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東宮論道顯賢明

第294章 東宮論道顯賢明

太子劉弘的觀點還是很客觀的,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中,魏慶和資格最老、德才兼備不說,最主要的是他的眼界、大局觀要高出其他幾位好幾座皇極殿。

倒不是說其餘幾位差勁,能被羣臣推出來,被聖人欽點的內閣重臣,才能是真沒的說。

差就差在,他們的思想被禁錮在腳下的土地上了。

天朝現在還是天朝,但不一定還能是上國了!

西洋諸國已經將手伸到了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內了,大夏朝野能看到這個危機的人,屈指可數。

便是二聖與太子劉弘,還是從靖海衛節度使王成海那裡得到的西洋諸國消息。

一問真是嚇了一大跳,不成想西洋小國,早已在海上撈足了財富,甚至野心勃勃的將黑手摸到了大夏的臥榻邊上。

“希望這一次能打醒一部分人吧……”

賈琮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那些學子還好說,年輕人的思想還未徹底禁錮。

朝中的大臣真是……一言難盡啊!

南疆戰敗的如此詭異,朝中大半文武還不是將失敗的原因只歸咎在水溶指揮不力上。

他們都沒想一想,南疆三藩,何時有膽子敢跟天朝這麼叫囂了。那個怪異的“大力丸”、“無痛丸”到底是什麼東西?出現在南疆三國的紅毛鬼子,到底是什麼人?

“琮哥兒,不若留下與我一起見見這羣學子?”

賈琮點了點頭,他挺好奇劉弘準備怎麼跟這羣學子說議和的事。

宮禁森嚴,自然不會把宮門外的學子盡數詔入東宮。齊博瀚還算靠譜,命人去了宮門前,從擠滿大夏門前的人羣中,挑選了二十位代表。

衆人一進東宮,就見正殿門口站着兩人,其一身着赤色圓領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

這位就是監國太子殿下了,劍眉微張,盡顯貴氣。

在太子身後半步,有一人年歲更小些。紫袍金冠,官袍上繡着一隻胖乎乎的大橘貓,腰掛玉柄雁翎刀,不用說,這位定然是御貓賈琮。

“學生拜……”

君前十步處,衆人正要行大禮參拜。

卻見劉弘先一步阻止:“諸位賢生不必多禮,此處又不是朝會大典,你我都是讀書人,自當以讀書人的身份相待。”

щщщ¸ttКan¸co 說罷他率先作揖:“弘毅見過諸位賢生。”(注,弘毅爲皇太子劉弘的字,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皇太子的揖禮將衆人嚇了一跳,同時也將他們心中的激憤壓去了三成。

衆人忙回禮拜下:“學生拜見監國太子殿下,殿下萬安!”

“這位就不用我多做介紹了吧,他每日在京城四處晃盪,恐怕諸位賢生都眼熟的很。”

劉弘如此一說,衆人緊張的情緒散去了大半。

賈琮上前也作揖問好:“賈琮見過諸位學兄。”

“見過御貓大人……”

“見過學弟。”

“小賈大人安好。”

這一回的回禮什麼稱呼都有,倒是讓衆人覺得有趣,互相看了看,不約而同的笑了。

原本緊張的氣氛得到了緩解,在劉弘的引領下,衆人來到東宮正殿。

小太監已經將正殿重新佈置了一下,包括劉弘自己原本的精緻桌椅被搬走了,換上了普通的几案蒲團。

正殿中四下皆同,二十幾張几案蒲團讓這羣書生具是心中一暖:太子殿下果真賢明,禮賢下士,待人親切……

“南疆戰敗,我這個皇太子也是萬分悲憤,但朝中的情況不容樂觀。諸位賢生的激憤我能理解,但這議和的事對與不對,該如何做纔對,還需我等一同來論上一論……”

劉弘居於首位,坐在蒲團上後,向還在發愣的衆人一招手:“坐、坐,咱們坐下說。”

