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問案

黛玉的身份在大夏是極其特殊的存在,她的身上不但有有着皇帝義女國朝公主的光環,更是身負皇差,乃朝廷正五品禮部義務教育司郎中。

所以,當賈十一稟報說城中出了事,黛玉請賈琮速速回城時,中軍大帳中的郭玉闖與賈琮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順義縣應該沒有哪個人,腦子被驢踢了,去惹這位姑奶奶吧!

“大侄子,要不要你老叔我派人跟你一起過去?”

郭玉闖身爲一軍主將,輕易不會入城。不過派九十九個人隨同賈琮一起過去還是可以的,合情合理又合法。

但賈琮搖了搖頭,婉拒了郭玉闖的好意。

“應當不是幹架的事,林姐姐的公主府護軍就有三百,三百鐵騎,打一場小規模戰鬥都夠了,就順義縣那點……”

京畿之縣,城中那幾個衙役跟城牆上站着的歪瓜裂棗,全部加起來都不夠那三百護軍塞牙縫的。

黛玉喊他過去絕對不是幹架,十有八九是遇到要動腦子而且還特麻煩的事了。

郭玉闖可不會放過這個在皇帝老爺那露臉的機會,硬是點了九十九名猛將兄,一水的明光甲,持營州左屯衛的飛鷹旗,護送賈琮快速趕往城中。

……

賈琮的猜測沒有錯,黛玉遇到了麻煩不是單靠刀子就能解決的。

她在巡視順義縣官學的期間,遇到了一樁從來沒有遇到過,甚至沒有想到過的麻煩事。

順義縣官學中,有一女童,在讀書期間,遭到了數名同學的欺凌。

事實上自從順義推廣義務教育,縣中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男女學童陸續走進官學學堂後,就逐漸出現了不少紛爭。

如士紳階層出身的學子,無論男女,或多或少都有瞧不起窮苦之家的孩子,或是商戶出身的學子。

鄉紳子弟欺辱他人已成常態,就連女子學堂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其中以這位出身屠夫之家的小姑娘孫綺最爲可憐,就因爲她的成績更好些。

孫綺不堪忍受長期被孤立欺凌,母家族又難以跟施暴者的家族抗衡,於月前懸樑自盡父。

幸好其母一直關注着心神快要失常的女兒,及時將其救下,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但孫綺的心神似乎已然失常,別說繼續讀書了,就算是正常的生活都要依靠父母照看。

其父曾在數日前敲響了順義縣縣衙門口的登聞鼓,但順義縣縣令崔翔翻遍了整本《大夏律》,都沒能找到可以判這些人罪名的條款。

《大夏律·鬥訟律》規定:“年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者,聽告謀反、逆、叛、子孫不孝及同居之內爲人侵犯者,餘並不得告。”

“十五歲以下之人,流罪以下可通過贖刑替代。其次,十歲以下之人,有反罪、大逆、殺人應死之罪,可進行上請,即奏請皇帝裁決。犯盜竊和傷人罪,同樣採用贖刑的辦法,其餘犯罪均不論處。最後,七歲以下之人,即使犯有死罪也不處刑,且若是受教唆犯罪,則只處罰教唆之人。”

也就是說,這幾個年不過十歲的女學子,就算按傷人罪來判,都無法將其收押獄中,最多罰錢了事。

但鄉紳之家會缺錢嗎?屠夫的家裡,又需要拿女兒來換錢嗎?

孫屠夫能攔住黛玉的車駕,告到公主駕前,可見其就是想給他那可憐的女兒討個公道。

黛玉翻看着手中的《大夏律》,心中的怒火與不甘愈發的令她煩躁。

若是沒有這本《大夏律》就好了,此時的《大夏律》,反倒成了鄉紳們躲避律法制裁的倚仗。

估計當初修法時,誰都沒有想到,有一日大夏的女子還能入官學讀書,更不會想到。

順義縣的縣學此時已經沒有人去讀書了,數十位縣學學子擠在大堂外,靜靜的等待主位上的公主殿下發話。

孫綺的事,順義縣都傳了許久了。

城中有不少人在傳言,鄉紳家的大家閨秀豈會無緣無故的去欺負一個屠戶之女,定然是那屠戶之女做了什麼有辱斯文之事,這才令衆多鄉紳之女憤然出手教訓……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論!

