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萬國來建交

赦大老爺在金陵城沒有待多久,在見完乖兒子寶貝蛋琮哥兒後,正月初三就乘船北上,打算在二月初二迎春及笄之前趕回京城。

而賈琮原本都做好了不得不錯過二姐姐及笄禮的打算,卻在正月初七收到了皇帝老爺的聖旨,叫他儘快回京。

臘月二十六,第一批大夏下西洋的船隊回來了。

同時帶來了紅毛、黃毛、藍毛等各種毛的官方使者,並於元祐十年正旦大朝正式提交國書,欲與大夏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

黛玉對照着數次更新後的《坤輿萬國圖》,一一將隨聖旨而來的太子親筆信中提到的陌生國度對應起來了。

“這神聖羅馬帝國還真是奇特,別的都叫國王,就它的君主被稱爲皇帝,看起來它纔是西洋諸國的宗主國。”

賈琮放下了手中的筆,湊到黛玉身旁,將下巴抵在黛玉白皙的脖頸間,蹭了蹭她的臉頰,爲其解釋着西洋夷人教皇加冕的傳統以及當下西夷的複雜情況。

什麼聯姻啦、親戚間幹仗啦、中世紀的黑暗啦、宗教地位變化啦,等等這些奇葩的政治制度變遷。

“四哥提議讓我回去跟這羣夷人打交道,估計是因爲朝中除了我之外,還真沒人對西洋有更多的瞭解。”

說到這兒,賈琮對於當今皇帝以及國朝的重臣還是很佩服的。

中原王朝當了一千多年的天朝上國,竟然能在短暫的接觸後,清醒的認清現實,沒鬧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的笑話。

要知道前世我大清的乾隆皇帝,給人家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發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英吉利國王知悉,諮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齎表章,航海來廷,叩祝萬壽,並備進方物,用將忱悃。朕披閱表文,詞義肫懇,具見國王恭順之誠,深爲嘉許。”

黛玉突然驚喜的跟賈琮說道:“皇兄在信中說了,咱們的人從西洋帶回了整整一船的書,允我借閱抄錄。淑妃娘娘已經連續兩日埋首書海了……”

“淑妃、書妃~我一點都不奇怪。”

賈琮好笑的給了黛玉一個摸頭殺,淑妃馮氏被稱爲“書癡”,一下子多了一整船沒有見過的書籍,她若是不沉迷其中才是怪事。

當然,自家這個“書癡”,也不遑多讓。

不信瞅瞅黛玉現在的眼睛,簡直比啓明星還要亮。

賈琮將黛玉擁入懷中,輕揉黛玉有些冰涼的手,用自己的體溫給其暖熱。

“一會我去跟十三爺還有老師他們說一聲,咱們明早就出發回京,正好二姐姐的及笄禮要到了,之前還遺憾沒辦法趕回來呢。”

……

隨着老十三在江南大開殺戒,局勢雖然還未徹底穩定,但有夏令行老爺子鎮着,已經不可能發生大的波折了。

徐晉年前又得了晉升,皇帝老爺這回是下定了決心,哪怕社稷傾覆,他也要將新政進行到底。

被江南士紳一再鬧事的舉動氣着了,正式下旨徐晉官升兩級,任正二品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

兩江總督不是常設官,乃皇帝親命總管南直隸、浙江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加上兵部尚書與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銜,可以說,整個江南的軍事、民政、吏治徐晉都有權力插手。

再加上夏令行與劉恪這一文一武兩人協助,徐晉推行新法就是惶惶大勢,天王老子來了就沒辦法阻攔。

正月初七,賈琮攜黛玉、探春啓程回京。

這一趟乘船沿運河北上的歷程無比的順利,金陵漕幫被官府徹底剷除,不但沒有影響到運河的運輸,反而更顯便利與安全。

由漕運總督府以及各地官衙,共同出面成立的官辦運河管理處,只十餘天就讓朝廷感受到了運河上的巨大好處。

此舉不但讓朝廷徹底掌控了京杭大運河這條南北經濟大動脈,更是從中賺取了大量的銀子。

經過十餘日的奔波,正月二十五,船至通州碼頭停靠。

賈琮三人剛剛走出船艙,便見碼頭上站着數人正翹首以盼。

不但二哥賈璉來了,一旁陪同的還有寶玉、賈蓉、賈薔、賈蘭以及柳湘蓮、林柏二人。

“林姐姐、三姐姐~”

