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

一時半會兒間,其實他們還不太能完全理解眼前這個物件,對於世界所能帶來的革命性改變,但有一點他們能聽明白了,那就是這個所謂的“蒸汽機”,是可以裝在車船上的!

裝在車上是個什麼情景,他們想不出來,但裝在船上卻不難理解,而如果蒸汽機能與艦船相結合,那麼所產生的變化,卻是一眼可知.以前艦船需要風帆或櫓槳作爲動力,其中尤以風帆最爲重要,逆風和順風是水戰的最重要條件,但若是有了這東西,或許就能無視部分風向的因素了,這可就太了不得了。

但思考了一會兒,朱元璋還是對着陰陽炁海說道:“大孫,這東西用處確實大,但吃飯還是要緊事,發展工業也不能代替種地啊。”

朱元璋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正所謂民以食爲天,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沒有,什麼工業,什麼商業.大不了就建設大農村社會嘛,也挺好的。

但是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那可就真要命了,朝廷的統治,須臾間就有傾覆的危險。

因爲糧食這個東西,不是說今年整體減產了十分之一,大傢伙就少吃十分之一的量,權當全民減肥一下,而是平均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到兩個人要活活餓死!

地主、士紳、商人,這些家裡有餘糧的,可不會管沒糧食吃的平民,他們只會趁着這個機會,使勁地囤積糧食,然後擡高糧價,而擡高糧價的目的,主要也不是爲了掙這些溢出的糧價所帶來的收益,實際上,這只是順帶的,擡高糧價真正的目的,是爲了讓自耕農被迫用抵押或變賣手裡的土地的方式,來獲取他們的土地,拿走下蛋的母雞。

從古至今,這套把戲屢試不爽,因爲人餓到只剩下土地的時候,他能出賣的也只有自己的土地,只有賣地,纔能有一條活路,活到明年。

畢竟,只有活着纔有希望,只要活着,以後依靠自己的努力,說不定還能把地贖回來或者重新置辦,但人要是餓死了,那可真就什麼都沒有了,若是平時肯定沒有哪個自耕農會選擇賣地,但在生死麪前,土地便沒有那麼不可割捨了。

至於那些沒有地的佃農怎麼辦?那自然是賣兒鬻女了,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可以等着餓死或者揭竿而起了。

對於這種哄擡糧價的行爲,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是很難管理的,一方面是朝廷對於基層的掌控力度非常薄弱,而當地幹這種事情的往往纔是本地的主導者;另一方面則是行政手段很難起效,如果非要下令不允許糧價超過某個界限,那麼大概率是人家直接不賣糧食了不賣糧食不犯法吧?

很少有哪個皇帝敢直接把這些人都殺了,所以最後百姓反而要因爲政令,以更高的代價來獲取糧食,就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如果爲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去發展工業,收工商稅,結果離開土地的人多了糧食產量下降了,那麼還不如不搞,畢竟收稅的目的不就是爲了鎮壓起義嗎?

這樣搞,在朱元璋看來,很可能稅沒收上來多少,吃不飽飯起來造反的人倒是不少,再加上還有小冰河期的威脅,所以並不利於大局的穩定。

但朱雄英說的話,卻讓朱元璋有些意外:“發展工業,是可以得到化肥的,有了化肥,就能完全代替糞肥,並且肥力遠遠超過糞肥,糧食的產量將極大的增加.不過這些目前看來倒是比較困難,但爺爺你的船隊出海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南邊的萬里石塘,那裡有不少鳥糞島,上面的鳥糞都是海鳥歇腳時留下,經過上萬年來堆積形成,作爲肥料的效果已經無限趨近於化肥了,可以說是化肥的完美平替品,到時候運回來不管是賣錢還是自己種田用都很好用。”

所謂“萬里石塘”,指的就是南海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島嶼,但對於鳥糞島之事,朱元璋卻從未聽說過,如今大孫提起,他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鳥糞,能不能代替人糞作爲糞肥?

按照朱元璋的種田經驗,應該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那邊真的有很多的上萬年堆積形成的鳥糞島,那麼想來,確實是再好不過的肥料。

而這種出海行動的成本跟收益比起來,確實是微乎其微,因爲萬里石塘離得不遠,出去一趟就相當於在自己家庭院裡撿東西回來用,除了挖掘和運輸需要人力以外,幾乎沒什麼成本可言,而以大明現在的遠洋艦船體量來看,一艘空船就能裝個幾百料乃至上千料的鳥糞回來,一支船隊一趟就能運載上萬料的鳥糞,效率是相當高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如果這鳥糞島如大孫所言確實存在的話,那麼確實是能提高糧食產量,讓一部分人口從農業中脫離出來搞工業的,但是這個提高的量到底有多少,現在還不能確定。 但朱元璋還是決定試一試,反正是無本萬利的買賣,就當讓遠洋艦隊去適航一趟了。

說完了這些事情,這最後一次陰陽炁海的開啓,也到了尾聲。

而就在這時,朱雄英也問道:“對了爺爺,你說你現在算是什麼品級?可還是行不更名?”

朱元璋聞言,啞然一笑。

皇帝哪有品級?他當上皇帝以後又何曾改過名字了。

於是,他回答道:“無品,你這孩子這話問的,自然是行不更名。”

唔.五品啊。

京城的五品官已經很大了!不是誇張,是在大明的制度下,五品官確實很大,因爲大明的實際官職,最大的就是正二品的尚書,一品的三公三孤都是虛職。

在六部裡,五品那就是郎中這個級別,屬於是僅次於侍郎的存在了,一般尚書、侍郎這種堂官都是不管具體事務的,所以六部裡的“司”全都是由郎中直接負責帶着手下的員外郎和主事辦差,類似於現代某個部的司長,是不折不扣的實權京官,外放出去就是封疆大吏,再往上一步那就要直達天聽了,修史的時候都有可能在列傳裡留個名。

如果現代能混到這個位置,那真就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般的存在,畢竟祁廳長也就是這個級別不是?就這,村裡野狗都能去應聘副畜級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朱雄英也放下心來。

“對了大孫,你且說個過來的時間和地點,我派人去接你。”

朱雄英想了想,只道:“我也說不好什麼時候,地點也可能有變動,到時候我自己想辦法去京城吧,反正找您也不麻煩。”

朱元璋點了點頭,既然大孫那邊確定不了,那一切便由着他的意思,而且以大孫的神通,想來來到京城找自己確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時空蟲洞消散的前一刻,朱雄英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於是趕忙從兜裡掏出一張殘頁扔了過去,最後說道:“爺爺,上面的事情你注意一下,好好活着一定要等我回去!我應該很快就能回到大明瞭!”

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5章 鬼市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2章 《西涼伎》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22章 《西涼伎》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22章 《西涼伎》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22章 《西涼伎》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92章 父與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83章 長夜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