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

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爭議最大的就在這迭圖紙裡的幾個點上。

第一,是這個圖紙裡的艦船,壓根就沒有水密隔艙。

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水密隔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艙室,這就使船艙成爲獨立的個體,一旦有船體破損,海水涌入船體,就可以把不同區域的艙門給封閉住,這樣船隻就不會沉沒.這種技術是從宋朝時期開始使用在海船建造上的,在上百年的實踐中已經充分驗證了其可靠性,而沒有水密隔艙在工匠們的眼中,是非常不專業也不安全的設計。

第二,是圖紙裡的艦船,龍骨上有密密麻麻的肋骨結構,就像是一條多刺的魚一樣,這在福船的設計建造中,是根本見不到的。

第三,則是圖紙設計的艦船是分很多層的,而且每層基本上都是全通甲板,這也非常有悖於造船常理。

第四,就是U型船身,而且這個U型的口是往內收縮的,這就使得水線處的寬度大於上甲板寬度縱剖面看着就跟一個挺着大肚子的人一樣。

這四點讓工匠們極度疑惑,而看到工匠們圍着圖紙陷入了激烈的討論,朱元璋雖然不懂艦船設計,但也知道應該是遇到了什麼問題了。

於是,朱元璋走到這些在聖孫壇邊緣討論的工匠們身旁問道:“可是這圖紙有什麼疑問?”

俞通源是懂水師也懂艦船的,剛纔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討論的東西,他在旁邊聽得一清二楚,他怕這些匠戶不會說話觸怒了皇帝,因此小心翼翼地解釋道:“陛下,這圖紙的設計跟咱們造船的習慣不太一樣.”

而經過俞通源的挨個解釋,朱元璋就知道了,俞通源說的委婉了,這圖紙根本就不是“不太一樣”的問題,而是根本理念就是背道而馳。

朱元璋耐心地聽完了以後,微微頷首道:“行,咱都知道了,當年咱也是打過水戰的人,知道你們的這些顧慮都是有道理的,咱問問大孫究竟是怎麼回事。”

見皇帝如此通情達理,龍江造船廠的工匠們也都鬆了口氣.若是皇帝不管不顧,非得讓他們這些人按照這迭圖紙來造船,造出來的船不能用來海戰也就罷了,就怕皇帝不止讓造一艘,而是造一批,那可就真就白費力氣了。

不過,俞通源卻總覺得,這裡面應該是有哪裡沒搞清楚,因爲這迭圖紙的設計邏輯是非常完善的,沒道理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甲板爲什麼要全通?側面造這麼多肋骨結構用來幹嘛的?爲何水線寬度要比甲板高?好好的水密隔艙爲什麼要捨棄?

他的直覺隱約覺得,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個關鍵問題所在。

俞通源感覺自己就差一層窗戶紙就要弄明白了,可翻遍了四十多頁的圖紙,他還是沒有搞清楚這個關鍵問題。

直到朱元璋在等待了一個時辰後,從朱雄英口中得知了答案。

——因爲甲板要放火炮而且是以數十乃至上百門來計的火炮!

一下子,俞通源豁然開朗!

他的雙眼炯炯有神:“我知道了!聖孫殿下送來的這迭戰艦圖紙,造出來的戰艦,就是用來對抗同樣裝載着火炮的戰艦!”

而聽到俞通源的這句話,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也醒悟了過來。

是了,之所以要放棄水密隔艙結構,是因爲如果要抗炮擊,那就必須加強兩側的船體厚度和船身防護,而兩側若是沒有這種肋骨結構,兩側的船體就會變得非常薄,一炮下去就幹碎了,若是多來幾炮,什麼水密隔艙都不管用,船沉定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用水密隔艙結構,就無法鋪設多層全通甲板,這樣就沒法攜帶足夠數量的火炮,只能在最上層甲板上擺火炮。

所以,水密隔艙結構在設計上,跟肋骨結構和多層全通甲板這兩點是有着根本性衝突的,而水線寬度比甲板寬度高的問題,就也能解釋得通了這樣船體的橫移會更小。 實際上,這種戰艦設計,在船舶設計歷史上有着鼎鼎大名,被叫做“蓋倫船”,在風帆戰列艦時代,所有海軍強國的主力艦清一色均爲這種的低舷、橫帆、兩舷裝備多層加農火炮的“蓋倫船”,而這些戰艦排成一條線以發揮兩舷的火力優勢,就是著名的“戰列線戰術”了。

但另一個問題隨之接踵而來——真的有必要爲了適應火炮上艦,專門去造這種各方面都符合火炮上艦需求的艦船嗎?

