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大勢已去

趁着賈敬喪事,尤氏的繼母帶着兩個拖油瓶尤二姐尤三姐來了寧國府。賈璉即便是有了兒子也沒能改掉他那花心的毛病,沒幾日就跟尤二姐不清不楚起來。

說起來尤二姐和尤三姐都不是什麼正經人,當着下人的面就跟賈蓉,連丫頭們都看不過,笑說:“熱孝在身上,老孃才睡了覺,她兩個雖小,到底是姨娘家,你太眼裡沒有奶奶了。回來告訴爺,你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賈蓉我行我素,哪管這些,反而下炕來抱住丫頭親嘴道:“我的心肝,你說的是,咱們饒她們兩個。”恨得丫頭忙推他。

看上去賈府衆人還在照常過着日子,可是千里之外的局勢卻時刻牽動着皇城裡的人。

縱然有大同府的銅牆鐵壁,不過五六天時間就被定國公攻破城門,太子一系的大將倉皇向京城逃竄。太子得知消息後大怒,但是手上卻無能征善戰之輩,經人提醒方想起還有一個王子騰在,便命他即刻啓程,掌管大軍,務必打個勝仗。

王子騰早已認清局勢,太子勝算不大,遲早要敗,他敗了不要緊,最多也只是個監禁,可是這些跟着的人只怕就要滿門抄斬了,因此提前聽聞有人薦他去西征,爲了保命,當下竟下了狠心,自斷一腿。

聖旨下時,王子騰是被下人擡着出來接旨的,那太監可不管這些,徑自宣讀了聖旨,王子騰也只得勉強接了旨。

過後王子騰偷偷給那太監塞了三千兩銀子的茶水錢,太監回宮復旨時,便向皇帝回道,王大人年老體衰,前兩日竟然從自家花園裡的假山上摔下來,一條腿摔斷,連路都走不得了。

皇帝聽聞是“前兩日”,只當是巧合,雖然心中不爽,也沒有苛責於王子騰。

朝中無人,最後迫不得已竟派了大司馬賈雨村去帶兵打仗。賈雨村雖然任職大司馬,但卻是地地道道的文官,況且暗地裡早投靠了二皇子。此時太子已顯頹勢,正好是二皇子復出之機,賈雨村領命西征,剛碰上定國公的大軍就送上了降書。

一場大仗消弭於無形,縱然大軍裡有太子死忠黨,也都被賈雨村關了起來,下面的小兵自然是不願意打仗送死的,兩邊歡歡喜喜的匯合,一道往京城行去。

太子的謀士得知消息後都忙勸太子先逃亡海外,等時機成熟了再謀大事,可是太子又不是前朝皇室,只不過是一個妄圖弒父大逆不道之人,於道義上一點立不住腳,出去了更是不能一呼百應。

太子正狂躁時,忽有侍衛送來密報,說道在京郊發現定國公死士,懷疑長公主沒有跟定國公一起逃往西北。

太子好似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當下精神一震,命所有太子親兵並五城兵馬司的人去那一帶搜尋。

山谷附近的死士發現異動,忙去稟報了長公主。

這山谷雖然隱蔽,卻也不是不會被發現,且缺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始終處於被動防禦狀態。

山谷裡的幾個人商量之後都沒有好辦法,只得先放了信鴿出去送信。

在山谷附近的定國公死士有一百人,均是習武之人,山谷內長公主的暗衛有十人,武功高強自不必說,黛玉也有兩個,只是赤霄承影都是趕鴨子上架,武力值比長公主的暗衛低了一些,另外就是程夢星了。

