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出巡

當時,薛老三剛端起碗,夏家院子裡,便涌進不少人來,慌得夏大嫂慌忙起身接待,一通招呼之下,薛向知道了,這是左右的鄉鄰,且人人都不曾空手,或提溜了雞蛋,或捉了雞,有的還捧了熟食,說來給薛書記嚐個鮮。

既是羣衆,薛向發不得官威,只好起身說些場面話遮應,哪知道這羣衆們未走,元寶區黨委班子成員,竟一個不落的,全來了。

一餐飯,就此告吹!

是以,此後,薛向便再沒去過夏家。

咚咚咚,

薛向正佇立窗前,大門又被敲響了,他扭頭一看,卻見毛有財滿面紅光地站在門邊。

薛向衝他招招手,笑道:“毛縣長這又是有了什麼好消息?”

卻說分管輕工業的副縣長李偉雄,升任了縣委常委、武裝部長後,他的這個副縣長,便被毛有財取而代之,只不過,毛有財財政局長的職務也依舊兼着,薛向看中的就是毛有財管錢的本領,升副縣長只不過是爲了酬功,卻不會丟了他的特長。

毛有財快步步上前來,笑道:“書記,不瞞您說,還真是個好消息,大投資誒!”說着,還得意地晃了晃腦袋。

卻說蕭山縣府轄下新設立的商務局,也被薛向安排給了毛有財分管,這小半年時間,這位喜好金錢的毛局長幹得有聲有色,着實談成了不少買賣。最令薛向滿意的是,這傢伙把步行街那塊兒地給擴建了,闢出許多商鋪來,出租給商戶,每年光租費都能收上十幾萬元,差不多一縣教師一年的工資,都讓他這個點子給填平了。

是以。這會兒薛向見他精神抖擻地步進來,就料準了是有好消息。

果然是個大投資,而且還是外資。嚐到吸引外匯的好處後,舉縣上下就沒有不歡迎外資的。薛向也一樣。

而這個外資,竟是海對面的南棒子,原來是追根訪祖來了。

說到這兒,得提一嘴了,蕭山縣除了漢族人口爲主流外,滿族、朝鮮族也爲數不少。

這個南棒子的祖上似乎就是出自蕭山,不過聽毛有財的話說。這南棒子的祖先還扯得挺遠,一傢伙扯得南宋去了,據人家說那位老祖宗還是先賢一流的人物,喚作什麼韓成子。這位南棒子此來,就是爲修建韓成子廬而來。

薛向從後世知道,棒子有亂認祖宗的嗜好,至於這位韓成子是何方神聖,他查都懶得查。他只是不相信棒子真敬祖宗敬到了這個份兒上,因爲這棒子竟然砸出了五十萬美金的大餡餅。

要知道,這會兒的韓國人遠不到後世亞洲經濟四小龍的份兒,經濟也只能算一般,五十萬美金就爲給祖宗修個紀念館?薛向是萬萬不信的!

好在。毛有財很快給出瞭解釋,“書記,您猜得不錯,那傢伙壓根兒就不是專爲修什麼寢廬來的,我調查過,那個韓成子最近在南朝鮮確實很火,那邊據說在組建什麼韓成子文化交流會,而這傢伙說修建韓成子寢廬,還要咱們給批出近百畝的地,雖說是山腳下的荒地,就建個死人睡覺的地方,無論如何也用不了啊,我後來故意說,如果沒有詳細的資料,批地的事兒恐怕沒法兒上報,那小子纔跟我說了實情,原來那傢伙根本就不是爲了什麼敬祖宗,而是想搶佔先機,搞個旅遊景點,爾後,回國,再把那個什麼韓成子交流會的人給拉這兒來,幫那小子賺錢!”

得了毛有財這番解釋,薛向才終於確信來的果真是條大魚,“老毛,幹得不錯,你全權負責吧,一定要把這棒子留下,好好熬一鍋棒子湯。”

“什麼棒子?”毛有財不知所云。

薛向揮揮手,笑道:“就是讓你把這筆美資給留下來,那山下的荒地,他不是願意要麼,批給他,另外,有什麼別的要求,只要不過分,都可以提!”

