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名將張憲

明劍的旨意傳達下去之後,文物大臣很快就開始了準備次日的早朝。

皇帝重傷,依然堅持,大臣們沒有任何理由不追隨。

也有一些大臣馬上就來勸諫,要求明劍馬上進攻內城,消滅叛逆。

不過這些大臣沒有見到明劍,被趙雲全部擋駕。

當晚,明劍又讓鄭光給自己打了一針吊針,次日起牀的時候,明劍明顯感到人舒服多了。

這一次,至少可以在人扶着的情況下,站上幾分鐘了。

早朝的人來得很早,明劍出來的時候,屋裡已經黑漆麻胡的佔滿了人。

這間房子挺大,不過這麼多文物大臣至少好幾十個,屋子就有點不夠用了。

明劍一出來坐下,文物大臣馬上大禮參拜,這一參拜又是一陣混亂,後面的人撞了前面的,左邊的碰了右邊的。

“大家不要多禮了,今日簡陋,大家趕緊找個位置坐下吧,我們商議一下大事。”明劍忙笑道。

“是,官家!”

衆人坐下之後,明劍這才說道:“各位愛卿,我們總算是回家了,如今外憂內困,大家都來討論一下,看看我們下一步的工作,該怎麼搞!”

李若水第一個說道:“官家,當務之急是儘快完善官員制度,讓國家機器儘快的運轉起來。”

明劍點了點頭,腦子裡一閃,想出一個念頭來,封建社會的官僚制度就跟懶婆娘的裹腳一樣,又臭又長,如果還是按照那樣的制度來,那還不累死自己?

治大國如烹小鮮,明劍並不以爲這就有多難。

自己只需要管理好官員,再讓官員去管理百姓,不就可以嗎?

想到這裡,明劍便道:“李愛卿所言甚是。大宋社稷延續到現在,沉珂積重,若不改革,恐後人會重蹈覆轍。朕思量已久,決定改革官僚制度,李若水接旨!”

李若水出班跪倒:“臣在!”

“朕任命你爲大宋總理大臣,總覽大宋朝政,爲文武百官之首!”明劍說道。

李若水雖然沒有搞清楚總理大臣是什麼意思,不過對‘文武百官之首’這話,他是聽到了,這是關鍵!

“臣李若水叩謝皇恩!”

李若水忙叩頭謝恩。

他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旁人也是止不住的羨慕。

明劍又道:“宗澤接旨!”

宗澤出班跪倒,道:“老臣在!”

“朕命你爲副總理大臣,協助李若水處理朝政,並全面負責大宋軍事!”明劍說道。

宗澤道:“老臣叩謝皇恩浩蕩!”

宗澤這是屬於大臣裡面的老二了,不過他也是有實力的,可惜太老了。

兩人任命了之後,明劍道:“朕就將朝政託付給你們了!下面的官員,由你們來任命!希望你們能夠任賢舉能,將大宋朝政處理得井井有條。”

“臣遵旨!”

李若水和宗澤忙跪下又是磕頭謝恩。

明劍任命了兩個大官,馬上就以身體不舒服爲由,回去休息了。

李若水和宗澤則開始主持朝政,新的官員,要由他們來任命,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有了杜如晦的文氣之後,李若水的智慧明顯高多了。很快,他和宗澤就開始拿出舉措,將現有的官員全部進行了一遍篩選。

裡面是有一些人才的,但也有一些是廢柴,李若水毫不猶豫的將他們先剔除在一邊,先將幾個主要的崗位,給了自己看得上的人。

而宗澤主要負責軍事,他的事情要好辦一些,武將的選拔,他在行。

一天之後,一份名單遞到了明劍的手裡。

看着上面一個個不熟悉的名字,明劍也沒有在意,李若水和宗澤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他們看上的人,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而經過這次任命之後,明劍的朝廷正式的運轉了起來。

外城屬於民居和商鋪居多,建築相對低矮,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歸化出皇宮來,否則,亂七八糟的不成樣子。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李若水將天波府當成了修建皇宮的地方。

天波府,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亦名“天波楊府”。

雖然看起來還是很小,但這裡畢竟曾經是武興之地,明劍要重振大宋社稷,肯定是要重視‘武’的思想,李若水的想法,還是很符合明劍的思想的。

而現在的天波府也沒有了楊家將後人居住,金兵南下破城之後,人們也跑光了,現在天波府是空着的。

稍微打掃了一下,明劍就搬進了天波府,當然,天波府的招牌現在摘下來了,換上了一塊‘武德殿’的牌子,這裡將成爲明劍的龍興之地。

圍繞武德殿,金水河兩旁的房屋建築都被徵用了,后妃們居住在武德殿兩邊,大臣們住在對面。

漸漸的過了幾天,汴京城局勢逐漸穩定了下來。

......