而太子親兵加上五城兵馬司,另外還有羽林軍,足可以將這個山谷夷爲平地了。

只是太子下令要抓活的,好以此來跟定國公談條件,所以縱然人多佔盡了上風,可也是投鼠忌器,不敢強攻。

鳳姐兒聽說京城的兵馬都派去京郊抓重犯,又有人傳其實是長公主那時沒辦法帶着剛滿月的孩子逃命,所以就躲進了山裡,現在被太子發現,自然要抓她出來。

戶部尚書查元鹿是太子一系的老人了,也是太子最爲倚重之人,見這時還有一線生機,便極力勸太子加派人手將長公主等人活捉,逼定國公向太子投誠。

查元鹿的嫡長孫媳就是黛玉在揚州時的好友李瑾瑤,李瑾瑤自從嫁人之後爲了避嫌,就再也沒有跟黛玉寫過信,婚後一年就生下了長子,夫妻和順,兒子也已經牙牙學語。

查元鹿的嫡長孫査蘭如是走的恩蔭路子,少年時就進了羽林軍,如今混了一個小小頭目。査蘭如不像他爺爺那麼老謀深算,反而是一個性格單純之人,因此這個嫡長孫反而不如庶出的弟弟得寵。

這日査蘭如回到家同李瑾瑤閒話,說起長公主藏身之處已被團團圍住,嘆了兩聲,若是太子一怒之下,只怕裡面一百多人都要葬身火海。

李瑾瑤從那時太子命人去搶黛玉時就一直在關注黛玉的去向,也曾猜到黛玉脫困之後應該是同長公主在一起的,此時便緊張起來,忙問查元鹿現下情形如何。

查元鹿知道她是緊張以前的好友,便安慰她道:“現下是沒事的,太子想用長公主威脅定國公,絕不會自毀長城,動手殺人的。”卻隱下了後面的一段話沒說,若是太子被逼急了,說不定真的會下令放火燒山,來個同歸於盡。

大軍自大同府向東進發,蘇雲恆和定國公都是心中着急,恨不得帶了輕騎兵趕緊去京城救人,只是皇帝和太上皇都在軍中,作爲忠臣,當然是保護皇帝更重要。

這日大軍正在向東行進,定國公蘇啓坤隨侍於皇帝的車架旁邊,忽覺前面有騷動,不一時就有一人快馬飛奔而來,離得近了才發現是蘇雲恆的暗衛阿九。

定國公還以爲有敵情,忙拍馬上前詢問,阿九下馬行禮道:“世子爺收到京城的飛鴿傳書,已經帶人先行去救長公主殿下了”說着將手裡的信遞給定國公。

定國公看了之後心急如焚,恨不得跟兒子一起去,只是現下局勢尚不穩定,且賈雨村的底子不乾淨,難保他會不會趁着太子倒臺,順勢扶二皇子上去,所以要想保護皇帝,務必得貼身保護才放心。

定國公權衡再三,命阿九再點三千騎兵前去接應,務必要把長公主毫髮無傷的救出來。

阿九領命而去,蘇雲恆早已帶着手下奔出去好遠了。

小山谷這裡還在對峙,太子得知蘇雲恆帶着幾百手下火速趕來,不由嘲笑他是來送死,便命人帶了親兵去迎戰。

本以爲幾千對幾百,縱是蘇雲恆再勇悍,也非敗不可,沒想到兩邊激戰多時,蘇雲恆始終殺在最前面,他的手下也是不遑多讓,個個猶如浴血的修羅。

戰到最後太子的親兵越發膽戰心驚,後來竟有一小半主動丟下武器逃走了。這一場小小的戰爭,替蘇雲恆贏得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名號。從此以後,蘇雲恆嗜血的傳說傳遍大江南北,許多普通人家都拿他來嚇唬夜哭的小孩子。

