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十一)

“目標就是盡一切的可能提高周國的國力,無論是從經濟上、文化上、軍事實力上、後勤方面,將這些全部都做到最好,然後就可以開始做準備了。”

姬發也是見到文化方面上,醫者派和巫術派的人,將周國的百姓們,團結到了一起,這纔開始心裡有了底,以前他覺得討伐商國遙遙無期,但是現在看到百姓的心漸漸的團結在了一起。此時的他,漸漸開始了有了新希望。

“如果說討伐商國的歷史大勢,無法阻擋的話,那麼這一天終將會來臨,任何人都無法阻攔的,有的只能是拖延和延遲,既然如此的話,還不如早做準備,並且能夠主動的出擊。”姬發想到了這一點。

姬發抽出了自己的寶劍,然後緊盯着劍鞘,說道:“既然這一天就要來臨,那麼就快點降臨吧。”

“刺啦”一聲長劍出了劍鞘,姬發舉劍揮舞了起來,以表示決心。

緊接着姬發來到了議事大廳,將其更名爲議政大廳。

而後姬發從周國的各個方面考慮,開始了提升的空間。

姬發思慮了良久,首先是從周國的文化發展方面。

“我記得以前我那個時代的時候,記載的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期,屬於先周時期,那麼文化照此推算的話,應該算是先周文化了。”

姬發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既然想了解現在的周國文化情況,爲什麼不找禮部大臣中,掌管文化典籍的文臣,來了解下情況呢,還有可以得知一些關於前朝的事情。

“來人呀請禮部典籍臣過來。”姬發開口威嚴的說道。

而後禮部典籍臣急匆匆的就趕過來了,朝拜了姬發後,姬發讓他在旁坐下後,就開始表明了意思,而後禮部典籍臣整理了下思路,而後開始緩緩的道來了。

聽完他的說法後,姬發只感覺歷史上的周文王,實在是太高瞻遠矚了,他知道伐紂的大業,不是他那一代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兩代人的努力,才能夠最終成功。

於是他從他那個時代開始,就進行了準備和鋪墊,要知道周國剛開始的時候,只能稱之爲小邦,跟商國發展許多年的“龐然大物”相比,不僅僅是小巫見大巫的事情,而是差距巨大。

但周文王爲什麼要堅持創立那麼些制度呢?這就是很令人深思了,禮部典籍臣一邊講解着事蹟,姬發一邊思考着這些問題。

“從經濟上來看,這個周國是農牧經濟,那麼文化自然也是從農牧文化發展的,經過了這麼久的漢化發展,百姓們逐漸適應了耕田文化,緊接着確立了禮儀,而後才成了文化發展的基石。”姬發心裡盤算着。

“這樣分析了後,我感覺周文王確立的周禮制度,實在是一種前無古人創造的文化,這也成爲了後世的典範,因爲有了周禮,後世的朝代基本上都是遵照這個辦法實行。”

想到這裡姬發不由得心中暗喜,之前支持巫術派的發展,讓他們這個教派發展學習禮儀,而後推廣到全國,現在看起來是有利的,也是正確的發展方向,從各個方面迴應來看,可以證明了這一點。

“以後要堅定這個發展信念,把禮儀的推廣和發展,確定爲國策。”姬發暗地裡下了決心。

緊接着禮部典籍臣又開始接着講,而姬發則是想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於是姬發恭送禮部典籍臣出去了以後,開始拿起筆下了下來。

周國的人才招募上,姬發想到了一條妙計,他派遣細作前去打探了,而後過了三天後,傳來了消息。

“報告大王,經過多方查探,發現了兩個情報,第一個就是離岐邑不遠的虞、芮兩國,因爲爭奪土地發生了矛盾,另一方面就是辛甲,身爲商國的大臣,前前後後總共給商王諫言了七十五次,而商紂王不聽,辛甲十分的失望。”

細作下去了以後,姬發仔細思考了一下。

“沒有想到國雖然小,但事情卻是不少,既然如此的話,那就邀請他們來我們周國看一看,而後事情就容易解決了,待我修書一封,發給兩位國君。”