而這個時候的城外,幾支宋軍卻都駐紮在距離汴京城5裡處。

一個掛着‘張’字帥旗的營帳裡,幾個將領正在開會。

坐在當中的,正是老帥張所。

“父帥,還等什麼呢?都已經到了城下了,趕緊攻城吧!”一個年輕的小將說道。

那小將,正是張所的愛子張憲,長得英氣勃勃,非常的讓人歡喜。

張所喝道:“景仁,不可草率!如今汴京城裡的情況不明,若是貿然前去攻城,萬一碰上前天子,該如何應對?”

“什麼前天子?我們現在是高宗天子的兵馬,自然是要去救駕要緊!”張憲說道。

張所道:“孽子休得胡說!前天子已經從金營逃脫返回,他纔是皇朝正統,若是返回,高宗天子便成了僭越!若和前天子爲敵,你我父子將如何自處?萬一天下兵馬爲前天子所節制,你我父子豈不只有死路一條?”

張憲嘆道:“如今進退不得,那該如何?”

旁邊,一名將領說道:“元帥,公子,不如派人前去探城,探明情況,若是前天子已經控制住了汴京城,我們便投靠前天子,若是高宗天子佔優,則我們裡應外合,幫高宗天子平定了天下!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不可一日兩君!總有取捨的時候!”

第一百二十章 殲滅未遂第九十七章 給劉光世上課第二百五十九章 太陽能無限流無人駕駛超級99式坦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第三百零七章 遵化第六十二章 小商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華門唱名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陷錦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試驗成功第一百九十二章 馬達加斯加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銳不可當第三十一章 放他離開第三百一十章 活捉多爾袞第六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顏昌的妄想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方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宓侍寢第一百五十章 匈奴求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子之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文聘和黃忠第二百五十五章 入主鄴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活捉頡利第九章 皇家1號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八章 趁機要女皇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寡擊衆第二百八十七章 迅速穩定局勢第六十五章 嚇跑了完顏宗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國的變故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方使者第三百零九章 進入山海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章 三板斧也不管用了第八十二章 和李世民做生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平定關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秦瓊來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碰上了鮮卑人第五十章 異變陡生第七十五章 茂州佈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寡擊衆第一百五十五章 返回汴京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路佔領,一路夯實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宋商會第二百零七章 收攬諸侯【續二】第四十二章 滿門抄斬第一百九十五章 親征第二百九十九章 被砸飛了第三百四十章 分化政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全面開花第三百章 李元霸又開始二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孫策身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輕鬆搞定小日笨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八十一章 富世鹽井第三十六章 大比武第一百六十章 契丹人的逆襲第四十七章 連珠火銃第四十八章 護城河的威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人後裔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災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十三章 劫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羅馬城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掃平江淮第三百四十一章 活捉頡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系統農場開啓第八十五章 皇家房地產公司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什麼地都能種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迅速穩定局勢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日笨來訪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顏昌的妄想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心歸宋第二百七十章 李儒的毒計第一百二十章 殲滅未遂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笨消失第一百四十三章 陳平和周勃第二百三十二章 再戰琉球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掌乾坤第一百九十二章 馬達加斯加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陝州之戰第二十一章 朕得愛卿,天下可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襄陽大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五章 進攻盛京第四章 第一個紅包第二十六章 對付城門的高招第二百章 衝出牢籠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劉備第九十六章 趙日天第十五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漢聖祖皇帝第五十五章 逛汴京城第三百零二章 苦逼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袁紹出兵第八十一章 富世鹽井第九十二章 懷柔政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貞觀之治【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零四章 羣英戰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