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

蕭戰一出手,場中人人注目。

就身份上來說,小王爺是尊敬王爺和不尊敬王爺的人都關心的一位。在很多時候大過太子殿下。

殿下離很多人很遠,來看看也就走了。但小王爺不一樣,他少年將成,不出幾年就到軍中。軍中多一個人,可能會影響誰,比如他要是厲害的,父子相伴如虎添翼,對梁山王不滿的人不會如意。也可能會帶契誰,這個現在還說不好誰中小王爺的法眼。造成蕭戰的重要程度本就不低,又發現他能打,而節節攀升。

梁山王頭一個叫好,不管中與不中,先扯嗓子來上一通:“好箭法!好快!好兒子!你射的好!”

郡王們除去陳留郡王早就知道以外,從長平郡王到項城郡王紛紛皺眉頭。

眼見箭如流星,姿勢是嫺熟的,各自有話到嘴邊,各自對着副將發牢騷。

長平郡王不悅:“這不是龍家的箭法嗎?天底下一弓開多箭的人也有,但他們家的看一眼我就知道!這是怎麼了?龍家的箭法如今是野地裡菜,都可以撿不成?”

東安世子更是白了臉,梁山王並不器重他,他沒資格陪伴在王爺近側,更不能到太子身側,這也方便他亂說話。對着老家將低聲嘀咕個沒完:“老國公已糊塗,當年把箭法傳給外甥就不對!現在後悔也晚了吧,看看,忠毅侯得了箭法,女婿居然也教!豈有此理!先國公地下有知,怎麼不半夜裡尋他罵上一頓!”

渭北郡王連連冷笑,對兒子道:“看看吧,這就是裝相的鐵證!龍家表面上跟着陳留郡王,有他撐腰敢和王爺過不去!而背後把箭法傳給小王爺,虧那陳留對着我們還不承認他和王爺暗中勾結!這一對人,就是不想讓別人好就是!只他們兩個攔下多少好軍功,氣死人也!”

漢川郡王也不服氣:“馬腳還是露出來了,我聽人說小王爺弓箭好,我還沒往龍家身上想。現在看看,哼哼!”

在他們的話裡,蕭戰的箭到了!

三箭三中,但只有一枝釘到地上,有一枝帶箭而逃,死在十幾步以外。還有一隻沒中要害,逃命呢,跑的那叫飛快。

梁山王很滿意,大臉上樂開了花,笑得精神煥發:“哈哈!我的兒子錯不了,箭法就是好!”

龍氏兄弟霍地扭過面龐,梁山王把話止住,但臉上的笑跟風箏放飛斷了線似的,愈發的收不回來。

袁訓點一點頭,道:“不錯。”只蕭戰不滿意。他挾弓撥馬,追上連蹦帶跳的那一隻,一個彎身提箭回來,往地上一擲摜死,氣呼呼道:“再來再來!”

梁山王覺得見好就收吧,真有功夫也不能全露出來。對兒子又擠巴眼睛:“差不多得了,這話不是你說的嗎?你十二週歲射了三隻,可以了可以了。”

蕭戰狠狠瞪他一眼,那熟悉的如同照鏡子似的殺氣,讓梁山王當着衆人的面,也縮了縮頭。

陳留郡王一聲笑出來,下面就打算嘲笑。蕭戰狠狠又給了他一記眼風,跟兩溜冰刀扎過來似的,透着小王爺真的要惱。陳留郡王不能和小孩子一般見識,笑一笑作罷。

“霍”,蕭戰對龍氏兄弟直視,黑臉繃緊着,一字一句地道:“想當我伯父,拿真能耐出來!不然,”斜睨着不屑:“只能是二白三白四白六白七白和八白,不過六個白罷了!”

龍懷城忍無可忍,這要是在家裡,他就當耳邊過風。但梁山王在這裡呢,一干子郡王在這裡呢,分明是自家的姑爺,卻稱呼長輩六個白,白什麼?白飯?白麪?白癡還是白菜豆腐?

龍懷城隱隱動怒,對哥哥們道:“長輩不是好當的,掙不回來大家夥兒還能軍營裡混飯吃嗎?”龍二龍三龍四龍六龍七也有怒氣,心想這小子看不出來別人功夫嗎?這裡哪一個不是從小練箭,練這幾十年。別人的箭都穩穩入地,就你的箭不過射中。還不服氣,還囂張?五個人挾弓重新出來,齊聲道:“八弟說的對,這份兒面子不能丟!”

小十對上蕭戰,和別人一樣相看兩不順眼,起鬨道:“哥哥們打倒他,讓他以後說不出狂話!”

把元皓惹惱,胖孩子對上小十:“戰表哥最棒,戰表哥最好,戰表哥爭臉面!”

小十讓搶東西的火氣上來,他在車上,站起來對着胖孩子的方向長長的吐了舌頭。

胖孩子還一個更賣力的回來,又讓好孩子和瘦孩子:“快來幫忙。”好孩子眼睛對天,瘦孩子眼睛對地,都裝沒聽到。

蕭戰和龍氏兄弟等會合,小王爺依然狂傲:“怎麼射?”龍懷城沒好氣:“這場勝之不武,輸了沒地縫鑽,您說怎麼射就怎麼射。”

蕭戰倒不客氣:“那你們拿手的功夫一件一件亮出來。”梁山王的眼睛亮了,陳留郡王放聲大笑,長平郡王等酸着臉,又嘀咕上了:“這樣刁鑽的兒子怎麼生出來的?”

