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

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

正統十年,十月十八。

皇城禁中,奉天殿丹樨御階上,皇帝寶座已然佈置完畢。

寶座之東,鴻臚寺設表案殿東中門外,禮部主客司設蕃國貢方物案八于丹陛中道左右,欽天監設定……

大殿之外,旗手衛陳鹵簿儀仗于丹陛及丹墀東西,龍禁衛和侍衛親軍列甲士軍仗於奉天殿內外,現場一片肅殺威嚴之氣。

金鼓、旗幟、仗馬、馴象……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物件,整齊排列在奉天殿廣場內外。

此刻在大明門內,文武百官和列國使臣已排班站好,在兩側宮牆襯托下顯得格外渺小。

因有禮部官員巡視,在場所有人都一言不發,等待着傳召命令響起。

咚…咚…咚……

沉悶的鼓聲響起,意味着朝見正式開始。

在禮部官員出言指揮下,大明門內的一千多名官員使節,開始有序往承天門方向走去。

通過承天門,越過端門,衆人出現在午門外,這裡亦是皇宮的正門。

通過午門左右側門,衆人便進入皇宮之內,前面便是高大的奉天門。

經過重重宮門之時,感受着皇宮建築之壯麗輝煌,侍衛軍士之勇武精銳,列國使臣無不感到震撼且心服。

通過奉天門後,便是一片大廣場,官員使臣將會在此排班站定,正式舉行太上皇聖壽朝賀。

一千多人的官員,從大明門走到奉天殿外,還要排班站好準備朝見,前後至少要耗費半個小時。

在此期間,一衆高階宗室和武勳們,以及內閣和六部九卿高官們,具已列班於奉天殿外丹陛之上。

上直親軍衛諸指揮使指揮同知,欽天監衆官,鴻臚寺司賓署,鴻臚寺序班,鴻臚寺鳴贊,糾儀御史,光祿寺署官等,皆已按制站班於各處。

崇政殿內,太上皇朱心堪已換上冕服,這便是皇帝最高級別的禮服。

他的兒子朱鹹銘,自然也是穿着冕服,父子二人的服飾只有些許差別。

除了他們兩人,三位皇嫡子也在殿內,他們也穿着各自規制的冕服,唯有朱景洪因還未冊封,只穿着親王的四團龍禮服。

“請陛下,太上皇起駕!”殿外傳來太監提醒的聲音。

“咱們走吧!”朱鹹銘發了話。

外面已有兩架輦轎候着,朱鹹銘扶着老爹上了前面轎子,而他本人則主動屈居於後。

至於朱景洪三人,那就得靠自己走過去。

崇政殿在奉天殿後方,不到五分鐘他們已經就趕到,此刻教司坊的樂工已開始奏樂。

在祥和的樂曲聲中,朱鹹銘扶着自己老爹,讓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自打十年前被迫退位,雖然每年都有聖壽節朝賀,但設在奉天殿卻是頭一次。

一時間朱心堪有些恍惚,竟回想起二十七年前,自己繼位登基時的情形。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隨着朱心堪坐到龍椅上,現場鐘鼓之聲停止,鴻臚寺卿跪奏請行禮。

得到朱鹹銘點頭允准後,鴻臚寺官員便分頭傳制。

現場鼓樂之聲再起,傳達的是參拜朝賀的信號,這一點禮部已提前培訓過。

當樂聲來到相應節拍,丹陛石下的一千多名官員使節,極爲整齊的跪在地上。

“臣等叩問太上皇聖安,恭祝太上皇,聖體康泰,萬壽無疆!”

御座一側,看着前方歸伏的官員使節,朱景洪心裡想起了一句詩。

“九天閶闔開宮闕,萬國衣冠拜冕旒……”

現場宏偉莊嚴的佈置,無不彰顯着帝王的尊貴,層疊的宮殿大門如九重天門,迤邐打開深邃偉麗。

大明的鼎盛氣象,帝國強大的威儀,讓萬國使節拜倒于丹陛之下,與千年前的貞觀開元一般無二。

在朱景洪深感震撼之時,同樣站在御座一側的朱鹹銘,心裡只有自得與意滿。

只因這般氣象,皆是他文治武功所成,是他重新鼎力了世祖構建的霸權。

“爹,如此輝煌氣象,可追世祖爺之功績了吧?”朱鹹銘意氣風發道。

看着下方場景,朱心堪感慨道:“是啊……你做皇帝比我在行!”