五十萬美金,換成人民幣那就是百多萬,在八十年代,甭說是個縣,就是地區行署得了這筆投資也得樂開花。更何況,時下的美元官方匯率,是接近一筆二,其實黑市,能一比七八的換,這該是多大的利潤!

當然,薛老三倒沒想過去走黑市的路子,畢竟國家亟需美元,他還沒喪心病狂到此種程度,更何況,即使不走黑市,他也有門路兌換,建行的周明仁早些日子,可是沒少打盛世那兩千萬美金的主意,只不過那筆投資由國家外匯局直接接管了,讓周明仁白流了口水。

當時,周明仁還抱怨說,外匯局不地道,橫插一槓子,跑他地頭上搶食,抱怨完,又對薛向說他們蕭山如何如何虧本,兩千萬美金,外匯局居然只砸下五千萬人民幣就套走了,跟搶錢沒啥兩樣,爾後,又說以後又蕭山有美子,可一定先緊張他們建行,保管給個合適價!

是以,就是從外匯匯兌這個角度看,薛向也不願放過這天大的一塊肥肉。畢竟曾經的蕭山縣折騰一年,財政收入也沒這些!

得了好消息,薛向精神也爲之一振,打發走毛有財,他便去食堂用了午餐,爾後,回辦公室的小行軍牀上躺了個把鐘頭,起牀,洗把臉,便下樓駕了那輛自行車,晃晃悠悠地駛出縣委大院去了。

薛向打算下到鄉里逛逛,說起來,他也有些日子沒下鄉了,自打在國計委談妥蕭山港的建造事宜後,薛老三幾乎就沒閒下過一天。自那後,要麼是應付上面的檢查,要麼是接待視察的領導,爾後,基建人馬下到蕭山後,他這蕭山縣的當家人真個是忙得昏天黑地。

好不容易等一切都走上正軌了,卻又到了春節,是以,薛老三今日下鄉,決非臨時起意。

一來,他想順便檢查檢查各鄉鎮轄區內主幹道的修建情況,是否存在着偷工減料,或者弄虛作假;二來,他也想下鄉採風,畢竟今時的蕭山不比從前,縣內的經濟可謂是坐上了火箭,衝上了雲霄,薛向想知道在這經濟騰飛的大環境下,羣衆的生產生活有沒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按說,薛向下鄉,可以乘坐專車。本來,上次盛世的投資到後,薛向首先就給常委會領導班子,一人配了輛專車,他自己自然也不好落下,可實際上,他的專車配了,幾乎都沒怎麼用過,因爲下鄉,他還是喜歡這自行車,一來,他多喜歡走鄉間小道,觀賞田園,二來,汽車下去,壓根兒就別指望田間地頭的老農,能跟你天南地北,罵官操蛋的神侃。

這不,薛向跨上自己的那輛特製龍騎,還不忘反手往頭上罩一頂草帽。

一身老舊中山裝,一雙佔滿污泥的老解放,薛向單手扶把,雙腳急踩,龍騎便如離弦的箭矢,射出城去。

因是採風,薛向也沒什麼特定目的地,一路信馬由繮,專尋新修的道路行駛。

時近初春,冰雪初解的大地上,蔥蔥點點的綠意,已經忍不住探出頭來,北風尤涼,薛向寒暑不侵,自然無礙,可沿途所遇,不管是駕牛馬車,還是騎大自行,抑或是駕駛着突突拖拉機的,無不纏着厚厚的圍巾,遮蔽了衣領、嘴巴,讓薛老三想找個攀話的對象竟也不能。

轉過城關鎮時,薛向特意去了小花家,熟料卻是沒人,倒是鄰居王奶奶接待了他。薛向一拍額頭,方纔想起,這會兒小花正上學,小花媽媽似乎也讓那位蘇副鎮長給安排到了縣政府做環衛工,再加上鄉鄰幫襯着侍弄幾畝田地,再瞅瞅新蓋的瓦屋,院裡滿地撲騰的雞鴨,薛向很是欣慰,至少這苦命娘倆的日子,充滿了希望。

