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貨幣改革

聞健民聽了路承周的建議,準備如法炮製,也讓學生扭轉對自己的印象。

然而,當他準備將所謂的消息,告之肖殿榮時,發現根本找不到人。

這段時間,海沽大中院校的學生,根本就不在寧園活動了。

無奈之下,

然而,聞健民在法商學校,也沒有找到肖殿榮。

聞健民很鬱悶,只好在法商學院外面蹲守。

終於,被他守到了肖殿榮。

“肖同學,我剛聽到消息,偵緝隊準備拘捕你,還有其他一些比較活躍的同學。”聞健民一臉拿出一張寫着名單的紙條,緊張的說。

“真的?”肖殿榮接過紙條,掃了一眼,“詫異”的說。

這張紙條上的名字,都在寧園出現過。

但是,他們只是集會,最多也就是評擊時政,暫時還沒有任何**的行爲。

就算他們真的被抓,也不過是受幾天牢獄之災,最終還是要放回來的。

聞健民的行爲,只是爲了討好,或者補救罷了。

“上次一分局不是沒有抓到你麼,案子交給偵緝隊了。我聽到消息,馬上來通知你。”聞健民說。

“多謝你,我馬上通知同學們躲避。”肖殿榮握着聞健民的手,感激的說。

“只是舉手之勞。”聞健民微笑着說。

肖殿榮匆忙走後,聞健民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他給聞健民的名單,基本上是在寧園出現過的。

接下來的幾天,聞健民幾次到寧園,基本上見不到學生了。

聞健民猛然發現,自己給的名單太多,所有人爲了逃避打擊,都不再露面。

學生不露面,聞健民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特意又去了趟英租界,路承周與學生倒是有點聯繫。

畢竟,程瑞恩和馬玉珍都是他從小玩到大的朋友。

這讓聞健民稍稍放下心來,只要路承周打了進去,自己的任務也能完成。

“這幾天那些學生突然變得很神秘,我也只是偶爾能見他們一面。是不是出什麼事了?”路承周問。

“此事怪我,前幾天給了肖殿榮一張名單,騙他說公安局有行動。”聞健民嘆息着說。

“怪不得,聞兄,不是我說你,你這一招有點臭,完全就是東施效顰嘛。”路承周嘆了口氣。

“我也後悔了。”聞健民一臉懊悔,他只想快點挽回形象,沒想到過猶不及。

路承周在聞健民面前沒有多說,但在給野崎的情報中,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學生已經懷疑聞健民。

“聞健民畢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剛開始就用化名,沒讓學生感覺到他的誠懇。幸好,‘鐵路’順利與學生接觸上了。”野崎與川崎弘見面後,說。

“既然如此,讓聞健民撤回來就是。”川崎弘嘆息着說。

然而,川崎弘告訴聞健民,讓他撤回來時,聞健民卻急了。

“川崎老師,學生就算對我有所懷疑,也不敢肯定,我還有機會。”

“我們只要監視學生的思想動態就可以了,就算他們反日,也有中國政府出面。”川崎弘搖了搖頭。

他對聞健民的能力,是不太欣賞的。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聞健民對日本的忠誠。

路承周將自己掌握的情況,通過楊玉珊向陳世光彙報。

同時,與聞健民的聯繫,他則單獨向劉有軍報告。

有了楊玉珊這個聯絡員,普通情報,路承周無需再向劉有軍彙報。

陳世光收到路承周的彙報後,會將相關情況,讓劉有軍整理。

但是,今天路承周突然收到劉有軍的暗號,要求與他見個面。

“國家將推行貨幣改革,你要想方設法收集日本各方的反應。”劉有軍鄭重其事的說。

這個任務,不好通過陳世光轉達,只能由他親自來佈置。

“貨幣改革?”路承周詫異的說。

“是的,現在國家貨幣很多,白銀價格在國際上一路走高,國外進口的貨物,價格非常便宜,對我國的工業、農業是一種沉重打擊。如果再不改革,我國的經濟體系將會崩潰。”劉有軍一臉擔憂的說。