書生們未免侷促,賈琮謝過皇太子賜座後,帶頭坐在了左手邊的首位上。

衆人這才齊齊謝過,坐在就近的蒲團上。小太監們將茶點送上,隨後恭敬的躲在一旁。

劉弘並未說別的,只是讓人從戶部、兵部、大都督府取來多份賬冊卷宗,然後小太監擡來了一張屏風。

這屏風上繪製的可不是什麼美景,而是一張精細的大夏輿圖。

“戶部沒錢了,甚至在元祐三年初就已經入不敷出。京營跟九邊還算好些,各地的衛所能戰之兵不足三成……”

“諸位賢生看看這兒,對,就在雲南、廣西往南的地方,南越、暹羅、緬甸具陳兵數萬,威脅我朝邊疆。”

“烏斯藏都司,於數月前就有消息傳來。他們的活佛,不願意再聽從天朝宣令,意欲自立。”

譁!

正殿中瞬間譁然一片。

“這怎麼可能?我大夏幅員萬里,物華天寶、更有萬萬百姓,豈會沒了銀子?”

“這幾年天災人禍不斷,受災之地別說收稅了,朝廷還得拿大量的錢糧賑災。”

“南疆三藩真是夜郎自大,難道朝廷就不能調京營大軍南下嗎?”

“承平日久,京營的戰力不足昭武年的一半。”

“那九邊大軍呢?”

“九邊的大軍調走了,草原的韃子南下怎麼辦?”

……

劉弘的耐心很好,始終細細的回覆着衆人的提問。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羣人終於明白了朝廷的顧慮。

大夏太大了,大到每日收到的奏報中,總有那麼一兩個州縣面對着天災人禍。

或許在此時,當他們坐在東宮論道的時候,就有遠在千里之外的某個州縣,正鬧着天災。

開國百年,大夏太強了,強的讓百姓們見到番人時都是用鼻孔看人。

甚至是番人給街上的乞丐銀子,都會被其唾上一口,認爲這番人是在侮辱他。

可當他們面對南越猴子的侮辱,此時卻無法像入宮前那樣,喊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之語。

沒錢沒兵還打個鳥仗!

“那怎麼辦?難道真就將我漢家女兒嫁去南蠻之地?”

“實是咽不下這口氣!”

劉弘也是滿臉的悲憤,握拳砸在了身前的几案上。

嘭的一聲,桌上的茶盞都被震倒了,茶水浸溼了身上的赤紅龍袍。

只聽劉弘怒道:“若只是南疆三藩,我大夏還有辦法頂住。可實際上三藩的背後,是可惡的西洋紅毛!”

“西洋人?紅毛?紅毛夷?我家還與其有生意往來,他們的確與南洋諸國來往密切。”

在座其中一人驚呼起來,見衆人疑惑,便起身向劉弘一拜,與衆人解釋道:“在下廣州李世凡,家中有不少生意自廣州市舶司與西洋荷蘭國往來。這荷蘭國海船技藝遠高我朝,其紅夷大炮更是厲害……”

有人先一步科普了紅夷,劉弘眼底泛起了喜色。

只要有人睜眼看世界,他的計劃就能借此推廣開來,到時候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流入東宮、朝堂……

“李兄說的對,實際上西洋人的能工巧匠不比我朝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強於我朝。例如那西洋舶來品中,就有不少令人驚歎的物什。”

“自鳴鐘?”

“我還是想要李兄口中的紅夷大炮!”

討論的越發熱烈,衆人自認已經將南疆戰敗的原因找到了。

那就是紅毛夷爲南疆三藩提供了幫助,要不然我大夏天朝,豈會敗給南越猴子?

“如此說來,我朝現在要面對的,不是什麼南越、暹羅,而是他們背後的西洋紅夷?”

“這麼說也沒錯,但還是不夠全面。”

劉弘見討論的差不多了,目的已經達到,輕咳兩聲總結了起來:“實際上我朝要面對的不止外患,還有內憂。外患也不只是西洋紅夷,還有北方的韃靼、瓦剌等國,甚至是倭國、高麗、西域諸藩。”

嘶!