龍氏兄弟卻樂了,火氣不翼而飛。龍懷城忍俊不禁,剛見到蕭戰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他:“原來您不是跟我們鬥氣呢。”蕭戰面容不改,臉紅是絕對看不出來:“你這麼喜歡鬥氣嗎?等我閒了,哪天陪你好好的鬥。但今天不行,來來來,大同龍家箭法無敵,我在京裡聽的耳朵出繭子。要不是我岳父射的好,我當你們吹牛,破了,牛皮落一塊到京裡。”

陳留郡王的家將夏直一樂:“郡王,這真是王爺的兒子不會錯,這說話損的,跟王爺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禇大路等一起點頭附合。

蕭戰說到最後一句上:“牛吹的好,想來真本事更好。一個接一個的來,我看一看。”

如果他只是小王爺身份,龍懷城會反問他憑什麼資格看。但他還是加福女婿,龍懷城等只能忍氣吞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意思都是露一手吧,不然這位不認內親長輩怎麼辦?龍二打馬先出來。

“我來。”背後一句話出來,老國公對袁訓招招手:“扶我下車。”

袁訓說聲是,面上沒有任何異樣下馬,到車前把老國公抱到地上。小十藉機蹭一回九哥:“也抱我下來。”元皓又要皺巴臉兒,好孩子用自己弓箭捅他一下,仰面對天:“看,大雁!”元皓看時,見空中別說雁沒有,雲彩都沒有一片。

對好孩子瞪眼時,好孩子笑的得意洋洋:“咦,這麼快就飛走了。”

小十這個時候已下車,元皓尋不起來事,和好孩子嘀咕着。

老國公到了場中,他走路還蹣跚,馬沒嘗試過,就還站着。龍氏兄弟下馬圍到他身邊,想父親病臥好幾年,都有了關切:“您…。成嗎?”

“成,你們看着吧。”老國公在兒子們身上找找,又看袁訓的背後,最後對執瑜伸出手:“瑜哥的弓給我吧,我手生幾年,還是小些的免得丟人。”

執瑜下馬,把弓箭送上來,也小聲地道:“舅祖父您不用理會戰哥,等回去我和璞哥好好收拾他給伯父們出氣。”

老國公一笑:“那倒不用,他給咱們機會亮個相,倒也不壞。”把執瑜的弓箭在手中比劃着,拉開,又瞄瞄遠處,試了試以後,面龐昂起來,精神似畫匠上色似的濃重,使得他的眉目熠熠,看上去驟然年青。

這氣勢不是忽然而至,而是身子挺起,由內而外的流動起來,把他的人包上一層玉漿般潤澤了。他還沒有射,已讓人不敢小瞧。

識貨的人,如郡王們,如大將們,有的暗生詫異,老國公居然不老嗎?有的暗暗歡喜,老國公不減當年威風。

蕭戰也收起囂張,看得很認真。太子更是動了動馬,換一個較好的位置。

見老國公並不接箭,而是對袁訓和兒子們微笑:“捧箭來,”又把執璞和小六也叫到身邊,慈愛的道:“你們也來。”小六捧的低,老國公讓他捧高些,小六雖不明白,也高高的舉起,老國公看了看周遭處處是箭袋,說聲可以了,一步沒有動,對着尚有距離的獵物看去。

獵物是人圈堵着,並不是固定不動。在老國公的注視之下,彷彿能感受出危險,發出低低的咆哮聲。

老國公先是氣定神閒,一動不動站着,看樣子跟站在這裡一百年也不着急似的。而他動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他手上快如流星雨。

饒是蕭戰盯的緊緊的,也沒有認真看清老國公是怎麼張的弓,戰哥只看到弓影一閃,弓如滿月已開弓。腦海中閃過好快的字樣,眼前嘩嘩箭矢已出。只見到不是一枝數枝的出去,而是枝枝連線,線連成面,面形成場景,流水般的出了去。

蕭戰張大嘴,驚的一聲驚呼也沒有。梁山王也從沒有見過,父子對吃驚是一個姿勢,王爺也張大嘴。老王則攥了攥拳頭,知道在他爲帥的幾十年裡,老國公藏私。說起來老國公不在他的中軍,就藏私也有限。但老王還是怒上心頭,他沒能及時瞭解手下能耐,這不是不給他面子嗎?

鎮南老王也驚的眼珠子瞪多大,想着這是弓箭麼,這是弓箭麼?

也太快了!

有這心思的人不止一個,項城郡王對陳留郡王重生恨意。龍家的府兵可在他的手裡。

這麼快的手,一剎那間箭矢全出。小六等手中的箭袋全空下來,老國公面不紅氣不順,對着蕭戰輕輕一笑:“小王爺,你要看龍家箭法,這就是了!”

蕭戰難得的放老實,咧嘴對他笑笑,張口結舌去看場中。剛纔圈中的獵物,讓老國公橫掃了一多半兒。有的是一箭一個獵物,有的是一箭兩個獵物。餘下的逃不出去,也蜷縮着還是躲避的模樣。

像戰哥剛纔那樣帶箭跑的,一隻也沒有。

蕭戰沒了氣焰,乾笑着:“呵呵,呵呵呵,射的好。”蕭戰心服口服。最能挑刺的這位,此時找不到任何藉口。老國公手中的弓箭,是執瑜的,和蕭戰的一樣輕重。但開弓後的威力,遠比蕭戰爲高。戰哥還能說出什麼?

袁訓橫他一眼:“知道厲害了吧?你聰明過人,又肯下功夫,沒幾年練的箭法不錯,就敢把伯父們練箭幾十年小看!你在舅祖父面前逞威風,還早的很呢!”

梁山王又想發飈讓他不要訓自己兒子,但看看滿地獵物,張開了嘴,也說不出口。這個時候,又出來一個人。

小馬“的的”,元皓氣呼呼出來,對着蕭戰大發脾氣:“看好了吧看的不錯吧?讓表哥看的沒了好些,表弟還玩什麼?表弟還沒有玩呢!”

蕭戰趕緊哄他:“這不是到了這裡,坑蒙拐騙也得看看真章是不是,表弟你看的難道不開心?表弟你好好練箭,以後你比這厲害…。”

元皓對他黑黑臉兒,見表哥笑着不再說,小脾氣對上梁山王:“姑丈,回京我就告狀去,見姑姑去,元皓沒有玩好。”

梁山王也只能哄他:“讓人再攆,你射個足夠,行不行?你對我發什麼脾氣,人小你脾氣倒不小,還會找姑姑告狀。那是我媳婦,不會聽你的。”

東安世子一直知道這是鎮南王世子,也知道是梁山王的內侄,但親眼見到小人兒一點點兒大在王爺面前使性子,內心不平再次上來。世子在王爺面前比孫子還要孝敬,哪曾得過他許多好聲氣。

和自己家將又說上來了:“哄孩子有用嗎?爲你拼殺的人是我們。”家將也滿心不痛快,添油加醋地道:“世子您不能同他比,他有父親照管。梁山王欺負的就是老郡王不在了。要是老郡王還在,以王爺的年青,他敢說個不字?”