馬車的車簾子被人掀開,露出兩張俏臉。

黛玉衝馬車揮了揮手,原來是湘雲帶着惜春丫頭跟着來了。

兄弟姐妹見面,自是開心。

衆人沒有耽擱,眼看着迎春的及笄禮與大婚沒幾日了,大家有的忙呢。

一行趕着天黑總算回到京城,柳湘蓮與林柏也沒有告辭回去,被老太太留了下來。

朝廷已經開印十日,林如海的戶部忙的昏天黑地,閨女回京都沒辦法回家。

倒是赦大老爺如今閒了下來,重新過上了老紈絝的逍遙日子。

夜宴過後,黛玉被姐妹們拉去了迎春院中玩耍。榮禧堂中坐滿了老太太的兒孫女婿。

“過幾日我會上書辭去前軍都督之職,璉兒如今在都督府中任職,咱們家在軍中的威勢太甚,這樣不好。”

赦大老爺一開口就是石破天驚,老太太差點沒反應過來。

國朝五大都督,分掌大夏軍權。每一位都是位高權重,便是皇帝想要換個人都得小心權衡利弊。

賈政不是很懂其中的玄妙,沒有什麼看法。

幾個小輩除了賈璉、賈琮外,除了驚訝之外,多是不捨遺憾。

敬大老爺則是讚許的點了點頭,這個堂弟早年鋒芒畢露,如今總算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了。

“赦弟說的不錯,你與璉兒分掌前後兩軍,差不多掌握着大夏四成兵力。若是你還在外面任職倒也罷了,可如今你回到京城,便是陛下不疑心,朝中的官員也不會放下心來的。”

經過賈敬的這麼一分析,其餘人也明白了這樁事中的玄妙之處,紛紛點頭附和。

一府兩父子掌握着大夏四成的兵力,也就是皇帝信任賈家。若是別人,估計二聖睡覺都睡不踏實。

賈璉卻道:“父親不必如此,還是兒子上書請辭吧……”

“說什麼傻話,你當你的後軍都督是什麼來的?”

不等赦大老爺說話,老太太倒是率先出聲訓道:“陛下委任你爲五軍都督之一,那不但是施恩予我賈氏一族,更是在爲國朝培養新一代的軍帥人才。你是陛下立起來的標杆,總不能大夏的軍方一直靠着老人支撐吧。”

“嬸孃說的對,璉兒的確是陛下立起來的標杆,此事張老公爺與我說過,他多次上書陛下,想要辭官致仕,可朝中離不開他。”

說到這兒,敬大老爺都不得不感慨元祐朝武將的斷層之危。老一輩的將帥都快提不動刀了,新生代除了寥寥無幾的代表,竟然沒多少合用的人才。

想想開國之初的羣星匯聚,以及昭武年間的名將輩出,當下軍中,至今還是老帥撐着門面。

元祐朝的文武之差,真的可以說是文曲星不要錢的下凡,武曲星君大概是忘了凡間還有位皇帝等着他賜下將星哩。

如今堪用的年輕武將,除了賈璉可以說是能獨當一面外,最能頂事的竟然是年方十二的賈琮。

便是耍得一手好劍的柳湘蓮與天生神力的薛蟠,也只能說一句可爲將,但不可爲帥。

軍中將帥有斷層之危,這算是當今皇帝的一大心病了。

“國朝經過三代帝王的精心經營,如今可以說是盛世。盛世武將不顯,這也算是歷朝歷代的通病。”

敬大老爺感嘆了一句後,跟家裡的幾個晚輩哥兒說道:“咱們家是武勳,學文不過是個添頭。你們幾個除了琮哥兒和蘭哥兒,沒長學文的腦子,就別想着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享受榮華富貴……”

“敬大伯,您忘了侄兒~”

寶玉的幽怨總算上敬大老爺想起了寶玉這個歪才侄子,忍不住扶額。

“對,還有寶玉……”

被寶玉這麼一打斷,敬大老爺的神情也沒有方纔的嚴厲,語重心長的教訓道:“如今天地大變,夷人的事你們也聽說了。這個世界並非只有我們,外面的世界很大。陛下是位雄主,雄主是不會只盯着這一方天地。咱們武勳的將來必然有大用。”

“從明日起,寧榮賈氏,不論嫡庶,不論親疏,統統要去族學學文習武,把族中的武學延續起來!”