一戰結束,蘇雲恆手下死傷過半,蘇雲恆雖沒有受傷,卻戰至脫力。這一場雖打勝了,但是到小山谷那裡還有許多太子的人守着,蘇雲恆忍了又忍,只得先撤回休養。

太子穩坐宮中等待蘇雲恆被俘,卻等來了以十對一仍舊大敗的消息,索性這隊太子親兵逃的逃了,領頭的也已被蘇雲恆殺死,太子想出氣都沒得出。

阿九帶着那三千騎兵日夜不停的追着蘇雲恆往京城而來,無奈蘇雲恆速度太快,一直追到京城附近才追上,而且蘇雲恆已經跟太子打過一仗了。

阿九看蘇雲恆渾身是血,雖知他武功高強,還是不免心驚肉跳,又有許多人受傷,便暫且駐紮,休養一日。

蘇雲恆平日最是冷靜,這次遇上母親和心上人有危險,真是猶如火山爆發,不過是稍事休息,待天色一黑,就親自帶着幾個暗衛去小山谷探查敵情。

小山谷附近駐紮了起碼幾千人,又有人質在手,又佔據有利地形,蘇雲恆看得越發心急,生恐太子什麼時候要同歸於盡,那就萬事皆休。

蘇雲恆所料不錯,當太子得知又有三千騎兵前來支援蘇雲恆,且將京城通往南方的道路封死之後,終於也知道大勢已去,先下令去將小山谷燒燬後,自己去了太子妃處,親自動手斬殺了太子妃和良娣良媛及十幾個寵妾,最後呆呆的坐在大殿的寶座之上,只等着收到將長公主燒死的消息後就引頸自刎。

蘇雲恆守在山谷附近時刻觀察動向,一旦發現有什麼不對,就立即放出訊號,讓不遠處潛伏的三千人趕上前動手。

說來真是巧,被下命動手的正是李瑾瑤的相公査蘭如。査蘭如的爺爺是太子死忠,這時明擺着太子勢難挽回,定國公和蘇雲恆凶神的名聲在外,大夥都不敢做這個劊子手去殺長公主,便都推給査蘭如。

査蘭如又是一根筋,帶了人去燒山谷時卻還想着不能將李瑾瑤的好友林黛玉也燒死,在懸崖邊上爲難糾結了許久,下面的人知道大難臨頭,也都戰戰兢兢的不敢說話。rs

第八十三回 流鼻血第二回 賈母重病第十一回 龍鳳呈祥第九十三回 元春搶生意第二十五回 拜年第三十五回 元妃省親第五十二回 寶玉中舉第八十三回 廬雪庭燒烤第六十一回 賈璉敗退第四十三回 噩耗第二十三回 去賈府搬家第八十六回 蘇雲恆的姐姐第七十一回 重回賈府第七十七回 大婚(一)第四十五回 菜鳥暗衛第八十七回 風雲又起第四十五回 寶玉成婚第五十一回 公主的禮第十八回 貴妃第九十九回 再續梅花宴第七十回 湖底密室第八十九回 宮女第八回 皇后第六十五回 查兇第十三回 首飾第六十六回 雙胞胎第三回 輾轉治病第二十一回 生病第六十七回 二妞三妞第十三回 婚配第二十回 借錢第十二回 回京第九十六回 初顯敗象第八十二回 賈母的用意第六十六回 雙胞胎第五十五回 薛姨媽之死第三十七回 林如海遠行第九十回 扮白臉第七十二回 王夫人的鬥爭史第三十八回 常駐賈府第八十八回 暗害晴雯第八十一回 規矩第一回 元春產子第二回 恆玉籌謀衆人路 賈母送來護身符第九十九回 再續梅花宴第二十五回 薛蟠娶妻第四十八回 金釧投井第三十二回 商人之女第七回 赴宴第一回 元春產子第五十六回 葉可馨第四十四回 迎春第七回 赴宴第五十四回 輕輕放過第三十二回 商人之女第二回 恆玉籌謀衆人路 賈母送來護身符第七十七回 大婚(一)第十三回 首飾第八十九回 宮女第三十四回 賠禮第六十二回 茯苓第四十一回 魘鎮第八十二回 賈母的用意第九十二回 駙馬第十回 世伯?第五十一回 覆滅第三十一回 改變第七回 薛蝌定親第二十八回 怡嘉公主第二十七回 賈政卸任第九十回 長公主出手第二十四回 挑撥離間第三十回 羽林軍第二十三回 去賈府搬家第七十二回 丫鬟第二十五回 拜年寶玉番外第三回 宴罷第七十四回 休妻第二十一回 生病第六十八回 選通房第三十回 突兀的求婚第十五回 探第六十三回 新手穿越第八十九回 宮女第五十四回 輕輕放過第八十六回 蘇雲恆的姐姐第十三回 首飾第九十二回 駙馬第五十回 林如海的消息第十七回 蘇雲朵第八十五回 大佛寺第十七回 死訊第十回 動之以情第六十一回 自救第十六回 跑官第三十一回 菊花宴第九十回 長公主出手第八十五回 大佛寺第五十三回 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