姬發很快的命人寫好了信,因爲他對這個時代的字雖然認識,但後來一想,基本上君主都是自己先寫好一封信,而後命專人寫字好看的,抄錄兩遍後,再命人送去的,因此他也就不在意,自己有沒有親手寫過了,反正自己在這個身體後,認識了這個時代的文字,也繼承了身體的記憶和知識,因此瞭解起來並不算什麼難事。

姬發看着信件寫完後發了出去,而後很快的虞、芮兩國的君王,就收到了信件,緊接着虞、芮兩國的人得知了姬發的意思。

“近日聽聞兩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作爲附近的周國表示十分的難過,願意請兩位君王前來周地,而後孤設法解決你們兩國的矛盾和問題,願看到信件後,親往來此即可。”

虞、芮兩國的君主,收到信後,安排好國內的事後,即刻就出發前往周地了,一方面是因爲周王的權威,另一方面是因爲周王的賢明,早就已經遠播在外,他們素聞姬發的賢明,因此此來也是想見識下,周武王治理下的周地,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

於是虞、芮兩國的君王帶人,不約而同的在周國邊境的村落見到了,虞、芮兩國的君王誰也不搭理誰,本來兩國的人水火不容,但是想到這是在周國的地盤上,不適合動武,因此也就斷了這個念頭,打算回到自己的國土後,再想着一教高下。

這個時候他們在周地邊境的村落上,見到了神奇的一幕,那就是兩個周地的村落,共用一處水渠,並且土地雖然區分有主,但百姓們耕田絲毫不在意,這塊是誰的土地,而是一起勞作,並且不論是誰的,盡心的耕種下來。

這點讓虞、芮兩國的君王十分的驚詫。

周國的軍事發展方面,姬髮根據流行的兵車,進行了改造,基本上王令如下。

“周國的軍事職位從孤往下,有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千夫長、百夫長這些,雖然各司其職,但總體來看全部聽從自己的調遣,這一點是最根本的保障。”

“而後周國的士卒全部都由百姓擔當。”

這一點姬發有了深遠的考慮,周國現在的情況,以及歷史發展的趨勢,奴隸制確實是存在的,因此他發佈了,讓奴隸也跟從參軍,但是要作爲隨軍的雜役,並不親自上戰場,如此一來的話,就可以安撫好奴隸了,一想到不用上戰場,這些奴隸恐怕會非常的開心。

緊接着姬發下了王令:“整合西岐附近六城的兵士,全部集合起來,而後統一劃分爲六軍,兵卒一萬二千五百人爲軍,兩千五百人爲師,而後師帥均爲中大夫,緊接着五百人爲旅,旅帥皆爲下大夫,一百人成爲卒,設立卒長,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爲兩,兩司馬皆爲中士,每五人稱爲一伍,伍皆有長。”

緊接着姬發又和王宮工匠們待了幾天,對兵車的構造有了瞭解,緊接着根據他的記憶,以及能工巧匠的幫助,對周國的兵馬車,有了很大的改良。

“因爲這個時期主要兵種是車兵,戰車一般都是有三名或者四名兵卒搭乘的,而一般來說車上,肯定有身披鎧甲的兵士三人。”

姬發知道一般來說,跟隨兵車的肯定有兵卒,一般來說人數不固定,因爲實際打起仗來,就不用區分那麼嚴格了,只要兵卒們分散跟着兵車,那就可以了,這樣的話就有利於兵卒在戰場上存活。

“可惜了這個時候,兵器大部分還是青銅器居多,看起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實,畢竟生產工藝,沒有達到那種成熟的地步。”姬發感嘆了一聲。

他本來想要大力發展鐵器的,但是十分的困難,最終百姓們還是以青銅器使用的最多,製造起來也更加的廉價。

周國的後勤補給方面,姬發則是有了一個最保守的辦法。那就是屯田和屯糧,這個是最爲基礎的操作。

而後姬發確定了發展糧食的目的,以及後勤保障的目的,那就是爲了將來發動討伐商國而作的準備。

“爲此必須大量的囤積糧食,一方面是滿足日益增長周國百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留作軍糧,爲將來發動討伐商國戰爭作必要的準備。”