老太太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赦大老爺與政老爺也是極力擁護。

賈家不像理國公府,靠着打壓庶支維護嫡支的利益。

武勳之家,打壓庶支只會讓家族人才夭折,家族的敗亡往往就是一夕之間。

這件事就在榮禧堂簡單的定了下來,等迎春及笄禮那日,族人齊聚之時,會與族老們共同商議,制定詳細的計劃。

林家也是極爲團結的家族,林柏對於突然被叫來參與賈族大計沒有多大的感受。

但柳湘蓮就不一樣了,他爹就是因爲被理國公府打壓,在柳老爺子過世的當日,被趕出了理國公府。

“柳哥兒,你與二丫頭成婚之後,就辭官去武備學院學上兩年!”

啊?

懵逼的柳湘蓮更加懵逼,他都二十二三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官職,這就放棄?

而且讓他向來不怎麼喜歡讀書,如今要他去武備學堂,這不是爲難他嘛。

卻聽敬大老爺說道:“將與帥的區別,我不說你應該也明白。你之前學的都是野路子,大軍交戰,拳腳功夫說重要也不重要,只有懂得排兵佈陣、領兵作戰才能在軍中走的更遠。而且如今打仗的方式也不一樣了,武功再好,在火炮、火槍面前,也不過是以卵擊石!”

嗯、嗯~

賈琮奮力點頭,敬大伯說的太對了!

他冷不丁的冒出來一句話:“你有神功,我有科學!”

科學?

賈琮連忙爲衆人解釋道:“火炮、火槍的製造、運用都屬於科學之道,隨着科學之道的不斷推陳出新,火器的威力將越來越強大。只有學會如何運用這些,才能讓戰爭取得勝利。”

衆人恍然大悟,這倒是個新奇的說法,新奇卻也符合現實。

不說別的,國朝要跟夷人爭奪殖民地,可不就是大炮鉅艦的交鋒?

這時赦大老爺也開了口:“對於火器的應用,國朝除了琮哥兒這個首發之人,璉兒與王子騰是最厲害的。武備學院試行一年,效果不錯,陛下甚至爲此多次嘉許了王子騰,二女婿去武備學院,的確是個好主意。”

你可以說王子騰是個老陰人,但不得不承認此人學習能力與眼光,絕對是國朝數一數二的。

他只是在宣府正式接觸了一次火器大戰,就對火器的應用有了最爲客觀的認識。

而且經過短短兩個月的詳細瞭解,在朝廷開印的第一日,王子騰以皇家武備學院執行院長的名義上書皇帝,諫言朝廷加大對火器的研製以及戰術應用的研究。

這一點就是赦大老爺都不得不服氣,至少他只是個拿來主義者,做不到靜下心來推演研發新戰術。

孃的,人比人氣死人啊!

……

正月二十六,賈琮早早起牀。

勤政殿的殿外早就候滿了等待覲見的官員,有文臣也有武將,最扎眼的就屬那些各種毛的夷人使臣。

今日沒有大朝,皇帝傳來口諭,除了幾位大佬,讓其他人各自回衙門辦差。

倒是那幾個夷人使臣,被送去了東宮跟太子磨牙。

皇帝老爺跟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商議新政的事,一時半會應該閒不下來。

禮部尚書賀耀敏則是將賈琮拉到偏殿,跟他訴起苦來。

“你小子躲在金陵享福,把老夫我害苦了!”

“賀公,咱講道理,我是在金陵享福嗎?西林那羣人有多難纏,您老又不是不知道。光是漕幫的那羣賊人,就讓我差點愁禿了腦瓜子……”

賀耀敏可不管賈琮的抱怨,挑了挑眉說道:“對你來說,砍腦瓜子熟練地跟吃飯一樣。西洋的情況,國朝除了你,還有誰能分清紅毛、黃毛的區別?他們提出的那些條款,很多東西老夫是聞所未聞,誰也不知道他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夷人要跟大夏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其中各種商貿的條款差點讓禮部的人愁光了頭髮。

光是商議通商關稅這一條,就足以令禮部的人兩眼一抹黑。

“好在你回來了,跟夷人談判的事就交給你了。”

嗯?

