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席記者會?

第72章 出席記者會?

如果說空心裝藥的槍榴彈和手榴彈都不怎麼亮眼的話,那麼他所構想的反坦克火箭筒絕對稱得上是超越時代的好東西。

由於語境與定義問題,後世人們往往混淆“火箭推進榴彈”和“無後坐力炮”二者,這並不嚴謹。

簡單來說,發射筒不需要承受膛壓的是火箭推進榴彈、也就是俗稱的火箭筒;需要承受膛壓的,則是無後坐力炮。

比如大戰後期大名鼎鼎的“鐵拳”系列,雖然人們稱之爲鐵拳火箭筒,然而它在原理上其實是無後坐力炮。

而“坦克殺手”和“巴祖卡”,因爲彈藥自帶火箭發動機、發射筒不承受膛壓,因而這纔算是真正的火箭筒。

考慮到時代背景,同時不確定大明能不能解決火箭筒速燃發射藥的技術難題,周長風所繪製的武器草圖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無後坐力炮。

不過無所謂叫什麼都無傷大雅,反正叫它“大明神機獵獸炮”跟“火箭筒”又不會改變其效用。

在歷史上,“鐵拳”的原型、克萊因鐵拳誕生之後,接連出現了鐵拳30、鐵拳60、鐵拳100等等改進型,乃至最後的鐵拳250。

不同於一次性、用過即丟的其它型號,鐵拳250沒有在發射筒內部預裝發射藥,而是把發射藥裝於彈頭尾部,並重新設計了發射裝置,因此可以重複裝填使用。

戰後,以之爲基礎簡單改動就誕生了RPG-2,中國仿製型爲56式火箭筒。

【鐵拳系列】

考慮到如今坦克的威脅還沒有大到需要步兵人手一支火箭筒的地步,周長風本着更加經濟實惠的念頭選擇了可以重複裝填使用的設計思路。

他以鐵拳60爲基礎,減小了彈頭的大小,裝藥削減到只有400g梯恩梯;

把藥型罩由圓錐形換成更易於加工、但會減少破甲深度的半球形;推進藥爲80g的黑火藥;

發射筒下方裝有兩個握把和一個肩託,上方的的瞄準具就是簡單的對摺標尺,四個孔對應四種距離。

這樣一來,即使使用廉價的軟鋼製造藥型罩,破甲深度至少也有約90㎜左右,依然可以輕鬆毀滅大部分裝甲目標。

至於射程,他也說不準,在猶豫之後他沒有爲之設計膨脹腔,所以黑火藥推進藥的利用效率很低,估計最大射程在90m左右。

“好,要是真打起來,至少可以欣賞謝爾曼打火機了!”

對於自己的作品,周長風非常滿意,甚至信心滿滿的認爲大明的軍工部門都不需要做大幅度的改動就能直接投產,全然忘了自己實際上只是個半桶水。

就在他糾結於是把作品直接提交給軍器局還是送去應天兵工廠的時候,有電話卻直接打了過來。

周長風起先還不以爲意,可沒想到這個電話居然是兵部會同館打來的。

明朝的會同館比較特殊,不僅負責接待藩屬國貢使,還承擔着京師的驛遞任務。

如今的大明會同館則搖身一變,變成了類似於國防部新聞局的機構,負責接待、組織國內外的新聞工作。

而現在會同館打電話是來告知他明天要召開一次新聞記者會,而他則必須到場。

至此,周長風忽然想起了當時在衛戍指揮使司,那位上校在臨走前對自己說的話。

他其實不太想應付得來這種場面,雖然看似可以大出風頭,然而需要承擔的壓力也不小,這種場合的言辭、談吐、舉止可都是代表着國家的形象。

翌日,早晨。

如果說方領的春夏兩用作訓服看着有點土裡土氣,那麼交領的夏季常服就看着要精神多了。

主色爲略淺一些的墨綠,箭袖、交領、袍長及膝,腰扎革帶,腳穿短皮靴。

爲了防止衣服皺巴、起球,近十幾年明軍逐漸改用了一種混紡面料——由70%的棉和30%的醋酸纖維組成,後者是一種新型的人造纖維,大明是最早將之投入量產的國家。

除了交領讓穿越前習慣了西式開領的周長風感覺有點彆扭之外,整體上看着簡練大方,墨綠的配色跟他熟悉的松枝綠差不多。

至於帽子,他感覺其實大檐帽搭配這一身應該也不會突兀,而現在頭戴的帽子似乎重心有點高?

這是以忠靜冠服的雲巾爲基礎改良的軍帽,在歷史上其是由嘉靖皇帝所設計,如今被裁改得矮一些、邊角也更爲硬朗,作爲與常服相搭配的軍帽。

在穿戴整齊之後,周長風忽然想到自己還有一柄刀來着?

作爲應天武備學院每屆每科僅有十人能獲得的殊榮,除了那支銀白色的手槍之外,還有一柄精緻的雁翎刀。

黑檀木刀鞘,鞘頭和鞘尾覆有鋥亮的銅製紋路裝飾。不同於傳統的雁翎刀,此刀身大半筆直,唯有前五分之一有小弧度彎曲,看着就很硬朗。

這不比什麼武士刀強得多?

他拎着刀走了出去,隨後乘車直奔兵部會同館而去。

在抵達之後,只見這附近已經停滿了車,不斷有各色人等在陸續進場,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外國記者。

很快,他被兩吏員給引領着來到了一個大房間中。

裡邊正有幾名軍官和官員在說着什麼,見周長風到來,便停止了交談。

爲首的是一位看着約莫六十歲的老者,整個人非常精神,不怒自威。

周長風認得他——南安侯龐令啓,禁衛第一師師長,兼衛戍指揮使司同知,這是個在軍事上沒天賦但很努力、在政治上不努力卻有天賦的人物。

“職周長風報道。”

龐令啓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道:“黃泰澤以往時常吹噓你,如今看來的確是真功夫,假把式一上陣就露餡。”

“只是盡職盡責而已。”

“不錯,不居功自傲……好,現在這場面你也瞧見了吧?新聞會十點整開始,槍林彈雨都鑽過,待會的場面能應付的來吧?”

