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古來奸佞,最擅巧言令色,蠱惑人心

第517章 古來奸佞,最擅巧言令色,蠱惑人心!

榮國府,西跨院

橘黃色燈火如水一般鋪染了整個室內,平兒正坐在梳妝檯前,去着頭上的首飾,這位雙十年華的少女,着青色襖子,下着淡紅色長裙,柳眉杏眼,容顏嬌媚。

自平兒住在寧國府,幫着秦可卿料理修園子的諸般瑣事,鳳姐一下子就落了單,雖時常過去小住,可終究來往不便,今日二人又回到自家所居院落。

此刻,鳳姐盤着腿坐在牀榻上,就着燈火,看着一本賬簿,其上自是記載着府中近來拆建園子所支取的木料、人工等各項用度。

現在,寧榮二府收支,尤其是這等大型土木工程,每一項花費都要入賬,方便事後點驗、覈對。

平兒去完首飾,轉身過來,精緻如畫的眉眼間現出微微笑意,說道:“奶奶,明天再看罷,這黑燈瞎火的,有些費眼睛。”

“嗯,不看了。”鳳姐將賬簿收起,主僕二人說話間去了衣裳,躺在牀榻上,幃幔緩緩落下,外間高几上的燭火倒是未熄。

“她還真是命好呢。”

忽而,牀上傳來一聲幽幽嘆息。

“奶奶在說珩大奶奶?”平兒柔聲問道。

鳳姐語氣複雜道:“是啊,這後院之中,除了老太太就數她位份兒高了,一品誥命呢。”

“人和人命原就不同,不是好羨慕的。”平兒寬慰了一句。

鳳姐道:“我豈會不知,只是難免心頭有些感慨了。”

說話間,鳳姐忽地伸出手探入平兒衣襟,笑道:“我們家的平兒,將來也未必不能風風光光的。”

而後,又道:“怪不得那些男人喜歡這個。”

“奶奶,別鬧,睡覺呢。”平兒只覺周身發軟,撥開鳳姐的手,玉容微紅,口中羞嗔。

鳳姐收起手,嘆了一口氣,忽而低聲道:“平兒,那物事兒呢?”

所謂那物件,是指着先前以絲帕包起的物事。

“奶奶,這樣一天天下去不是法子。”平兒聞言,一手撐起胳膊,藉着透過幃幔縫隙的燈火,看向恍若神仙妃子的少婦,幽幽嘆了一口氣。

“不然,怎麼辦呢?這一天天的,日子苦熬的緊。”鳳姐說着,也有幾分羞臊,聲音微微發顫,只是柳梢眉下的丹鳳眼,浮起一抹愁悶。

從璉二當初被東城三河幫那些人炮製,她就再沒有……

這一晃可有小半年了,現在璉二被流放外省,她更是如同守活寡了般,除了這樣,還能怎麼辦呢?

忽然心思電轉間,驟然想起一事,暗道,也不知珠大嫂子這些年是怎麼過的,是不是也像她一樣……

這念頭一起,不知爲何,竟是忍俊不禁,“噗呲”笑了起來。

因爲,心底一想着那個秀雅、端莊的珠大嫂在牀榻上翻來覆去攪着被子,就覺得說不出的好笑。

然而,說來驚悚,此刻李紈恰恰就在反禮教、反封建……

平兒見鳳姐失笑不已,心頭一驚,手中的錦盒差點兒掉落,詫異道:“奶奶何故發笑?”

這好端端的,突然笑什麼?發癔症了?

“我笑那……沒什麼,就是突然覺得好笑。”鳳姐說着,也覺得這般說着一個孀居多年、堅貞守節的婦人不大妥當。

只是片刻,忽地想起自己,鼻頭髮酸,只覺眼前一熱,珠淚滾滾,沿着光潔如玉的臉蛋兒無聲滑落。

下半輩子都要這般守活寡了,而她有什麼資格笑珠大嫂呢,人家還有一個兒子,她什麼都沒有呢。

“奶奶,這是怎麼了。”平兒見鳳姐笑沒多久,又是流下淚來,心頭更驚。

奶奶又笑又哭,這般駭人。

一般而言,這都是精神出問題的先兆。

說着,遞上一塊兒手帕,寬慰道:“奶奶,好端端的哭什麼?不管怎麼說,日子還得過不是。”