百姓們不是聾子瞎子,他們有極其樸素的價值觀,相比鄉紳的利益抱團,這種樸素的價值觀反而更顯正義性。

一百護軍撒出去,不到半個時辰,黛玉就已經將城中的情報收集了大半。

那幾個施爲者平日裡在學堂是什麼樣的情況,受害者孫綺又是個什麼情況,以及她們之間的糾葛,黛玉已經瞭解了七七八八。

“殿下,非是下官不願意爲孫屠夫伸張正義,下官最後都儘量挑重罪處置了。可您也看到了,《大夏律》上就是這麼寫的,下官只能罰了那幾家共計百兩銀子賠給了孫屠夫……”

順義縣的縣令崔翔還真不是個昏聵官員,畢竟是在京畿討生活,皇帝老爺的目光隨時可能觸及此處,他真的盡力了。

但偏偏……這事別說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就是刑部尚書估計都只能這麼處置。

黛玉啪的合起了手中的《大夏律》,鳳眼微眯。

“崔縣令,百兩銀子的確是筆不少的錢財。但你問問孫屠夫,他要這百兩銀子嗎?”

一百兩,足夠一家三五年之用。

但跪在堂中的孫屠夫,明顯不想要那一百兩白銀。

義務教育推行這麼久了,順義縣的官學中,僅有百餘名女子入學,其中還有大半是鄉紳富商,像是孫屠夫這種農戶小商販,能把女兒送進官學讀書,絕對是心疼自己閨女的。

“公主貴人,草民不要銀子,草民就要一個公道!”

孫屠夫沒有擡頭去看父母官崔翔,只是一個勁的咚咚咚磕頭,額頭都磕出血來了。

黛玉讓親兵將其扶起,嘆了一聲說道:“伱家的事,本宮已經清楚了。但崔縣令的判決沒有問題,按照律法,最多也就是罰銀贖罪……”

孫屠夫眼中露出了絕望之色,已然忘記了什麼尊卑身份,當堂悲慼喊道:“難道律法就是保護壞人,就因爲他們的年紀小?”

這一問,甚至讓堂外站着的數十縣學學子都陷入了深思。

他們都是身具功名的生員,自然對律法均有涉獵。此時稍一琢磨就發現了一個事實,好像……大概……

……縣學大堂中的黛玉、縣令崔翔以及教諭統統被孫屠夫的這一問給問了個啞口無言。

他們沒有辦法回答孫屠夫悲慼的詢問,崔翔甚至對律法的存在產生了質疑。

“此言差矣,律法或許會有漏洞,但律法的存在是必要的。若無法治,天下何以安?”

黛玉年紀雖小,但卻最是敏感。在短暫的失神後很快就穩住了心緒。

她用輕柔的聲音,說出了足以只振聾發聵的話:“既然律法有漏洞,補就是了!”

在崔翔震驚的目光中,黛玉將桌上的鎮紙當成了驚堂木,啪的一聲拍了一下。

“俗話說,亡羊補牢,猶未爲晚。孫屠夫,本宮今日就替你補上這個公道。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就看你敢不敢了。”

孫屠夫撲通一聲就又跪了下來,咚咚咚的連磕三個響頭,激動的高呼起來。

“只要能給草民那可憐的女兒求得公道,但憑貴人驅使,草民就算死了也心甘情願。”

黛玉眼神堅毅異常,嘴角卻是微微上揚。

她制止了孫屠夫繼續磕頭:“談不上死字,不過需要你隨本宮前往京城一趟,本宮需要你在陛下與文武百官面前,親口講一講你女兒孫綺所遭遇的事!”