主僕罵罵咧咧的低語着,看着梁山王讓人收拾起獵物,真的讓人重新攆出新獵物,大家射上一回。得意小人兒也射上一回,獵物太多,他也有不錯的成果。

到這裡,小王爺不再生事情,王爺也閉嘴不說話,算是安生。直到下午的時候,生出另一件事情。

……

中午吃的是乾糧,晚上回城又天晚不在飯時。半下午的時候,大家打牙祭,生出篝火現烤肉吃。

元皓這得意小人兒,招人喜歡慣了。見肉香出來,往各個篝火旁逛,小黑子和奶媽家人跟着。先到項城郡王的篝火旁,見烤的噴香,要吃一口。項城郡王世子親手割給他,奶媽用銀針驗過,小黑子先吃一口,這樣一耽誤,也冷得可以入口,小王爺吃一口,也就吃一口,留着肚子吃別的呢,餘下的小黑子捧着,又逛到別人的篝火旁。

只要他點中的,別人也給他。小王爺美滋滋的,又逛到東安世子面前。見烤的肉滴油,家將們拿麪餅在接,小王爺抱着小肚子,又想要一塊。

他是個小孩子,又身份尊貴,梁山王都不會委屈他,奶媽們沒有多想,有一個走上前去說話。

家將們和世子對小王爺的看法一樣,都是又嫉又眼紅,就生出來不想給的意思。

如果索性說肉裡面還生,不給也就沒事。但不痛快的心思拘着,家將們把編個假話忘記,滿心不平造成他們另有泄恨辦法。他們的家鄉土語別人難懂,有一個家將罵着:“小王八蛋橫的很,給他一塊噎他也罷。”大家一笑心平氣和,割一塊最好的給奶媽拿走。

元皓卻不肯就吃,對着家將們閃閃大眼睛,一轉身飛快的走了。回到舅舅身邊,梁山王爲了看兒子也要跟他們在一起,方便胖隊長不用再說一遍。

聰明的元皓一張嘴,把剛纔聽到的土話學出來。

初學別人的話味道和中間轉折不夠自然,但一個音也沒有錯。

他一直在說話上面有天份,同年齡別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就試着嗚嚕半天,吐出好多音節。學的這段話又不長,小王爺展露的不錯。

“舅舅,姑丈,我問他討肉,他說了這個。是什麼意思?”

袁訓聽不懂,蕭觀也聽不懂,但偌大軍中,能找出聽懂的人,而且不用往東安世子那裡尋。把話翻譯過來,梁山王氣的跳起來,把元皓往懷裡一抱:“咱們找他去!”

王爺是氣糊塗了,忘記可以把人叫來。往東安世子篝火前一站,惹得好些人來看。

梁山王破口大罵:“哪個混蛋混罵你祖宗,給老子滾出來受死!”元皓和家人一起指認:“是他!”

元皓洋洋自得:“別看我小就亂說話喲。祖父說過,陌生聽不懂的話都是柺子,要趕快尋長輩。你騙不住我。”在姑丈懷裡扭來扭去,把顯擺的模樣全做完。

把那個人揪出來,梁山王的將軍們也生氣,這哪裡是罵世子,分明眼裡沒有王爺,也不用親兵,幾個人上去就揍。等到東安世子趕來,雖然來的不慢,家將已奄奄一息。

東安世子悲憤交加,但理虧又惹不起梁山王,痛心家將又不能不管,可憐巴巴的對着梁山王后面的鎮南老王看去,這是爲你的孫子不是嗎?

鎮南老王止住大罵的蕭戰,對女婿冷淡地道:“別打了,不能爲了孩子就打死人!他是個孩子,別人眼睛裡沒他沒什麼,有你就行!”

東安世子心頭冰涼,知道求鎮南老王沒有用,下意識地對長平郡王等看去,眼裡已有了威脅。分明在說私下議事的時候你們用得着我,這會兒不幫也不行。

長平郡王等人居然沒回應,面色比梁山王還要難看。

東安世子也不能真的在這裡胡說,把他們得罪光,見威脅無效,急中生智,來到太子面前。雙膝往下一跪,哭道:“殿下,他是個粗人不會說話,怎麼就說出這句話呢,請殿下容我細審……”

長平郡王等支起耳朵,把太子的話聽得一字不漏。太子平平靜靜:“軍中的事情我不懂,我不過是來看看,跟鎮南王世子一樣,逛一逛,我們就回去了。”

長平郡王等直了眼睛,而東安世子總算回過味來。一旦明白過來,三魂走的精光。跳起來到家將身邊,對着他一通猛踢,狀若瘋狂的罵道:“誰叫你眼裡沒人的,怎麼敢沒有人……”

太子眸中閃過三分寒光看着,張大學士也面如寒霜。最後是梁山老王發了話,留了那人一絲生氣。大家散去,梁山王把元皓抱在懷裡疼了又疼,元皓不愛多呆,可勁兒推開,逃也似到舅舅懷裡去。長平郡王等各自在無人處發了脾氣。

“不省事的人,惹事的家人!”

正罵着,東安世子見附近沒有人,跌跌撞撞尋到長平郡王:“他不是有意的,這不是有意的……。”

長平郡王喝住他,氣不打一處來的揪起他的胸甲,咬牙切齒低罵道:“別再提了!太子已認爲我們打心裡小看他,已經起了疑心,你安分些吧,讓這事情趕快過去。”把胸甲狠狠推開,世子也跟着推開,長平郡王又罵一句:“太子到這裡不容易,咱們只有這一個機會,生生讓你攪和!”