辭別熱情的王奶奶,薛向調轉車頭,向北而去,那處是蕭山最偏僻也最窮困的一個鄉——馬頭鄉,想當初,薛向爲護老灌口的河堤,差點殞命於此,對那個地方,薛向是有特殊感情的。

奈何,馬頭鄉地處實在是太偏僻了,兩次擴建大棚蔬菜基地,獨獨這個鄉沒有村莊上榜,新進一次的擴建名單上,薛向倒是提了一嘴,卻被段鋼否了。段鋼的理由很充分,說現下擴建大棚,原本就是頂着壓力,對外都稱是科學佈局的結果,絕對沒有人情分兒,現下好不容易堵住了那些紅眼病,你薛縣長這會兒讓照顧馬頭鄉,這不是讓我們自打嘴巴嘛,以後的工作還怎麼開展。

段鋼理由充分,薛向也沒法兒真橫了心,下達亂命,就這麼着,舉縣都大步前進之時,馬頭鄉似乎還在原地踏步,這怎不叫薛向越發掛懷。

一路行來,薛向故意繞着圈子,將各個鄉鎮新修的主幹道都跑了一遍,總體結果是滿意的,尤其是對城關鎮能下狠心,修出一條五里餘的水泥道,更是大爲讚賞。

其他的石子路也鋪的嚴實,他甚至見着不少小孩兒都敢在上面騎車,耍着花活兒,顯然路面的平整度,讓人滿意。

第203章 秋螞蚱第196章 做萬中無一的那個第236章 有罪、無罪第79章 席捲第20章 長跑第251章 不過如此第44章 敢走第380章 三箭齊發第169章 市長的憤怒第89章 自理第201章 示好?第95章 剖心第210章 千里尋來第93章 師兄師弟第98章 黑心上司第159章 方案第200章 天大人情第3章 郊迎第24章 盛世中華第218章 最完美的答案第129章 助拳第192章 玩兵器第185章 換人第2章 張胖子想動一動第245章 復仇者聯盟第203章 省長的威懾第296章 工廠第256章 往哪兒走第163章 問題大條了第101章 灼見第141章 一乾二淨第232章 束手第50章 火力偵察第314章 揭開謎底第188章 往事第53章 卡位的藝術第105章 詭計?第216章 背影第82章 世界之王第145章 蘇秦、張儀附體的毛有財第14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72章 姓薛的挖坑害我?第46章 安老的心思第11章 問心第48章 利益至上第290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2章 登場第35章 鐵證如山第234章 央校第221章 知道是誰在陰老子了第210章 何麟是自殺?第114章 坐而論道(上)第386章 呼嘯山莊第130章 踏進死神的領地第320章 重回京大第129章 都盯上了第26章 屠龍縛虎除三害(2)第112章 對酒當歌有幾何八十三章 薛部長駕到第87章 七票第253章 逃吧第173章 當務之急是復仇第136章 報喜第217章 風光許子幹第162章 雲錦湖管委會第120章 往死了得罪鄭書記第127章 不死不休第67章 風收雨住歸故園第32章 一觸即散第310章 攻防大師第23章 盛世通訊第105章 灰頭土臉安在江第171章 摟火第100章 圖窮匕首見第79章 鳥道第206章 硬綁上車第90章 低調就好第144章 天下大亂的財會中心第45章 算計微軟第32章 屠龍縛虎除三害(8)第120章 往死了得罪鄭書記第301章 迷霧第26章 彩頭第171章 戴裕彬入京第3章 誤作登徒非我意第309章 三響炮第245章 康大隊第282章 無慾無求大法第374章 只要美元第218章 洪部長又來了第143章 周不如孔第220章 心思第87章 逐車第350章 戰因第162章 不打自招第191章 他竟然來了第104章 最值得信賴的人第107章 自相殘殺第185章 宋運通的野望第266章 馮京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