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聖位-大羅之機

“功德?”聽着鴻鈞道祖的話,紫霄宮中所有的修行者不由得都是一愣,然後準提道人繼續出聲問道,“敢問道祖,合爲功德?”

這也由不得這紫霄宮中的修行者們疑惑。

迄今爲止,這天地之間,還從未有過‘功德’這種說法——此刻,在紫霄宮中,這些大神通者們,還是第一次聽說過‘功德’這兩個字。

“功德,到底是何許神物,竟能夠助人登臨大羅至尊之境?”

“天地之間,修行者的所作所爲,若是有妨於天地,對這天地造成了負面的,甚至於是有害的影響,和自然就會有業力纏身,反之,若是修行者的所作所爲對天地有益,能夠極大的增強天地的本源和底蘊,自然便會有功德加身。”

“浩浩功德之下,百邪不加身,此爲一——若是功德的數量多到一定的程度,修行者便可借用這功德之力直接勾連這天地最爲本源的本質,然後幾次機會,入得無法無念之境,領悟空空,然後登臨大羅。”鴻鈞道祖出聲道。

“功德竟是有此玄妙?緣何之前這天地之間,從未有過功德之說?道祖教化蒼生,指引我等重續修行之路,如此之爲,也不見有絲毫功德?”鴻鈞道祖的言語落下之後,衆位修行者們不由得都是心思各異。

“功德之論,以前沒有,但從此刻開始,便有了。”鴻鈞道祖出聲,神色平靜無比,但這宮殿當中,卻是陡然間再度炸開。

很顯然,這所謂的功德之論,不是別的東西,正是鴻鈞道祖無聲無息之間在這天地當中所增加的一道全新的法度——和之前那飛昇的法度不同,那一道法度所針對的,只是天地之間那些尋常的修行者,而且那法度立下來的所有,所有的大神通者們都有所感應。

但此時,鴻鈞道祖所立下的這一道功德之論,卻是將這天地之間所有的大神通者們盡皆囊括其間,令所有人都在這都在這法度的限制之下,最重要的是,鴻鈞道祖在立下這一道法度的時候,沒有任何一位大神通者有所察覺。

“是鴻鈞道祖之前一直都有所保留,還是鴻鈞道祖此時又有了新的精益?”一衆大神通者們暗自揣測着,兩種可能之間,他們更加傾向於後者,但正是如此,他們纔是越發的覺得自己的認知都被顛覆。

衆所周知,修行是越往後便越發艱難的一個過程,但鴻鈞道祖,非但是在修行上領先了衆人不知道多少,其修行的進境,也是領先了衆人不知道多少倍,明明是更加艱難,更加玄妙的大羅至尊之境,而鴻鈞道祖卻是走的如同是尋常的太乙道君,甚至於不朽金仙一般的輕鬆……這樣的情形,除了用不可思議這四個字來形容之外,衆人實在是找不到任何的言語。

“先天靈寶……功德……”鴻鈞道祖的言語落下之後,紫霄宮中的大神通者們,可謂是各個都是人心浮動。

三種法門之間,絕大多數的人,都在首先摒除了那第一種‘以力證道’的法門,然後在第二種斬道之法和功德之法之間猶疑起來。

“此番之後,我還有一樁要事要囑託你等……”片刻,鴻鈞道祖的聲音便是又響了起來。

“此番講道,你等大有所得,我的功行,亦是頗有精進——巫族和天庭的局勢,之前的時候我尚有餘力,不過此次之後,我將離開這天地,歸於混沌,追尋盤古氏的足跡,尋覓當初盤古氏的道路。”

“未免我走之後,巫族和天庭肆無忌憚,再起紛爭,我有意斬落一分大羅之機,將之一份爲七——若有修行者執此大羅之機,便可暫登大羅之竟,執掌大羅偉力,皆是若是巫族和天庭再起攻伐,你等也可稍作調解。”

“不過,既是調解戰爭,執掌大羅之機者,必當立於不偏不倚之境——是以,此七人,既不能是天庭之人,也不能是巫族之人。”

鴻鈞道祖一邊言語,目光一邊在紫霄宮中的一衆修行者們臉上掃過。

於是每一位修行者都是擡起了頭,以無限殷切的目光望着鴻鈞道祖。

執掌這大羅之機,能夠有其他的所得姑且不論,但光是能夠在巫族和天庭之間保持中立,不被牽連進巫族和天庭之間的戰局,就已經是足以令這無數的大神通者對此趨之若鶩了。

“爾等三人,可願退出天庭,執掌這大羅之機?”鴻鈞道祖的目光定在最前面的三清道人的身上。

聽着鴻鈞道祖的話,三清道人的臉上,也都是露出了爲難無比的神色——執掌大羅之機,他們當然是願意的。

畢竟,除了安全之外,執掌大羅之機還能夠令他們藉此參悟大羅至尊的玄妙,令自己登臨大羅至尊的道路走得更加的安穩,更加的通常。

但若是要爲此而退出天庭,捨棄東皇太一,捨棄雲中君而不顧的話,這也違背了三清道人做人做事的原則。

“三清道友爲道祖親傳,理當繼承道祖之志,我天庭又豈能因此成爲三清道友的牽絆?”