……

太子的怒氣到晚上回城後,已是三更,在夜風中平息。

單獨撫慰郡王時,他們的笑臉成了個笑話。他們背後可以辱罵元皓小小孩子,同樣也不會把沒有任何建樹的殿下放在心上。看似客氣,不過自己是殿下罷了。自己要不是太子,是個普通皇子,他們的笑臉只怕也打折扣。

本就沒打算因爲自己到來,一時的見識打擾梁山王的太子,雖然不會就此放棄對梁山王的警惕——這和他對百官的警惕如出一轍。但對郡王們表忠心的好感已消下去。

不是現管難說實政,太子睡下來時,這是最後的心思。

……

新城住上十天左右,元皓等時常打獵很是開心,小六,正經和他都有長進。好孩子和小紅也能射中靶子,離去時收穫豐厚。郡王們渾身解數用盡,也沒能挽回在太子心中失去的那點和諧,離去時灰頭土臉。

梁山王雖不需要元皓爲他解危機,但內侄無意中解開小小的疑心,梁山王把元皓誇了又誇。

元皓還是得意的小人兒,日子還是在寵愛中度過。對人的警惕他已表現出來,他的祖父滿意之餘,繼續時常的教導於他。

他們是正月過了十五離開大同,於二月下旬回到大同。

……

二月的京都,夾衣裳還不能去。但冬天的擺設已可以更換。柳夫人一早吩咐家人收拾。放學的時候,柳雲若來見母親。

“爲加喜生日做準備是不是?又是爲加喜收拾?”他梗着脖子。

柳夫人再次讓兒子提醒,但一樣沒看出來,對着兒子就要打,罵道:“收拾又怎麼樣?”在這裡想到梁山王府。自從柳雲若“討加福”的話出來,就沒有見到過樑山老王妃的好臉好話。柳夫人不是惱兒子,自然是氣梁山王府霸道。

忿忿地道:“獨她家能接嗎?我家也能接。”

柳雲若撇嘴:“至少先收拾是嗎?母親,您在收拾上還是可以和梁山王府比個高低,”柳夫人把他轟出去,轉臉兒就叫過管事的來說話:“加喜四月三週歲,不知道忠毅侯回不回來,”

管事的笑道:“自然是回來的,夫人您忘記了,齊王殿下四月裡大婚,日子在加喜姑娘後面。”

柳夫人顰眉:“東西已備下送過去,我怎麼能忘記?只是疑惑加壽以後再也不能出京,忠毅侯又是個膽大包天的,會不會玩足三年再回來。他是加壽十二歲生日過了以後,加喜滿月再走,已近六月。他會不會六月回來?”

管事的想想也是:“這倒還真說不好。但,忠毅侯提前回來和不回來,咱們家都得爲加喜姑娘生日準備不是嗎?”

“話是這樣說,只是我擔心忠毅侯提前回來,見到三年過去了,加喜和雲若的親事還沒有一點兒起色,只怕以後我們家不出力,他會不會變心思?”她憂愁上來:“如今我還是接加喜的心,但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找你來,你們都是得力的管事,有沒有好主張?”

管事的道:“忠毅侯難道不知道太后難說話?未必就會怪我們。要接人,一般是兩個法子。一個是逼迫,一個是自願。當年梁山王府的小王爺,是一手逼迫,一手自願。一面強着把加福姑娘帶走,老王爺和忠毅侯大打出手,京裡都知道。一面是哄着加福自願要去。咱們家上哪裡能逼迫呢?只有加喜姑娘自願要來這一條路罷了。只是她還小,可怎麼辦呢?”

柳夫人有了主意:“你們說的是,這事情只在雲若身上。”讓人把兒子叫來,當着管事的面告訴他:“最近聽說你愈發的不如梁山王府小王爺,給人家提鞋也不配?”

柳雲若一跳八丈高:“誰對母親亂說!”

柳夫人板起臉:“這麼說,你是不會丟家裡的人?”

“當然不丟!我比他強太多太多!”

柳夫人冷淡:“哦,不知強在哪裡?”

柳雲若扳手指頭:“我念書不比他差,學功夫不比他晚,我……。”

柳夫人微微展顏:“這麼說,你剛纔慫恿我和梁山王府比高下,我竟然不會輸在你手裡不成?”

柳雲若拍胸脯:“那是自然,母親看別的地方吧,我這兒不會讓你輸!”

柳夫人凝視他:“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柳夫人笑了:“那就好,我聽說從加福到京裡以後,小王爺就籌劃給她過生日,忠毅侯本不答應,是小王爺往太后面前說好,這纔不能阻攔。”

見兒子臉兒似乎木了,柳夫人快意的哼上一聲:“這高下,是不是輸你手裡,倒有看頭了。”接下來把兒子再訓一頓:“十二歲了!沒過生日就不算長一歲不成?甘羅十二爲使臣,你十二歲呢?還天天輸給別人!輸給比你強的人我也服氣。梁山王小王爺除去爵位比家裡高,是相貌比得過你,還是看書習武你比他晚了?他有四個先生,家裡對你也費盡心血。人家十二歲陪着加福走遍天南地北,你十二歲呢,還不懂事體!……”

柳雲若受炮轟結束,答應在接加喜的事情上,他想想辦法。他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原因,不會讓母親對他的轉變起疑心而追問不休。

柳雲若怒道:“母親快別提他!說起戰哥,母親莫非忘記了嗎?他帶的那酥油……”

柳夫人應該陪兒子生個氣,但她爲了鼓動兒子,卻樂了,看起兒子笑話來:“你呀你,我就說不如他吧,他弄來什麼酥油茶,有酥油有茶磚。偏不一次給你,先給你酥油,咱們不認得,氣的扔了。後來到了娘娘宮裡,太子送回來的,我回來對你說,你還不信。出了正月,果然梁山王府又送來茶磚不是?可酥油早扔了,只能幹看着茶磚罷了?那麼一大塊,可怎麼吃呢?”

