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劉巴

武舉之事已了,我又清閒了下來,毛義的匠作監正爲新的造船廠而忙得不亦樂乎,民政之事自有鄧芝這些大臣去處理。宮裡在我的努力下,玲兒又再次懷孕了,正因如此,我和琪兒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

我原本以爲皇家的婚禮會相當複雜,可問過安公公才知道,皇家除非是大婚纔會很隆重的操辦,其餘的只要一張聖旨,然後一頂小轎擡進宮來,連對方同意不同意都不用問。我一聽吃驚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安公公問道:“這就完了?”安公公點頭答道:“是啊,完了。”我又追問道:“就這麼簡單?”安公公答道:“那是自然,嫁入皇家那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還會有不願意的?”

我的腦子中一陣混亂,我本想給琪兒一個隆重的婚禮的,可按安公公的說法那是不可能了。不過如此一來,豈不是委屈了琪兒姑娘?我不禁又對安公公問道:“那樣豈不是會委屈了琪兒姑娘?”安公公想了一下後答道:“陛下如果怕委屈了琪兒姑娘,不妨準備上一份厚禮,這即可以表示陛下對琪兒姑娘的看重,又可使張將軍家中高興。”

我想了一下後說道:“只好這樣了,安公公你去準備一份厚禮,另外快馬傳旨,宣張苞將軍回來,待張將軍回來後,你就把禮物送去張府。”安公公領旨去辦了。

接下來幾天裡司空董和病故,讓朝中忙亂了一陣,蕫和本是蜀臣,投先帝以來爲官清廉,威望很高。我到蕫和府上吊唁時,董府裡簡陋的陳設讓我大吃一驚。董和這個司空在朝中地位不可謂不高,又掌管着全國的水利、建設之事。相當於後世的水利部部長和建設部部長之職,實權在手,家中卻無一點浮財,其清風傲骨可想而知了。

我當即下旨,追封董和縣候,賜家中金幣千枚。董和按候禮風光大葬。又下旨遷董允仼司空一職。董允以爲父守孝之名請免,我自然不許,奪情之下,董允只能帶孝上升。

剛忙完蕫和的喪事,朝會中鄧芝、杜瓊上奏曰:出使吳國之陳震已回,並帶回吳王孫權似下之盟約。我宣陳震上殿後,陳震遞上盟約,我一看孫權的盟約上要與我共分天下,以徐州、豫州、幽州、青州歸吳國,以幷州、涼州、冀州、充州歸蜀國,司州之地以函谷關爲界以東歸吳國,以西歸蜀國。

我讓安公公拿出地圖細看,要按孫權的分法,我蜀囯軍隊已完成目標,再打過去就是幫他吳國在打了。我把這份盟約給鄧芝、杜瓊、司馬懿等大臣傳看了一遍後問道:“衆卿,汝等對此有何看法?”衆人商量了一陣後,司馬懿說道:“陛下,我國不妨先簽下此盟約,正可休養國力,那吳國恐不能輕易勝魏,待吳、魏二國相爭一場後,我蜀國可觀其形式再定滅魏還是攻吳,如此得利多也。”

我點頭說道:“司馬將軍之言正合朕意,就如此辦理吧。陳卿歇息幾日後就再辛苦一下,代表朕與吳王簽下此約,並轉告吳王,我蜀國已完成盟約之地,其餘幾州就看他吳國的了。”陳震領旨而去。

下朝後我剛回到御書房,侍者來報,門外楊儀、劉巴二位將軍求見。我宣他們進見後,就坐回椅子上等他們進來。不一會楊議、劉巴二人進了御書房,見禮坐下後,楊儀說道:“陛下,諸葛丞相命我等助趙雲大將軍練兵之事,我等已把丞相練兵之法盡數寫出,趙雲大將軍更是練兵有方,現新軍已成,所缺只是歷練也。丞相軍中諸事甚多,我等欲辭別陛下,趕回丞相軍中効力。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楊儀的話讓我沉思了半天,楊儀是孔明身邊得用之人,有他在可幫上孔明不少事。而劉巴這個歷史上的悲情人物,從持才傲物到倍受打擊,最後委屈到非公事不開口,非同事不交往的地步。如此之人留在孔明處用處不大,我若能說動他幫我,以他的才能是一個好幫手。

想到這我對楊儀說道:“楊卿,既然諸葛丞相處諸事繁多,待朕給丞相親書一封后,你即刻就返回丞相軍中,至於劉卿,朕還有事欲與劉卿相商,劉卿之去留再定吧。”

說完我拿過紙筆,開始給孔明寫信。信中我先問候孔明一番,然後把我從長安回來後經歷的事,從漢中郡收服司馬懿父子,到選撥賢才,到巡視江中郡,到讓毛義建船廠,到封司馬師爲水軍都督訓練水軍,到辦武舉得數員大將,最後到與東吳簽訂盟約。這些事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

一封信寫了大半個時辰方纔寫好。我把這封厚厚的信交給楊議後,楊議告退了出去,房中只留下有些忐忑不安的劉巴。我又想了一下該怎麼和劉巴說後,纔開口說道:“劉卿,朕早已想與汝仔細談談,今日恰好劉卿來了朕這,朕就與劉卿談談。今日朕之所言皆肺腑之言,或有不當之處,劉卿勿怪。”

