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長安

我在陽平關停了三天,因爲我拿不定主意,是經五丈原大道直奔長安,還是經陳倉去咸陽和孔明見面。身邊除了費諱連個能商量的人都沒有。

我實在忍不住了,直接跑去費諱那裡。費諱正在忙着整理物資來往的賬目,自從劉敏親自掌管二萬軍隊後,費諱就被我派去管理軍隊的後勤物資保障。這也讓原本過於清閒的費諱一下忙得馬不停蹄,昏天黒地。好在費諱還是有真才實學的,雖然每天非常忙碌,可整個軍隊的後勤物資保障卻是有條不紊,一絲不錯。

費諱見我到來,很是驚奇,見過禮後問道:“陛下今日怎麼有空來此?莫不是有什麼事嗎?”我答道:“也設什麼大事,主要是明日我軍要經五丈原直奔長安,還是經陳倉去咸陽見諸葛丞相的事讓我拿不定主意,所以特來相詢。”

費諱毫不猶豫的答道:“陛下,以臣之見,我軍自然是直奔長安爲好。其一:經陳倉至咸陽道路即遠又難行,路上變數極大,再說諸葛丞相軍中兵士充足,無須我們這二萬軍士支援。其二:早到長安,長安城中有陛下坐鎮,就算那曹睿得知諸葛丞相圍攻咸陽,要派兵來救,長安也無慮曹軍來攻也。所以臣以爲還是早到長安爲好。”

不得不說,費諱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我知道他的主要目的還是怕我去咸陽,會在兩軍陣前有危險。對費諱的話我一笑後答道:“好吧,朕就聽費卿的,明日我們直奔長安城,費卿你也儘早準備一下吧。”說完我離開了費諱處,也回去做出發前的準備了。

第二天一早,我領着二萬軍士,在陽平關守將的送別下離開陽平關,往長安而去。二天後我來到了五丈原,這五丈原地勢險要,也是個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不是我奇襲下奪下了長安,這裡必成二國交戰的戰場。看着刻有“五丈原”三個字地名的大石,我感慨萬千。歷史上幾年之後,諸葛孔明就將遺憾的病逝於此,只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名句供後人憑弔。如今不一樣的三國,不一樣的歷史由我親手書寫,這種感覺想想就會讓我無比的興奮。

又走了二天,在渡過渭水之後,我率軍來到了長安城下。看着長安城那高大巍峨的城牆,我心中的激動無以言狀。這座千年古城終於被我踏在腳下,成就感隨之而生。城門口馬謖、馬忠二將已在等候,見我到來,齊齊上前施禮。我跳下馬來,雙手扶起二人,連說了幾聲辛苦,然後纔在二人引領下走進長安城門。

進了城門,眼前滿目瘡痍的景象讓我大失所望。沆沆窪窪的街道,四處橫流的污水,身着破爛的百姓,街道兩邊低婑的草房。眼前的情況我怎麼也沒法把它與千年名城劃上等號。街上行人很少,很少的幾個行人見了我們一行也都怱忙躲到一旁,然後用木然的眼神盯着我們。這種木然的眼神和空氣中混合在一起的臭味讓我實在無法忍受,我不由的加快了腳步。

街上不時有一隊巡城的兵士走過,有漢軍,也有南人的虎豹軍。雖然相貌差別很大,但軍紀都很不錯,隊伍排得較齊,也不見有擾民的現象。這此軍士見到我們一行人,都是齊施一禮,然後繼讀巡邏。這樣的軍士讓我對馬謖他們更加的肯定了幾分。

隊伍進了內城,內城比外城好了不少,最明顯的就是街道平整了許多,路邊的房屋也多是瓦房而不是草房,大門大戶也有不少,不過兵士也多了起來,許多兵士還住在了大戶之家。馬謖見我對軍士皺起了眉頭,心知是怎麼回事,快步來到我身邊說道:“陛下,這內城原本多是富裕之家和官宦之家的住地,我軍攻破長安城後,十戶倒有九戶帶着家財逃到洛陽等地去了。未將見兵士辛苦,而這些宅院又空着,便命軍士進去駐紮。陛下放心,未將選的盡是空房,沒有趕走主人然後入住的事發生。”

聽了馬謖的解釋後我也就釋然了,這個時代不可能要求兵士向後世的解放軍那樣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能不搶刧,不打罵,不欺壓百姓的軍隊就算是一流的仁義之師了。就算這樣我還是對馬謖說道:“要告訴入住的兵士,不得隨意損壞原家主留下的器物,更不得偷竊原家主的最重物品,否則我會重罰,原家主一但回來,要無條件的歸還一切事物,還要把庭院打掃乾淨才行。”馬謖原以爲我會責備他,見我如此說話,興奮的答道:“陛下放心,未將一定和他們說清楚,有犯規矩的,未將定罰不饒。”