“下一步就是大量製作甲冑和幹盾,還有就是兵車的搭乘人員上,要兼備戈、矛的長戟,再加上可刺可斬,如此以來再加上搭配的短劍,攻擊力方面就非常的不錯了。”

姬發思考了一下,心想:“光憑勇猛也不好,還需要兼備上防禦,甲冑和幹盾製造完成後,如果加上青銅的成分,最好是用青銅浸泡一下,如此以來就可以大大的加強防禦了。”

姬發覺得這樣以來,不僅是防禦增強了,就連重量也減輕了,增強了兵士的防禦力,兵卒們心中的膽量纔會增加,而這些護甲不僅給人要用上,就連戰馬的身上,也需要加上,而且每天都要堅持兵器和鎧甲的檢查。

“緊接着要全部採用擂鼓和令旗指揮,如此以來可以攻伐協調化,兵士的動作保持發展成一致,而且行列上也大爲的整齊,此外還要明文規定不輕易殺掉,投降的兵士,這樣以來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姬發覺得暫時這些王令就足夠了,眼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施行下去,就可以起到效果,但是眼下還不能夠一股腦的全推行下去,否則的話百姓們會受不了的,而大臣們也會受不了,如此以來那可就完蛋了。

“如此一來第一階段的王令,就可以施展下去了。”姬發對着自己整理出的王令點了點頭。

第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三)第五章 我沒想賢德咋成盟主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商容告老還鄉第二章 我不想強國我想敗國呀第四十八章 大軍到達邊城外第十三章 敗國等級提高第一百九十七章 集合諸侯伐紂第二章 我不想強國我想敗國呀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戰髳國邊境(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商紂強敵(五)第五十二章 大敗犬戎部落(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就是要敗國(十)第一百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苦修(七)第六章 我只想敗國呀沒想招賢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回周國第一百八十八章 姜太公的往事第十八章 舊仇新恨(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太公望隱居西岐波折第十章 哎沒敗國竟強國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苦修(六)第五十四章 邊城風雲(一)第六十三章 聯合大頭領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王威服異族部落第一百七十五章 集合伐紂大軍(五)第四十五章 大戰前夕的修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在髳國也能夠敗國(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霸道修煉(二)第二十一章 舊仇新恨(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苦戰商紂援兵(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征討商國的準備(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戰商紂援兵(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伐紂大業(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就是要敗國(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戰髳國邊境(一)第二百零三章 對戰聞仲(四)第一百八十章 集合伐紂大軍(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髳國邊境(六)第二百零一章 對戰聞仲(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坑聞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戰髳國邊境(四)第九十七章 修習外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就是要敗國(五)第九十六章 通過試煉第五章 我沒想賢德咋成盟主了?第七十七章 風雲再起(一)第十三章 敗國等級提高第二百零五章 對戰聞仲(六)第八十一章 探寶奇遇(一)第八十九章 神器試煉(三)第四十六章 洪荒修煉內功突破第一百九十七章 集合諸侯伐紂第二百二十三章 爲伐紂而修煉(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征討商國的準備(九)第二百三十章 商紂強敵(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妲己禍亂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清香閣傳寶往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商紂強敵(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爲伐紂而修煉(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苦戰商紂援兵(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三)第二十八章 三人遊庸國(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爲伐紂而修煉(一)第十四章 竄通外敵第一百零四章 遊歷髳國(四)第八十三章 探寶奇遇(三)第七十三章 踏入蜀國(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戰邪魂道人(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歷髳國(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苦戰商紂援兵(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這敗國咋就強國了(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苦戰商紂援兵(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髳國邊境(三)第二百零六章 對戰聞仲(七)第九十三章 神器試煉(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伐紂大業(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爲伐紂而修煉(九)第二百零四章 對戰聞仲(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征討商國的準備(九)第六十四章 清剿小頭領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紂強敵(六)第一百零八章 遊歷髳國(八)第十二章 想敗國竟被誇用賢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干之死(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集合伐紂大軍(九)第七章 有心敗國竟強國第三十七章 敗國和強國(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姜丞相死而復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髳國邊境(五)第七十三章 踏入蜀國(一)第十四章 竄通外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隆冬大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爲伐紂而修煉(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就是要敗國(六)第二十九章 三人遊庸國(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髳國邊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