柳雲若沉着小臉兒回房。

晚上柳至回來,柳夫人請他也拿個主意,把深怕忠毅侯多心的話說出來。柳至心想太后不讓接盡人皆知,安慰妻子,但也贊成她說的,讓兒子多出力氣。在柳夫人的唆使下,把柳雲若叫來又罵一頓,柳雲若再次回房灰頭又土臉。

……

野外的春天比起城裡像是更早,一望無際的土地上,春風稍稍的一吹,綠草就鑽出來一大堆。

老國公夫人帶着媳婦們卻無心看視,出城來接的她們眺望着遠方,捕捉着隨時會出現的大隊人馬。

餘伯南也在這裡,也是一樣的盼望。自從寶珠來到這裡,跟家裡人熱鬧還來不及,餘伯南並沒有多少機會見到,更別說私下的問候。越是見不到,他越是想悄悄問上一聲。在寶珠沒有丈夫和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應該纔是真心話吧?

在別人都認爲侯夫人過得不錯,餘伯南卻有這樣的心思,不過是他思念過重,引動舊日愛慕山海一般,自己的心思。但卻讓他神魂顛倒,顛倒神魂。

騎塵出來的時候,餘伯南頭一個看出來,大聲歡呼:“來了來了!”一雙冰冷的眼睛看過來。

趙大人對他那點兒小心思瞭如指掌,從來看不習慣,適時地又出來警告:“餘大人,我的拳頭不想打你臉上!自重!”

國公府的女眷都會騎馬,縱馬迎接。餘伯南跟上,藉機把趙大人的話暫時擺脫。

天氣和暖,老國公讓車簾打開,含笑看着大同城將近。越近一步,與他離開的日子也近一步。就要到京裡去了,這種感覺在今天格外濃烈。離開的又是他一輩子呆過的地方,老國公感慨着,竟然不知道想什麼纔好。

說留戀故土,他更願意去和妹妹相伴,去接受袁訓的奉養。他還得爲小兒子考慮。留在大同長大的話,老國公自知老了,怕約束不住和耽誤小兒子。交給龍懷城的話,老國公倒不是記得他們以前的事情,也許還有影子在,讓他不能相信兒子們。他相信的只有袁訓。

要說去京裡,知道此生不會再回來,雖然袁訓已說過將來靈柩回鄉。但此生是不會再回來,離愁點點如楊花飛舞,拂之不去,去之又來。

他的心思,龍懷城等人也有。對於龍懷城等來說,從袁訓提出奉養老國公開始,幾年的書信往來,當兒子的什麼怕人說話心思早就沒有。

除龍懷城以外,龍二到龍七都進過京,在忠毅侯府住過。親眼看過,不得不承認父親養老這是最好之地。再說兒子也清楚,老國公最疼愛的就是袁訓。小十還要靠後。兒子們不能再阻攔。

大同城近,老國公浮想聯翩,龍懷城等何嘗不是。

“父親,”龍懷城等兄弟打馬到車前,笑得有些感傷:“大同到了。”

老國公隨意的一句話:“是啊,到家了。”說出來以後,發覺自己說了什麼,父子們尷尬的笑笑,還這還是家嗎?都有這樣的心思,又都沒來由心中舊事翻出,苦澀酸甜都有後,老國公先故作笑容:“這家真的給你了,我們走了,你們也省事不少。”

龍懷城等兄弟垂一下頭,強作笑顏:“是啊,以後麻煩小弟。”

“九哥,到了到了,咱們明天就進京嗎?”小十歡快的嗓音從袁訓馬上出來。

老國公父子們忍無可忍的笑出來,快到這裡的老國公夫人聽到,則是哭笑不得。

哪怕在兒子初懂事時,會聽話就說你以後會去京裡的人有老國公夫人一個,老國公夫人也想在離別的時候,小十能表達出不捨。

卻沒想到是這一句,老國公夫人總算髮現有哪裡不對。小十已根深蒂固的認定,他是京中貴公子,他除了生在邊城以外,餘下的歲月只能是京中人。

像是以前對他說的太多了……老國公夫人在小十公子八歲的年紀裡,纔有這樣的懊悔。

隨即她按嗓音來處,尋一尋,大驚失色的見到小十坐在高頭大馬上,後面的人神采飄逸,不是別人,正是袁訓。

這是老國公夫人盼望過的,但真的兄弟和睦到了面前,又有當不起浮上來。

但她去把兒子叫下來呢,她又不敢。對長大後的袁訓懷有懼意的老國公夫人裝看不見也不好,陪上一個虛空的笑容。眼神下垂,她並不敢和袁訓有所交集。

袁訓也是一樣,他可以把小十舉到肩頭上,卻也不情願或不想和老國公夫人對上眼神招呼。回以一笑,眼神也是錯開。輕拍小十讓他看:“來接你呢。”

小十興奮的話出來一長串子:“母親收拾好了吧?九哥說念姐兒外甥女兒大婚,咱們得趕緊的進京,趕緊的走,趕緊的不回來了。”

陳留郡王笑他:“橫豎你是不回來了,至於趕緊趕緊趕緊的?”

老國公夫人也對兒子無奈,引導着他道:“你呀,不是和舅親家的林哥玩得好,還記得羅姐兒嗎……”

想給兒子找出來依依不捨的緣由,但小十不買賬,繼續大聲:“我要到京裡玩,我們四月以前就要到京裡,加壽大侄女兒會和我玩的,瑜哥璞哥等着給我好東西呢……”

四月的話,終於把元皓惹惱。剛纔的話趕緊回京去,元皓在和加壽說笑,就沒吭聲。說四月,觸動元皓一個心思。元皓從馬車裡出來,讓家人送上小馬,的的到了舅舅馬旁,生氣地道:“壞蛋舅舅,元皓的生日要在外面過!元皓是五月初生日!在加壽姐姐之前。咱們就回京了不是嗎?以後不能出來了不是嗎?爲什麼不給元皓過了生日再回。”

小十緊緊閉上嘴,大家都對他說過不要招惹胖孩子。不管他是客人,還是尊貴的小王爺,只能哄他喜歡。小十悶悶的,往袁訓懷裡縮縮。

袁訓不是爲了小十,還真是爲了念姐兒。在他到山西以前,齊王已幾封信到國公府上,把婚期告知,請他務必帶着福祿壽回來。所以看新城沒等到出正月,天氣暖和的時候,也是這個原因。

見元皓不依,袁訓微笑:“四月多喜過生日,加喜過生日。正經要回去爲添喜過生日,好孩子也有妹妹增喜過生日。小十爲趕上慶賀,他的生日只能在船上過。你就別鬧了。出來三年,太上皇太后難道不想嗎?懂事孩子多想想別人。”

元皓骨嘟着嘴,不能反駁舅舅,開動小腦筋,試圖把小十拉下水。小十不是他的叔叔,犯不着叫。就哎上一聲,小十心有靈犀的看過來,元皓眨動大眼睛:“等回京去,你要往我家做客嗎?”