鳳姐接過手帕,擦了擦眼淚,也恢復了一些心緒。

“奶奶,還是忙着這些吧。”擔心鳳姐再難過,平兒輕笑說着,也伸出雙手探入鳳姐衣襟。

鳳姐如遭雷殛,玉顏微紅,發出一聲聲膩哼。

過了一會兒,平兒紅着臉,將從牀榻裡壁取出的錦盒打開,藉着細微亮光,從中取過一個玉器。

既是日常用具,自是常以熱水清洗,並無異味。

“奶奶,來吧。”平兒不知何時已顫了聲。

鳳姐“嗯”了一聲,微微閉上眼眸,任由平兒伺候着,心底開始想象着往日的旖旎場景。

事實上,倒也沒有具體對象,更像是無數次纏綿過的混合場景,但又因爲賈璉的無情種種,偏偏刻意不去想着賈璉的面容。

而後就這般,也不知過去了多久,只覺意識模糊,盪盪悠悠之間,忽而腦海中閃過一個蟒服少年的沉靜面容,居高臨下地看着自己,警告着自己不要再放印子錢。

這無疑嚇了鳳姐一大跳,而後,畫面好似連續一般。

鳳姐再難支撐,忽而嬌軀一顫,繼而恍若打擺子一樣,而後將螓首埋在引枕上,纖纖玉手抓着的被單都被攥成一團,一張俏麗、嫵媚的瓜子臉,彤彤似火,噴火蒸霞。

平兒忙碌了一會兒,尤其聽着奇怪的聲音,俏臉微熱,拿過一方手帕,擦了擦手和藕臂,然後將物事放進錦盒,顫聲道:“奶奶,這牀單隻怕要趕緊換換纔是了……不然待會兒睡着,不大舒服呢。”

也不知爲何,今天的奶奶比之往日更爲洶涌澎湃,幾有決堤之勢。

鳳姐這會兒身子綿軟,只覺一根手指都不想動,聲音不見昔日凌厲,酥膩的聲音似是都打着顫兒:“這般晚了,也不好……收拾了吧,先把牀單疊起來。”

就像尿了牀的小孩兒,將被單疊起壓在身下之地。

平兒依言行事,收拾着牀單。

鳳姐也只得撐起綿軟如蠶的身子,等着平兒收拾,及至深夜,主僕二人才得相擁睡去。

……

……

翌日,一大早兒,天剛矇矇亮,早春的寒風吹在臉上,還有一些乾冷、刺骨,而陣陣寒意沿着領口、袖口直往裡鑽。

賈珩讓錦衣府將校準備好相關卷宗,然後騎馬前往宮苑上朝,今日正是議處皇陵貪腐相關案犯的日子。

大明宮,含元殿巍巍而立,廊檐下掛滿了一隻只八角宮燈隨着淨鞭響起,文武百官面色恭謹,列隊而進,不多時,內里人頭攢動,只是人雖衆多,嗽聲不聞。

因爲宮燈蠟燭於四方左右點着,燈火煌煌,明亮如晝,將百官人影映照在含元殿光可鑑人的地板上。

崇平帝端坐在一張左右宦官、女官拱衛的金椅上,目光掠向下方一衆黑壓壓的文武百官,寶座旁侍立的大明宮內相手拿拂塵,微微躬身。

“恭陵貪腐一案,錦衣府查辦的如何?”不待下方羣臣持笏進奏,崇平帝已是率先開口。

如金石冰鐵的聲音在殿中驟然響起,讓殿中衆臣心頭一凜,也讓出班而奏的官員將剛剛擡起的腳放了下去。

天子開口,其他人就只能等着問過事後,再作進奏。

事實上,這兩天,通政司接收的奏疏如雪片一般,彈章如潮,都是說着恭陵坍塌之事。

“聖上。”