衆人深吸了一口氣,不想強如天朝,竟然會有如此多的外患。

“外患暫不提,兵來將敵水來土堰,打得過要打,打不過也是要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內憂,諸位可曾想過,爲何我朝物華天寶、幅員萬里卻會沒錢呢?”

劉弘丟出了這個問題後,東宮正殿瞬間沸騰。

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會經過許多次,開國時休養生息,盛世之後就是民困國窮,最後揭竿而起戰火焚盡一切,隨後春風吹又生。

這一次的討論比劉弘想象中的還要激烈,二十餘人甚至分成了三四派,在東宮爭得面紅耳赤。

到最後小太監不斷地伺候着筆墨紙硯,任其揮毫潑墨。

劉弘沒有制止這羣人的爭論,一定程度上說,道理是爭出來的。

“叮叮叮……”

鐘磬敲響,劉弘終於在這羣人爭得快要打起來時,敲響了鐘磬,打斷了他們的爭論。

“諸位賢生,該用午膳了。不妨與我一同用膳,咱們午後繼續討論?”

……

學子上書的事震動京城,卻成就了東宮太子的賢名。

隨着東宮論道的經過被人傳揚開,關於南疆戰敗、議和和親以及天朝與西洋的強弱對比等等,就此成爲京畿最熱的話題。

東宮每日都會有學子被召見,論道得來的相關記錄一份份送到內閣,令內閣諸臣又驚歎又臉紅。

直到南疆三藩的使團入了京城,依舊沒有出現內閣想象中的民怨爆發。

京城的百姓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盯着緩緩入城的使團,沒有謾罵,沒有臭雞蛋爛菜葉,更沒有暴怒的俠客一劍戳死使團的人。

賈琮連續兩日去東宮全程看完了東宮論道,對劉弘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位儲君不愧是二聖聯合培養的帝國接任者,對人心的把控,對事態的掌握可以說是細緻入微。

所有人都被劉弘引着走進了他預設的既定路線中,朝野的關注點已經從南疆戰敗引起的議和,走向了正視差距,變法圖強,臥薪嚐膽,一雪前恥的大討論上。

賈琮原本以爲劉弘的操作是二聖刻意教授,不想在去了一趟龍首宮後,這才明白劉弘已經成長爲一名合格的國之儲君。

退休的老爺子跟“病體未愈”的皇帝老爺,穩坐太液池邊,執杆垂釣,坐看風起雲涌,滿意的看着皇太子施展着略帶稚嫩的手段。

朝堂上當然有不少人,已經品出了東宮論道這件事中的韻味。但他們配合着監國太子,一步步推動着京城輿論的發酵。

禮部與鴻臚寺挑選了合適的人選去與南疆三藩接觸,不過遲遲不接對方的國書。

今日是這兒錯了一個字,明日是哪裡少了一個章,三藩的國書被卡在四方館長達半月之久。

直到三藩放出了狠話,再不接國書,他們就要返回南疆,到時候兵戎相見。

負責和談的禮部員外郎聶朝儀心中嗤笑,面上卻是惶恐至極,連忙接過三藩的國書去了內閣。

首輔大人終於康復了,重新回到了內閣主持大局。

次輔大人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心中也泛起了不甘。

魏慶和接過聶朝儀呈上來的國書後,將其扔到一邊,將目光放在了一旁的齊博瀚身上:“齊閣老,昨日榮國侯的密摺上怎麼說來着?”

……

榮國府收到赦大老爺的書信後,闔府上下都是歡愉起來。

赦大老爺久久沒有音信傳回,便是老太太心中也忐忑不安。大兒子再不討她歡心,她也明白寧榮賈家現在最大的依靠就是他。

七日前,四月二十二,鳳藻宮賢妃娘娘產下一子,聖心大悅。

老太太昨日才帶着邢夫人入宮探望了元春,回來後就問過賈琮可有赦大老爺的消息。

現在不只是兩府中人,就是宮中的元春與新生的小皇子,都要靠赦大老爺來撐腰。

外戚外戚,寧榮兩府與宮中的元春、小皇子,那真可以說是休慼與共,不可分割了。

賈琮在聽到元春順利產子後,曾與太子劉弘深入交談過。

或許是二聖聯合培養,以及此次東宮論道的順利,讓劉弘的自信心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