賈琮帶着九十九名營州左屯衛的騎兵快馬趕回城中,問清黛玉的行蹤後,又馬不停蹄的來到了縣學大門外。

大門口擠滿了百姓,人數最起碼有數百甚是上千。

騎兵的馬蹄聲驚醒了看熱鬧的人,紛紛爲賈琮讓開了一條路。

黛玉看到賈琮進來時,臉上露出了一絲輕鬆。

“琮哥兒,借你金令一用。”

工具人賈琮被黛玉“晾”到了一邊,黛玉手持金令,將其高高舉起。

“陛下金令在此,見令如見陛下!”

崔翔已經顧不上驚訝了,從椅子上站起,躬身拜下:“臣順義縣縣令崔翔,恭請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堂中的縣丞、教諭等大小官吏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跟在崔翔身後,躬身拜倒:“臣等恭請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後是殿外的學子、百姓,或是作揖或是跪地,齊聲高呼萬歲。

這可是皇帝老爺的金令啊,八輩子才能見到一回。

“順義縣官學生賴氏女彩華、燕氏女曉希等七名官學生欺凌女童,致其心神失常…雖然《禮記·曲禮》有載:‘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國朝律法有恤幼之規,但律法亦有矜弱、懲惡之責……”

黛玉抽空衝賈琮俏皮的眨眨眼,隨後俏臉一凜,冷聲道:“本宮今日奉天命,重審孫綺之案。法有遺漏,本宮以陛下之金令補之。來人,移駕順天縣衙,傳召賴氏、燕氏等案犯……”

案子真的很簡單,簡單到黛玉壓根就不需要過多的去尋找證據。

甚至就是賴氏、燕氏等鄉紳,都沒有對案情有什麼異議,唯一的異議就是黛玉最後的判決。

“順義縣官學生賴氏女彩華、燕氏女曉希等七人,除官學學籍,監三年,並處罰銀每人一百兩。念其年幼,緩期三年,三年後入順義縣大牢服刑。”

“賴氏、燕氏……等順義縣十一戶鄉紳,造謠生事,欲以輿論干涉有司判決。各杖三十,罰銀二百兩,充入順義縣官學,以做學堂之用。”

判決一出,縣衙內外都炸了鍋。

像是賴氏等幾個直接要受刑的鄉紳,當即聯名反對,並叫囂道:“此案不公,有違《大夏律》之規定。公主殿下便是身份尊貴,也無插手地方事務之權,我等不服!”

“就是,如此明目張膽的違法律令,此乃亂命,恕我等不敢從之,必當入京上告有司!”

黛玉壓根就沒慣着這幾人,驚堂木重重拍下,清冷而又堅定的呵斥道:“本案之判決,乃本宮以聖令行之。爾等便是不服,也得給本宮憋住了。想要去京城上告有司,本宮不會阻攔。但在去京城之前,先服刑,這亦是《大夏律》的規定!”

……

天下誰最大?

皇帝老爺的金令在順義縣絕對是頂天的存在,賴、燕等鄉紳在縣裡或許可以作威作福,但在皇帝老爺的金令面前,他們那點實力真的不夠看。

板子很快打完,黛玉也沒有出爾反爾,在其家人送來罰銀後,就命人將其趕了出去。

罰銀一部分歸了縣衙處置,一部分大概有八百兩的白銀交給了孫屠夫。

黛玉還命人爲其換成了好攜帶存放的銀票,派人護送孫屠夫回家去安頓家小。

“崔縣令……”

崔翔躬身應道:“下官在。”

只聽黛玉囑咐道:“本宮明日就會帶孫屠夫入京,孫家的人你要派人手去看護好,莫讓有心人打攪了他們的生活。”

有心人是誰,還用黛玉再說嗎?

崔翔在順義縣呆了三四年了,他可太清楚了。

“殿下放心,下官這就去安排,一定不會讓孫家的人有事。”

崔翔對黛玉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無論是以一人之力補全律法的漏洞,還是最後的細心的安排,都可以看出這位貴女的智慧與心性。

文安公主,奇女子也!