在一衆官員矚目下,賈珩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而出,道:“啓稟聖上,經臣這幾日的訊問,已查清內務府、工部、戶部三衙相關坐罪官吏在建造恭陵一事上,因緣爲奸,上下勾結,貪墨朝廷撥付工款六百萬兩之巨,正因如此,諸般工程多是以次充好,糊弄其事,地動一發,恭陵罹難。”

少年清朗的聲音在殿中響起,讓在場文武百官心頭凜然。

崇平帝臉色陰沉,銳利目光逡巡過下方一個個官吏,目光最終落在內閣大學士、工部尚書趙翼的臉上。

趙翼心頭一寒,緊緊垂下頭來,心頭嘆了一口氣。

前日,家中夫人竟託了北靜王妃去往榮國府求情,他就知道今天這一遭,只怕他離開朝堂之日不遠了。

賈珩道:“據內務府營造司郎中招供,其受庶人陳榮指使,與工部左右侍郎潘、盧二人,串通一氣,通過虛報賬目,拖延工期,生生將七八年可修建而成的陵寢,拖延到如今,同時戶部右侍郎樑元,該員爲戶部堂官,知度支、稽覈銀兩等事,然彼對陵寢工程不經查驗,與潘、盧等人同流合污,相隱爲惡,而樑元如今還在揚州,臣已着錦衣府飛鴿傳信至揚州錦衣衛所,拿捕該員,檻送京師。”

文官班列之中,內閣首輔楊國昌臉色陰沉,樑元涉及案中,他這幾天也聽到了風聲,等會兒浙黨等人或會藉此發難。

賈珩道:“另,戶部、工部、內務府等相關吏員皆對貪墨工款,供認不諱,現錄供詞於卷宗,證據確鑿,真相大白,臣恭請聖上查鑑。”

說着,從殿外來了四個錦衣府校尉,在一衆官員目光斜視中,擡着一個紅木箱子,內里正是錦衣府訊問、錄取的相關涉案官員的口供以及書證、物證等相關證據。

賈珩又從袖籠中取出一封奏疏,沉聲道:“聖上,臣依旨意,查抄忠順王府府庫一應財貨,彌補內帑虧空,現查獲贓銀五百八十萬兩,已解送至內務府廣儲司,另發現庶人陳榮掌內務府事多年,貪贓枉法,聚斂無度,粗略統計,貪墨內帑財貨更是達兩三千萬之巨,其內估核贓銀,皆列奏疏,還請聖上御覽。”

此言一出,殿中文武百官,皆是一片譁然。

儘管都知道忠順王身爲天子長兄,向來行事驕狂,生活奢靡,而其執掌內務府多年,勢必中飽私囊,可還不想竟聚斂得如斯之巨的財貨!

賈政此刻也在靠近殿門的位置,因爲前面百官列隊,看不到那少年的聲音,但聽着那熟悉的聲音在偌大的含元殿中慷慨陳詞,心緒也隨之激盪起來。

不遠處的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秦業,同樣心緒激盪,因爲身形微高,加之前方工部幾乎沒有什麼工部官員遮擋實現,可瞥見那身形挺拔,一如芝蘭玉樹的蟒服少年。

暗道,這就是他的女婿,軍機大臣,一品大員。

嗯,他昨個兒聽說,可卿也封了一品誥命夫人。

這時,大明宮內相戴權,近得前來,接過賈珩高高遞送而上的奏疏,轉身向着崇平帝呈送。

崇平帝面色淡漠,接過奏疏,就着燈火,翻閱而視。

其實,昨日一車車金銀送交內務府廣儲司,這位天子就已知道他那位王兄多年來,貪墨了不少銀子,可再看這份奏疏上的記載,只覺觸目驚心,聚斂之財幾乎超越大漢一年的賦稅!

就在百官焦急等待崇平帝開口時,已有一些科道言官、翰林清流按捺不住,準備出班彈劾。

這些人職管彈劾,有風聞奏事之權,比六部的事務官彈劾同僚更爲便宜。

崇平帝沉聲道:“庶人陳榮已徒至恭陵,其執掌內務府多年,貪墨敗度,驕縱不法,如今內務府與錦衣府當查檢贓銀,充入內帑,不得有誤!”