因爲大明是缺銅的銅都拿來鑄錢了,所以鑄造火炮很少用銅,而大明也沒有把鐵水加熱到1500度的工業能力,所有的鋼材都是手工鍛打出來的,不是冶煉出來的.因此用鋼來鑄炮也就甭想了,大部分的火炮鑄造材料用的都是相對較脆的鐵。

這就導致,爲了讓火炮不炸膛,鐵質炮管就得造的足夠的厚,而火炮炮管越厚,整體重量就越大,而由於此時火藥的威力也不足,所以想要打的遠,那就得適當加長炮管,得到的結果就是,想要獲得一門合格的鐵質火炮,整體重量基本上都是千斤起步。

想想看,現在大明水師的大船,也就是幾百噸的排水量,而一門炮加上配套的火藥、石彈,就得好幾千斤,排除掉物資、人員、設備等必須上船的載重後,還能剩下多少冗餘用來裝載大炮呢?

撐死也就搭載幾門或者十幾門鐵質火炮。

而且現在的水戰主流戰法還是以撞擊或者接舷戰爲主,火炮基本都是陸師攻城打固定靶的時候纔會跟砲車一起用,譬如江南最後一戰,就是朱元璋帶領二十萬大軍圍攻張士誠的老巢蘇州城。

這一戰裡,史料記載“徐達領四十八衛將士圍城,每一衛制襄陽砲五座、七稍砲五十餘座,大小將軍筒五十餘座,四十八衛營寨周列城圍,張氏欲遁,不能飛度,銃炮之聲晝夜不絕”.砲指的是砲車也就是投石機,襄陽砲就是俗稱的“回回炮”,即蒙古人圍攻襄陽時候用的配重式投石機,七稍砲則是有七個拉索需要數十人才能發動的人力槓桿式投石機,至於大小將軍筒指的就是火炮了。

而火炮上艦用於水戰,而且是一艘艦船裝載這麼多火炮進行作戰,那就相當於徹底對水師戰術進行了變革。

說實話,真沒人嘗試過,有什麼效果沒人清楚;是否要爲了這種武器而專門改變船體設計,也沒人知道。

所以,俞通源和龍江造船廠的大匠們有着本能的疑慮。

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任何決定性戰術武器導致的戰爭理念變革,都是如此.哪怕是到了二戰時期,戰列艦派排斥航母派,塹壕戰主義者排斥裝甲進攻主義者,都是如此。

而對於爺爺的這個疑問,朱雄英回答的也很乾脆。

“火炮肯定要上艦啊,鳴樑海戰的時候,李舜臣就是靠着龜船護甲加火炮上艦,以十當百,直接幹碎了沒有火炮還在用撞角加火銃的日本艦隊。”

朱元璋聽得一臉問號,龜船是啥?鳴樑海戰又是啥?

不過,前面的這些都比不得最後一句重要,朱元璋沒聽錯,那就是這個方法,好像能把日本艦隊給幹碎!

朱元璋造艦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打日本人的水師嘛!

要知道,根據派往日本的錦衣衛回報,日本各沿海守護大名所擁有的艦船數量都相當龐大。

在大明禁海的背景下,可以說在整個東方,目前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水師,能在數量和實戰經驗上跟集結到一起的日本水師對抗。

而如果歷史線沒有改變,那麼日本倭寇的艦船也確實將在未來的上百年時間裡,肆虐整個東方海域,直到戚繼光抗倭與隆慶開關。

當然,如果大明決心造艦,那麼以大明現在的實力,艦船下餃子以後肯定是能碾壓日本水師的。

但歸根結底,既然目標就是日本人的艦隊,那關於“鳴樑海戰火炮上艦”的這件事情,朱元璋就肯定要問清楚。

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75章 鬼市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92章 父與子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83章 長夜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96章 保險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