想起昨夜與妻子的計議,朱鹹銘說道:“當年您御駕親征,久攻女真不下,厲太子矯詔篡位,被兒子識破陰謀,故而起兵平叛……”

“厲太子與英厄王兵敗,死亂兵之中……”

這是朝廷對“東華門事變”的官方解釋,內容自然美化了朱鹹銘貶低了那兩位。

“爹,明日奉天門賜宴,當年的真相……您何不當衆告於衆人,還兒子一份清白!”

這便是楊清音所說,要以此來試探太上皇。

從十年前到現在,對“東華門事變”朱心堪從未表達態度,僅此一點就足夠引起外人猜測。

所以,若朱心堪在奉天門賜宴時,按朱鹹銘的劇本講一遍,就能極大減少外界的“誤會”。

如果朱心堪同意,那就證明他確實誠心和解。

“可以!”朱心堪淡定答道。

說完這話,他再度看向了朱鹹銘,笑着說道:“老四,你還是信不過我!”

朱鹹銘極爲淡定,說道:“兒子誰都不信!”

“好……很好,我當年要是有你這份心性,也不至於有今日這般境地!”

眼看這父子二人鬥嘴,朱景洪不免感慨皇家無情。

而此刻丹陛之下,在三拜九叩之後,文武官員和諸國使節們都起了身,面向奉天殿垂首恭肅而立。

接下來又是繁雜的儀式,文武官員上呈賀表,諸國使臣則向太上皇獻禮。

來自五湖四海的奇特玩意兒,一件件展示在朱景洪面前,看得他是眼花繚亂。

一場朝賀儀式下來,前後足足花費了大半個時辰,身體虛弱的朱景源都快堅持不住了。

當賜宴詔書宣讀完畢,由鴻臚寺官員宣佈退朝,精力不濟的太上皇才得以退場。

皇帝朱鹹銘也領着三個嫡子,扶着太上皇一道離去,在臣子面前上演“父慈子孝”的戲碼。

待他們離開後,在鴻臚寺官員引導下,現場官員也都跟着離開,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這麼多國家使臣來拜見,大明當真是太強大了!”

“是啊……如此上國鎮壓當世,我們部盟便可安享太平……”

“萬國鹹服,可笑那準噶爾部愚蠢至極,有幾萬兵馬便不知天高地厚……”

“依我看要不了兩年,他們就會被打服……”

“下午上林苑閱兵,又不知是何情形!”

“大明精銳之兵,今日正好見識一番!”

在陸續退出的各國使節中,議論之聲大同小異。

萬國來朝的盛大氣象,諸部盟土司和藩國使臣,對大明的統治更有信心。

即使如準噶爾一樣有異心的,如今也不得不重新評估,以自家跟大明之間的巨大差距,反抗是否稱得上明智之舉。

(本章完)

第536章 兄弟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577章 一無所有朱景洪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389.第389章 情歌244.第244章 東廠的考量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第34章 指定會審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第15章 小人物第535章 夫妻477.第477章 青陽王痛毆賈寶玉387.第387章 遙遙領先第34章 指定會審395.第395章 歸鄉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第527章 釵黛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26章 十三爺到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511章 朝鮮王子14.第14章 震懾223.第223章 四哥有個小忙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56章 決斷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332.第332章 冊立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第148章 正式整肅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220.第220章 妯娌們1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320.第320章 你也要陷進來了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393.第393章 膽大妄爲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第159章 都怪十三爺481.第481章 圍殺第37章 這個混賬344.第344章 探黛玉寶釵半含酸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2章 薛蟠行兇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310.第310章 愛極必傷也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596章 決戰之前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雜心情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58.第58章 正確的時候第125章 英蓮拜師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第535章 夫妻352.第352章 我來擔着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194.第194章 我有一個朋友430.第430章 新年獻禮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117章 慌慌張張第493章 流言起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婦兒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231.第231章 朱景淵的處置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64章 憋不住21.第21章 英蓮第75章 杖責第551章 接風第564章 燕山事已畢300.第300章 議定第57章 判案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第619章 側妃歸府第65章 給天下一個交代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339.第339章 看煙花450.第450章 區區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