小十不敢相信,但是很開心:“好呀好呀。”

元皓眨動大眼睛:“要往瘦孩子家裡做客嗎?”韓正經納悶,我請客怎麼是你提?

小十很開心:“好呀好呀。”

“好孩子家裡做客,你肯嗎?”

好孩子不客氣的抗議:“胖孩子,我自己會請,不用幫忙。”

小十很開心:“好呀好呀。”

元皓笑眯眯:“那你在這裡過生日,我也在這裡過生日好不好?等我過生日再打一回獵,咱們回京去,我請你,瘦孩子也請你,好孩子也請你好不好?”

小十心裡打個結。胖隊長他們來了這些天,年紀相仿的原因,小十願意跟他們玩。和他們自己玩一樣,也拌嘴也過後就好。捨不得不玩,小十認真考慮元皓的話。

猶豫不定的:“嗯,這樣啊……。”

好孩子來攪局:“小十叔叔別理他,我會請你的,不管什麼時候,我請客一定有你。”

小十如釋重負:“好,”剛說這一個字,胖元皓打斷,又來一道誘惑:“想不想知道好孩子私放的點心在哪個紅漆盒子裡?想不想知道架子後面擺的是誰的私房糖?想不想看看果子放在雕花木盒子裡,又藏在小櫃子裡能香幾天?”

韓正經大笑:“這全是好孩子的私房!”

好孩子尖聲:“不許拿我東西!”叫的太響,往左右一瞄,八歲了,平時寶珠、加壽、香姐兒和稱心如意時常對她說過小姑娘該怎麼樣的話,也說在外面肆意,回京去不一樣。

好孩子再給自己找補一句:“呃,等我回京去,我就乖巧下來。”仰面看同車的香姐兒。香姐兒給她一個鬼臉兒:“哈,我不信!”好孩子坐直身子:“我信,二表姐,你看着吧。”

再看小十,完全讓元皓的話吸引,眼睛瞪得溜圓:“這是真的嗎?你看了她的私房?”

“咱們在這裡過生日,回京去我帶你去找。”元皓得意洋洋。

冷眼旁觀的壞蛋舅舅俯下身子,輕描淡寫:“你想不想知道等回京去,你可以繼續出來過生日,而好孩子是小姑娘,她就不能?”

元皓精氣神頓時全上來,回身瞅瞅好孩子,再看看壞蛋舅舅面上不是假話。小嘴兒一咧,心花怒放地道:“好呀好呀,咱們趕緊回京去吧!”

小馬兒的的,退後幾步回到祖父身邊,這個位置也方便和好孩子大眼瞪小眼,胖孩子對她笑的格外開心。

好孩子摸摸臉上沒有什麼,低頭看衣裳上也沒落下點心渣子,一昂頭不理他。

胖孩子不氣餒,繼續對着她打量來打量去。

把從頭到尾看到聽到的陳留郡王又生出逗他的心,馬也落後,問胖孩子道:“你挺能的,還會用計?剛纔是三十六計中哪一計?”

元皓沒學過三十六計,想也不想回答:“三十七計!”鎮南老王大笑:“說得好。三十六計也是人創的。”

陳留郡王不是來誇他的,小聲又問:“但到底栽你舅舅手裡了是不是?你舅舅說了什麼,你就沒有計了?”

胖孩子嘿嘿嘿卻沒生氣,對好孩子又一個詭異的眼風。

……

餘伯南看着寶珠,她和國公府的女眷會合,有說有笑中,不知說了什麼,生出驚喜。憐愛的眸光往長女身上看了看。

還是不能接近寶珠,但就在眼前。餘伯南心頭的焦渴得到緩解,心也平靜氣也安寧,嘴角勾起,不疾不徐的跟在一旁。防範他的趙大人鬆一口氣。

進城去,還是和以前住處一樣。梁山王要親近兒子,繼續住在袁家。陳留郡王和袁訓一樣,也是可以和老國公夫人相處,但能少說一句是一句。他住在袁家。

小主母們早上任,進到家門,別人都可以休息,稱心如意忙碌進來。一個往客廳上坐下,過問家裡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往來送行的客人。一個往廚房去清點東西,準備做下一頓飯。

既然行程已定,元皓等粘在一起,商議從明天開始,附近哪裡還沒有玩,還沒有吃,讓戰表哥出去定席面,準備請陳留郡王,小十也在這裡。小六把他叫來。韓正經好孩子和小紅贊同,胖孩子沒有意見。

國公府的姐妹們嫂嫂們,把加壽姐妹請走。

直到第二天,寶珠才把府中新到的事情給女兒們知道。

……

門簾揭開,加壽進來的時候笑盈盈:“母親,說有新鮮古記兒聽?在哪裡,莫不又是戰哥的笑話?”

寶珠帶笑埋怨:“大姐長大,要疼愛弟妹了。”加壽說好,跟在她裙側的元皓也點頭。

沒一會兒,香姐兒帶着好孩子、韓正經過來。小紅獨自過來,加福一身勁裝從家裡演武場過來。問上一問,袁訓和龍家兄弟指點執瑜執璞沈沐麟蕭戰練箭。

“不叫弟弟們來聽?”加壽問道。

寶珠嫣然:“他們下午再聽也罷。”招手,跟她的丫頭出去,片刻帶進一行人來。

他們走到房內,姐妹們愕然。見來的人垂着頭,也就看不到臉面。也就不敢猜測他們是不是本國人?

