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武舉

第二天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了,我穿衣出門時,二女還在牀上起不來。走出齊人宮大門,伸了個懶腰,迎面一陣輕風吹來,頓覺神輕氣爽。半年多的壓抑一下發瀉出來,感覺真好。

今日不用上朝,我決定去城裡轉轉,半年多沒有在成都府,我還是想好好的看看這個被我完全改變了的城市。我出門安公公是一定跟在我身邊的,又帶上四名侍衛還有我的“黑將軍”。

出宮之後,來到街上,因爲我今天穿着一身便服,故此也沒人注意我。我選了一家早點店,在夥計熱情的招呼下,吃了一頓豐盛的早歺。一切都很美好。可是我出了早點店,還沒走幾步,就被一個穿着制服的小夥子攔了下來。我還沒答話,二名侍衛就走了過去。

小夥子並不害怕,施了一禮說道:“這位壯士,小的是府衙派出的環境監管之人,這隻黑犬是你們家公子的吧?”侍衛一愣,看了看我,我上前二步答道:“正是我的,有什麼事嗎?”那個小夥子又對我施了一禮說道:“這位公子,您的黑犬沒有去府衙登記吧?按府君大人的規定,家中飼養的寵物須要去府衙登記付費後方可上街。”

我一聽,這個規定是後世城市管理中的一條,如今這成都府府尹不知是誰,如此天才的規定都想出來了。安公公想上前說明我身份,我一擺手,攔住了他。我不想爲難這個小夥子,於是說道:“我剛從外地回成都府,還不知有這樣的規定。現在要如何辦呢?”

小夥說道:“沒事,只要公子近日去府衙登記一下,交納費用,領個牌子給此犬掛上即可。今日公子如還要帶此犬上街,須交納五文錢衛生費,在下開出憑據即可。”我一聽只要收五文錢,便無所謂了,示意安公公給錢了事。安公公也不想多事,付了五文錢,拿了憑證,小夥子施了一禮後走開。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我的心情,只是對成都府的新府尹有了些好奇。繼續走在大街上,一切都那麼整潔有序。分左右行走的行人,中間分道的馬車,統一顏色的店鋪,有了頂棚的車站。眼前的一切讓我感受到在我離開的大半年時間裡,成都府又有了變化。

如今的成都府在這個時代的城市中,絕對是衛生整潔上的第一,也應該是唯一。不奇怪連司馬父子這樣的牛人也驚歎不已。正轉着,前面有一所新式學堂放學了,從巷子裡排隊走出了許多孩子。巷子口有不少孩子要過馬路,帶着孩子的老師走到馬路邊,做出一個攔車的手勢。路邊的行人和路中間的馬車全都停了下來,等這些孩子全部過完馬路後,才繼續行走。

我在路邊看的目瞪口呆,這還是三國時代嗎?我怎麼感覺回到了後世。除了汽車被馬車取代了以外,與後世沒什麼兩樣。後世還要交警指揮一下,可眼前這些行人和馬車完全是自覺的。

讓我吃驚的事還有就是,街上的行人不但沒有亂拋垃圾的,看到垃圾後還能自覺的拾起來,拋入路邊的垃圾箱內。這種行爲,就是在後世也是大力提倡的,而現在的人們做的很自然,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一樣。這讓我這個穿越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

一天的逛街讓我很多感動,我對成都府和成都府的百姓有了重新的認識。

第二天我正式上朝,朝堂上並沒有積壓多少政務,只是鄧芝向我彙報了我離開的這半年時間裡發生的一些大事,還有他們的處理辦法。說實話,鄧芝他們這些人還是相當有能力的,這些事的處理我決不會比他們處理的還要好。鄧芝彙報完後,我見沒有大臣再出班奏事,便開口說道:“朕突然從長安城回來,是有些事要與衆卿商議的。不知費詩去長安城後,誰是現在的成都府府尹啊?”

文臣班內站出一人說道:“回陛下,費詩大人去長安城後,由臣任成都府府尹。“我一看原來是典學從事秦宓。我說道:”原來是秦卿新任成都府府尹,秦卿把成都府治理得不錯,朕很滿意。朕今日提及之事,多有需秦卿相助之處,秦卿要力助朕一臂之力方好。”

秦宓施禮道:“臣定會盡全力以助陛下。”我說道:“善。朕卻與衆卿相商之事有四件。

其一:我蜀軍此次徵魏多有勝者,如今我蜀國已多涼、雍二州和司、荊、豫三州一部,並有長安、洛陽、襄陽、南陽、太原這些大城,還有數十小城。然這些地方管理之人欠缺,多以軍管,而民政無人。朕欲廣納賢才,用以這些地方的民政管理。各位愛卿可大力推薦賢才,朕定會按才錄用。