老爺子,我是工部侍郎,不是禮部侍郎啊!

不過看這樣子,賀老爺子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實在是大夏開眼看世界沒多久,如今連西班牙跟葡萄牙,兩個牙到底是什麼關係,他們都分不清。

賈琮不禁苦着臉說道:“這事交給我,不過您老不能老逮着我一隻羊薅羊毛,咱們禮部得趕緊培養合格的外交人才。”

賀耀敏手撫長鬚,微微一笑,似乎早就預料到賈琮會有此言。

“此事老夫也已經察覺了,隨着與夷人的來往越來越密切,主客清吏司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變化。這樣,一事不煩二主,永豐伯,你看禮部該如何應對,爲老夫寫個條陳如何?”

第480章 賈代善的後手第59章 考個探花來求親第48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16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3章 半根雞腿引發的血案第271章 搶糧 貪糧 籌糧第215章 罄竹難書水月庵第22章 賈小三,喜歡本王的鳥?第492章 打王金鐗第263章 封侯第439章 守約的賈琮,氣笑的閣老第376章 又見下三濫的手段第281章 前因後果第473章 封侯第119章 臣女林氏拜見聖人第210章 靜街虎重出江湖第12章 誰害了林妹妹?第161章 湘雲的命運第126章 撞破賈瑞癡纏王熙鳳第347章 我艹,王子騰瘋了!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451章 爸爸去哪了第248章 家有悍婦璉二爺第307章 榮國府賈琮再下戰帖第373章 紅樓百年之舊事第442章 我給嘟嘟送功勞來啦第378章 不要鍘我,我真不是陳世美啊!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278章 殺降 大捷第408章 宗主國爸爸的殖民開始第181章 政老爺開炮打漢奸第335章 太師,得加錢!第186章 虎嘯驚變第64章 坑人的事我熟的很第327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第145章 我兒賈璉有他爹之才!第82章 水太涼【求訂閱】第72章 孫四姑娘的野望第256章 罵你孔家又如何?第58章 “黑化”的世外仙姝第228章 一朝有孕風雲動第382章 爾翁婿欺朕第140章 生子當如賈三郎第201章 朕要什麼好名聲?第248章 家有悍婦璉二爺第110章 太后跟前賣乖 曹嘟嘟跟前耍寶請個假第99章 復旨,賜免罪聖諭!第293章 憤怒啊,燒死人哩。第133章 跪祠堂御貓立志第282章 登門提親第386章 吹枕頭風的元春第198章 複雜的關係 突臨的宦官第7章 朕好難啊!第438章 順天府,還我錢!第88章 宵禁下的殺伐第344章 戰爭販子元祐帝第180章 鞭笞藩國世子 振奮天朝百姓(二合一第416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51章 拐帶老爺子出宮第473章 封侯第403章 請教一下倫理之學第144章 我二哥,壯哉!第503章 承曹操之志 加黃袍於身第101章 請家法?哪家的家法?第342章 大夏版圈地運動的開端第142章 薛家送銀第469章 治倭,何須仁義?第174章 強搶民男?律法漏洞啊!第343章 炫侄與炫弟的娘娘們第74章 金陵甄家第422章 開鍘第74章 金陵甄家第300章 南越還真是好地方啊!第512章 寶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種地方!第133章 跪祠堂御貓立志第277章 軍民守城戰第190章 塗郡主名節已毀?病了,無力碼字,明天更新請一晚上假,明天更第166章 父皇還是向着朕啊!第94章 耍人玩的忠順王第210章 靜街虎重出江湖第148章 我能打他嗎?第390章 殺神【中秋快樂】第99章 復旨,賜免罪聖諭!第458章 吃豆腐西施的豆腐第433章 坑“朋友”從來不會心軟第162章 查內閣大學士府第43章 抱歉,發燒了……第462章 璉二爺的狠辣第174章 強搶民男?律法漏洞啊!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8章 殺降 大捷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489章 隨本宮殺出去第38章 不留情面的嘲諷第460章 百姓與奴隸 黑暗與光明第323章 會哭的人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