那腦袋上戴着帽子古里古怪,身上的衣裳硬挺着,兩個肩膀上蓬鬆起來。

“外國人?”加壽先道。和香姐兒等掩面笑了起來:“母親,我們不用迴避嗎?”

進來的人跪下叩頭:“小的見過夫人,見過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流利的本國話,家僕的口吻。

加壽等吃驚:“母親,這是咱們家裡的人?”

“是啊,”寶珠命他們起身:“給姑娘們看看外國的衣服,再說說外國的古記吧。”

一行人起身,脫下頭上的帽子扣在胸前,對着加壽等躬身。加壽等又笑起來,因爲帽子下面不是髮髻,而是一圈一圈兒的捲髮,上面散發出香粉味,顯然撲了香粉。

爲首的人笑道:“姑娘們莫怪,這是外國貴族的禮節,就是見到皇帝陛下也可以行。他們最高的禮節就是單膝跪下。請姑娘們看一回。”

一行人單膝跪下,把個腦袋高昂着,加壽等看得清楚,這張張是本國的面龐。姐妹們又笑個不停。

“你們是哪裡來的?真的是我家的人嗎?”加壽問道。

“小的們是本地土生土長,足有十年以前,奉夫人之命前往海外經商。今兒總算回來了,又趕上侯爺夫人姑娘小爺們全返鄉,不用往京裡就能見到,這是小的們福氣。”爲首的人看上去有四十歲。

香姐兒還在關注他的捲髮:“怎麼,你們以前不是黑髮?”爲首的人笑說:“取下來,”一行人彎下腰,當衆把卷發從腦袋上取下,露出髮髻。

“這是外國貴族男人愛戴的,他們還愛硬領子衣裳,梆梆硬的其實並不舒服。不過是他們的派頭。”

加福認一認發上:“這真是香粉?”

爲首的好笑:“可不是?他們國中男人也用香粉,夜路走丟了不愁找不回來。”

外面送進來一個又一個箱子,爲首的收起捲髮,取出乾淨沒有戴過的送上來,說是給侯爺和小爺們賞玩。

加壽挑了一頂給太子,香姐兒挑了一頂給沈沐麟,加福挑了一頂給蕭戰。元皓、小六和韓正經戴起來,撲上香粉在房裡走動,惹得陣陣大笑出來。

元皓、正經這就想出去扮給祖父看,小六也想看哥哥們戴上模樣,但記掛着看別的東西而沒有去。

貴婦人的衣裳,撐開大大的裙襬。爲首的人介紹:“這是鯨魚骨頭做的裙撐。”又陪笑:“去的女人回來後不巧病了,等她好了,來回姑娘們怎麼穿這衣裳。”

加壽等先收回來。好孩子也得了一件,小紅也有。雖然日常不穿,但稀罕東西,均愛不釋手。

外國的東西一樣一樣擺出來,香料、象牙……。還有幾座自鳴鐘。

看東西都覺得來不及,但寶珠還是讓先聽古記,聽聽往外國去的路,外國的日子。

孩子們手忙腳亂,把各自先分得的東西看得緊緊的,好孩子特別要防元皓亂扯亂看是不是?坐好,聽起來。

十年之久的古記,幾天也說不完。寶珠讓均着聽,一個時辰以後,近午飯時,單獨留下加壽說話。

加壽沒有多想,喜滋滋兒的擺弄她得的東西:“母親,這衣裳可怎麼穿?這束腰一系,腰就沒有了,難道外國女人全是沒腰的不成?”

“壽姐兒,如果你以後不開心了,到不能再爲的地步,你可以往外國去。”

這話從耳邊來,把加壽結結實實打怔住。

但十五歲的她,一閃神間,很快明白了。驟然如遭雷擊似的蒼白了面容,隨即撲到母親懷裡有了眼淚:“母親,原來您是這個意思?您告訴我,當年您讓他們出洋,就是爲了我嗎?”

寶珠摟住她,柔和的撫摸着:“是啊。”

加壽激動地往母親懷裡拱着,跟吃奶的豬娃子似的。寶珠又告訴她:“還有父親也是這主張。壽姐兒,太后對你寄予厚望,父母和祖母卻只盼着你日子順心就行。等回京去,念姐兒大婚後,再也留不住你。以後你在深宮裡面,有些事情也分擔不了。但如果你到不能爲的地步,你不開心了,咱們全家走了也罷。”

緩緩淡淡的語聲,彷彿在說一件極尋常的事情。但加壽內心浪奔潮涌。壽姐兒知道父母是愛她的,但沒有想到能到這種地步。爲了她肯全家離開。

要知道舅祖父離開大同,家裡人全答應,難免也有不捨出來。何況是經過波濤洶涌,前往陌生之地。

加壽在母親懷裡揉的不能再揉之時,直起身子握住她的手,癡癡地看着她,顫聲道:“母親,您和爹爹就是這樣疼壽姐兒嗎?就是這樣疼嗎?”

寶珠爲女兒拭着淚水:“怎麼辦呢?只有你的親事最讓父母擔心。太后的心願要你當人上之人。母親盼着你能當好,也知道你能當好。但這就和年年風調雨順,倉裡要有存糧一樣。得爲你備條後路。”

加壽淚如泉涌:“嗯。”

“都說宮裡難呆,但前有姑祖母六宮冠寵,她撫養你長大,想來你對宮中有所掌握。也信你必然事事順風。但是,人心是容易變的。不僅是男人,不僅是太子,不僅是別人。有些人一生如一,如你祖母,如她那般高尚的人,年青守寡,深情不渝,哪還有第二個?爹爹是隨祖父母,所以一生沒變。如果母親嫁到一個三妻四妾之家,也難保證和對方一生和契。”

加壽又點點頭。

“好在,你不是別的年青姑娘。聽到母親這樣說爹爹,就要跳出來大叫說母親不信爹爹。母親只是就事論事。爹爹好是他的好,至少母親沒有妄想着一切都是母親的好。母親做好本分的事,爹爹做到本分的事,因此好上添好還是好。因此也就擔心你到宮中以後,風氣兒不對,地步不對,爭來爭去的,太子未必如初。好在,你不是有些年青姑娘,或者是心思年青的人。聽到說這些,跳出來大叫如果太子變心,你爲什麼不動手腳?”