來到了郡守府,我來不及休息就把費諱、馬謖、劉敏、馬忠四人召到了議事大堂議事。等衆人坐定後,我開口說道:“馬謖、馬忠,朕問你們,現在城中有軍士多少?百姓多少?糧庫中有糧多少?府庫中有錢財多少?”馬謖抱拳答道:“回陛下,城中原有虎豹軍一萬人,後馬忠奉丞相令帶來三萬軍士,今日陛下又帶來二萬軍士,故城中共有軍士六萬人。長安城原有百姓六萬餘戶,人口三十八萬餘人,因戰事逃走加上死亡的,如今城中有百姓不到五萬戸,人口三十萬餘人。城中糧庫糧草富足,蓋因曹軍南拒我蜀軍的軍隊補給全部屯集於此,共有糧食二百萬石,草料五十萬擔。府庫中錢帛也非常多,計有錢一千萬錢,帛五十萬匹。”

我一聽很是高興,說道:“那就好,馬謖、劉敏,你二人對有功將士登記造冊,朕拿出三百萬錢和二十萬匹帛來獎賞衆軍士。猶其是虎豹軍,先奇襲長安城,又勇奪武關更要好好獎賞,萬不可寒了將士之心。另外馬忠將軍,你領軍嚴防長安城,小心曹魏發兵救援咸陽,要想救援咸陽,必先攻打長安城,你一定要做好迎敵的準備。“

三人應聲而去,我又對費諱說道:“費卿,你找些小吏,帶上軍士,在長安城中挨家登記人口,並且按一人一石糧食,一戶一百錢的數字把救濟發放下去,儘量不要錯漏一人。朕來了長安,他們就是朕的子民,眼看要過年了,朕希望每個百姓都能過個好年。還有通知商人全部的商店要開門經營,但不得擡高物價,否則朕會處罰於他們。”

費諱激動的說道:“陛下真是宅心仁厚,能當陛下的子民實是福氣也。陛下放心,臣就是不眠不休也要把此事辦好,讓陛下仁德之名在百姓中傳誦。”我嘆口氣說道:“朕那要什麼傳誦仁德之名啊,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朕實不忍心百姓顛沛流離,生死不知啊。你快去辦事吧,不知有多少百姓等着糧食活命呢。”

費諱急充充的告退下去了。我接着對安公公說道:“安公公,你傳旨給鄧芝,命他從速派官員來接收長安城的政事,我們要打下一地,就讓一地的百姓認同我們,信仼我們才行啊,否則打下了地盤,百姓卻反抗我們,打下地盤又有何用呢?另外通知”廣隆昌”儘快在長安城開辦分店,要先多備各種民用物品。”安公公連連應下後辦事去了。

事情都處理完了,我見天色還早,就喊來周弋,帶上黒將軍出府去長安城轉轉。經過幾個月的相處,周弋對我已不再象剛開始時那樣拘謹,而是把我當成一個無事不懂的兄長,我也很喜歡他孩子般的純真,也把他當成了小弟弟來對待。我和周弋說笑着出了府門,黑將軍和雪兒也追逐打鬧着跟在我們左右。

來到街上,我詢問了一下巡邏的軍士後,來到商店較多的一條街上。沒走幾步就見遠處一家店鋪門口排起了長隊,還不時有人和夥計樣的人爭吵着什麼。我向那家店鋪走去,周弋緊跟在我的身後。

我來到店鋪前一看,是家米糧店,門口的竹牌上寫着:稻米八百錢每石;黍米六百錢每石,麥五百錢每石。這裡的米價比成都府貴出了一倍還多。有個壯小夥正在問夥計:“怎麼今天又漲價了,昨天稻米還七百錢一石。”那夥計不耐煩的說道:“昨天是昨天的價,今天就是這個價,要買就買,不買你走人,每天就這麼多米,你不買別人還要買。告訴你,今天是這個價,明天什麼價還不好說呢。”夥計的話引來排隊的人一陣混亂。

我上前問道:“這位夥計,你店中米價爲何如此之高?這讓百姓如何承受?”那夥計看我的穿着打扮不似窮人,不敢造次,說道:“這位公子,這價是掌櫃的定下的,到底爲何,小的也不知情,公子可去問我家掌櫃的。”正說活間,從店內走出一人,此人身着錦襖,有五十餘歲,從面向上看不失爲精明之人。

此人出門後先打量了我一下,然後抱拳行禮說道:“不知公子是何人?到此有何貴幹?”我也回了一禮後說道:“本公子姓劉,路過此地,見貴店糧價頗高,好奇之下相詢一、二。不知掌櫃可解我惑否?”那掌櫃想了一下後說道:“劉公子請進店內說話。”我點頭說道:“也好,某正要請教一下。”說完我對周弋使了個眼色後邁步走進了店內,周弋卻轉身離開了,黑將軍緊跟着我也一同走進店裡。

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六章 釀酒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三十章 南征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六十章 太子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十六章 讚許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六章 釀酒第十章 見官[下]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第十七章 同學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零九章 決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七十章 反攻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十章 見官[下]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立第十六章 讚許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四十章 琪兒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八十九章 劉巴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五十三章 過年[一]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