉、松鼠鱖魚、紅燒獅子頭等淮揚傳統菜餚是每次重大場合所不能缺少了的。另外,當地的名菜如糖醋龍吟河鯉、九轉大腸、蔥爆羊肉、鍋塌豆腐等也是徐家待客的常用菜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徐家的重大宴會上最能體現出來。

“不到徐府做客,不知道餚有多好”是流傳在河陽很久的民謠。

雖然徐添和徐明侯在平常的飲食上不很講究,但是在重大場合中他們做得一絲不苟,極盡奢侈。究其原因,一是所交往者非尋常人物,二是捨得東西與人。

以前徐燭的生日從不張揚,就是這次也沒有張揚,無奈所結交者起鬨般地要來給他過這個生日,徐燭拗不過,只好應允。來給徐燭祝壽的人都帶來了價值不菲的禮品,實在拿不出來好玩意的,直接拿着幾十塊大洋就來了。

自從徐明侯的父親徐添過世後,徐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七八桌宴席都擺在前大廳裡,觥籌交錯,笑語喧譁。今天的主桌上坐着歐陽賀、張嘯天、楊斌全、日軍中的一個少佐和三個軍曹,徐燭在挨桌敬酒之後來到這個桌就座。

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二)第一卷_一三八章 大結局1(三)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三)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二)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七十九章 斑鳩戰術顯奇功(二)第一卷_二十七章 神奇山水謎樣人(二)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一零九章 若有人兮山之阿(一)第一卷_一二七章 於廣憶戲於廣源(一)第一卷_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二)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三)第一卷_九十二章 苦中有樂慶新春(二)第一卷_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六十二章 誰道書生無虎威第一卷_十九章 徐明候論天下事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二)第一卷_七十一章 老三抓賭露絕技(一)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一)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四十九章 一副春聯奪五命(一)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二)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二)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一)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一)第一卷_第五章:鳳鳴鎮人過大年(一)第一卷_四十六章 一隻猛虎鬥羣狼(二)第一卷_八十八章 游擊隊廓開大計第一卷_四十七章 槐蔭侯功虧一簣第一卷_三十九章 親上加親未必親(二)第一卷_一二七章 於廣憶戲於廣源(二)第一卷_一一三章 李隊長窺破謎底(一)第一卷_三十八章 商志英視死如歸(一)第一卷_一零一章 肥豬突然變猛虎(二)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一三七章 崔霽清走投無路(一)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七十二章 明候閱兵鳳鳴村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二)第一卷_四十四章 神秘所在神秘人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三)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二)第一卷_九十一章 人百負之而不恨(一)第一卷_一三二章 不捨晝夜巡營地(二)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一)第一卷_一二一章 千里他鄉遇故知(三)第一卷_二十四章 刺頭兒做刺頭事(一)第一卷_一三一章 眼中人是面前人(二)第一卷_一三七章 崔霽清走投無路(一)第一卷_六十四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卷_八十二章 何景泗變節投敵(一)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一)第一卷_一二九章 水底月爲天上月(一)第一卷_一三三章 徐燭獻計搶存糧(一)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一)第一卷_第二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一卷_二十二章 山無陵江水爲竭(二)第一卷_九十三章 桃花有意逐流水第一卷_一一四章 五百英魂照鳳嶺(三)第一卷_一一五章 徐明候連出妙手(三)第一卷_九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二)第一卷_五十四章 大年初一起禍端(一)第一卷_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一卷_七十五章 十里亭初戰告捷第一卷_二十二章 山無陵江水爲竭(二)第一卷_一二四章 李琪身世大揭秘(一)第一卷_六十九章 一生襟抱未曾開第一卷_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一)第一卷_四十章 徐明侯嶄露頭角第一卷_九十八章 膽大心狠手也辣(一)第一卷_一二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二)第一卷_七十一章 老三抓賭露絕技(一)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三)第一卷_十八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一卷_八十章 日軍再襲鳳鳴村(三)第一卷_九十七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一)第一卷_一二六章 崔縣長鋌而走險(一)第一卷_一一九章 蝴蝶雙雙舞春風(二)第一卷_八十三章 正軍紀槍決逃兵(一)第一卷_一一八章 天涯遊子歸故鄉(一)第一卷_第一章 於繼祖獨佔花魁(三)第一卷_四十三章 暴雨肆虐龍吟河第一卷_一三六章 浴血奮戰河陽城(二)第一卷_四十章 徐明侯嶄露頭角第一卷_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第一卷_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第一卷_一二二章 裡許元來別有人(一)第一卷_十四章 孟憲仁大發橫財第一卷_四十五章 人之*我靈芝第一卷_三十四章 明侯初識於昭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