賈珩拱了拱手,沉聲道:“臣遵旨。”

這算是明確的旨意,查抄忠順相關財貨,歸入內帑。

實際,先行抄家和最後發還房屋、財貨並不衝突,前者是懲罰,後者是恩典。

崇平帝放下奏疏,沉聲道:“諸位臣工也都議一議,工部潘、盧二獠該當何罪,彼等爲錦衣府拿問,如今罪證確鑿,惡跡昭彰,以我大漢律法,如何處斷?”

這算是爲先前的興大獄,補上一道光明正大的程序。

否則不經朝議,一下子發落這般多文臣,有壞法度不說,還容易使百官人心惶惶。

而這般議上一議,給人的感覺就是,爾等不與落水的罪官並論,而是站在幹岸上,得以與天子議處罪臣。

一來稍減刑戮酷烈之氛圍,二來君臣朝議而論,正大光明,此爲剛柔並濟之道。

事實上,相關案犯如何處置,崇平帝已有決斷,只是走流程而已。

下方原本憋了好一會兒的科道言官,紛紛出列奏事。

幾是將潘、盧二人噴的體無完膚,同時又有人彈劾工部尚書趙翼尸位素餐,對本部衙兩位堂官涉案,竟渾然不知,有失察之責,當嚴加議處。

崇平帝靜靜聽完,將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聖德明君形象,示於文武百官面前。

賈珩這時則回了班列,聽着耳畔的喊打喊殺之音,可謂此起彼伏。

這些言官各個都是言辭犀利,將潘、盧二人說成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之徒,儼然開除出了士林之列。

甚至有言官事後諸葛亮,提出某年某月,自己曾上疏彈劾潘、盧二人貪鄙無狀,早有贓跡,可惜當初內閣蔽塞聖聽,不問不察,方有今日之禍,並提出自己當初所上奏疏名目,可至通政司存檔處查驗。

這就和後世某乎炒股答主,大A腰斬,我早就說過了,然後附上鍊接。

待一衆科道言官、翰林清流奏疏而畢,崇平帝面色淡漠,將一雙湛光流轉的眸子投向大理寺卿王恕,問道:“王卿,以大漢律當如何斷讞?”

此言一出,科道言官,也靜等朝堂重臣議論。

王恕手持笏板,蒼聲道:“老臣以爲,相關案犯並非皆得死罪,潘、盧二人既爲首惡,當嚴懲不貸,其他案犯迫於爲其治下屬吏,多爲脅從,聖賢曰,上天有好生之德,臣還請聖上從輕發落。”

這是一種委婉的諫言——恤刑慎殺。

賈珩瞥了一眼王恕,暗道,這位老大人究竟真是“廢死”擁躉,還是受了南安太妃、北靜王妃等一干犯官親眷的遊說?

然而這時,刑部尚書趙默,手持象牙玉笏出班,面色冷肅,高聲道:“聖上,臣不敢苟同!陵寢爲上皇吉壤,夫我朝以孝治天下,彼等於陵寢上也敢染指,可謂欺君犯上,罪大惡極,當處以極刑,一正視聽!”

崇平帝面無表情,或者說陵寢坍塌,原就是一樁嚴肅的事。

左都御史許廬,手持玉笏,道:“聖上,臣以爲相應案犯,皆交付三法司會審,按律共議。”

賈珩凝了凝眉,情知這是許廬還想拿回此案主導權,維護所謂綱紀。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如今朝堂諸卿共議,更顯莊重,不必交付三法司了,許卿,覺得這些人當如何論處?”

許廬心頭一凜,面色肅然,拱了拱手道:“臣以爲,當對相關欽犯區分主從,以律而斷,使涉案吏員,依罪輕罪重,罰當其罪,不能一概論死。”

其實,就是根據罪輕罪重,不能因怒而濫殺。

賈珩看着許廬,忽然想起了一個典故,狄仁傑與權善才。

崇平帝不置可否,而是轉而看向楊國昌,問道:“楊卿,以爲呢?”