加壽嗚咽:“我不會的,要對得起太后。”

寶珠欣慰的笑了:“是啊,從咱們來想,要對得起太后。父母親就爲你準備這樣的後路。好在你不是有些年青姑娘,或者是年紀不小,卻心思年青的人。聽到這裡,要跳出來大叫既然他對不起你,太后或許也會支持改朝換代。”

“這些年青的心思,不理會也罷。只說你,你也聽到了,外國貴夫人地位可以超羣。本朝不一樣。太后得太上皇榮寵一生,哪怕將來太子真的變了,太后也應該維持太上皇一朝。而壽姐兒你有好去處,父母親百年以後就可以放心。父母親認爲這樣辦是最好,總不能你還沒有成親,就挑唆你懷疑早有。挑唆你做好逼宮的準備。”

加壽鎮定下來:“母親放心,我信太子哥哥不會變。也請父母親相信,哪怕太子哥哥有變心的時候,壽姐兒也如太后一樣不會倒。”

輕輕地開個小玩笑:“那些年青的姑娘和持年青心思的人,聽到母親爲我準備後路,只怕又要擔心上來,就此認定太子哥哥要變心了呢。”

寶珠微微一笑:“哪裡管得許多,她們怎麼想是她們的自由,咱們怎麼有防無患,是咱們的自由。她們動搖不了。”

摟住女兒入懷,母女好好的親香了一回。

丫頭進來請問午飯好了,可擺上。寶珠說請侯爺和小爺們回來。加壽此時很想見父親,她說要去,自己去了。

去的路上,加壽依然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的父母爲她肯盡許多心思,加壽想自己還能不好嗎?只要自己好了,一切的擔心也就不存在。她以前從沒有想過,此時暗下決心,壽姐兒大婚後,自然是樣樣都好。

……

演武場上,午飯時辰將至,袁訓沒有說回去,龍家兄弟也沒有提走。只是疑惑,小弟今天可勁兒教導兒子,這也是離鄉心情中的一種嗎?

袁訓想的卻是不知寶珠和加壽說完了沒有。他故意耽誤鐘點,就是讓母女們好好說上一回。

不時往內宅路上看去,就見到加壽過來。還沒有見到人,壽姐兒興沖沖的模樣先到眼中。袁訓暢快地笑了,猜出來母女說的不錯。果然,加壽走來,沒到父親面前,先就跺腳不依:“爹爹,您又教大弟二弟和戰哥弓箭了,爲什麼不教壽姐兒?這事兒偏心他們,這可不行,爹爹您偏心了……”

執瑜執璞和蕭戰黑了臉,袁訓笑容滿面。女兒借撒嬌表達心情,他聽得出來。自然跟上道:“你早上起得來嗎?起得來你就來學。”

龍氏兄弟一起點頭。

沈沐麟還沒明白,蕭戰是鼻子尖腦袋快,嗅出不對味兒。橫着肩膀過去,把腰叉起,怒氣衝衝道:“討嫌!事事掐尖兒、佔先兒、搶風兒!你能的掐也罷了,你不能的怎麼也來掐?你手癢掐樹根子去!”

加壽翹起鼻子:“我愛掐,我喜歡佔,我要搶,你能怎麼樣?”又對着父親繼續撒嬌:“爹爹,您要多疼壽姐兒纔好。”

執瑜執璞火冒三丈沒忍住,也怒道:“爲了你纔出京,帶你吃了一路好果子,帶你去看雪山,知足吧?”

沈沐麟小小打個抱不平:“你們不是也看了嗎?”

“咄,閉嘴!”蕭戰大怒。龍氏兄弟對他黑了臉兒,你這是又發的哪陣子瘋?

------題外話------

錯字再改,又堅持一天的仔,真真大好仔是也。

……

抱抱仔的新會元,songshan7006親,感謝一路支持。

……

袁家和鍾家沒有親戚,是龍家和鍾家扯上遠親的關係。親戚關係例如袁訓和柳至,婆婆的孃家和兒媳孃家這種。但早而又早。

老侯到山西爲官,和老國公相識,說一說,親戚中有人結過親。

後,袁夫人母子到京中,老國公不知皇后,託老侯照顧。因此遠遠的舊親撿拾,袁訓成了鍾家親戚。

鍾、阮、董,本就是表親。袁訓因此扯上遠親。寶珠是小二表姐。……

方家:

兒子長陵侯——非長子,非獨子。

兒媳南城長公主。

孫女兒中一名:小沈夫人。

孫子中兩名:長陵侯世子,沈渭。

……

大好仔加油啊。

第726章 ,金殿鬥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92章 ,如此服你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812章 ,京中淫賊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36章 ,飯堂風波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116章 ,爲你!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134章 ,動心第786章 ,大婚第662章 ,老公事第114章 ,承擔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244章 ,說親事第845章 ,黑白加福第223章 ,產女第263章 ,龍五的敲打第313章 ,公幹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296章 ,迷香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565章 ,討回加福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152章 ,書呆子之家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402章 ,看破第646章 ,大功課第295章 ,老侯和柳家算賬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101章 ,願聘寶珠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137章 ,賀喜第14章 ,消息確定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540章 ,至於嘛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110章 ,明瞭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42章 ,眼熱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213章 ,諒解第83章 ,應對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81章 ,欺負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332章 ,第162章 ,探花!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843章 ,加壽送乾哥入宮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697章 ,遇災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81章 ,發作太子妃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141章 ,分錢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705章 ,離開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627章 ,好孩子的去向。第20章 ,非議第829章 ,你誹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