“衆位道友見證,自今日起,三清道人便非是我天庭之神聖。”東皇太一的聲音想了起來,在三清道人還在爲此糾結不定的時候,東皇太一已經是替他們做出了決定。

“可。”聞言,鴻鈞道祖亦是點了點頭,直接和東皇太一敲定了此時,然後屈指一彈,接連三道流光便是直接落入了三清道人的身上——只剎那間,三清道人身上的氣機,便是隨之變得虛無縹緲起來,雖然依舊還是處於太乙道君的這個境界,連緣之境都還不曾堪破,但在衆位太乙道君們感應當中,三清道人卻已經是徹底的跳出了太乙道君的限制。

這一刻,宮殿當中所有的太乙道君們心頭都跳出了一抹不可遏制的灼熱——七道大羅道君的氣機,其中三道已經歸於了三清道人,而餘下的四道,又該歸於誰?

“天庭和巫族相交多年,而我西極諸人,多年以來,皆不涉巫族和天庭之間的爭端,與兩者之間保持中立,穩定天地局勢,自是當仁不讓,此番,我等有同時糟了天庭和巫族的謀算,稍有不慎,便將覆沒其間——還請道祖垂憐,賜下大羅之機。”

三清道人乃是鴻鈞道祖的親傳,繼承鴻鈞道祖的衣鉢,在鴻鈞道祖歸去之後,替鴻鈞道祖維繫天地之間的局勢,可謂是名正言順,理所應當,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夠質疑。

但除了三清道人之外,其他的人想要從鴻鈞道祖的手中得道那大羅之機,就難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這些大神通者們,就算是有心想要請求鴻鈞道祖賜下那大羅之機,也不知曉該如何開口——而就在所有的大神通者們,都還在猶疑的時候,準提道人已經是在這紫霄宮中哭泣了起來,言語之間,更是對他們的處境直言不諱,就好像若是鴻鈞道祖不將這大羅之機賜下,那他們的性命,便是要斷絕於當場一般。

“罷了,你等自囚於自己無數萬年,穩定西極地脈,雖不顯於天地,但其功卻不可忽視,既然如此,這兩道大羅之機,便賜予你等便是。”鴻鈞道祖思索了片刻,這纔是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於是兩道玄妙無比的大羅之機,離了便是落入了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身上,原本修爲在一衆太乙道君們之間只是出於中上層的兩人,在得了這大羅之機之後,身上的氣機立刻便是一陣翻涌,飛快無比的便是臻至了生之境的巔峰,距離那緣之境,不過一步之遙。

這個時候,就算是他們暴露出了自己也執掌了五行之權柄,十二祖巫也奈何不得他們了。

“道祖在上……”見準提和接引兩人也是如願以償,天地之間那些處於中立地位的大神通者們,一個個的不由得都是聒噪了起來——七道大羅之機,已經有五道都有了自己的主人,只餘下兩道還能夠被這些大神通者們競爭,若是再慢上一步,他們只怕是連這兩道氣機,都不可能競爭得到了。

“道祖容稟——有關於這大羅之機,雲中君尚有一語相詢。”

看着紫霄宮中的聒噪,雲中君的心頭也不由得一跳——好不容易,未來的幾位聖人才是歸入了天庭,但卻不想,這紫霄宮中,這些聖人們卻又都是在東皇太一的力主之下脫離了天庭,和天庭分道揚鑣。

而另外的兩位聖人,亦是在此刻擺明車馬的,有了要和天庭爲難的架勢。

這對於天庭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已經決定和天庭共進退的雲中君而言,同樣也是一件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事。

而最令雲中君心頭不安的,則是那‘六位聖人’執掌大道根基的緣由,和那神話當中所講述的,更是截然不同。

這意味着雲中君所知曉的神話,於此之際出現了極大的偏差,更有甚者,六位聖人當中,唯一的一位和天庭有着割捨不斷的牽絆的女媧,此時更是默然不語,絲毫沒有要和其他的大神通者們競爭那唯二的兩道大羅之機的意思——雲中君又如何能任由這種事發生?

“天庭當中,必須要有自己的頂級力量!”雲中君想着,然後站起身來。

“雲道君莫非也有意要脫離天庭,一爭這大羅之機?”鴻鈞道祖的目光落到雲中君的身上,滿是笑意。

而天庭當中的一衆大神通者們,更是心中一跳。

三清道人離開天庭,這對於他們而言,並非是不能接受的事,畢竟,三清道人雖強,但三清道人在天庭但在工行也只是清貴而已,亦不曾執掌什麼重權,也不曾有什麼不可或缺。

但云中君卻不一樣。

雲中君所執掌的天河,是天庭的屏障,而他本身,更是天庭的一面旗幟,若是他脫離了天庭,那對於天庭的打擊,可想而知。

而最令這些神聖們騷動的,則是東皇太一——他們所有人都能想得到,以東皇太一的心胸,若是雲中君選擇要因爲這一道大羅之機而離開天庭,那東皇太一絕對會成全雲中君,一如他之前成全三清道人一般。

“非也!”雲中君搖了搖頭,雖然眼下確實是一個脫離天庭的機會,但他雲中君,又豈是這般心志不堅定的人?