……

等到衆人散去,黛玉與賈琮在縣衙的後堂客院中享受着難得的閒暇。

亭中微風起,春風吹動了黛玉額前的一縷散發。

賈琮伸手幫其重新梳理髮髻,輕聲道:“林姐姐帶孫屠夫入京,不單單是爲了這一樁學堂霸凌案吧?”

黛玉嘴角上翹,微微點頭道:“正如我今日在縣學所說,律法不全要補,但我更想做的,是想讓陛下還有朝堂諸公看清一件事——鄉紳之權太大了。他們能左右一個縣的輿論,干預父母官的判決,需要壓一壓了。”

第14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24章 壕無人性的赦大老爺第93章 老子是太上皇的人啊!第234章 攪亂的渾水,摸魚的貓貓第382章 爾翁婿欺朕第275章 不受殺人放火者投降第391章 奉詔殺賊(一)第476章 速戰速決,砍了他們!(求月票)第1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88章 宵禁下的殺伐第122章 誰說賈家是你家的臣子?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183章 朕辣麼大一隻貓呢?第282章 登門提親第91章 甄家的姑娘長得美嗎?第383章 偏科了的大夏第178章 寧榮賈家真是劉家的忠貞之臣第27章 入宮遇算計第319章 土豆伯?第325章 跟琮哥兒比詩,你也配?第466章 有賺頭?第361章 榮耀第294章 東宮論道顯賢明第497章 捱揍 護短 申飭第377章 金釵都是苦命人啊第162章 查內閣大學士府第155章 我與賭毒不共戴天第273章 白蓮聖母當妾第376章 又見下三濫的手段第483章 八百里加急!第211章 奇異的神藥第70章 你的心跳,我的心跳。第24章 詐第6章 驚擾聖駕,該當何罪?第13章 風波現第340章 賈家祖墳冒青煙了!第127章 咱家的家奴要當官啦(月票加更1)第41章 離京前的覲見第277章 軍民守城戰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228章 一朝有孕風雲動第66章 謀害朝廷命官?第63章 暴躁的赦大老爺第432章 羞死人了第205章 天授其才賈三郎 一朝封官入東宮(二第171章 老爺,我有了……第146章 什麼叫論語第49章 築京觀?第421章 斬不臣,除罪惡第336章 古有霍驃騎,今有賈小三!第114章 賈赦瘋起來誰都攔不住第389章 真正的戰爭開始了第368章 捷報,貴府老爺賈第111章 到底誰是主角?第252章 擺爛的皇帝 進擊的皇子第257章 錘人哪有誅心有意思第422章 開鍘第440章 襲人求助卡文了第105章 你敢寫反詩?反恁嗎!第257章 錘人哪有誅心有意思第317章 諫臣風骨賈寶玉第285章 掘墳挖墓震天地第300章 南越還真是好地方啊!第499章 父前犯的大案子第471章 留島不留人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161章 湘雲的命運第294章 東宮論道顯賢明第154章 背主之奴,杖斃!第16章 衝突第17章 說明第22章 賈小三,喜歡本王的鳥?第396章 主子請您赴死第307章 榮國府賈琮再下戰帖第450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369章 僧道現,老道解謎第392章 神秘的青樓(二)第64章 坑人的事我熟的很第90章 轟轟轟!火力覆蓋!第492章 打王金鐗第105章 你敢寫反詩?反恁嗎!第112章 寶玉醒了,又快暈了!第452章 賈 王兩家的交易第120章 賈敬回府,先打無用人第487章 除夕日常,突發驚變(5000字)第1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222章 詐出個弒父殺兄第38章 不留情面的嘲諷第440章 襲人求助第203章 世上可有仙神?(二合一)第497章 捱揍 護短 申飭第126章 撞破賈瑞癡纏王熙鳳第322章 建設兵團好啊第27章 入宮遇算計第342章 大夏版圈地運動的開端第431章 以黃琮禮地第287章 大相公殺瘋了!第137章 賈琮夜出法華寺第24章 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