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

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

這世間所有努力都會有收穫,除了釣魚。

這句話朱雄英不記得是誰說的了,但釣魚確實跟打遊戲不同,打遊戲連跪一晚上可能沮喪退出,但釣魚空軍一晚上只能讓釣魚佬繼續堅持下去,直到釣起來一具屍體。

說實在的,朱雄英也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的舉動,會讓朱標多了這麼一項興趣愛好。

這算啥?釣魚天子?空軍皇帝?

呂氏倒也沒有當着潭王朱梓的面發脾氣,但朱雄英卻能想象得出現在太子和太子妃每天是個什麼場景。

“太子妃問,前天釣魚、昨天釣魚、今天釣魚,回不回來吃飯了?”

“告訴太子妃,我在釣魚。”

就在朱雄英在這邊尋思的時候,潭王朱梓從東宮的主殿走了出來,見到了朱雄英。

“八叔。”

“大侄子。”

說是叔侄,但其實朱雄英的歲數跟潭王朱梓差不多,朱梓今年二十二歲,也就比朱雄英大個四五歲的樣子,兩人其實是同齡人,只是差着輩分,所以相比於他有些“長兄如父”的大哥,朱梓看着朱雄英倒是頗爲親熱。

而在這時,朱雄英忽然想起來剛纔朱元璋對他說的話。

——借勢。

而且,朱梓身上詭異之處頗多,定然是有些秘密的,雖然暫時還不清楚,但最好把這件事情弄明白,於是朱雄英心中一動,說道:“不知道八叔有空一敘?”

“自是有的。”

這邊朱雄英拉着潭王朱梓敘話,沒幾日,老十魯王朱檀也從山東南下經過江淮地區,渡江抵達了南京。

不見面不知道,一見面是真的把人嚇了一跳,魯王朱檀瘦的跟皮包骨頭似的,眼窩凹陷,黑眼圈就像熊貓一樣。

在明晃晃的宮燈映照下,朱元璋與馬皇后看的都有些呆了。

朱檀自幼聰慧過人,備受馬皇后和幾位皇妃的喜愛,本來是個謙恭下士、博學多識,甚至琴棋書畫無不精通的少年。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卻變得瘦弱不堪,彷彿一陣風都能將他吹倒.要知道,朱檀今年才二十一歲,可他哪有半點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

朱元璋的眉頭緊鎖,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他看着朱檀的樣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上次見面還不這樣,如今卻沉溺於女色和金石之藥,糟踐了自己的身體,真是荒唐可恨。

朱元璋喝令宮人搬來銅鏡,就放在朱檀的面前,聲音中帶着嚴厲:“檀兒,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哪裡還有半分藩王的樣子?”

朱檀已是許久未曾對鏡自顧了,此時見了自己的模樣,也是喏喏不敢言語。

馬皇后則是心疼地看着朱檀,她伸出手,想要撫摸朱檀的臉頰,卻又在半空中停下,聲音中帶着嗔怪和一些關切:“檀兒,你怎麼瘦成了這樣?若是寧妃妹妹見了,還不知該心疼成什麼樣子。”

朱檀低下頭,避開了父皇和馬皇后關切而又複雜的目光。 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讓他們失望了,但他卻實在無法控制自己對女色和金石丹藥成癮的渴望,心中的愧疚、自責等等情緒如潮水般涌來,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朱元璋和馬皇后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目光中讀出了憂慮之色。

但想了想,朱元璋還是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希望朱檀振作起來,重新做人。

“這段時間哪都別去了,先好好調養身體吧,待會兒咱便遣太醫給你把脈。”

朱檀行禮後離去,幹清宮內,朱元璋與馬皇后相視默然。

“大孫的預言真準啊!”

朱元璋長嘆一聲道:“真是沒幾個省心的。”

這麼一對比,朱元璋和馬皇后,是真心覺得朱雄英實在是太讓他們省心了。

“老八是心病,老十是身病。”馬皇后意有所指地說道。

“咱又何嘗不知道呢?老八打小就喜歡唸書,這人啊,年紀不大知道太多道理不好,整日裡胡思亂想,再加上朝野間的那些編排出來的傳聞,老八也是鑽了牛角尖,孤身在外自是越想越害怕,把自己嚇得草木皆兵。”

這裡是有件不算隱秘的宮廷之事的,那就是老八朱梓的生母,是定妃達氏,這個達氏其實最早是陳友諒的妃子。

對於這一點,朱元璋自己也不避諱,在《大誥》裡就寫過“當未定之時,攻城略地,與羣雄並驅,十有四年餘,軍中未嘗妄將一婦人女子。惟親下武昌,怒陳友諒擅以兵入境,既破武昌,故有伊妾而歸”,而達氏被朱元璋納入後宮後,先後生下了老七齊王朱榑和老八潭王朱梓。

因此,坊間就有傳言,說朱榑和朱梓,其實並不是朱元璋的孩子,而是陳友諒的遺腹子。

但這個傳言其實不太站得住腳,因爲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中流矢身亡的時間是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而齊王朱榑生於至正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潭王朱梓就更晚了。

可這種事情,是沒法闢謠的,闢謠出來,不論真假都會在民間引起大範圍討論,不知道的人也都跟着知道了,反而會徹底敗壞皇室的聲譽。

嗯,所以說敢寫《大義覺迷錄》出版發行讓全天下人吃自己瓜的四爺,屬實是個敞亮漢子。

而朱元璋和馬皇后夫婦對於皇子們其實挺公平的,並沒有因爲其母曾爲陳友諒之妾而對朱梓有什麼歧視,哥哥弟弟們有的待遇,他其實都有.比如洪武五年給諸王賜田,年幼的朱梓與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藩王的待遇就是一樣的,都被賜予蘇州府吳江縣田一百頃,歲計稻米約七千八百石;洪武十八年的時候,給諸王賜書,一整套從《史記》到《新五代史》組成的《十七史》,也沒落下他。

只不過人只要疑心一起,那就什麼事都不對勁了,就像是帶着有色眼鏡看別人一樣,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

所以,朱梓自己嚇自己,也就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再加上他的王妃於氏也不是什麼正常人正常人沒有逼宮中老婦吃屎搓成的丸子的,於氏是純心理變態,不僅逼人吃,還問好不好吃,說不好吃就要被鞭打,說好吃就接着吃,直到吃不下爲止。

總之朱梓本來就心思敏感,現在倒好,直接發展成了焦慮症,每天胡思亂想瘋狂內耗,於氏又是個控制慾很強的人,經常PUA他,所以朱梓的心理情況可以說是在崩潰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要不是因爲朱雄英的預言被叫回京城,真不知道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至於老十魯王朱檀,則是純粹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放縱自己,這種就需要給他強制戒除了,不給他女人也不給他金石之藥,只要忍過勁兒了,自然就好了。

只是,朱檀能忍住嗎?

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8章 下下籤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92章 父與子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59章 上架感言