楊國昌聞言,心頭一震,蒼聲說道:“聖上,老臣以爲,事涉陵寢,當嚴懲相關案犯,警戒上下,然相關吏員皆論罪以大辟,恐有損聖德。”

這番態度其實傾向於大理寺卿王恕。

可以說,潘盧以及忠順王等人的涉案,在某種程度上也解了這位內閣首輔的圍,不然如今被羣臣質問的就是這位元輔,而且身爲首輔,也需要在“刑不上大夫”上維護官僚集團的利益。

賈珩看了一眼楊國昌,暗道,這說的也沒有錯,只是說法……什麼叫有損聖德?

崇平帝卻沉默半晌,問道:“韓卿。”

韓癀聽到喚着自己,面色一肅,拱手道:“聖上,臣以爲,相關案犯如以大漢律,都有論死之罪,誠死有餘辜,不足爲憐!然聖上爲我等臣民君父,又爲重華上皇之子,既可因孝德而施之以雷霆,又可因慈恩降之於雨露,皆在聖心一念,臣惶懼仰視,不敢揣度,唯恭聽聖裁而已。”

這話說的與賈珩先前所言一般無二,恩罰悉由上出。

但韓癀又補充了幾點,即給出了一個選項,或者說是美化的說法。

因爲您是天子,完全可以出於孝道,將相關案犯全部處死,這是孝道體現,並非濫殺暴戾,也不會有損聖德,因爲這些人太過分了,竟在天子父親陵寢上動手腳,死有餘辜。

但天子又爲萬民君父,也可酌情將一些官吏從輕發落,這也是慈恩在望。

後者,落在周圍官員耳邊,自是聽出了一些規勸。

但偏偏前後一起,落在天子耳中,大抵意思是,您是天子,口含天憲,你說怎麼着就這麼着,怎麼做都是對的。

真是神也是你,鬼也是你,每個人都能聽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賈珩看了一眼韓癀,暗道,這位韓相,只怕繼任首輔後,一旦與其爲敵,恐怕比楊國昌還要難對付。

此刻楊國昌卻緊緊皺起了眉頭,哪怕不願承認,可覺得這話比自己高明許多,只是古來奸佞,最擅巧言令色,蠱惑人心!

不僅楊國昌皺眉,左都御史許廬同樣皺眉。

有時候就是這樣,話說的漂亮歸漂亮,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番話給人的感覺就是太滑頭。

崇平帝點了點頭,道:“韓卿所言甚是。”

“聖上聖明。”韓癀拱手而退,也不再多言。

崇平帝拿着奏疏,閱覽着名字,沉聲道:“前工部侍郎潘秉義、盧承安、前屯田清吏司郎中郭元正、員外郎曹富年、餘從典,內務府營造司郎中羅承望,忠順王府長史官周順等人,多系主犯,論律皆應處以大辟。”

主犯從犯,還是聽進了左都御史許廬這位帝黨的意見。

但下方衆臣聽着一個個名字從崇平帝嘴裡念出,卻覺背生寒意,這般多的人都要論死,方纔再是彈劾,可仍有兔死狐悲之感。

賈珩面色頓了頓,知道崇平帝想早一些終結這樁大案。

“至於旁人?”崇平帝旋即看向賈珩,沉聲道:“等下了朝,伱將錦衣府這些卷宗遞送至內書房,待朕分出主從,開列名單,御批勾決。”

當年在潛邸時,這位天子曾知過刑部之事,可謂明晰律令,對如何判罰心如明鏡,成竹在胸。

賈珩拱手道:“臣,遵旨。”

相關案犯的議處,算是這般落下,一切由崇平帝御筆勾決,最終會殺多少人,完全取決聖心。

賈珩退回班列,不再多言。

含元殿中,倏然爲之一寂,似乎都在消化這個消息。

(本章完)