“應該…可以吧。”周長風確實有點沒底氣。

“嗯?豈有‘應該’二字?行就是行。”

“報告,能應付過來!”

龐令啓微微頷首,又提醒道:

“不過須得囑咐幾句,外廠稱今天記者會有些傢伙想爲難朝廷,這方面是個漩渦,政治上的事三言兩語講不清。”

“我們已經設法找藉口取消了其中幾人的參加資格,但肯定還有漏網之魚,你要當心待會有人刻意刁難伱,懂麼?

“如果遇上了,一定要臨場應變好,如果覺得招架不住,就無視之,直接調轉話題讓其他人提問。寧可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

——-——-——-——

【周某人的得意之作】

(本章完)

第228章 出獄首日;戰爭計劃之一第527章 周待詔,拿好救生圈;友軍有難不動第70章 改變戰爭形態的小東西第544章 第五五章 要那些錢做什麼;求你別折第248章 漢字漢語太難了;順勢與逆勢第525章 遏止反擊;不明船隻目視不可見!第346章 圍殲;吸老子的魚雷吧!第266章 生死無常 青黴素;告假歸國第408章 第四四章 中國人的佳作;格局打開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鬥還是BZ?螳螂與黃雀第241章 逐利乃天性;真實面目第407章 第四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國人的評價第245章 互不侵犯;姐至京城第525章 遏止反擊;不明船隻目視不可見!第92章 若無必要 勿增實體?第426章 這個綽號不好聽;水瓶和瓶塞第183章 第一八〇章 守株待兔?第388章 防彈背心和三聯胸掛;鐵道炮第248章 漢字漢語太難了;順勢與逆勢第142章 什麼叫外簡內奢啊第67章 火焰山第436章 遷徙澳洲大陸?大明人力加密方式第383章 登陸瓦胡島構想;西澳州大鐵礦第351章 迎頭痛擊;內訌倒是很在行第71章 空心裝藥破甲彈第194章 得找個運輸大隊長第55章 對書友若干問題的回答第332章 直搗黃龍;火,燒起來了!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鬥還是BZ?螳螂與黃雀第151章 到無錫春遊去第433章 一百桶特製燃料;絕妙的篝火晚宴第318章 海蔘;好地方之料亭第436章 遷徙澳洲大陸?大明人力加密方式第428章 天市右垣整體無礙!鏖戰達爾文第208章 第二〇五章 落幕;走向失敗的勝利第499章 第五五章 送貨上門零元購;劫營如入第79章 黃金破甲彈第330章 當自己家了?黑夜中的遭遇第161章 炮艇機初測第112章 第一〇九章 絕無永遠強盛之帝國第494章 第五章 美國的戰略企圖;底牌盡出第251章 古老的徵倭計劃;若不正面對戰呢?第207章 第二〇四章 克莉絲;我是無神論者!第378章 切 分 吃;晉准將銜,授上騎都尉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這不是坑人嗎?第83章 同樣的地點 不同的境況第415章 海闊憑魚躍;擦槍走火只是時間問題第121章 登陸火力支援艦的構想第322章 幸虧留了後手;誰敢戕害欽差?第210章 第二〇七章 判決;主從之別第222章 空軍;爭辯中間威力彈藥第211章 第二〇八章 變相度假;流傳外界第390章 例行偵察珍珠港;大爲震撼第91章 不以爲意的英國人第231章 非SWAT不行;“涕淚氣”第496章 第五二章 雙方之博弈;空城計?第468章 海戰尾聲;現在不比從前最艱難時更第225章 加冕儀式;閱艦式的風波關於女主和女配的公告第343章 A艦隊;還有一支王牌第482章 伏誅之夜;情況突變!第148章 多快好省;權力之暢快第76章 殉國訃書第297章 民間輿論;禪讓登基大典第38章 臨終遺言第147章 兩難的抉擇第134章 權謀不宜串珠子第257章 陸海空火力;突破!第76章 殉國訃書第538章 難處多多;最大的阻礙是酷暑第65章 物資出口限制第319章 越過非軍事區界線;不歸路第160章 何謂機械時代之巔峰第158章 你這飛機帶勁嗎?第263章 第二六章 改組武裝力量;冊封儀式第207章 第二〇四章 克莉絲;我是無神論者!第496章 第五二章 雙方之博弈;空城計?第502章 第五八章 動與不動的分歧;輪式突擊第523章 援軍到達;我軍暢通無阻!第368章 捅他腰子;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65章 威力巨大末日兵器;丟人現眼!第224章 萬噸級水壓機;自動步槍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123章 第一二〇章 未來的打算第129章 小手…很潤第199章 突破;爲正義而戰!第272章 初出茅廬第一戰;愈演愈烈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97章 省得清理現場第465章 首開戰果;等候多時了!第462章 搜尋;先敵發現至關重要第487章 吊人胃口的宣戰;守住了我們的榮耀第214章 萊州試驗場;攻堅戰車第483章 夜襲;瓜島圖拉吉島海峽海戰第444章 第四五章 穿越不可逾越之地;碾碎他第174章 要不先訂婚?第225章 加冕儀式;閱艦式的風波第479章 差勁的伏擊;大王嶺?蜈蚣嶺?第426章 這個綽號不好聽;水瓶和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