劉巴忙起身連道:“臣不敢、不敢。”我接着說道:“劉卿乃大材之人,先帝因劉卿之材而加重用,然劉卿一時不慎得罪朕之三叔,從而爲先帝所不喜,此非劉卿之過也。如今先帝與三叔俱沒,朕年少登基,身邊能臣良將俱不足用,觀朝中能戰之將盡於丞陽軍中,雖選出一些賢才,但都還年輕,不當大用,唯趙雲大將軍與向寵將軍二人尚可獨擋一面。然趙雲大將軍年事巳高,向寵將軍又要掌管數萬御林軍,不可離開。司馬懿父子又是新降之人,朕仍不敢放心用之。若劉卿能鼎立相助於朕,朕將會委以重仼。不知劉卿意下如何?”

劉巴思附了半天后說道:“陛下,臣以爲大丈夫處世,當結交天下英雄。以三將軍之粗陋兵子,臣實不欲與之多語也。臣觀陛下,雖是年輕,然以智寫出《三字經》、《千字文》、《數學基礎》、《自然常識》等書,以仁收服南方蠻族爲我臂助,以禮對趙雲大將軍和諸葛丞相、馬超將軍等長輩之人,如此種種已是有爲明君之舉。如今陛下不以臣狂妄而欲委以重仼,臣自當盡心竭力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

我聞言大喜,說道:“善、大善也,朕如今得劉卿鼎力相助,大事可成也。劉卿暫且於新軍之中助趙雲大將軍編練新軍,待新軍練成之時,便是劉卿一展大才之時也。”劉巴聽得此言,施禮道:“臣遵陛下之言,當全力助趙雲大將軍練兵是也。”

劉巴告退後,我也爲能得到劉巴的全力相助而高興。眼看就要到秋收之時,這幾年蜀國風調雨順,幾年的豐收使得錢糧充足,孔明練兵想必已經完成,趙雲將軍所練新軍一但完成,就到了再與魏國開戰之時。許昌是一定要打下來的,至於打下許昌後是否再往東邊攻擊,就看孔明如何決斷了。

二十萬新軍,我會讓劉巴領十萬新軍相助孟達和姜維之襄陽方面,餘下的十萬人馬是日後與吳國交戰的主力軍,如今可讓其在江州郡駐紮。這十萬新軍交給李嚴後,讓司馬父子前去相助,用司馬父子對抗陸遜應該不是問題。

我正在想得入神,安公公過來說道:“陛下,錦衣衛回報,黃安與沙摩雲二人所述已查實。二人並未欺瞞陛下,所言屬實。”我點頭說道:“善!朕又得二員大將也,你速去報知趙雲大將軍,並告之大將軍,此二人可放心用之也。”

二十日後,張苞風塵撲撲的趕回了成都府,我們見面後,我對他提出欲迎娶琪兒之事。張苞一臉喜色的答應了下來。接着十車聘禮由安公公親自送到了張府,張家自是倍感榮耀,張燈結綵,大辦了一番。正日之時安公公代我親自上門迎娶琪兒,在我的堅持下,進宮後拜天地、入洞房的程序都完全走了一遍。我這才心安理得的與琪兒私會。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秋收之後,府庫糧草堆集如山,錢幣同樣十分充足。孔明軍中供應,有長安郡和咸陽等地所出已足夠,漢中郡只需供給襄陽之軍所用,餘留甚多。孔明練軍已成,開始謀劃繼續對魏國之戰事。趙雲的新軍也已練成,所缺只是戰場經驗。

我當即下旨,遷向寵爲衛將軍,總領御林軍及京城守護之職,遷劉巴爲前將軍,領十萬新軍赴襄陽總領襄陽戰事,以奮武將軍孟達、領軍將軍姜維爲輔,並派統軍中郎將趙廣、長水校尉胡博等人一同前往。又下旨,今軍師將軍司馬懿領五萬新軍前往江州城。此五萬人交由光祿勳、都鄉候李嚴統領,司馬懿爲輔。射聲校尉麋威、屯騎校尉孟越同往。其餘六萬新軍自成一軍由討寇將軍黃安統領,由步軍校尉沙摩雲、越騎校尉張瑛爲輔,駐於成都府以備接應各處。

旨意宣讀之後,各人自去領軍而行。趙雲卻找到我問我爲何不派其領軍,我可不敢說因爲你年事已高,我怕你會出意外。只好勸道:“子龍叔父,有你坐鎮成都府朕才能放心,況軍校之事還需子龍叔父繼續費心纔好。”經過半天勸說,又答應讓他監管駐紮在成都府的六萬新軍,趙雲這才做罷。

第十九章 火柴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防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十九章 火柴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六十二章 砂糖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遊園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章 平靜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二章 丞相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立第二章 丞相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六十二章 大捷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立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立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十五章 準備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六章 釀酒第十一章 條例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九章 見官[上]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十四章 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