第1188章 宋皇后:看她不收拾他!第46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第125章 如喪考妣的寶玉第113章 朝會第1094章 謝再義:準噶爾來日危害之烈,不下第847章 賈珩:……雙標瀟?第1105章 爲可汗效死!(求月票!)第1013章 李紈:上面明明有印章的,還非要問第942章 崇平帝:如此悖逆之將,永寧侯斬首第748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2章 不願屈己從人第777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50章 丫鬟第229章 紫鵑:這珩大爺,真是可敬呢。第913章 晉陽:瞧把你給委屈的第251章 依稀重合第385章 寶玉:寶姐姐的項圈上也有字?第1389章 賈珩:似乎都不如甜妞兒一人……(求月票!)第545章 洛陽不容有失!第1461章 賈珩:真真是不夠分了。第1032章 賈珩:怪不得鳳紈第1194章 宋皇后:萬一再珠胎暗結,天爺第74章 帝不豫第959章 崇平帝:上蒼何其厚待於他!第528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1246章 宋皇后:等他回來,再給她等着!(第1244章 大抵是,此乃人主之氣象!第1450章 宋皇后:這個小狐狸真真是瘋了。第579章 咸寧公主:怎麼還帶這樣的?第307章 這是……反了!?第835章 賈珩:許是心頭仰思……也未可知第979章 甄晴:也不知那婚禮如何第454章 賈珩:就該自裁一謝君恩,以免禍延第575章 夜幕下的開封城第774章 崇平帝:四五千萬兩,國庫三年都不第1415章 崇平帝:遼陽一破, 就剩下錦州一路了……第1473章 宋皇后:她宋恬,絕不會束手就擒!第1094章 謝再義:準噶爾來日危害之烈,不下第362章 賈珩:林妹妹,你忍一下第940章 宣府風雲第279章 晶瑩雪,寂寞林,志自高,富貴花第249章 分內之事,不敢居功第1109章 崇平帝:他更不會吐血暈厥,龍體不第114章 歪打正着的政老爹第1345章 平兒:奶奶也真是的不怕將狼引來?第276章 故意避着第631章 高斌:泗州怎麼會決堤?這纔多久?第352章 可卿身世,疑雲重重第3章 此身親朋第1235章 崇平帝:內閣擬旨,以衛國公爲討逆大將軍第1419章 多爾袞:上蒼何其薄待於他!第670章 賈珩:至此,加上這兩句……纔是滿第328章 真乃強軍也第1260章 寶釵:太師,這是三公之列?(求月第242章 非立大功於社稷不可!第283章 晉陽長公主:別鬧了……第957章 賈珩:開炮,開炮!開炮!!第808章 甄晴:妹妹現在可還恨我?第890章 賈珩:皇后娘娘還請示下(求月票!第477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509章 賈珩:我就是看看玉虎第1254章 王夫人:這個雲丫頭,她家寶玉怎麼第365章 薛蟠:珩表兄,有眼光第885章 寶釵:就好像做了什麼虧心事兒一樣第1295章 賈珩:其實,他擔心可能是仙人跳第433章 上元節第914章 永寧侯到了!第326章 自己夢寐以求,別人唾手可得第290章 來人,送客!第55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19章 賈赦:老太太……老糊塗了?第1289章 賈珩:這次用兵,重在一個穩字第753章 永寧伯接旨!第1503章 宋皇后:不許走!第176章 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第841章 水溶:他是不行了, 剩下來就看子鈺第1310章 李紈:鳳丫頭,你莫要以己度人第483章 元春:你摸我的手,就是爲了說這些第277章 黛玉的發瘋文學(感謝書友ltm的盟主第159章 伐登聞鼓第1368章 賈珩:若清,你還不信我嗎?第1444章 崇平帝:將錦衣府指揮使革職,打入第1150章 賈珩:收回大島,化夷爲夏!第702章 泥融飛燕子……第825章 賈珩:權勢,還是權勢……第952章 皇太極:漢國之地,還無人能動朕一第823章 想要偷天換日的甄晴第214章 視若子侄第915章 沈邡:而方堯春尤其可恨!第1189章 賈珩:那真就是欺了天了。第1490章 晉陽長公主:真是讓你享盡了豔福。第424章 晉陽長公主:她年歲也不小了,是該第1129章 甄晴:那秦氏偏偏生了個女兒?第245章 也就是我……第162章 天子如不負我,我也不負天子第117章 鬼神之能第618章 晉陽:牀上無大小,牀下立規矩第496章 崇平帝:焉敢如此,焉能如此!第114章 歪打正着的政老爹第66章 中秋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