世界市場白銀價格高漲,給銀本位的中國帶來沉重的打擊。

由於國際市場白銀價格遠高於國內銀元價格,外國在華銀行,紛紛在國內收購銀元運往紐約和倫敦套利,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本來中國從1926年開始,白銀一直是流入量大於流出量,貨幣供給充裕。

從1932年開始,中國白銀開始外流。

1934年,受美國白銀政策影響,中國貨幣流出高達2.27億銀元。

光是1934年下半年,到1935年初,上海流通中銀元共減少2.3億元。

除一小部分流入內地外,其餘全部運往倫敦或美國。

“國外的貨物便宜比國內的還便宜,對老百姓得好事吧?”路承周對經濟沒什麼研究,他的專長是特工。

路承周覺得,只要是老百姓得實惠的事,就是好事。

“現在進口的貨物之所以便宜,是因爲國際上白銀價格上漲,所以他們用貨物換銀元。有朝一日,我國都沒有銀元了,還拿什麼買貨物?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目前國內的工廠企業,倒閉了不少。”劉有軍說。

他其實也不是很懂,但身處的位置不同,比路承周接觸到的資料更多。

面對白銀潮水般的外流,國民政府從1934年10月15日開始徵收白銀出口關稅和平衡稅,以減少白銀出口。

10月16日又設立外匯平市委員會,在必要時候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外匯市場價格水平。

委員會根據市場形勢,委託中央銀行買賣外匯和金銀,平市基金則來源於政府徵收的白銀平衡稅和財政部。

但是,這些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白銀外流問題,反而促使白銀走私盛行。

特別是日本政府,爲打擊國民政府的金融政策,更是在佔領區內故意走私白銀,結果1935年銀元走私額高達2.3億元。

走私行爲,看似一時爲民衆提供了價格低廉的貨物,但從長遠來看,對中國的經濟卻是致命的。

“我以前還真沒這麼想過。”路承周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這裡有個數據,1934年上海倒閉的工商企業,達有到了510家。而今年以後,倒閉企業數量達到恐怖的1065家。再這樣下去,不用幾年,我國還會有工商企業嗎?”劉有軍嘆息着說。

“也就是說,貨幣改革勢在必行。”路承周被這個數據嚇了一跳。

第三十一章 陷落第八百二十八章 打入第五百七十九章 間接獲取第八百九十七章 挑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藥品第二百二十一章 四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舉報有獎第六百七十六章 不見了第十七章 尾巴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走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發現第五百二十二章 重賞第七百四十一章 騙局第八百九十七章 挑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說了算第八百四十六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八章 摸情況第二百一十八章 反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儘快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名男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慘敗第六百二十二章 如實發報第三百章 捍衛第七百八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五百八十九章 必須是第五百五十二章 短淺第六百八十八章 消失第七百二十七章 嘉獎第五百一十三章 走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頭失敗第七百九十八章 時機第八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按手印第一百一十二章 開始第六十三章 可以報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少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人第五十章 撤回第五百零二章 極度保密第二百八十章 又添一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一十三章 “入黨”第四百三十八章 聯絡員第五百五十三章 配助手第九百零五章 痛恨第五百六十二章 吃個半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不是第六百四十五章 避彈衣第一百五十六章 機關所在地第四十三章 押送計劃第五百二十七章 驚人言論第八百五十三章 反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配合恰當第八百五十章 熟悉第六百一十七章 所託第一百五十八章 報警第四百五十八章 趕緊彙報第二百一十章 解決尾巴第三百零二章 新站長第五百零七章 借名第一百九十八章 勸說第七十四章 滿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觸第七百二十二章 入甕第六百六十三章 一句話的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買早餐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合適的人第三章 嘆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活着真好第八百八十章 升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咬鉤第五百九十七章 約定第八百九十六章 解釋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述書第六十五章 出任務第二百零四章 動手第九百零九章 試探第八百七十七章 相救第七百零一章 信任第二十七章 加入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是地下黨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任務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講條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補救第四百二十一章 酒後第七百七十一章 氣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慘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述書第八百八十七章 新任務第九十九章 龍王廟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第七百二十八章 肆虐第三百八十三章 推論第五百四十二章 拖延第七百二十八章 肆虐第六百三十章 重新分工第二百八十五章 退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間接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