“道祖明鑑。”雲中君先是朝着鴻鈞道祖一禮,“道祖爲避免巫族和天庭的廝殺,則兩者之外的人執掌大羅之機,本無可厚非。”

“但道祖可曾想過,執掌大羅之機的他們,在這天地之間,可謂是縱橫無敵的存在,就算是巫族和天庭聯手,也未必是能夠奈何得了他們若是有朝一日,道祖所選擇的人心頭生出了妄念,又該如何是好?”

“巫族和天庭的大戰,有他們作爲調節,若是他們生出了妄念,天地之間何人可制?”雲中君直言不諱的道——他和三清道人的交情,再加上東皇太一主動令三清道人脫離天庭的舉動,足以是保證三清道人不會爲他的這一言語而心生芥蒂。

至於說另外的接引和準提兩人,既然已經是有了恩怨,那彼此之間再生出些芥蒂,也無所謂——連同處於西極,親如一體的太真道人和鎮元子,他們都能夠算計其性命,須彌山這兩位大神通者的器量心性,可想而知,雲中君可不認爲,在經歷了先前的彼此算計之後,他們天庭和須彌山的這兩位神聖還有解開芥蒂的可能。

“尤其是須彌山的兩位道友,之前巫族和天庭之間的大戰,這兩位道友身上,也未必就沒有嫌疑。”

“那雲道友的意思是?”鴻鈞道祖挑了挑眉。

“七道大羅之機,其中五道已經有主——不過我認爲,天地之間,三才之勢方式最穩定的局勢。”

“五位執掌大羅的強者爲天地之一極,巫族爲一極,我天庭亦爲一極,爲了保證三才之間的平衡,餘下的兩道大羅之機,道祖又何妨分別賜予我天庭和巫族?”雲中君坦然無比的道。

“雲道君之言,巫族覺得如何?”鴻鈞道祖的目光落到了十二祖巫的身上。

第四百六十四章 湯谷十日第五百一十二章 幽冥圓滿,棋局展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澤的應對,衆人之智第十八章 暗室之謀第七章 琳琅滿目,浩如煙海第二百零三章 星辰戮混刀第二百一十九章 墜神之戰 一第七十三章 轉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力而壓天地第四十九章 冉健柏,飛雲水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河之上的雷鳴第三百零八章 先天神聖,成昇與燭第三百七十一章 察覺巫族動向第二十七章 以小見大,神庭崩潰的前兆第二十一章 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信符第三百三十章 亂戰,獨屬於雲中君的領域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海傳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寶閣中,鬥姆元君第五十六章 送佛送到西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掌緣生滅 變生肘腋元旦快樂敖第四十章 以小見大,神庭崩潰的前兆 二第九十三章 千年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秘法初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戲第二百零六章 權柄之論第二百零八章 巫族的成年禮試煉第三百三十一章 結束第四百三十六章 伏羲隕落第四百八十三章 各自的後手第三十五章 窺伺第三百三十一章 結束第三百六十六章 巫族攻心,青鳥傳訊第四百七十七章 終局前三十萬載第五十二章 橫生變故,天羅地網第二百六十五章 覆滅的明靈部第一百三十章 天河的繼承者,將醒的祖龍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地之勢具三才第四十一章 淳安水系第四百九十九章 塵埃散盡,新的紀元第三百六十二章 血氣體系,雙方罷鬥第四百六十八章 禍端初顯,人心浮動的天庭第四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成就逍遙,星影藏天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海之戰,各自算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啓明,長庚第三百二十九章 死中求活,勝負之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鳳凰三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庭寶庫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五仙島,五天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計而逆天地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秘法初成第六十七章 點將臺第一百四十章 雷災過,天魂合,鴻鈞第四百一十七章 西極舊事,紅雲道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入水眼第三十一章 虎有殺人意第四百八十八章 十日並舉,生死抉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呼......嚯第五百一十三章 爲了未來第三百七十二章 星空之動,無功而返第二百三十五章 須鴻道人的決斷 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挽天傾 九-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二百零二章 天殤之隙第三百四十三章 紫霄宮變,北海造舒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衣道人第十章 望氣術,觀氣運第三百零三章 攻略東海的第二步第十八章 暗室之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星漢燦爛第一百三十二章 玄牝琉璃煉身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死中求活,勝負之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有心思,共工堵路第五百零九章 憑證,周天星斗第三百零三章 攻略東海的第二步第四百七十三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陣之法,呂道陽其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朽第三百八十四章 挽天傾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煌煌紫運第三百五十一章 啓明,長庚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止軍第七十四章 雲臺水系第一百五十五章 呼......嚯第五百一十二章 幽冥圓滿,棋局展開第一百九十章 紫霄傳道 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天君,季姚第六十九章 調度,虛實(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首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星空之界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市垣,裂痕第二百六十章 天崩地裂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與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道心之衰第二百七十三章 真幻之分第六十章 天機術(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秘法初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河之上的雷鳴第二百二十五章 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