其二:我蜀國欲繼續征伐魏國,現在軍力遠遠不足,當全力征兵。南人、羌人、夷人皆可爲軍,這徵兵一事由大將軍趙雲統一負責,其餘各位將軍全力輔助。各地官府當積極宣傳鼓動。

其三:朕欲由官府出面多辦學堂,不只教文,還要習武,如此可從中多備賢才以後用。各位卿家要帶頭訓戒親屬之子弟進學堂上學纔是。

其四:朕欲辦武舉之事,天下能武者皆可應試,能力出衆者,朕親封官職。 此幾件事由鄧芝大人和趙雲大將軍商議着拿出方法來,朕看過後就可去辦。”

我說完後,朝堂上一片安靜,衆大臣都在體會我話中之意。我見無人提出意見便宣佈退朝。下朝後,我習慣性的來到了御書房,一切是那麼的親切。坐在熟悉的書桌後面,我的心一下平靜下來,思路從未有過的清晰。我反覆的思考着將來如何與吳國交戰。孫權名義上還是我的舅父,雖然我連孫尚香是何長像都不知道。

與吳國交戰不是近期該準備的事,必須要等到我國力強盛,而又大敗魏國之後才行。如今我還需要聯合東吳共同伐魏。只有讓吳國在揚州和徐州與魏國交戰,才能把魏國的軍力分散開,才能讓我軍征戰得輕鬆一些,才能不會讓東吳坐收漁人之利。

想到這我覺得應該儘快派人出使東吳。我對安公公說道:“安公公,你宣鄧芝大人、董允大人、杜諒大人、趙雲大將軍、向寵將軍前來見朕。”安公公領命去找人去了。

過了一陣,幾個人怱怱的走進了御書房。相互見過禮後分別坐下。我對鄧芝說道:“鄧卿,記得朕在長安之時,曾寫信與你,命你派人出使東吳,勸東吳與我國夾攻魏國,此事如何了?”

鄧芝答道:“派往吳國之人尚未迴轉,情況不得而之。”我說道:“你再選一能言之人,朕親書一封,再次出使東吳,務必與東吳結盟,二國共攻魏國然後平分天下。”

鄧芝與杜諒對看一眼說道:“陛下,是否待出使之人回來後再定要不要繼續派人出使東吳?”我想了一下說道:“好吧,出使之人回來後要立刻報與朕知道。”鄧芝答道:“喏。”

我又對趙雲說道:“子龍叔父,今日朝堂上,朕讓你徵兵和辦武舉一事,叔父有何疑問沒有?”趙雲答道:“陛下,徵兵一事需多加宣傳,然仍需一段時日才行。這武舉一事,老臣愚鈍,不知該如何辦纔好。”

我說道:“武舉之事,其實是一場大比武,報名之人互相比試,分弓箭、馬術、武藝、戰陣、兵法這幾項,勝者上,敗者下,勝者之間再比過,直至第一者出現爲止。第一者爲狀元、次者爲榜眼、再次者爲探花。此三人可分別爲將軍、郎將、校尉,四至十者七人可爲牙將,十一至三十者二十人可爲軍侯。此事要廣爲宣傳,最好能傳至魏吳二國。如此報名人越多,選出之人才越見才能。“

趙雲和向寵都明白了我的意思,點頭稱善。董允問道:“陛下,既是別國之人亦可參加比試,如何防住別國間者?”我答道:“選出之人須仔細認明身份,須是良善子弟方可用。”衆臣齊齊點頭。

我又說道:“你等家中如有可用之人,不妨推與朕,朕可重用。子龍叔父,你次子趙廣已可上陣否?朕在御林軍中許他一職如何?”趙雲說道:“老臣次子趙廣年方十七,統兵尚幼,可先入軍中厲練一番纔可用。陛下既然說了,老臣就命其入軍中厲練。”

我笑道:“子龍叔父家傳武藝,趙廣弟定然不弱,不如子龍叔父讓其好好準備一下,參加此次武舉如何?”趙雲說道:“老臣怕他不是衆英雄的對手,徒落笑話。”我勸說道:“見識一下天下英雄不也是厲練嗎,子龍叔父就不要過謙了。”趙雲說道:“既如此,老臣就命其上臺獻醜一番。”

衆臣告辭而去,我對安公公說道:“安公公,這次在成都府舉辦武舉大比,城中安全你的錦衣衛要多加註意。不要讓魏、吳間者壞了大事纔好。”安公公答道:“陛下放心,有我錦衣衛暗中護持,些許間者翻不起浪來。”我點了點頭,考慮該如何宣傳,如何舉辦這些事情去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九章 火柴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九十八章 吳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二章 丞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遊園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十九章 火柴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五十章 會面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三章 祭祀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六章 釀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九章 見官[上]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五章 改變第九十章 船廠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六十章 太子第十七章 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