他不認爲寧榮賈家會眼皮子低到,會爲了一個還不知道賢愚的小娃兒放棄對自己的支持。

況且元春在懷孕後就曾明裡暗裡跟他表示過,鳳藻宮不會參與爭奪大位。

不管元春所說是否能一直堅持下去,但劉弘覺得,就是把其他幾個兄弟加起來,都不夠他打的!

他,劉弘、劉弘毅,如今的大夏儲君,必將成爲大夏皇帝!

月票推薦票

感謝雨碎寒江的打賞。

劇情稍微加快了些,明天繼續更新。

晚安。

(本章完)

第512章 寶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種地方!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307章 榮國府賈琮再下戰帖第177章 水溶,還說你不會武功?第245章 臉?要這玩意什麼?第204章 東宮將立擇輔臣(二合一)第17章 說明病了,無力碼字,明天更新第225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305章 本王今日立個規矩第249章 喜訊南來憂心起第76章 這也是驚喜過甚?第228章 一朝有孕風雲動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2章 寶玉醒了,又快暈了!第441章 我那不中用的兒孫第505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227章 褫奪 封賞 龍子 大比第299章 孫紹祖,你的事發了!第181章 政老爺開炮打漢奸第211章 奇異的神藥第19章 倚紅樓二哥熟悉不熟悉?第393章 詭異第469章 治倭,何須仁義?第460章 百姓與奴隸 黑暗與光明第92章 賈·御刀砍碩鼠·琮第424章 壕無人性的赦大老爺第84章 訟王之王張三第500章 敬大哥,我快死了第51章 琮三爺,求求你收了神通吧!1第42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3章 風波現第33章 黑鍋不背也得背第65章 棄子第195章 我說地球是圓的就打我第299章 孫紹祖,你的事發了!第343章 炫侄與炫弟的娘娘們第39章 諸美爲夫子第190章 塗郡主名節已毀?第398章 我要殺人,誰敢有意見?第445章 豫王我真是太難了啊(一)第447章 薛家嫁女,賀門娶婦。第388章 背刺第123章 要死人了!第247章 可惜了……第162章 查內閣大學士府第243章 元春省親第137章 賈琮夜出法華寺第390章 殺神【中秋快樂】第300章 南越還真是好地方啊!第450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12章 大夏第一女將軍第356章 父債子償沒毛病吧第32章 碰瓷第466章 有賺頭?第96章 林氏之女,豈可言退?第382章 爾翁婿欺朕第475章 一人抵十萬(求月票)第145章 我兒賈璉有他爹之才!第405章 我時刻準備着第319章 土豆伯?第476章 速戰速決,砍了他們!(求月票)第243章 元春省親第479章 賈琮的大計劃第147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章 驚擾聖駕,該當何罪?第378章 不要鍘我,我真不是陳世美啊!第269章 臣賈琮請命出京第349章 大夏需要兩條腿走路第170章 囚父弒弟第53章 你誰呀?沉河!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第335章 太師,得加錢!第304章 霸氣側漏賈老太第505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300章 南越還真是好地方啊!第186章 虎嘯驚變第449章 王大侯爺,你要理解第307章 榮國府賈琮再下戰帖第164章 受挫與點醒第391章 奉詔殺賊(一)第1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73章 紅樓百年之舊事第317章 諫臣風骨賈寶玉第417章 掄着金瓜講道理第144章 我二哥,壯哉!第73章 璉哥兒求官第228章 一朝有孕風雲動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427章 十有五年而笄第121章 琮三爺單刀戰霍家第200章 皇帝,你的名聲不要了嗎?第239章 借刀殺人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162章 查內閣大學士府第127章 咱家的家奴要當官啦(月票加更1)第230章 本王要發飆了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143章 賈璉,真勇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